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改出新動能,物產中大集團樹起地方國企改革樣本

2020-12-17 人民網

原標題:跑完第一程,混改再接力

7月4日,在全國國企改革座談會上,物產中大集團等3家地方國企作為代表進行了發言和交流。物產中大集團董事長王挺革闡述了物產中大集團改革過程中的舉措和體會。這表明,世界500強的物產中大集團,不僅打響了浙江省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頭槍」,更是給全國地方國企改革帶來了樣本意義。

物產中大集團認為,混改之後不僅實現了國有權益較大增值,同時也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帶來了源動力,將開啟「二次混改」新裡程,全面推廣成員公司混合所有制改革,打造資本所有者和勞動者的「命運共同體」。

「改」出一個世界500強

「在全國國企改革座談會上發言的地方國企代表只有3家,物產中大集團是其中之一,這對我們不僅是鼓舞更是壓力,我還專門做了不少筆記。」前兩天剛從北京開會回來的王挺革,對於發言時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會議特別強調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勇於創新,主動作為,因企施策,持續攻堅,不斷把國企國資改革引向深入,其實物產中大就是這樣的背景下走出來的。」

物產中大集團目前是國內最大的大宗商品集成服務商之一,連續5年入圍「世界500強」,但在企業成立之初,身處在「資源小省、市場大省」的浙江,沒有特殊政策、沒有進入門檻、沒有壟斷資源,同樣舉步維艱。「唯有改革方有出路,物產中大集團就是通過多次混改實踐,才確定了市場主體地位。」王挺革說,改革基因在當年改制時就已嵌入。

1996年,在省屬企業中率先進行了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按照「扶優、活小、拓新」的指導思想,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造,以產權多元化為目標推進企業體制改革,以績效為中心推進分配激勵制度改革。到2003年,完成了一級成員企業投資主體多元化的公司制改造,實施經營層和員工持股,形成了國資、集體、民營及個體多種所有制共存並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的格局。

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

國有企業要理直氣壯做強做優做大,關鍵在於要堅定不移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王挺革認真學習了習總書記的重要批示,他告訴記者,總書記很明確地講了國企改革該怎麼做,就是要著力創新體制機制,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作為充分競爭領域的企業,如何更好地與市場接軌,一直是物產中大集團努力的方向。王挺革認為,在目前的體制環境下,上市公司是股權多元混合所有制公司的最佳形態,國有資產證券化是未來最正確的發展方向。

正是這種「時不我待」的上市渴望,和國家加快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形勢,造就出了一種「浙江速度」。在浙江省委、省政府《關於進一步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意見》文件下發一個月後的2014年10月,物產中大集團就立即啟動了整體上市,在浙江省委、省政府、證監會、商務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及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於2015年11月順利完成,成為浙江省首家踐行混改整體上市的省屬企業,並以歷時一年左右的重組進度,創下了國內資本市場類似案例的高速度。「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高效決策,實施方案報省國資委、省政府到批覆僅用了7天,令我們深受鼓舞與感動。」王挺革說。

對於物產中大集團來說,整體上市所帶來的最大意義就是建立起了與競爭類國企相適應的市場運行法則。從治理體系上更加完善,形成了董事會、監事會、經營層相互制衡的規範運行體系,有利於提高決策科學性,強化監督有效性;運行管理更加規範,在去年獲得了中誠信與大公國際評定的雙AAA主體信用評級單位,成為全國首家獲此評級的地方流通企業;發展後勁更加充足,通過引入具有股東優勢資源的戰略投資者,為轉型升級提供資源動力。

以市場化為導向深入混改,物產中大集團實現了國有權益較大增值。根據2015年底物產中大收盤價計算,總市值達389.15億元。2015年的稅費、員工工資、淨資產三項合計達271.49億元,是1996年初始投入10.9億元的24.90倍。2015年度利潤分配方案為每10股轉增3股並派現金股利2.50元,成為物產中大上市20年以來最好的利潤分配方案。

(責編:趙倩、翁迪凱)

相關焦點

  • 物產中大集團:一個地方國企改革的樣本
    光明日報通訊員 金梁 光明日報記者 嚴紅楓位列世界500強的物產中大集團,不僅打響了浙江省新一輪國企改革的「頭槍」,更給全國地方國企改革帶來了樣本意義。物產中大集團董事長王挺革說:「我們集團混改之後,不僅實現了國有權益較大增值,同時也為下一步深化改革帶來了動力。」
  • 聚焦浙江國企改革經驗 物產中大集團將開啟"二次混改"
    已連續6年入圍世界500強的物產中大集團,如今又將開啟「二次混改」,在成員公司全面推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發揮國有企業各類人才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各類要素活力。    作為浙江國企改革先行者,2015年,物產中大集團在浙江省率先完成整體上市,並建立股權多元的現代企業制度。
  • 物產中大:物產集團整體上市 浙江國企改革巨頭誕生
    物產集團借殼物產中大實現整體上市。公司公告以8.86元/股價格發行11.84億股(綜資公司7.34億股,交通集團4.5億股)吸收合併物產集團,向煌迅投資發行0.16億股購買其持有的物產國際9.60%股權;同時向浙江物產15年度員工持股計劃、天堂矽谷融源、中信併購基金-信浙投資、中植鑫蕎、君聯資本、賽領豐禾、興證資管、三花控股、華安資管9名投資者發行2.96億股,募集資金26.29億。
  •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物產中大集團董事長王挺革: 國企混合所有制...
    作為浙江最大的國企、世界500強,物產中大集團於2014年10月啟動整體上市,當年底浙江省政府批覆了物產中大集團整體上市總體方案,在全國屬於較早實行混合所有制和資產證券化的國企,並在整體上市時同步落地骨幹員工持股,屬全國首例。
  • 十大創新獎:物產中大:為混改國企清廉建設先行一步
    獲獎理由:  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浙江省首家踐行混改整體上市的省屬企業,自2011年起連續9年進入《財富》世界500強。集團始終將清廉機制納入深化混改的方案設計和改革實踐,破解監督難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
  • 地方國企改革扭轉「上熱下冷」 5個樣本省份改革顯成效
    專家認為,當前國企改革出現了存量改革疊加增量改革的局面  ■本報記者 左永剛  在《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印發一年以後,地方國企改革正在全面鋪開,「上熱下冷」的局面得到改善,尤其是上海、重慶、江西、山東、廣東5個樣本省份的國企改革正在提速。
  • 【國企巡禮】物產中大:國企「排頭兵」的奮進與擔當
    【國企巡禮】物產中大:國企「排頭兵」的奮進與擔當源稿:中國藍融媒體中心 浙江之聲 | 發布時間:2019年06月21日 17:08:03 | 作者:塗希冀 | 編輯:厲歡歡  在浙江經濟版圖上,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一樣,熠熠生輝、風光無限。
  • 物產中大分拆子公司至主板上市 聚焦主業深化國企改革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見習記者 馮思婕7月1日,物產中大(600704)宣布正式啟動分拆上市計劃,並公布了所屬子公司浙江物產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物產環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預案。目前,物產中大直接持有物產環能70%的股份,此次分拆完成後,物產中大仍將維持對物產環能的控股權。「分拆物產環能能夠進一步提升公司資產質量和風險防範能力,促進公司持續、健康的長遠發展。」物產中大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同時,自2019年以來,資本市場改革提速,證監會先後發布一系列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的相關政策。
  • 浙江國企改革推行市場化選聘職業經理人
    人民網杭州3月24日電 (張麗瑋)日前,記者從浙江國企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物產中大)獲悉,從即日起至4月28日,該集團將以百萬基薪面向海內外市場化招聘金融和高端實業方向的高素質職業經理人各1名,擔任集團副總經理。這也是浙江國企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的又一次改革之舉。 有序實施職業經理人制度,是國企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
  • 物產中大集團:紮緊織密制度籠子 以高標準選人用人推動企業高質量...
    這得益於物產中大集團一直以來在選人用人方面的創新舉措,以及牢固樹立爭當「黨建強、效益好的國企排頭兵」的目標。  近年來,物產中大集團在率先完成整體上市、實現混改的同時,有效破解了國有企業「幹部能上不能下、人員能進不能出、薪酬能高不能低」的難題,率先開展職業經理人選聘制,打出了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組合拳」,持續推動企業經營業績連創新高。
  • 國企校招 | 物產中大集團和省交通集團的offer來了
    國企校招
  • 中大建設蘇如春:國企改革需要利益激勵機制
    全國政協委員、中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如春。(《中國與非洲》記者 王祥攝)  國有企業改革一直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用了相當的篇幅,闡述國有企業改革。  報告指出,今明兩年,要以改革促發展,堅決打好國有企業提質增效攻堅戰。推動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結構調整,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  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大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蘇如春看來,這種提法在以前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並不多見。
  • 物產中大深化國資改革 正式啟動分拆上市計劃
    「世界500」物產中大(600704),正式啟動分拆上市計劃。公司於6月30日晚間公布所屬子公司浙江物產環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物產環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的預案。    雖然物產中大不缺乏特色板塊,優勢產業,但是資本市場似乎對公司不買帳。這一點,從二級市場就可以看出。截至2020年6月30日收盤,公司市值僅200多億元。部分投資者也將其原因,歸於大體量缺乏成長性,所以一直期待公司啟動分拆上市計劃。    在2019年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針對投資者提出的分拆上市問題,物產中大就表示,對於分拆上市,公司持開放態度。
  • 國資擬完全退出三環集團 湖北國企改革現新樣本
    根據方案,改制後,武漢金凰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金凰)持有三環集團99.97%股權(另外0.03%股權由三環集團員工持股平臺持有),並通過三環集團間接控制襄陽軸承,三環集團持有襄陽軸承27.94%股份。  三環集團這一改制方案,有些出乎業內預料。一位關注湖北國企改革人士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次改制與一般混改不同,更接近於資產處置。
  • 物產中大集團:「雙循環」格局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作為中國供應鏈集成服務引領者,世界500強企業物產中大集團,窮盡辦法,化危為機,精準施策,一面拓展國際市場新客源,一面挖掘國內市場新需求,新動能在「雙循環」中奔湧,實現了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業務 45.76 億美元、同比增長26.26%的好業績。
  • 濟寧十大攻堅解讀③啃「硬骨頭」,國企改革拔要塞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22日訊 全市「重點工作攻堅年」暨提升幹部執行力動員大會將深化國企改革納入重點領域改革攻堅行動,充分體現了濟寧市委、市政府做大做強國有企業的信心和決心。深化國企改革改什麼、如何改,怎樣在濟寧建設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發揮好積極作用·····記者圍繞相關問題邀請市國資委、市屬國企負責人進行分析解讀。
  • 晉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金剛會見物產中大集團黨委書記...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1月23日,晉能控股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郭金剛會見物產中大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挺革,雙方就進一步深化合作方式、推動物流產業做強做大等事宜進行了友好會談。晉能控股集團副董事長、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主任王宇魁,物產中大集團黨委委員、副總裁王露寧、楊正宏,晉能控股集團和物產中大集團相關單位及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參加會談。
  • 物產中大打造國企幫扶民企經典案例——祐康食品600天重生記
    而這個「奇蹟」,是杭州江幹區委、區政府和作為國企的物產中大集團及祐康食品的所有員工共同書寫的。全新的託管模式不僅「盤活」了祐康食品,保住了「祐康」品牌,留住了杭州人記憶中紫雪糕的甜美味道,更留下了一個國有企業對民營企業幫扶救助的經典案例。
  • 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系列)
    曾任中國輕紡城網絡有限公司技術中心經理,浙江省五金礦產進出口有限公司辦公室副主任,浙江省國際貿易集團有限公司辦公室主任助理,浙江省物產集團公司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助理、董事會秘書,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辦公室副主任。2016年11月起任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辦公室、黨委辦公室主任,2018年6月起代為履行董事會辦公室主任職責,2018年8月起任物產中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會秘書。
  • 物產中大轉型:背靠溫金所打造浙江國資金融平臺
    大智慧阿思達克通訊社8月4日訊,老牌國企--物產中大(600704.SH)憑藉著多年的物貿優勢,正在力圖構建綜合金融平臺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