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航備降事件更多細節曝光:機長暴露在缺氧環境下近20分鐘

2020-12-19 澎湃新聞

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 航班飛行途中駕駛艙右風擋爆裂脫落,在「英雄機長」劉傳健和機組人員努力下,成功備降成都。兩年後,2020年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局發布《四川航空3U8633(2018年5月14日)嚴重徵候調查報告》。

澎湃新聞注意到,上述報告披露了該事件中機組人員「極限操縱」的更多細節:風擋爆裂脫落後,飛機座艙失壓,機組人員在迅速減壓、缺氧、低溫、高風速、高噪音的環境下,經歷了約37分鐘「生死時刻」。

此外,因未能成功取出氧氣面罩,下降期間,劉傳健直接暴露在高空缺氧環境下19分鐘54秒,但可能因為處於強烈應激狀態,並且全神貫注操縱飛機,他缺氧的自主感覺不明顯,也未感覺冷。在飛機姿態平穩後,劉傳健精神略微放鬆,才感覺到非常冷。

駕駛艙右風擋丟失

第一聲悶響後,風擋在40秒內爆裂脫落

經CVR(駕駛艙語音記錄儀)辨聽,調查組將與事發階段相關的 37分鐘艙音記錄整理成了文字。

2018年5月14日6:27:18,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左座為機長劉傳健擔任PF(操作飛行員),右座副駕駛徐瑞辰擔任PM(監控飛行員),第二機長梁某坐在觀察員位置。進入巡航階段,第二機長作為第三成員在客艙1F座位。06:56:46,飛機上升到巡航高度9800m並保持。

07:07:05,飛至B213航路MIKOS西側約2.2NM處,CVR(艙音監察)中出現「嘭」的一聲悶響,機組發現右風擋玻璃出現放射網狀裂紋,機組事後描述為「非常碎非常花,全都裂了」。這時,副駕駛稱,「風擋裂了」。

07:07:10,CVR中第二次出現「嘭」的一聲。07:07:11,機長劉傳健說,「我操作」。07:07:19,機組向成都區域管制中心(以下簡稱「區管」)報告飛機故障,申請下高度,區管指揮下8400m保持後申請返航,報告風擋裂了,決定備降成都。

07:07:42,座艙壓差7.688psi。07:07:45,CVR中第三次出現一聲「嘭」的悶響,隨即CVR中出現連續噪音,噪音一直持續到飛機落地。這時距離第一聲悶響僅過去了40秒。

「右風擋的破損使得駕駛艙裡的環境發生巨變,溫度、壓力、空氣的衝擊,包括噪音,使得飛行員的操縱環境急劇惡化,並且嚴重威脅到人身安全。」航空專家王亞男向澎湃新聞分析,這種情況下飛行員很難再操縱,如果處置不當,極有可能導致飛行員失能,即「失去意識」,「如果飛行員失能,那麼全機人員均會遇險。」

上述報告顯示,07:07:46,自動駕駛(AP)斷開,機長劉傳健人工操縱飛機,開始下降高度。飛機先右轉隨後左轉。07:08:17至07:17:08,區管通過多種手段持續呼叫機組,但未收到回應。07:09:26,最大下降率 10279ft/min;07:09:47,最大錶速 349 節。

07:10:39,空管雷達顯示飛機應答機編碼設置為7700。07:10:57,CVR中首次出現機組(副駕駛)佩戴氧氣面罩後的呼吸聲。

第二機長進入駕駛艙後使用其EFB[5]查詢了航圖等信息。07:14:25,MCDU飛行計劃更改為直飛崇州(CZH)。07:16:40,飛行高度開始低於23600ft,繼續下降。07:17:09 開始,區管連續呼叫機組,但未收到回應,區管向機組盲發「如果聽到的話聯繫進近124.85」。

07:19:25 和 07:19:32,機組兩次在區管頻率中宣布 MAYDAY(呼救)。區管均予以回應,但CVR和ATC(空管)錄音中未辨識到機組對管制指令的認收。07:19:56,飛機位於CZH 西側8.9NM,高度開始低於標準氣壓高度6000m。

07:20:17,機組報告座艙失壓。07:20:26,機組再次報告:「客艙失壓,現在飛向崇州後下4200m」。07:20:44,區管指揮下降至3600m保持,機組未回應。07:22:36,飛機位於CZH西側 2.7NM,高度開始低於4800m。

07:24:20,機組在成都終端管制室(以下簡稱「進近」)頻率報告Mayday,現在在崇州盤旋下高度。07:24:32,進近回答:「收到了,當前位置繼續右盤旋下高度,下到修正海壓2700m,修正海壓1004」。

07:30:17,機組盲發「現在左轉02R落地」。07:34:42,APU(輔助動力裝置)主電門接通(由於斷電導致APU不可用)。07:35:46,襟翼手柄設置到3位。07:37:32,進近指令「可以落地02R跑道,風向250,2m/s,RVR大於2000m」。

07:37:45,機組報告「塔臺,8633 02R落地,佔用跑道」。07:41:05,3U8633使用襟翼3在成都雙流機場02R跑道落地。07:43:07,飛機最後停止在E8與02R 跑道連接處。07:44:06,3U8633與塔臺建立聯繫,機組報告無法自主滑行,有機組、乘務員受傷。

機長暴露在高空缺氧環境近20分鐘

調查報告顯示,客艙失壓時,正在提供餐飲服務的5號乘務員被拋起,落地時腰部著地受傷。失壓後,客艙氧氣面罩脫落。乘務長通過廣播要求旅客系好安全帶,拉下氧氣面罩吸氧。

風擋脫落導致出現爆炸性座艙失壓,副駕駛瞬間被強大的外洩氣流帶離座位,此時右座側杆出現向前、向右的大操縱量輸入(最大可能為副駕駛身體不由自主的觸碰側杆所致)。同時自動駕駛儀斷開,飛機姿態瞬間急劇變化,機長立即人工操縱飛機。

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

副駕駛靠自身力量返回駕駛艙座椅。期間,副駕駛身體被駕駛艙儀表、風擋邊框等硬物挫傷或劃傷,身體受到安全帶的拉扯。駕駛艙門在風擋爆裂脫落、座艙失壓的同時打開,一些物品被氣流帶離飛機。事後,調查組在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一座山上找到了頭等艙靠枕。

調查組在四川省雅安市寶興縣一座山上找到了丟失的 130VU (含右側遮光板)和頭等艙靠枕

機長曾試圖用右手取出氧氣面罩,但由於左手操縱側杆,氧氣面罩位於身體左後側,且飛機抖動劇烈,主要精力用於控制狀態,使用右手未能成功取出氧氣面罩。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責任機長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 10000 ft 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 19分54秒(07:07:45-07:27:39)。

報告顯示,在駕駛艙噪音造成無法語音交流的情況下,飛行機組成員之間通過手勢交流。副駕駛在回到座位上以後,將應答機設置為7700;第二機長進入駕駛艙後,通過拍肩的方式示意副駕駛識別應答機,並在發現機長沒有佩戴氧氣面罩後,立即進行了提醒;在下降過程中使用手持話筒向空管發出了「MAYDAY」、「客艙失壓」等關鍵遇險信息以及機組意圖;第二機長通過拍肩等方式與機長和副駕駛之間進行交流,相互鼓勵;第二機長不時為責任機長和副駕駛揉搓肩膀和手臂,以緩解寒冷帶來的不適。

風擋爆裂脫落導致飛機座艙失壓,這時,影響飛行機組成員生存的最主要因素是缺氧。飛機失壓時,第二機長在頭等艙已能明顯感覺到氧氣不足,類似他曾經在高山和空中跳傘時缺氧的感覺。在駕駛艙內的機長可能因為處於強烈應激狀態,缺氧的自主感覺不明顯。副駕駛在窗外時,有「呼吸很困難、非常憋」等缺氧感受,但意識清醒,使勁用雙手將身體撐回駕駛艙。當風擋脫落時,外界高度約為32000ft,理論計算機外氣溫約為-49.9℃。副駕駛因為坐在風擋玻璃脫落的窗口,感覺非常冷。副駕駛部分身體被吸出窗外,但根據其本人回憶,其在駕駛艙外低溫環境中暴露的時間較短,因此沒有發生身體凍傷。機長因在全神貫注操縱飛機,未感覺冷。在飛機姿態平穩後,精神略微放鬆,才感覺到非常冷。坐在後排觀察員位置的二機長感覺「風還好,雖然冷,但還能忍受」。

結合機長能準確操縱飛行、3 名飛行員均未凍傷、第二機長的 EFB 能正常使用,間接證明風擋爆裂後駕駛艙內溫度遠高於外界大氣溫度。根據模擬分析數據,整個下降過程駕駛艙內溫度在-24℃至8℃之間波動,其中處於-24℃的時間約1.5分鐘,處於-11℃的時間約7.5分鐘,處於-11℃至 0℃的時間約6分鐘。

文章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川航備降事件更多細節曝光:機長暴露在缺氧環境下近20分鐘》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風擋封嚴或破損
    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官網昨天發布消息,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出爐。危急時刻,機組成員靠目視和手動操作,成功將飛機從32000英尺(約9800米)的高度備降到成都雙流機場,所有乘客平安落地,有序下機並得到妥善安排。事件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當年6月,川航3U8633航班機組被中國民用航空局、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組」稱號,機長劉傳健被授予「中國民航英雄機長」稱號。
  • 川航備降事件百頁報告出爐: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
    機長曾試圖用右手取出氧氣面罩,但由於左手操縱側杆, 氧氣面罩位於身體左後側,且飛機抖動劇烈,主要精力用於控制狀態,使用右手未能成功取出氧氣面罩。從風擋爆裂脫落至飛機落地,責任機長未佩戴氧氣面罩。其暴露在座艙高度 10000ft以上高空缺氧環境的時間為19分54秒(07:07:45-07:27:39)。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
    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報告顯示,川航「5·14」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氣象封嚴或封嚴矽膠)可能破損,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公布 英雄機長高空缺氧駕機近20分鐘
    英雄機長劉傳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顯示,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首次披露8633川航事件全程:機長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顯示,事件原因是當事飛機右風擋封嚴可能破損。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英雄機長缺氧駕機近20分鐘,頭等艙靠枕...
    新民晚報訊(記者 金志剛)記者今天獲悉,2018年5月14日,英雄機長劉傳健駕駛的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航空器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已於今年5月8日經中國民航局審核通過。報告顯示,「5·14」事故中爆裂的風擋玻璃為空中巴士公司原廠組件,川航沒有對其進行過維修。機長劉傳健在事故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近20分鐘。來源/調查報告(下同)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中國民航局認為,川航「5·14」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披露:機長劉傳健曾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飛機在航路飛行中,駕駛艙右風擋爆裂脫落,飛機失壓,旅客氧氣面罩脫落,機組宣布最高等級緊急狀態(Mayday),飛機備降成都。該事件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2018年5月14日當天6點27分,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機長劉傳健擔任責任機長,右座副駕駛為徐瑞辰。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更多細節披露:「英雄機長」劉傳健曾...
    每經編輯:周宇翔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布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調查報告。中國民航局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行業標準《民用航空器事故徵候》,該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
  • 大量細節披露!3U8633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公布: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首次披露事件全程:頭等艙靠枕在雅安找到調查報告首次披露了「5.14」事件完整事發經過。
  • 缺氧駕機近20分鐘,他不愧是「英雄機長」,更多細節讓人心疼
    飛機在航路飛行中,駕駛艙右風擋爆裂脫落,飛機失壓,旅客氧氣面罩脫落,機組宣布最高等級緊急狀態(Mayday),飛機備降成都。該事件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2018年5月14日當天6點27分,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機長劉傳健擔任責任機長,右座副駕駛為徐瑞辰。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水汽滲入或致風擋爆裂 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來源標題:揭秘史詩級備降 水汽滲入或致風擋爆裂 機長缺氧飛行近20分鐘 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事故報告出爐:川航「英雄機長」缺氧駕機近20分鐘,頭等艙靠枕一年...
    報告還顯示,「5·14」事故中爆裂的風擋玻璃為空中巴士公司原廠組件,川航沒有對其進行過維修。機長劉傳健在事故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近20分鐘。目前,中國民航局已經針對航空器設計、風擋設計及製造、電弧探測與防護、風擋檢查維護、飛行手冊特情處置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安全建議。
  • 川航「5·14」事件報告披露:無法取出氧氣面罩 「英雄機長」缺氧...
    本文轉自【四川在線】;副駕駛破損的襯衫及其受傷的左臂四川在線記者 王眉靈 李欣憶6月2日,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件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件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件的更多細節。
  • 「川航驚魂20分鐘」,細節首次披露!
    6月2日,川航「5·14」事故調查報告公布。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不僅披露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細節。調查組在寶興縣找到了丟失的130VU (含右側遮光板)和頭等艙靠枕「英雄機長」處理細節: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調查報告中披露了更多「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此次事故的細節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公布!更多細節披露
    6月2日,紅星新聞記者通過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查詢到,此前在2018年5月14日發生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的調查報告已經出爐
  • 川航「5·14」事件調查結果出爐:機長缺氧駕駛19分54秒
    風擋不能承受駕駛艙內外壓差從機身爆裂脫落6月2日,記者查詢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發現,川航「5·14」事件調查最終報告已出爐。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在執行重慶至拉薩飛行任務中,駕駛艙右座前風擋玻璃破裂脫落,雖然後來飛機成功備降成都機場,但「風擋為什麼會爆裂脫落」這一民航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受到廣泛關注。風擋為何突然爆裂脫落?
  • 揭秘|川航「5·14」緊急備降事件調查報告出爐
    針對被稱為「民航史奇蹟」的川航備降事件,6月2日,中國民用航空安全信息系統披露了川航「5·14」事件調查報告。相關民航主管部門認為,該事件構成一起運輸航空嚴重徵候。在這份長達131頁的調查報告中,除了事故原因,還首次披露了事故全過程及「英雄機長」應對事故的更多具體細節。
  • 川航5·14事故報告:"英雄機長"缺氧駕機19分54秒
    6月2日,上遊新聞記者獲悉,2018年5月14日,英雄機長劉傳健駕駛的川航3U8633航班風擋玻璃空中爆裂脫落事件的「航空器嚴重症候調查報告」,已於今年5月8日經中國民航局審核通過。報告還顯示,「5·14」事故中爆裂的風擋玻璃為空中巴士公司原廠組件,川航沒有對其進行過維修。機長劉傳健在事故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近20分鐘。目前,中國民航局已經針對航空器設計、風擋設計及製造、電弧探測與防護、風擋檢查維護、飛行手冊特情處置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安全建議。
  • 川航備降事件,還有一個驚魂細節,傳奇機長剛剛透露
    事發至今,面對外界的表揚與讚許,機長劉傳健和他的機組成員想說什麼?從事發至安全著陸,他們又做了哪些努力?今天下午,川航備降事件召開了媒體見面會,對此次事件及正在進行的調查,披露了更多實質性的新信息。報告風擋裂縫後玻璃發生爆裂在此次見面會上,機長劉傳健披露了一個新信息。事發時已至四川雅安境內,飛機已完成了起飛的爬升,在九千八百米高空,處於平穩的巡航狀態。這時,他們發現風擋玻璃上出現了裂縫,便與空管進行報備,決定啟動應急預案,返航備降。幾乎是同時,風擋玻璃就爆裂了。
  • 川航「5·14」事故報告披露:「英雄機長」缺氧飛行19分54秒
    報告還顯示,「5·14」事故中爆裂的風擋玻璃為空中巴士公司原廠組件,川航沒有對其進行過維修。機長劉傳健在事故發生後,在高空缺氧環境中還飛行了近20分鐘。目前,中國民航局已經針對航空器設計、風擋設計及製造、電弧探測與防護、風擋檢查維護、飛行手冊特情處置程序等方面提出了安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