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定製遊興起 旅遊邁入私人定製時代
早已厭倦了跟團遊「上車睡覺、下車拍照」的傳統模式,也已飽受從路線規劃、景點選擇到酒店預訂、車票購買等大事小事全要自己動手的自助遊模式的折磨。近兩年,旅行愛好者們對於一種既能滿足個人喜好,又能節省精力的旅行模式的訴求越來越強烈,定製旅遊也再度借勢興起。
新探索:熟悉的城市 陌生而有趣的角落
朱巖,北京四中地理教師,曾任中國國家地理科考策劃與領隊,熱愛探訪人跡罕至的自然景觀與歷史厚重的人文遺蹟。他所設計的「四合院裡看北京——史家胡同半日行」最世界城市漫步(City Walk)體驗線路2015年底推出至今,在窮遊上仍受到不少遊客追捧。
「旅行不總是從自己過膩的地方到別人過膩的地方,當你帶著旅行者的好奇心和熱情來重新打量這個熟視無睹的城市,你會發現許多新鮮樂趣。而最好的發現方式,是與一班志趣相投的人一起,跟著一位熱愛城市的領隊,一邊漫步一邊聽故事。City Walk,在我的城市裡旅行,為庸常生活找回新鮮感。」朱巖如是說。
「參與過史家胡同的用戶分為兩種,第一種是非本地人。當時我的一位外地同事參與了線路公測,她參加完之後非常深度地了解了四合院這種北京代表性建築。她能從四合院的門來判斷這家人的身份地位,是達官貴人、南方商人還是普通居民。另一種就是本地人。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當我來到智化寺這座我從未聽說過的寺廟,站在院子裡就可以看到背後的銀河SOHO,我才發現原來如此熟悉的城市還有著這樣一個陌生、有趣的角落。」窮遊網海外業務負責人林毅坦言,自由行這種旅行方式,首先需要旅行者做詳細的旅行規劃,其次為了避免淺顯的「打卡」旅行,還需要在行前做大量功課。而City Walk這樣的定製性的深度體驗線路設計的初衷,就是為旅行者提供輕量、微型的旅行產品(半日到一日),供旅行者自由搭配行程。每條線路均由資深的線路設計師實地踩線選點,閱讀、查閱大量資料甄選出最精華的講解內容分享給旅行者。
面對日益重視旅行質量和體驗的旅行者,不只是窮遊,各家平臺都在使出渾身解數,通過個性化定製產品來吸引用戶,定製出行正在成為新的旅遊風尚。
新浪潮:個性化需求湧現 「80後」成主力軍
國際連鎖酒店、當地風情民宿可供選擇;舒適實惠的機型、合理輕鬆的轉機有人包辦;尊享的私人之旅、稀缺的特色景點有人安排;專業的定製旅行師、貼心的旅行管家隨時服務……隨著人們旅遊度假的日益頻繁和對旅遊體驗的標準提升,一種更省心、更深度的旅遊新模式正在興起。
從計劃一段旅行到出發,你要花多少時間?來自北京的旅友武女士前後要花半年。這些時間花在哪裡?一部分是閱讀旅行目的地國家的歷史,一部分是和她專屬的旅遊顧問進行目的地旅程的溝通。具體到哪天住什麼酒店、吃什麼飯、去哪些景點、需要什麼導遊。
當然,武女士付的費用也比普通跟團遊要貴一些,「算下來,平均是跟團遊價格的三倍以上,甚至不止。」她舉例說,最近一次去埃及,她的預算是6萬元,而旅行社差不多日程的報價是1萬元。
「現在平臺每天都會接到很多定製旅行訂單。」攜程定製旅行平臺負責人王頻告訴記者,傳統旅遊圍繞的核心是資源,需要去預測客戶出行的需求,然後根據客戶需求安排酒店、航班、景區等配套設施,這是傳統旅遊產品打造的著眼點。但定製遊恰恰不以資源為中心,而是以客戶需求為中心,通過與旅行者進行「親密無縫」交流,讓旅行者更多地參與到旅遊產品設計、開發和生產,由專業的定製師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時而異地設計出符合旅行者的高品質遊玩方案,並在一定程度上進行模塊化設計和生產。
王頻介紹,目前,出境遊的定製需求和國內遊的定製需求單量相差不大,但是雙方選擇定製的原因卻不盡相同。定製國內旅遊的線路,遊客更想定製的是一些小眾目的地和一些有特殊元素的產品,如去年底攜程打造的首條「西北唐詩文化之旅」線路。但對於出境遊客而言,更多的則是家庭定製和4-5人的小團隊定製。不想跟團、怕跟了一個購物團等因素構成了選擇出境定製的主要理由。目前定製遊用戶從年齡層構成來看,「80後」人群是定製遊的主力軍,從出遊類型看,家庭出遊和朋友出遊佔據了很大的比重,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小團體」出遊。
省心之餘,國人對於旅行深度的需求也越來越多。「我們的定製旅遊主要是來自一些家庭的年度旅行計劃需求,一些朋友相約旅行的出行需求,另外還有一些是主題旅遊的定製需求,例如看極光,北極熊,或者去非洲看動物遷徙等。」一家定製遊創業公司人士介紹,「對定製旅行而言,人們追求更多的是在旅行中能夠停下腳步,了解一個真實的目的地,除了欣賞美景、品嘗美食,更有時間能夠靜下來向內反觀。目前我們公司只做國外的線路,我們比較推薦的是非洲、南美和極地這三個目的地。因為這些目的地體驗下來,有文化類的,有探險類的,在非洲更有非常刺激的safari項目,比較適合有一部分旅行經驗而又不想體驗傳統旅行方式的旅行者。」
新藍海:OTA搶灘創業者湧現 防「偽定製遊」
2016年被業界定義為「定製旅遊元年」,各種定製旅遊產品層出不窮,不少定製旅遊公司都在這兩年創業起步,受到資本和消費者的關注。而OTA(在線旅行社)也開始加速布局這片新藍海。
國家旅遊局發布的《2016中國旅遊上市企業發展報告》顯示,定製旅遊產品進入大眾視野,我國旅遊開始邁入私人定製時代。目前定製遊目的地覆蓋100多個國家,近1000個城市,去年同比增長超過400%,58%的定製遊訂單是1-3人出遊。
「從以往的操作經驗和市場走向來看,旅遊業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廣闊,然而千人一面、千篇一律成為跟團遊市場的一大特點,強制購物、導遊態度不好、自費價格不透明等原因也成為傳統跟團遊居高不下的投訴點和用戶痛點。基於以上因素,我們在2015年就已經開始搭建定製遊業務框架。」王頻告訴記者,「這兩年來,伴隨著消費升級,定製旅行的概念被更多的遊客所接受和喜愛,使得眾多的旅行社盯上了定製旅遊這個領域。目前定製旅遊還處於一個藍海階段,但參與者會迅速增加。在更加個性化的旅遊方式下,個性化的住宿方式和個性化的旅行體驗,無疑是攜程接下來打造定製化旅行產品的兩大方向和發展趨勢。」
「從整個旅遊行業來看,個性化的定製旅遊已經起步了一段時間,但前面的路還很長。」窮遊網首席戰略官薛蓓蓓告訴記者,「很多同行都看到了這一方向,主題遊方面,有些同行已經開始從一些偏大眾需求的特定主題開始探索了,比如親子遊、海外遊學、體育旅行等等,都是近幾年比較熱門的方向,市場規模每年都處於高速增長的狀態。定製遊方面,也不斷有新創業公司湧現。但總體來說,目前個性化旅行產品的豐富程度還不夠,畢竟旅遊行業還是一個挺傳統的行業,從產品的搭建到用戶溝通,都需要一些時間,以及更多業界同人的通力合作。傳統的標準化旅行行業格局目前已進入到行業整合階段,個性化旅行作為未來的旅行方向,在資本市場一直都有很高的熱度。」
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有近14家定製旅遊服務商獲得投資。目前定製旅遊業中主流模式為B2C,即上接資源供應商,下接旅遊消費者。另外也有諸如主打「達人定製」的一種C2C模式等。攜程、飛豬、途牛、同程等具有大量客戶基礎的大型旅遊公司,正陸續開發定製旅遊業務,搶灘定製旅遊市場。
而依託平臺大數據的優勢,幾家大平臺都能夠更好地通過提高匹配、提升效率的做法,實現定製旅遊流量的轉化和訂單數量的規模化。比如攜程採取為商家導流的做法,即需求搶單和客戶雙向選擇機制。數據顯示,目前平臺的用戶需求單月最高已突破8萬單,全年增長超過400%,預計2017年將達到每月12萬。
飛豬則通過阿里的大入口和大數據,能清楚呈現消費者對定製旅行需求的搜索內容,相同的行程需求湧現至一定規模,飛豬將通過大數據分析指導商家進行規模化採購,規模化供應鏈管理,從而逐步降低以往高昂的定製成本。
但是薛蓓蓓同時也強調:「相對於以往的團隊遊,做定製遊所面臨的挑戰在於,一方面,你能否對用戶足夠了解,有時候,甚至他們自己可能都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旅行偏好。另一方面則是,是否有掌控旅行產品的能力。產品就是原料,如果沒有原料,即使了解了客人口味,也沒有辦法定製出一桌令客人滿意的佳餚。目前大多數旅行產品還是標準化產品,旅行者的個性需求很難得到充分的滿足。窮遊網之後可能會嘗試做『旅行產品的買手平臺』,除自營產品外,篩選同品質的旅行產品進駐,如日遊、體驗、酒店民宿、特色活動等。」
記者獲悉,攜程定製平臺近期發布了業內首個「定製旅遊服務標準」,對每個定製的服務細節進行嚴格監控,例如接單後必須在1個工作小時內聯繫用戶;4到16小時內為用戶提供首次行程報價方案;不得隨意報價、擅自取消訂單等。同時,實施首個「定製遊供應商等級評定與淘汰制」,規範平臺上的數千家供應商,並對服務質量不過關的供應商進行淘汰。
定製遊作為一種獨立的旅遊形態形成較晚,還處於發展的初級階段,定製遊創業者們在商業模式與產品形態上做了諸多嘗試,但都處在摸索階段,模式與產品形態仍有待進一步創新與完善。
定製遊產業方興未艾的同時,業界人士也提醒,目前市場上出現了很多打著定製旅行的幌子而不做定製旅行「該做的事」。市面上很多私人定製都是徒有其表的「偽定製遊」,天花亂墜地宣傳所謂的「路書」,結果路書上的景點都是千篇一律,而所謂的路書不過就是把各種網站上的信息複製粘貼,根本沒有實地考察,也沒有個性化的實質體現。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定製旅遊企業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盲目壓縮利潤空間,也有一些企業定製遊價格虛高不透明,行業目前仍缺乏規範,有待進一步完善。韋夏怡
(責編:任志慧、鄧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