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面積最大溼地自然保護區成「候鳥天堂」

2020-12-12 中國日報網

蒼茫的蘆葦蕩間,幾隻蒼鷺和紅嘴鷗騰空而起,翩然飛過;靜謐湖面上,鳳頭??、赤膀鴨、赤嘴潛鴨等悠閒遊過,留下一道道水波……

正值候鳥遷徙季節,北京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京西北的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正迎來大批候鳥駐足歇息。記者從保護區獲悉,目前保護區已觀測到的鳥多達348種,其中包括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今年北京候鳥遷徙時間相對較早。據悉,野鴨湖候鳥主要為野鴨類,包括綠頭鴨、斑嘴鴨、紅頭潛鴨、鳳頭潛鴨、赤嘴潛鴨等,此外還有鷺類、鴴鷸類等鳥類,常見的有鳳頭??、小??、白骨頂等遊禽。

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劉雪梅介紹,今春,在野鴨湖日觀測鳥類數量最高紀錄達上萬隻,包括天鵝、灰鶴、豆雁、赤麻鴨、綠頭鴨等大批鳥兒前來栖息,其中灰鶴、豆雁的數量均達數千隻,還同時觀測到了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隨著天氣轉暖,野鴨湖正迎來大批北遷候鳥停歇補給。

以保護區為依託建立的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近期也恢復開園。清明小長假期間,許多城區居民自駕車來到這裡遊園觀鳥。開園後,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實行網絡實名制預約購票,每日限制遊客流量1680人次。遊客入園前須出示北京「健康碼」並進行體溫測量,核驗證件後才能入園。疫情期間,保護區還加強了野生動物疫情防控工作,由專人每天在15個監測點位定時巡視監測鳥類情況。

劉雪梅介紹,清明小長假期間,公園門票提前一天就已售罄。「這是我們首次實行網絡預約購票,方便及時掌握預約信息,有效配備工作人員及園區管理資源。現在正值候鳥遷徙季,為了更好地保護鳥類,我們更需要嚴格控制遊客數量。」

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是目前北京地區面積最大、類型最多、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溼地。10多年間,保護區累計恢復兩萬畝退化溼地,吸引了眾多鳥類棲息、繁殖,成為北京及華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之一。

來源:新華網

相關焦點

  • 候鳥的「天堂」: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
    【簡介】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始建於1997年,作為北京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這裡累計恢復了2萬畝退化溼地,吸引了眾多鳥類棲息、繁殖,如今已成為北京及華北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之一。目前,該保護區已觀測到的鳥多達348種,其中包括11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
  • 候鳥紛至,惠州西湖再成候鳥天堂
    入冬以來,大批候鳥來到惠州西湖鳥島越冬,享受暖冬。除了原有的白鷺外,還吸引了鸕鷀、蒼鷺前來,惠州西湖又一次成了候鳥天堂。每年冬季,大批候鳥會遷徙至西湖繁衍生息。
  • 大美溼地 候鳥天堂 ——江蘇鹽城國家級珍禽自然保護區「十三五...
    作為國際重要溼地,不遺餘力地保護生態環境,讓這裡成了候鳥越冬的天堂。 回眸承上啟下的「十三五」,鹽城珍禽保護區認真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踐行「兩海兩綠」發展路徑,以新理念引領發展、以新思路鑄就輝煌,在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徵途中,交上了一份有熱情、有擔當、有作為的時代答卷。
  • 廣州最大溼地建珠三角「候鳥天堂」
    大洋網訊 這裡是珠三角「候鳥天堂」,這裡有全球第一個水平運輸無人駕駛集卡自動化碼頭,還有「廣船製造」的客滾船……7月15日,由中央網信辦傳播局主辦的「我愛這片藍色的國土」網絡主題活動採訪團一行來到南沙,走訪了南沙溼地公園、廣州港南沙港區以及廣船國際,感受了一把南沙的「海洋經濟」。
  • 內蒙古額爾古納溼地自然保護區迎來大批候鳥回歸
    來源:經濟日報近日,隨著天氣轉暖,內蒙古自治區額爾古納溼地自然保護區及其周邊區域又迎來大批候鳥回歸。小天鵝、蒼鷺等候鳥在湖天間翻飛翱翔、自由嬉戲,給額爾古納溼地帶來了勃勃生機。攝影愛好者唐柏春告訴記者,2018年的時候,聽當地的老百姓說額爾古納溼地自然保護區北側的得爾布幹河有小天鵝,所以過來看了一下,結果真的發現了,它們一般都是在4月20號左右飛來,5月10號左右就走了。據悉,額爾古納溼地自然保護區已連續多年聚集大量候鳥,成為眾多候鳥繁衍、遷徙、過境的「天堂」,一些遷徙候鳥也把這裡作為驛站,每年春天在這裡逗留一段時間後向北遷徙。
  • 候鳥天堂——探訪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
    更多的雀鳥把香港當作「驛站」,米埔自然保護區和相連的后海灣米埔自然保護區在香港西北部,與深圳隔河相望,保護區面積1500公頃,是國際上重要的溼地,也是中國第六大紅樹林。在這裡,可以看到香港72%的雀鳥品種,也可以找到多種全球瀕危的鳥類。
  • 北京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野鴨湖,生存近280種鳥類,鳥類的王國
    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北京比較著名的溼地自然保護區有延慶的野鴨湖溼地、順義的漢石橋溼地自然保護區、蒲窪自然保護區等,其中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是北京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也是唯一的溼地鳥類自然保護區,還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候鳥中轉站,每年候鳥遷徙時都會吸引鳥類愛好者、攝影愛好者才來觀看。
  • 走近烏嶼「國際候鳥天堂」
    日電 題:走近烏嶼「國際候鳥天堂」  作者 李怡青 陳妍  粵東南澳島的烏嶼位於亞洲鳥類南遷北徙的海上線路之間,被稱為「國際候鳥天堂」。每年5月到10月,在烏嶼總可見到數以萬計的候鳥。  5日,記者隨汕頭市南澳縣旅遊局工作人員乘坐快艇近距離接觸烏嶼。快艇還沒靠近就看到島嶼上空斑斑黑點,無數候鳥在天空中飛翔。  據旅遊局工作人員介紹,烏嶼島地處南澳縣主島東南方3.9公裡的海面上,面積僅有0.04平方公裡,但就在這麼小的面積烏嶼上卻棲息了5萬多隻候鳥。
  • 「治汙還水」:貴州最大淡水湖草海化身「候鳥天堂」
    瞿宏倫 攝中新網貴陽7月26日電 題:貴州最大淡水湖草海化身「候鳥天堂」記者劉鵬記者近日走進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的草海,看到周圍植物茂盛,海水波光粼粼,清澈透明,歷經5年的修復治理,草海終於恢復了生機,這顆高原明珠重閃光芒。
  • 秋到青銅峽,庫區溼地成「鳥類天堂」
    初秋時節,寧夏青銅峽庫區已成為候鳥的天堂,如畫一般的自然溼地生態景觀躍然眼前。  青銅峽庫區溼地是黃河上遊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也是寧夏境內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這裡灘涂、林區、湖泊並存,非常適合遷徙鳥類停留、覓食,每年4月和10月中下旬,途經這裡的鳥類數量能達到幾十萬隻,非常壯觀。」青銅峽庫區溼地保護建設管理局資源管理科科長朱銳說。
  • 香格裡拉「綠肺」納帕海:修復溼地生態 變身候鳥天堂
    圖為在納帕海溼地棲息的候鳥。 劉冉陽 攝中新網迪慶3月23日電 (繆超 保旭)3月,氣溫緩緩升高,雪山融水注入納帕海……意味著,在此越冬的候鳥將陸續向北遷徙。23日,記者仍能看到黑頸鶴、黑鸛、班頭雁、白鷺、海鷗等尚未遷徙的候鳥,它們成群結隊在納帕海溼地中棲息覓食。近年來,雲南省迪慶州香格裡拉市為保護好納帕海溼地,通過生態補償爭取當地民眾支持,積極整治周邊水環境,使溼地生態環境得到修復,冬季候鳥種群與數量逐年增加。圖為在納帕海溼地棲息的候鳥。
  • 10月目的地清單 | 秋天,去溼地觀察遷徙中的候鳥
    候鳥們的痕跡遍布我國大大小小的溼地,而溼地又為候鳥提供了豐富的食物,供它們停歇補給。如今,那裡也成為了觀鳥和攝影愛好者的天堂。這裡草原、湖泊交錯相間,地廣人稀,氣候適宜,是鳥類的天堂。每年9月底開始,成群結隊的候鳥便開始出現在向海的上空,演繹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觀鳥外,向海還擁有亞洲最大的蒙古黃榆林,面積約50平方公裡。蒙古黃榆樹是亞洲稀有樹種,是乾旱地區沙丘崗地上特有的樹種。吉林省白城市向海溼地保護區養殖的丹頂鶴在飛行。
  • 泉州灣河口溼地迎來觀鳥季 藍藍泉州灣成候鳥「天堂」
    入冬以來,越來越多的候鳥南遷而來,泉州迎來最佳觀鳥季。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候鳥,因為宜人的氣候、優美的生態環境和充足的食物,來到泉州灣河口溼地棲息越冬、過境。近日,記者走訪泉州灣河口溼地,「近距離」觀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美景。眾多候鳥來泉州灣河口溼地越冬、過境許多候鳥隱藏棲息在植物間,不易被發現。
  • 鄱陽湖畔 浪漫溼地 候鳥天堂
    本報記者 陳建 鍾芷涵 文/圖  「鄱陽湖畔鳥天堂,鷸鸛低飛鶴鷺翔。野鴨尋魚鷗擊水,叢叢蘆葦雁鵠藏。」初冬的鄱陽湖芳草連天,富饒美麗,在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內,廣袤草原碧草連天,百鳥歡唱。抬頭觀景,舉足畫中,身處這閉目鳥鳴的清幽聖地中,身心將得到全部釋放,讓你猶如陶然知足的嬰兒,流連於這一片純淨的天地間。
  • 候鳥南歸季,打卡廣東最美溼地!
    「物種寶庫」、「南嶺明珠」,是廣東省最大面積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沙溼地地理位置優越,是珠三角地區保存較為完整、保護較為有力、生態較為良好的濱海河口溼地,目前是廣州市面積最大的溼地,也是候鳥的重要遷徙路線之一;豐富的自然資源,吸引多種候鳥。
  • 拉魯溼地成大批候鳥的棲息樂園
    冬季來臨,氣溫下降,來自各地的越冬候鳥已經陸續抵達拉魯溼地公園。12月9日清晨,在拉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將鳥食均勻地灑在溼地的灘涂中間,供前來越冬的候鳥食用。
  • 米埔自然保護區:香港生態價值最高的溼地
    新華網香港11月11日電 到過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的人都說,這裡是「鳥類的天堂」。但是,米埔豈止有眾多的雀鳥,米埔還擁有多樣化的生態環境,提供給數百種不同種類生物棲息,是全港生態價值最高的溼地。  日前,記者在米埔採訪「世界自然(香港)基金會」的文賢繼博士時了解到,世界自然基金會認為,米埔是香港生態價值最高的溼地。
  • 仙山湖溼地公園——候鳥「越冬」天堂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張瑩):每年11月下旬,大批候鳥飛臨浙江省長興縣仙山湖溼地公園,包括灰鷺、白鷺、白骨頂雞、野鴨、天鵝等數十種候鳥都把自然生態保護良好的仙山湖作為越冬「天堂」。  仙山湖國家溼地公園,地處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屬太湖水系,地處太湖上遊,是長三角地區自然溼地生態系統與人工湖泊溼地的典型代表和具豐富生物多樣性的溼地生態系統,有著重要的生態保護價值和科研科普價值。
  • 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公布新增鳥類名錄
    人民網北京11月6日電 11月5日,「綠色中國?保護候鳥」主題教育活動在北京野鴨湖國家溼地公園舉行,來自中國觀鳥會的18支北京高校觀鳥專業隊和中小學生觀鳥愛好者、延慶愛鳥護鳥志願者代表、社區居民候鳥護衛隊等百餘人參加活動。
  • 吃得飽待得美 七裏海成候鳥天堂
    天氣逐漸轉冷,候鳥開始南遷。近年來,經過大力修復保護,位於寧河區國家級古海岸與溼地自然保護區、有「京津綠肺」之稱的七裏海溼地成了候鳥天堂,鳥兒們吃得飽、待得美,甚至在這兒安了家。「今年來的候鳥有近百種十多萬隻,其中東方白鸛有1500隻左右,還有反嘴鷸、黑尾塍鷸等珍稀鳥類。」七裏海管委會顧問於增會告訴記者。近年來,寧河區加大七裏海溼地的修復保護力度,全力推動十大工程實施。目前,溼地核心區內工程已完成,其他工程正在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