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我決定去四川吃一次地道的川菜

2020-12-11 懂吃噠吃

春節假期已經結束,各位吃貨是不是已經都開始上班了呢?在假期裡小編也在一直給大家分享著關於美食的文章不知道大家看了嗎?最近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已經開播了,不知道各位吃貨知道嗎?小編這次要講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第一期提到的川菜。

舌尖3在第一期為我們講述了器對於食材的重要性,好比武功蓋世的英雄也需要一把絕世好劍,而器作為美食的劍是成就美食之根本。

在講述刀的部分時舌尖3提到了川菜的刀法精妙,以川菜的炒腰花為例,刀工就有10餘種之多,一道火爆腰花更是多少川菜廚師的獨門絕技。不僅如此,舌尖3中提到的四川老壇泡菜更是名滿天下,川菜具有的獨特魅力讓人流連忘返。

那麼小編作為一個地道的四川人,今天就不得不給大家講一講川菜的魅力。

川菜的整個發展歷史小編用一句話來概括——起於春秋,現於秦漢,唐宋出川,明清沉澱,民國第一。

川菜作為我國八大菜系之一,在我國飲食文化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類豐富,口味清、鮮、醇、濃並以「麻、辣」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鬱的地方風味,享譽中外,成為中華民族飲食文化史上一顆燦爛奪目的明珠。

讓川菜成名的不僅僅是因為廚師的技藝精湛,根源於四川獨特的地理位置。四川自古被稱為 「天府之國」,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為四川人提供了品種繁多的鮮美食材,優秀的食材配上技藝高超的廚師才成就了川菜在中國飲食文化的地位。

川菜種類繁多,自古就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說法,足矣看出川菜的味道豐富多樣。川菜大師們從古至今一步一步的發展至今,留下的不僅僅是百菜百味,更是對食材以及對天府之國的理解。

川菜在每一個四川廚師心中就像是一團火,而這團火也成為四川人民對川菜的熱情。

小編找到了一些成都不錯的川菜館,其中有小編之前提到過的,也有小編沒有提及的,這些川菜館小到市井大到繁華鬧市,如果你有其他的建議可以在評論中給小編留言哦。(以上僅是小編個人口味推薦)

1.馬旺子川小館

2.雨田飯店

3.明婷飯店

4.陳麻婆豆腐館

5. 盤飧市

6. 青龍正街飯店

7.饕林餐廳

8.國土鄉村菜館

9.卞氏菜根香

10.粉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找到的川菜美食啦,不知道各位是不是看見過後食慾大開呢?舌尖上的中國小編也會陸續的更進,為大家解讀各地美食文化,同時給大家推薦美食佳餚。

民以食為天,深度研究美食文化,挖掘最新美食風向,這裡是一個有深度,有內涵,偶爾犯二但是緊跟潮流的美食號外。歡迎大家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中國3》開播就上熱搜 網友驚呼:沒想到四川泡菜放那麼多...
    2月19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晚上八點在CCTV亮相,一別三年的美食紀錄片牽動了大量「舌尖」鐵粉的心,而電視機前守候的他們也沒有失望,美食配美器,講述了美食的前世今生,出鏡的四川元素包括綿陽大廚蘭明路和泡菜,「舌尖三」一播出就上了熱搜。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 這些四川美食饞到你了嗎?
    2月20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了第二集,麻辣燙作為川菜的代表亮相,引發了很多「吃貨」的關注。這家麻辣燙店,即為牛華八婆麻辣燙,不過沒想到的是,創始人「八婆」,竟是一名年近六旬的大叔。21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奔赴位於樂山的牛華八婆麻辣燙,大堂裡的電視正播放著《舌尖上的中國》,10多位工人正忙著切菜、串菜,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在打聽何時可以開飯。
  • 成都名宴之南堂篇:品味舌尖上的川菜藝術
    南堂宴,正是以新川菜的技藝精髓——食材之大眾、烹飪之獨特,呈現出格調高雅、美味紛呈的名宴風範,向世人展示中國美食的烹飪智慧。"菜即是景,菜亦是詩",有人說美食的意境有三種:第一是風花雪月的美——擺盤裝飾的意境;第二是舌尖上的美——味覺的意境;第三是文化之美——既傳統又時尚的意境。
  • 「玩」做川菜 臺灣學子體驗舌尖上的四川
    「玩」做川菜 臺灣學子體驗舌尖上的四川 2018年08月07日 15:5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圖片來源:四川省臺聯)  中國臺灣網8月7日成都訊 「食在中國,味在四川」,麻辣火鍋、回鍋肉、水煮魚、麻婆豆腐、夫妻肺片……說起「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川菜,全天下的食客都激動不已。
  • 沒有陳曉卿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月初四播出,你還看不看?
    然後吃上一碗熱乎乎的帶湯水的麵條,包著一個八分熟的荷包蛋(遇到考試還會有兩個荷包蛋)。吃飽喝足,背上書包,騎上自行車,就去上學了。從高中住校開始、到上大學、到大學畢業後工作,這麼多年,已經沒有媽媽牌早飯的陪伴了,只有每年兩隻手數得過來的假期回家時,才能再次吃到媽媽做的早飯。依然那麼簡單但又那麼香。還是記憶中的味道。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第三季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2月21日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春節暖心回歸
    @CCTV9紀錄新聞晨報1月12日下午,中央電視臺廣告經營管理中心與紀錄頻道在京舉辦《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 封面新聞獨家專訪出鏡大廚蘭明路...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攝影報導2月19日晚上8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CCTV亮相。在第一集「器」中,四川元素「青堤菜刀」和綿陽大廚蘭明路的300個「泡菜罈」 ,讓各路「吃貨」和網友驚嘆不已。為做好泡菜 收集近300個老壇一別四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在CCTV正式亮相開播,沒有讓「舌尖」粉失望 ,新一季的節目以「器」為開篇,講訴了美食的前世今生。第一集中,來自四川的大廚蘭明路和他的泡菜,更是讓各路「吃貨」驚嘆不已。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推薦的這些地方美食靠譜嗎?你來評評看
    「舌尖上的中國」,最近火了,火的不是裡面的美食有多誘人,而是太濃重的吆喝味道和不嚴謹的製作。網友用低分發表感慨:這難到就是我們民族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這些小吃為何連許多本地人都不去吃?下面來看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提到的10種小吃,看看這些能代表你的家鄉美食嗎?1。天津煎餅果子。從天津帶來的零食,往往有著名的狗不理包子,但說實話很不好吃。
  • 「豆瓣之鄉」郫縣竟藏著一座舌尖上的博物館,川菜還能隨便吃!
    中國的博物館有很多,種類功能也各不相同。有展示文物講述歷史的,有展示國畫陶瓷等藝術作品的,還有講述民族文化傳統的。但四川就有這麼一座與眾不同的博物館,竟然是展示川菜製作、教人學做川菜,並且還提供了川菜美食供遊客品嘗的博物館。真真是新奇極了,不過想到四川「美食之都」的稱號,也就又覺理所當然了。
  • 川菜界的槓把子?I 六家正宗地道川菜館子走起!
    很高大上的一家川菜館,傳統中式古典設計,搭配現代裝飾。作為一家正宗地道老成都川菜館,陳麻婆豆腐絕對是有話語權的!,吃完一桌過不了幾分鐘第二桌第三桌等陸續就餐。
  • 川菜吃貨必去的地道川菜館,廚子全從四川來,人均40元吃到你撐!
    18年前他們在四川自貢開了第一家川菜館從此聲名鵲起18年後他們把店開到了柳州
  • 舌尖3種草一口鍋是什麼意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火了一口鍋
    美食紀錄片陪你下飯  吃吃吃是春節的一大主題。《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簡稱《老廣的味道3》)已經開播,觀眾藉此尋覓美味,以慰鄉愁。廣東的觀眾們更是不用對著屏幕空流口水,可以看完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就出門覓食。此外,《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昨晚開播,再次引發極大的關注。這些知名美食紀錄片依靠精良的製作陪觀眾下飯,讓人胃口大開,情懷滿滿。
  • 四川話配音的《川味》第三季正在熱播,你看了嗎?
    《川味3》第一集「味道江湖」聚焦改革開放之後在四川大地上誕生的新派川菜。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一群帶著刀與勺的人開始謀生之路,他們不斷創造,不斷創新,才有了今天的繁華景象,他們一生的命運其實也包含著川菜的發展軌跡。甜皮鴨、棒棒雞、酸菜魚等傳統川菜在他們的手中改良而煥發新生,外來的食材技法也在他們的手中加以融合,賦予川菜的味型,誕生了不一樣的川菜。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你不得不追的紀錄片
    美食總是離不開我們的生活美食總是治癒我們的身心而舌尖上的中國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播 勾起舌尖上的鄉愁
    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2》熱播 片中食材銷量大幅提升 深夜開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使得不少吃貨眼淚伴著口水流。吃貨迷們一致認為,只能看得到卻吃不到是最大的煎熬。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之前在豆瓣上有個帖:「外國人看《舌尖》什麼反應?」沒想到,一石激起千層浪,各路外國留學和居住人士紛紛留言,可謂是一大波搞笑評論來襲。網友@楊豆瓣說,他一個表姐在美國住寄宿家庭,剛去的時候覺得美國東西太難吃了,就自己在廚房做了一頓飯,當時寄宿家庭那一家人都在,表姐就招呼他們一起吃,他們吃過一頓飯之後跟表姐說房租給她減半,只要她每星期給他們做兩頓飯。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什麼時候播出 2018年春節開播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最近這一段時間終於迎來了開播的消息,很多人也是十分的期待啊。來和小編一起瞧瞧《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開播時間吧!  CCTV-9紀錄頻道《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並宣布《舌尖3》將在2018年春節期間暖心回歸,繼續講述人與美食背後的溫情故事。  中國人熱愛美食,正是源於對生活的熱愛。《舌尖上的中國》前兩季紅極一時,創造了近二十年來中國紀錄片最高收視紀錄。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
    在神州大地處處洋溢著團團圓圓過大年的喜慶氣氛之際,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19日晚間首播,為海內外觀眾送上了通過美食了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
  • 愛是最好的調味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訪談側記
    原標題:愛是最好的調味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訪談側記   2018年2月19日(農曆大年初四),中央電視臺系列紀錄大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終於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下精彩首播。
  • 舌尖上的四川離不開川酒的調味
    這是我迄今為止聽到過的對煙火氣最為恰當的回答。吃是人的本性,如果論世界上最會吃的國家那一定是中國,而在中國的八大菜系中當屬川菜最為有煙火氣,有人間味。正所謂吃在中國,味在四川。想要了解真正的「煙火氣」,何不去四川走一遭,感受下四川人在麻與辣之間的煙火人生。四川人愛吃辣也讓全中國都愛上了辣,開在全國各地的四川火鍋從來都是座無虛席,三香三椒三料,七滋八味九雜,川菜將自己的特點毫無保留地轟炸在了全國人的味蕾之上,不禁讓每一個吃過川菜的人都大感過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