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泉州,讓人迷戀的除了大街小巷的古蹟和豐富多彩的民俗外,更有各式各樣充滿古早味的風味小吃隱身在偏街老巷裡頭。它們可能沒有亞佛春餅皮、塗門貢糖、侯阿婆肉粽等這些老字號那麼為人所耳熟能詳,但卻同樣承載著老一輩泉州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本期,小編繼續帶著你尋遍街頭巷尾的每一處泉州古早味,回憶下小時候的家鄉味道。
新門街菜市場雞卷
地址:新門街菜市場152號攤位中菜水圓國
經營年份:32年
經營種類:水圓、雞卷、魚羹、蝦仁羹、墨魚羹等
人均:雞卷一斤12元
營業時間:4:00—12:00
古早指數:★★★★★
閩南「雞卷」,雖然有個「雞」字,裡面卻一塊雞肉都沒有。關於這名字的由來,民間有三種說法。一是因為其形狀似雞脖子,因此取名為「雞卷」。另一種說法來源於「辦桌」。「辦桌」時總會多出一些剩菜,廚師就把這些剩菜捲起來炸,取名叫「多卷」。在閩南語裡,「多」跟「雞」的發音類似,於是最後演變成了「雞卷」。第三種說法比較靠譜,來自雞卷「元老」———安溪的湖頭雞卷,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了。據說,清代,京城名廚師雲集,湖頭有不少人進京為官,學到了不少烹飪技術。返回家鄉後,他們又觸類旁通,推陳出新,於是各種別有風味的小吃在湖頭應運而生。後來,湖頭雞卷又傳入宮廷,成為宮廷宴席上的一道菜,傳說此菜名系康熙皇帝所賜,是「皇廷名菜」。只是湖頭人的版本中,雞卷原來主要的原料是雞肉而不是五花肉,故名「雞卷」,而後不斷改良,換成現在常用的五花肉。
從早先的中菜市搬遷過來的水圓國已經做了32年的雞卷,他家的雞卷有種小時候阿嬤包出來的味道。雞卷出爐即食,原汁原味,許多人就好這一口。冷卻以後,切段,炸成金黃色,外酥裡嫩,蘸上閩南甜辣醬或者香醋,咬上一口,酥脆過後,香味在舌尖一點點蔓延開來,風味絕佳。
南俊巷「金含」(麥芽糖)
地址:南俊巷169號塗門貢糖
經營年份:100多年
經營種類:花生貢糖、麥芽糖等泉州特產
人均:金含3元一包
營業時間:8:00—22:30
古早指數:★★★★★★
「金含」,其實就是圓粒狀的硬質麥芽糖,因其色如金,硬度如金,被老泉州人親切地稱之為「金含」。小時候,為了吃到一顆「金含」,得卯足勁幫大人多做幾件家務活,才能得到一顆甜蜜蜜的「嘉賞」。迫不及待將「金含」放進嘴裡的那一刻,連小小的心臟都是愉快而幸福的。
現在的糖果,皆是由工廠流水線製作再擺到各大商場售賣,雖然甜味依舊,卻少了一份獨特的味道。當時,一片薄錫板,一把特製小勺,一個煮糖的小爐子,這就是手藝嫻熟的師傅製作「金含」的全部家當。師傅提著小勺子,往糖鍋裡搗一搗,舀起熱乎乎的糖漿,往錫板上輕盈地滴下,綴成幾個圓如一分硬幣大小的糖片,就擱下來,悠然地坐在特製的高腳凳上,靜靜地望著糖漿自然地涼幹、變硬,然後用小鐵片鏟起,遞給等候的人。金黃的糖片放在手心,還有一定的熱度,塞一個在嘴裡,滑滑的,純正麥芽糖的甜香鑽進牙縫,竟是滿口含香。
崇福路鹽燒番鴨
地址:崇福路福利大廈8-9號忠記鹽燒番鴨
經營年份:20年
經營種類:鹽燒番鴨、鹽燒雞
人均:鹽燒番鴨一份70元
營業時間:7:00—21:00
古早指數:★★★★
泉州鹽燒鴨是一道滋而不膩、溫而不燥、香味俱全的美食藥膳。它既能氣血雙補,同時具有滋陰降火的功效,其中的薑母片滋味獨特,春夏能祛暑溼,秋冬能祛肺燥,還能養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
忠記的鹽燒番鴨將整隻帶頭帶爪的番鴨抹上調料醃製,然後將整隻鴨子和薑母盛於帶蓋陶土砂鍋中,再把砂鍋埋入已堆進敞口鐵鍋裡的沙堆和粗鹽中加熱,經過慢火精心熬燉2個多小時,鴨子烹製後的鹹度、甜度、色度、香度、熟透度和鮮度恰到好處,鴨肉鮮美多汁,香氣撲鼻,十分誘人。
胭脂巷炸紫菜
地址:胭脂巷口布料批發市場入口處
經營年份:15年
經營種類:炸紫菜、炸醋肉等
人均:炸紫菜一斤15元
營業時間:15:00—19:00
古早指數:★★★★
炸紫菜丸子,是許多泉州媽媽輩們能夠信手拈來的美食。食材十分簡單,只要選用優質紫菜,清水洗乾淨後加入地瓜粉和各式調味料便可,但對於火候的掌控卻十分苛刻。火勢過旺,紫菜丸子就會過焦,吃起來帶有苦味,火勢太弱,紫菜丸子口感便無法酥脆,看起來還軟塌塌地。
炸紫菜還可根據個人喜好,加入雞蛋、海蠣、瘦肉、海蟶等食材,吃起來香酥脆爽,帶有濃濃的閩南風味,許多老泉州人就好這一口。
田安路乾拌麵
地址:田安南路596號泉興牛肉店
經營年份:6年
經營種類:泉州牛肉小吃、乾拌麵等
人均:乾拌麵6元
營業時間:7:30—凌晨2:00
古早指數:★★★★
在沙縣拌麵橫掃全國之時,你可記得正宗泉州味的花生醬乾拌麵?田安南路上的泉興牛肉店雖然開業僅6年,但它卻是已開業近30年的東興牛肉店的「分會所」———俗稱分店。雖然是分店,但做出來的味道卻是絕對正統的「東興味」。與沙縣的拌麵不同,泉興乾拌麵採用的花生醬濃稠且帶有顆粒,再搭配閩南獨有的蒜味甜辣醬,兩種醬料混合在一起,均勻地裹在口感柔軟的麵條上,吃上一口,滿嘴濃香。乾拌麵上桌後,要一邊拌一邊吃,一方面是避免麵條粘連,另一方面是讓麵條的熱度和醬料融合得更加均勻,口感更佳。這時候再喝上一碗加了永春老醋的牛肉羹,這就是老泉州人永遠忘不掉的泉州味。
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分享!
--內容分享
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我們
點擊右上角-→查看官方帳號
--推薦給朋友
點擊右上角-→發送給朋友
點擊「閱讀原文」有驚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