江北新區頂山街道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4.6億元

2021-01-20 網易新聞

街道供圖

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14.6億元,有效提升街道在新區的經濟「首位度」;立足新區核心區的定位,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深化改革創新,提高民生福祉……

2020年以來,頂山街道在南京江北新區黨工委、管委會的正確領導下,不斷適應新形勢、新機制、新常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以做好「六保、六穩」為基礎,爭做「首善街道」,全面深化街道內涵式改革,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助力「雙區疊加」發展邁上新臺階。

加強黨的領導,凝聚幹事合力

辦好頂山的事情,關鍵在黨。加強黨的領導是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定海神針」。

2020年頂山街道堅持強化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充分發揮黨工委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突出黨建引領,全面從嚴治黨。充分發揮先進黨支部引領作用,以紅荷黨建服務體系為載體,推進基層黨組織在疫情防控、防洪防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中發揮戰鬥堡壘作用。

擴大黨建共建範圍,串聯打造頂山特色紅色教育路線,搭建以紅星美凱龍為主體的頂山新商圈黨建;創新區域聯建方式,通過「六聯六共」,探索自貿區背景下「開放、融合、服務」區域化大黨建體系,目前街道已與轄區內41家平臺、單位建立了常態化互動聯繫機制,規劃6條行業「黨建鏈」,開展共建活動40餘次。

開辦「荷波學院」,積極探索幹部教育培訓發展新路徑;把政治監督擺在首位,常態化開展安全生產監督、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監督,突出強化防疫、防汛監督檢查;嚴肅懲處違規違紀行為,用紀律壓實責任擔當;精心創建「荷韻頂山」廉潔文化品牌,承辦新區「廉行江北」文藝匯演,並對街道現有1個市級、5個區級廉政文化示範點進行提檔升級。

聚力經濟發展,增強綜合實力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下行壓力,頂山街道以自貿區發展為契機,服務園區平臺為依託,攻堅克難、創新舉措,全面助推經濟復甦和再發展。2020年全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已突破14.6億元,同比增長4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61億元,增速達64.5%,有效提升街道在新區的經濟「首位度」。

作為中央商務區、研創園兩大新區產業平臺的承載地,頂山聚焦新區所需,服務江蘇自貿試驗區南京片區建設和「兩城一中心」建設發展大局,圍繞新區產業定位和已經落地的產業布局,切實發揮職能作用,實行定向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定期把脈轄區營商環境問題,全面激活幹事創業活力。

做好做細服務工作,助力企業發展壯大。壓實企業防疫主體責任,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以最短時間實現轄區企業全部復工。針對疫情造成的影響,加強走訪,切實幫助企業解決發展堵點痛點。同時,積極組織企業申報科技型、引領型、示範型國家、省和市級項目,參加企業轉型培訓,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招商選資成效顯著。圍繞「借勢借力、融入融合、共建共享」的發展思路,不斷加強與園區平臺的溝通聯繫,靠前服務;積極配合新區做好2020年「金洽會」專場推介活動的籌備安排和客商邀請工作,組織企業參加南京市高質量發展投資環境(深圳)推介會暨江北新區專題招商月啟動儀式及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

科技創新不斷強化。穩步推進高企培育工作,分三批次做好10家企業的高企申報服務工作;加大高企招引力度,強化資金扶持,引進市外高新技術企業5家;截至目前,已完成PCT專利申請2件,技術合同交易額1.25億元。

「我們全面推動原先服裝加工業和小型製造業,向科技研發、人力資源和現代服務業轉型,並引進有實力、有潛力、優質的企業和總部經濟入駐,提升產業聚集效應,讓商業綜合體、樓宇經濟、總部經濟等資源形成倍增、疊加效應,並以打造優質營商環境作為招商引資的重要砝碼,加快推動產城融合發展。」頂山街道相關負責人說。

抓好城市治理,打造品質之城

頂山轄區內的江蘇第一高樓南京綠地金融中心、展示現代政務服務的江北新區市民中心、代表人文與藝術的南京美術館新館及江北新區圖書館,一處處新地標已落成或即將落成,南京一中、託馬斯實驗學校、鼓樓醫院等名校名院入駐,用腳步丈量「最近的未來」。

2020年頂山街道立足新區核心區的定位,舊的城市空間不斷更新,正催生城市面貌的巨變。頂山街道在推進江北新主城建設,打造「首善街道」過程中,以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為契機,提升居民幸福感,集中開展居民小區專項整治、道路街巷專項治理以及專項督查,轄區環境明顯改善。同時,做好全街210個點位的垃圾分類收集工作,抓緊建設生活垃圾綜合處理中心。

以安全穩定提升居民安全感。依託181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網格化平臺,持續開展違法違規「小化工」百日專項整治行動、電動自行車消防安全綜合治理等安全生產專項行動,確保安全生產永遠保持「拉滿弓、繃緊弦」狀態,做到巡查有重點、轄區全覆蓋、整改有時效、安全有保障,為轄區居民提供安居樂業的居住環境、為企業創造平穩安全的發展高地。

深化改革創新,提高民生福祉

從「大聯勤大聯動」到「網格化社會治理」再到「視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頂山探索基層治理的步伐一刻未停歇,始終在前行。2020年圍繞「1+4」體系建設要求,深化街道內涵式改革,推進「服務型街道」建設,讓改革成果惠及轄區百姓,提高民生福祉。

一網聯動強基層。優化調整治理單元,以社會治理網格為基準,實現城市治理網格、派出所警格、安全生產網格等「多格合一」。

一窗通辦提效能。加快陣地建設,構建三級黨群服務體系,2020年已新建成3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5個網格E家小區服務站。提檔升級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街道全科窗口可受理和承辦業務174項,社區可承辦149項,實現便民窗口服務的「全科化」。

一支隊伍管執法。將環水執法事項也併入綜合執法大隊,形成五科三中隊的內部架構。實現執法隊伍、執法資源、執法事項的融合,與園區平臺加強聯動、形成合力, 執法時「進一次門,查多樣事」。

一屏可視攬全局。在建成「雲上頂山」全域指揮中心的基礎上,接入各類智能設備,構建立體式監控,實現指揮中心「一屏觀全局」。實現全街數據的匯總分析,對存在問題的事項及時跟蹤督辦,提升處置效率,構建「問題發現、指揮調度、現場勘查、處置反饋」的閉環機制。

構築「四個高地」,爭做「首善街道」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起步之年,更是江北新區五年再出發的關鍵之年,時點特殊、意義重大。作為新區核心區街道,正在全面貫徹落實新區決策部署,勇擔時代使命、敢於創新突破,加快構築「四個高地」,爭做新區「首善街道」,助力「雙區疊加」發展邁上新臺階。

以系統融合的眼光構築經濟發展高地。運用系統思維,把握最新形勢,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積極研究頂山人口規模特點和發展趨勢,整合園區平臺資源,發揮產城融合優勢,推動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圍繞「金融+」建設,探索與園區平臺、駐街企業的聯合招商模式,實施「店小二」式服務,服務好駐街平臺單位,擔當產業升級的「助推器」。

以精準有效的舉措構築品質生活高地。立足需求解決民生問題,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全力建設現代化宜居新主城。守住城市安全底線,常態化做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積極化解維穩風險點,消除老舊小區消防安全隱患。夯實屬地責任,以「繡花」功夫做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長江大保護及汙染防治等工作,促進山水人城和諧相融。

以改革創新的思維構築基層治理高地。要始終堅持「創新是頂山高質量發展的基因和靈魂」這一理念,圍繞「善治」,依託「網格+網絡」,形成街道內涵式改革新樣板。絕大多數的便民服務事項可直接在社區(網格)辦理或代辦,最大程度方便居民,提高居民滿意度。推動治理陣地前移,全面推進「網格E家」陣地建設。

以統領全局的站位構築黨建引領高地。不斷加強黨對全面工作的領導,扭住組織建設、區域黨建、黨建品牌和從嚴治黨幾個關鍵點,構建黨建引領新格局。

通訊員 倪穎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盧斌

相關焦點

  • 2019年山西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47.6億元
    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47.6億元全年新增減稅降費逾560億元,力度和規模均為近年來最大1月10日,全省財政工作會議在太原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9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2347.6億元,同比增長2.4%,增收55億元。
  • 從1721萬元到3773.2億元 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
    原標題:從1721萬元到3773.2億元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位居全國大中城市前三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7月3日訊(深圳商報記者 陳發清)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建立。
  • 濰坊公布2018年財政「成績單」 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9.8億元
    1月2日,記者從濰坊市財政局了解到,2018年,濰坊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69.8億元,同口徑增長6.5%,圓滿完成全年預算任務
  • 2019年鹽城鹽都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56億元
    原標題:鹽都:以數為媒解讀2019財政 全區80萬人民矚目的「兩會」雖然落下帷幕,但令600餘名代表、委員倍感振奮且無法忘懷的是「政府帳本」中以財政收支為主體的一組組數據——2019年,全區實現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56億元,同口徑增長6.7%;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近八成用於三農、生態環保、社會保障,以及教育、醫療、衛生健康等重點民生類支出(超過全省平均水平
  •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0.26億元
    1~10月,全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40.26億元,同比減少1.99億元,下降4.7%。其中:稅收收入完成30.52億元,同比減少2.92億元,下降8.7%,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75.8%;非稅收入完成9.74億元,同比增加9288萬元,增長10.5%,佔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4.2%。
  • 財政部: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 同比增長3.8%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印花稅2463億元,同比增長12%。其中,證券交易印花稅1229億元,同比增長25.8%。
  • 長春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一家獨大 超第二名吉林市300億元
    一、長春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0億元左右,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17位 長春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20億元,居全省第一,比2018年度減少了58.01億元,佔當年吉林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37.61%
  • 31省份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位居前五
    廣東領跑全國,上海稅費結構合理,浙江超山東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前6的均為東部省份,6省份分別為廣東、江蘇、上海、浙江、山東和北京。這6個省份貢獻了全國近一半財力,其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加總後,佔31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比例達到47.7%。
  • 河北省地級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石家莊第一
    一、石家莊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億元,居全省首位 石家莊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569.1億元,居全省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了49.42億元,佔當年河北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15.21%
  • 新疆地級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伊犁州第二
    一、烏魯木齊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00億元左右 居自治區第一烏魯木齊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472.46億元,居自治區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了14.18億元,佔當年自治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的29.95%
  • 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億元
    常州市新北區2020年1-11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19億元  字號:〖大 中 小〗   1-11月,新北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
  • 財政部發布《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表》(附說明)
    來源:財政部網站2019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決算表Central Government『s General Public Budget Revenue單位:億元註:1.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大於收入的差額=支出總量(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補充中央預算穩定調節基金)-收入總量(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央財政調入資金)2.本表「其他收入」中含捐贈收入5.67億元、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12億元,因金額較小未單獨列示。
  • 1-11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累計收入同比下降5.3%
    一、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支情況(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情況。1-11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69489億元,同比下降5.3%。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78173億元,同比下降9.2%;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91316億元,同比下降1.7%。全國稅收收入144227億元,同比下降3.7%;非稅收入25262億元,同比下降13.7%。主要稅收收入項目情況如下:1.國內增值稅52051億元,同比下降10.2%。
  • 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萬億元
    來源:經濟觀察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杜濤 2月10日,財政部公布了2019年財政收支情況,2019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90382億元,同比增長3.8%。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9305億元,同比增長4.5%;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101077億元,同比增長3.2%。全國稅收收入157992億元,同比增長1%;非稅收入32390億元,同比增長20.2%。在稅收中,前四大稅種增幅最高的是消費稅,國內消費稅12562億元,同比增長18.2%。其他的國內增值稅62346億元,同比增長1.3%。
  •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
    1—11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累計完成95.5億元,同比下降3%,降幅較上半年收窄39.4個百分點。據了解,今年以來,受新冠疫情嚴重衝擊、減稅降費、房地產嚴控政策、自貿港低稅率優惠政策的減收效應等因素疊加影響,今年財政收入特別困難,1—4月三亞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同比下降55.8%,收入跌幅全省第一。
  • 常州新北區1-8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4億元
    常州新北區1-8月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4億元 發布日期:2020-09-02 09:35 來源:常州市新北區政府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1-8月,常州新北區完成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0.4億元,同比增收3.07億元,增長3.51%,增幅低於全市平均水平0.35個百分點,在轄市區中位居第五位。
  • 北京市轄區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排名 朝陽第一 延慶末位
    一、朝陽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500億元 居全市第一 比2018年增加2.72億元 朝陽區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536.4億元,居全市第一,比2018年度增加2.72億元,佔當年北京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的
  • 2019年全國地級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百強門檻為170.2億
    %深圳市2019年度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3773.21億元,居百強首位。前10強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超過千億元,總額達到1.82萬億元,佔百強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5.23萬億元)的34.79%,佔當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總額(19.04萬億元)的9.56%。全國地級城市2019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超1000億元的共有11個。
  • 財政部: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4個月正增長
    隨著減稅降費等助企紓困政策加快落實,經濟逐月持續穩定恢復,帶動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連續4個月正增長,9月份扣除特殊因素後,收入增幅比上月繼續提高,好於預期。  從收入走勢看,財政收入增長逐月好轉。財政部國庫支付中心主任劉金雲表示,1-9月累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41002億元,同比下降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