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 這些四川美食饞到你了嗎?

2020-12-11 四川發布

小朋友品嘗麻辣燙 攝影記者 張士博

麻辣燙菜品讓人食慾大開 攝影記者 張士博

牛華八婆 麻辣燙

創始人「八婆」竟是一位大叔

葷素一世界,麻辣兩味道。2月20日晚,《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播出了第二集,麻辣燙作為川菜的代表亮相,引發了很多「吃貨」的關注。這家麻辣燙店,即為牛華八婆麻辣燙,不過沒想到的是,創始人「八婆」,竟是一名年近六旬的大叔。21日上午,成都商報記者奔赴位於樂山的牛華八婆麻辣燙,大堂裡的電視正播放著《舌尖上的中國》,10多位工人正忙著切菜、串菜,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在打聽何時可以開飯。

美食故事

為啥叫「八婆」?背後有段往事

節目中,採訪了該店的老闆周大姐,最近她剛剛將鋪子交給女兒張愛佳和女婿代克勤打理。不過,該店創始人「八婆」並非周大姐,而是她的老公張永貴。

張永貴生於1961年,快57歲了。為何叫「八婆」?張永貴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他在家排行老八,上有六個姐姐和一個哥哥,下有一個妹妹,因當時生活艱苦,父母為能順利帶大子女,哥哥被叫做「七婆」,而他被叫做「八婆」。

據張永貴介紹,年輕時他在當地鹽廠打工,每個月能掙60元,但要養家餬口,生活捉襟見肘。於是,他回家開了豆花飯店,專門賣豆花、肥腸、燉蹄花,只賣早上和中午。「每天下午閒著沒事幹。」張永貴說,那時鎮上有路邊攤麻辣燙,只有一個鍋,賣香腸、牛肉、郡肝等幾樣葷菜串串,燙好了就帶走吃。

那一年,張永貴27歲。張永貴說,當時他覺得路邊攤不方便,就想在自己店裡做麻辣燙,讓客人坐著吃。從一張桌子到三張桌子,從最初幾個葷菜到10多個葷素菜品,葷素全部1角。在張永貴的記憶中,當時賣麻辣燙利潤有70%,最多的一天能賣6000多元。不過,張永貴也記不清到底哪一年給店子掛的招牌,因為大家都叫他「八婆」,乾脆就給店子起名牛華八婆麻辣燙。張永貴說,不少人見他在店子裡開麻辣燙生意不錯,便紛紛效仿,「牛華麻辣燙」也漸漸聲名遠揚。

美食秘訣

蘸碟統一調配,竹籤就地取材

時間很快,一晃30年過去了,張永貴開在牛華鎮上的店子位置未曾改變,味道卻在不斷改進。談起麻辣燙的「秘訣」,張永貴說,菜品、底料、蘸水,每個環節都必須精益求精。首先是選菜,都是自己和老伴親自去菜市場選購新鮮的菜品;其次是炒底料,20多種調味料混合,火候一定要把握好;三是蘸碟,都是統一調配保證味道。

對於串麻辣燙的竹籤,張永貴說,都是當地就地取材而來,將新鮮毛竹去皮刨成細條並精心打磨,晾曬多日後,最終成為一根無色無味的健康竹籤。目前每個月差不多要賣四五十萬根,竹籤並非一次性,否則將是巨大浪費,但重複利用的竹籤都會充分洗淨並蒸煮消毒。

「麻辣燙能夠作為樂山美食和川菜的代表走進『舌尖3『,我很高興,也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愛上八婆麻辣燙。」張永貴說,店子做大了,但味道一定不會變,這就是他的初心。(記者 顧愛剛)

蘭明路的泡菜

為節目破壞泡菜罈 他雖情願但挺心痛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在CCTV正式亮相開播,川菜大師蘭明路和他的泡菜,讓各路「吃貨」驚嘆不已。蘭明路,中國史派川菜傳承人,有著中國烹飪大師的名號,公認的川菜新領軍人物。蘭明路稱,多年來,他在全國各地收集了從清初到近代近300個大大小小的泡菜罈,而醃製泡菜的秘訣除了選材等高要求外,最重要的是「用心」。

美食故事

師從川菜名師,致力改良川菜

「我從小的夢想是做一名廚師, 把美食傳播到世界各地,讓更多的人嘗到川菜『巴適『的味道。」蘭明路介紹,他14歲就開始步入廚師這行,經三十個春秋的實踐和艱苦磨練,又經多位著名大師親自教導,他現在不僅精通川粵菜系,還旁通麵塑和蘇、魯、湘等菜系。

1998年,蘭明路放棄了國外豐厚的薪金和良好的發展機會毅然回國,回到家鄉四川,跟隨川菜泰鬥史正良大師苦心鑽研川菜,兩人在一起時儼然如父子般親密默契。史正良生前經常表揚蘭明路,稱其聰明、勤懇、人品正、廚藝基礎紮實、有相當的廚房管理經驗,不僅有廚藝的天賦,最重要的是蘭明路一心想把川菜手藝學好,把傳統的東西繼承下來。

「其實,川菜不只是麻辣,麻辣味型在川菜中所佔的比例最多30%,只是其他很多味型大家印象都不深刻,我很想和同行一起,改變大家的這些印象,讓傳統川菜的其他味型菜餚能夠被人們熟知。」蘭明路說。

蘭明路作為川菜領軍人物,對川菜的改良一點一滴極下功夫。他表示,這既要有對傳統川菜的繼承,又要結合現代飲食文化和烹飪發展趨勢,以達到新川菜的健康、營養、精緻,既能「下裡巴人」,又能「陽春白雪」。

美食秘訣

罈子、選材、水、鹽都有講究

目前,《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已經在CCTV正式亮相開播,第一集中,川菜大師蘭明路和他的泡菜,讓「吃貨」們驚嘆不已。蘭明路醃製泡菜到底有什麼秘訣?

蘭明路介紹,多年來,他在全國各地收集了從清初到近代的近300個大大小小的泡菜罈,這些壇裡都裝著他精心製作的泡菜。而選擇泡菜罈子,蘭明路一定選老罈子,因為在他看來,老罈子是陶土燒制,壇底無釉,便於接地氣。

「老罈子體薄,透氣和呼吸性都很好,醃製出來的泡菜不僅脆,而且香味、色澤都很好。」蘭明路說,他醃製泡菜,除了對罈子有要求,買菜選材也很複雜,泡菜的材料,要應季的嫩薑、豇豆、辣椒等蔬菜,壇水一定選擇井水、井鹽製作,調料更是包括八角、花椒、冰糖、白酒等,「醃製泡菜,除了選材等高要求,最重要的是『用心『,心靜、身淨,用心,愛是最好的調味料,這樣才能醃製出好的泡菜。」

蘭明路介紹,3個月以前,《舌尖上的中國》攝製組找到他,前後歷經13天時間完成拍攝。為了拍攝他製作泡菜的整個過程,攝像機要進入大壇裡拍他的手部動作,但壇口太小,所以只能把罈子切掉一部分,這讓蘭明路很「心痛」。不過,蘭明路表示,為了讓大家了解川菜,他願意把這些「寶貝」拿出來。

21日,成都商報記者聯繫上蘭明路時,他已回到遂寧射洪的老家陪家人過年,而他20日下午才從北京回到綿陽。從業30年,他只為家人煮過三次年夜飯,而這也是他覺得最虧欠家人的地方。「過年過節時,就是廚師最忙的時候,因此陪家人的時間很少。」蘭明路說。(記者 湯小均)

來源:成都商報

想獲取更多政務新聞及服務資訊,請下載四川省人民政府新聞辦政務客戶端——四川發布。

相關焦點

  • 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
    原標題: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   中央電視臺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19日晚首播。第一集《器》講述了美食產生於鍋、刀、灶、案、籠、壇等器皿器具的烹飪技術發展變化。
  • 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我決定去四川吃一次地道的川菜
    在假期裡小編也在一直給大家分享著關於美食的文章不知道大家看了嗎?最近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已經開播了,不知道各位吃貨知道嗎?小編這次要講的就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中第一期提到的川菜。舌尖3在第一期為我們講述了器對於食材的重要性,好比武功蓋世的英雄也需要一把絕世好劍,而器作為美食的劍是成就美食之根本。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月初四暖心開播,這些亮點有沒有讓你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2018年2月20日《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式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總宣傳片遙想四年前的蝦子小刀面、鹹肉蒸黃泥拱、跳跳魚、紅燒望潮、燙乾絲、天門蒸菜、葵花大斬肉、金魚酥……還令人口水直流專業催肥搞美食的《舌尖》,大招已醞釀好的第3季,會令你更加欲罷不能!
  • 舌尖3種草一口鍋是什麼意思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火了一口鍋
    美食紀錄片陪你下飯  吃吃吃是春節的一大主題。《老廣的味道》第三季(簡稱《老廣的味道3》)已經開播,觀眾藉此尋覓美味,以慰鄉愁。廣東的觀眾們更是不用對著屏幕空流口水,可以看完節目中介紹的美食就出門覓食。此外,《舌尖上的中國3》(簡稱《舌尖3》)昨晚開播,再次引發極大的關注。這些知名美食紀錄片依靠精良的製作陪觀眾下飯,讓人胃口大開,情懷滿滿。
  • 愛是最好的調味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訪談側記
    原標題:愛是最好的調味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訪談側記   2018年2月19日(農曆大年初四),中央電視臺系列紀錄大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終於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下精彩首播。
  • 泉州美食亮相《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吃貨街頭尋味
    》第三季 一大撥吃貨泉州尋美味  石花膏、面線糊、海蠣煎、土筍凍上《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啦。2月21日晚,泉州人的朋友圈被《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裡的泉州片段刷屏了。  片段剛剛播完 遊客連夜尋泉州味道  「你們店還在營業嗎?」《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剛剛播完,就有來泉過年的遊客打電話到丁秉正的店裡,想要吃上一份清涼可口的石花膏。丁秉正告訴記者,有不少遊客慕名前來,有些遊客還要求和他合影留念。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暖心回歸,首播豆瓣8.4分
    昨晚8點,央視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舌尖3」)準時在央視綜合頻道、記錄頻道以及央視網同步上線,而首播的「器具」一集也是博足了觀眾的眼球。有網友在評論中直言,「《舌尖3》的首集賦予了食材器具一種新的生命」。
  • 《舌尖上的中國3》今晚開播上映!10部美食大片一起推薦給你!
    在屏幕上與難忘的美食再次相遇,激起的不僅是舌尖記憶還有久別重逢的感動。這種感覺讓人上癮,邊走邊吃,不經意間就快吃遍了中國。但我任然堅信,遠方不僅有詩和田野,還有無數珍饈在那裡,等待邂逅。本文推薦了10部主題不同的美食大片,分享給同樣愛旅行也愛吃的你。舌尖2之後我們苦等了4年!!《舌尖上的中國3》今晚終於開播了 搬好小板凳 拿好餐巾紙擦哈喇子 知行攝旅行帶你刷遍美食大片!
  • 《舌尖上的中國3》吐槽最多的就是四川泡菜,「吐槽點」被認可!
    自從有了《舌尖上的中國》這檔美食節目之後,讓大家對中國各地的一些特色美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舌尖上的中國》自從開播後,就有很不錯的口碑,到現在已經錄製到第三季了,不過這季也是吐槽最多的一季。通過《舌尖上的中國3》,讓很多人都對四川的泡菜有了一些了解,於是四川的泡菜也成了噴的最慘的一道美食,主要是因為讓大家了解到了,原來四川泡菜的製成,裡面竟放了那麼多的調料,這個是很多網友都沒想到的。
  • 泉州面線糊、潤餅或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兩年前,央視紀錄頻道推出的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風靡全國,牽動著無數人的味蕾與鄉愁。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然而這些泉州元素最終能否得以全部呈現,估計得等《舌尖》第二季播出方能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踏訪150多個地方集齊300餘種美食據《舌尖上的中國》獨家官網介紹,《舌尖2》將延續第一季的主題,探討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 愛是最好的調味品——《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首播訪談側記
    今晚,中央電視臺系列紀錄大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以下簡稱為「舌尖3」)終於在眾人的翹首期盼下精彩首播。第一集《器》播出前後,「舌尖3」總導演劉鴻彥攜分集導演駱永紅、四川名廚蘭明路父子(第一集片中人物)在央視新聞客戶端參與在線直播訪談,與網友分享節目創作背後的精彩故事。兩個小時的網絡直播,吸引了超過600萬網友上線參與。
  • 面線糊等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泉州小吃有望亮相《舌尖上的中國2》 包括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本周五晚CCTV-1、CCTV-9開播 經過一年多的拍攝製作,《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以下簡稱《舌尖》第二季)將於本周五晚開播。與第一季相比,第二季將呈現更多地域的美食,其中包括攝製組來泉拍攝的面線糊、潤餅、牛肉羹等泉州名小吃。據透露,泉州名小吃等元素有望在第二季的第一集和第七集中得以呈現。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熱播 封面新聞獨家專訪出鏡大廚蘭明路...
    封面新聞記者 劉虎 攝影報導2月19日晚上8點,《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終於在CCTV亮相。在第一集「器」中,四川元素「青堤菜刀」和綿陽大廚蘭明路的300個「泡菜罈」 ,讓各路「吃貨」和網友驚嘆不已。為做好泡菜 收集近300個老壇一別四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一集在CCTV正式亮相開播,沒有讓「舌尖」粉失望 ,新一季的節目以「器」為開篇,講訴了美食的前世今生。第一集中,來自四川的大廚蘭明路和他的泡菜,更是讓各路「吃貨」驚嘆不已。
  • 《舌尖上的中國3》震撼開播!換導演後,你還能既含著淚水又流著口水...
    今日大年初五,你是不是還在吃著年夜飯的剩飯剩菜?不打緊,時隔四年,《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在今晚暖心回歸啦:CCTV-1與CCTV-9於2月19日(正月初四)20:00同步播出,每天一集。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人公葉放:美食有道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全民熱議。這一季對器具、廚人、點心、小吃、宴席、融合、節氣、養生的鮮活呈現,正成為我們關於美食的新話題。何為中國人的美食,美食與人生、與自然、與文化歷史的關係又是什麼,則是我由此而起的思考。
  • 騰衝美食上《舌尖上的中國3》今晚鎖屏吧……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正式開播!《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於昨天20時起在中央電視臺1套和9套同步播出,每天1集,每集50分鐘,共分8集,主題分別為: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春節期間,《舌尖上的中國》將帶著各位小夥伴們,漫步在騰衝的大街小巷,邂逅心儀的美食,解讀注入了濃濃的鄉愁與情懷的「根源之味」。
  •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熱映 百姓網上買食材線下排隊吃美食
    《舌尖上的中國》第二季在央視熱映,「吃貨」們在電視機前一飽眼福的同時,也在網際網路上購置節目中的美食。據統計,節目開播的1小時間,200萬人在手機天貓上邊看邊買,整個周末累計540餘萬人訪問天貓食品舌尖2合作頁面。節目中提及的雷山魚醬,上線僅僅半天,1000份全部賣完,四川臘肉也累計賣出1萬份。此外,節目中提及的上海三林本幫館也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
  • 這幾部好看的美食紀錄片饞人又治癒!
    都說「民以食為天」,人人都離不開美食。自從《舌尖上的中國》火了之後,有關美食的紀錄片也如雨後春筍般進入我們的視線。每次看完一集紀錄片,都有一種肚子咕咕叫,口水直流的感覺……其實,除了《舌尖上的中國》系列外,還有很多不錯的跟美食有關的紀錄片,今天罐頭君就給大家推薦幾部,看完保準讓你流口水,請自備好紙巾。
  •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 手繪菜譜之八寶葫蘆鴨
    今日強推:八寶葫蘆鴨美食光看還不夠,一起廚房學兩手?《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精心打造「舌尖3手繪菜譜系列」一日一薦,均摘自當日播出內容;一招一式,助您成為「舌尖系大廚」秘笈已公布,你能忍住不實踐一把嗎?
  • 聲優換人畫面崩塌 食戟之靈第三季開播喜憂參半
    初集開播有意外 驚現中國諺語和川菜招牌! 在10月3日播出的第一集中,久我照紀在展示麻婆豆腐的做法時,說了一句中國諺語「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貴州人怕不辣」。 久我照紀的擅長菜系是中華料理中的四川菜系,說出這句諺語也不奇怪,不過,國內的粉絲看到後還是覺得很驚喜的。在日本動畫中出現中國諺語,一定程度上拉近了食戟之靈與國內動畫迷們的距離,同時也讓人對接下來的劇情越發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