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2021-02-27 泉州頭條

  泉州也算得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古城了,無論從建築,還是習俗,都保持著古老的閩南風味,閩南小吃更是在泉州發揮的淋漓盡致。那麼作為一名吃貨,怎麼能不知道咱厝人的老牌小吃呢?

東菜市場豆花


地址:東菜市場正對面中田豆業

經營年份:十幾年

經營種類:豆花、豆漿、包子等早餐

價格:豆花一杯2元

營業時間:凌晨4:00--12:00

古早指數:★★★★

在沒有冰淇淋、冷飲的古早時,每到炎熱的夏季,當街頭傳來「豆花……」的叫賣聲,許多人都會買上一碗水嫩的豆花,吃完後頓覺暑氣消散一空。如今,街頭已經很少見到小販挑著擔子賣豆花的身影,但豆花的甜美,深藏在許多泉州人的記憶裡。白嫩柔滑的豆花搭上甜而不膩、比例剛好的糖水,入口清爽,嫩而不松,清甜的滋味和豆香久久瀰漫。

百源路麻粩


地址:百源路23號郭記塗門貢糖

經營年份:百年老字號

經營種類:麻粩、貢糖等

價格:麻粩一包6元

營業時間:8:00--23:00

古早指數:★★★★★★

「麻粩」是閩南語音譯過來的,民間傳說是諸葛亮首創,為劉備迎親之用,如果屬實,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另相傳,古代地方官員曾將它作為貢品送到宮廷,深得讚賞,故有閩南貢品之稱。早年,麻粩主要用於當地人婚娶下定、納彩、迎娶等民間民俗,後逐漸成為當地人的精品茶點、饋贈佳品。

麻粩內有三層不同的味道,最內層白色蓬鬆的部分叫做「果乾」,中層為糖衣,外層若是裹上香噴噴的花生,就稱為花生酪。麻粩不只有花生這一款口味,若是裹上炸得酥脆的米香粒的話,則稱為米香酪。裹上炸得蓬鬆的芝麻,則稱為芝麻酪。麻粩香甜可口,入口酥脆鬆軟,雖甜而不膩,好嚼勁,且不粘牙,嘗後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東湖街「烘豬腳」


地址:東湖街754號龍潭豬腳煲

經營年份:十幾年

經營種類:各式閩菜

價格:豬腳煲一份38元

營業時間:9:30—22:30

古早指數:★★★★

烘豬腳是閩南地區家喻戶曉的一道傳統菜式,將豬腳放在小沙鍋中,置於炭火上文火烘煨,帶有「封豬腳」的意思。烘豬腳的配料有香菇、墨魚乾、蓮子等,而香料一般有八角、桂皮、當歸等。

烘豬腳必定要原鍋煨熟才好,火候的講究,類似於東坡肉的歌訣:「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烘豬腳上桌時,醬糖色閃閃發光,肉香撲鼻,再撒上一把蒜蓉和蔥花,增色不少。肥而不膩的豬皮都不用使勁咬,入口即化,連以前不敢吃肥肉的人,在嘗過之後也忍不住食指大動,大快朵頤。

東街燒肉粽

地址:東街45號侯阿婆肉粽

經營年份:36年

經營種類:肉粽、牛肉粳等

價格:肉粽小個6元,大個10元

營業時間:8:00—22:00

古早指數:★★★★★

東街的肉粽店雖然多,但一直認為還是「侯阿婆」的味道最正宗。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

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遠芳小籠包


地址:中山南路381號(近僑光電影院)

經營年份:31年

經營種類:小籠包、牛肉羹、丸子湯等

價格:小籠包一份8元

營業時間:8:00———19:30

古早指數:★★★★★

遠芳小籠包承載著許多泉州人的童年記憶。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吃上兩三個熱氣騰騰的遠芳小籠包當下午放學後的點心,是那時候還是小學生的小編心裡最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遠芳小籠包其實味道很獨特,肉餡實,帶有濃濃的蔥油味,包子皮咬起來也比較像是煎包的口感。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家的秘制蘸醬,採用蒜蓉醬、糖、辣椒醬等調配,帶有泉州人喜歡的酸甜口味。雖然每次店家只捨得給一小碟,但熱乎乎的小籠包總是要粘滿這種醬料整個塞進嘴裡才有濃濃的泉州味。

中山路「蚵仔煎」


地址:中山南路436號群眾牛肉小點

經營年份:58年

經營種類:海蠣煎、牛肉羹、肉粽等

價格:海蠣煎一份5元

營業時間:7:30———18:00

古早指數:★★★★★

「蚵仔煎」 在閩南語系地區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蚵仔煎據傳是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一種創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閩南,臺灣,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臺灣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雞蛋、蔥、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公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泉州南安人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後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

注方:長按微信號複製→粘貼→搜索→關

相關焦點

  • 【好吃在泉州】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泉州,讓人迷戀除了豐富多彩的民俗史跡外,更有各式各樣充滿古早味的風味小吃隱身在偏街老巷裡頭。它們可能沒有亞佛春餅皮、侯阿婆肉粽等這些老字號那麼為人所耳熟能詳,但卻同樣承載著老一輩泉州人揮之不去的童年記憶。本期,就讓萬金帶著你尋遍街頭巷尾的每一處泉州古早味,回憶下小時候的家鄉味道。
  • 【萬】這些泉州古早味,你都吃過嗎?
    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泉州,讓人迷戀除了豐富多彩的民俗史跡外,更有各式各樣充滿古早味的風味小吃隱身在偏街老巷裡頭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家鄉的古早味,不僅只是滿足於口腹之慾,更有一種喚醒記憶的力量。它的每一種食材,每一絲味道,每一滴湯汁中,都記載著當地厚重的歷史人文,飽含著當地百姓對故土家園的深愛。  「泉州的每一道美食都涵蓋當地的風土人情,都有它的傳承和故事,勾起了無限『鄉愁』。」
  • 【咱厝好呷】這些泉州古早味,你吃過嗎?
    作為東亞文化之都的泉州,讓人迷戀的除了大街小巷的古蹟和豐富多彩的民俗外,更有各式各樣充滿古早味的風味小吃隱身在偏街老巷裡頭。
  • 過清明吃寒食 泉州古早味"潤餅菜""清明粿"
    過清明 吃寒食「潤餅菜」和「清明粿」是不少泉州人清明時節必吃的傳統古早味每年清明前後,泉州的許多人家會全家人聚在一起吃潤餅菜。在閩南地區,「潤餅菜」和「清明粿」便是清明前後,人們常吃的傳統古早味,它們都包含著初春時節的應季食材,通過不同的做法,製成兩道「春意盎然」且帶有閩南風味的特色美食。本期《美食》帶大家一起來回味下這些清明節推出的「限定版寒食」。
  • 古早味真美味,泉州味道你知道嗎?
    你們的公司開始博餅了嗎?雖然到現在我都沒參加過博餅,我怕是個假的泉州人。我還是乖乖的寫我的文章。我們曾經一直提的古早味,是什麼呢?泉州的面線糊可曾是迷倒胡歌的。晶瑩剔透,湯汁清甜,面線細膩形似虛無。加了滿滿的醋肉、雞蛋、油條等,一份元氣滿滿的早餐就這麼開啟了。
  • 泉州超好吃的8家老字號,你吃過幾家?
    泉州,有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澱,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泉州的小吃自然也是非常贊的。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推薦一些泉州必吃的美食。這些美食,已經傳承了幾十、上百年,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和改良,依舊是泉州人最愛的古早味。
  • 泉州古早味:漂洋過海的鄉愁(組圖)
    家鄉的古早味,不僅只是滿足於口腹之慾,更有一種喚醒記憶的力量。它的每一種食材,每一絲味道,每一滴湯汁中,都記載著當地厚重的歷史人文,飽含著當地百姓對故土家園的深愛。  「泉州的每一道美食都涵蓋當地的風土人情,都有它的傳承和故事,勾起了無限『鄉愁』。」
  • 泉州十大名小吃你都吃過嗎?
    我大泉州可以說是一座不折不扣的美食之城,有時候在想,離不開泉州。大概~就是因為這些吃的吧。
  • 泉州老字號,吃了這些才算真正到過泉州
    今天要推薦的這些老字號,許多遊客錯過了,寧可多住上一天也要嘗上一回,不吃就白來泉州了! 一、水門香鵝羊牛肉火鍋 老泉州鵝羊肉火鍋,大約是百年前在水門巷一代興起的,而開在水門巷的「毛仔牛羊鵝火鍋」,從爺爺輩開始就是網紅,最初的時候在水門巷街邊擺個攤子,賣牛肉湯、羊肉湯……當時一碗才幾塊錢,很多人都追著來吃,後來生意慢慢好了,開起了火鍋店,一經營就是40多年。
  • 泉州古早味「普示菜」:記憶中的古城「味素」
    在如今物質生活極其豐富的現代社會,談論古早味泉州菜,與其說是對清淡本真、甘醇鮮美這種簡單味道的懷念,不如說是為了追憶這座古城的民俗舊事。泉州文化研究者、閩南語作家洪泓目前正在用閩南方言寫一本關於泉州的書,他採用一半文史,一半文學,一半白讀,一半文讀的獨特寫作方式,其中就有不少關於古早味泉州菜的記憶。從他的視角出發,古早味泉州菜無論從味道、做法、習俗上,其實都別有另一番趣味。
  • 被廈門搶了風頭的泉州,滿城都是古早味
    保留最完整的西街,到處是市井生活的本真,旁支的小巷裡更是小吃一家挨著一家,很少踩雷,簡直就是吃貨的天堂~滿城的古早味隨便找一家都能喚醒你的胃在泉州,早起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從老城區擴散開來的古早味比鬧鐘還準時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文由蘿媽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蘿媽教你創意的美食創作,品味各地的美食風採。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 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
  • 馬可波羅筆下的古城,這裡藏著7種古早味美食,沒吃過就可惜了
    本期蘿媽分享的內容是:馬可波羅筆下的這座古城,擁有太多古味美食了,沒吃過就太可惜了!泉州,坐落於福建的東南部,是福建省的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同時還擁有我國的第三個國家級別的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由此可見,泉州是一個重要的城市。
  • 除了「古早味」,泉州還有這些……
    泉州是世界文化遺產的天堂。目前,擁有世界級「非遺」名錄4個,國家級34個,分別是南音、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中國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閩南傳統民居營造技藝)、福建木偶戲人才培養計劃,泉州因此成為全國唯一擁有聯合國三大類「非遺」項目的城市,中國也成為目前世界上三個類別都有入選項目的唯一國家。
  • 把古早味一網打盡,泉州老城逛吃指南,這兒的美食足以撐爆你的胃
    泉州,不僅僅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及擁有悠久歷史的文化名城,這裡的古早味氛圍和美食也同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去打卡,比如我,一早就對泉州美食種了草。早上在面線糊的香氣中醒來,午夜兩三點鐘大排檔依舊燈火通明、人聲鼎沸,而且泉州美食老店的位置都相對集中,往往步行都可以到達,面線糊、燒肉粽、潤餅、滿煎糕、薑母鴨、菜頭酸、土筍凍、醋肉、牛排、石花膏...保準你去一趟胖三斤。
  • 滿煎糕,這道充滿古早味的早餐,你吃過嗎?
    滿煎糕鬆軟滑潤,富有彈性,經濟實惠,食用方便,是福建省泉州人們經常食用的漢族特色糕類早點之一,此糕呈錐形,內似蜂窩,食鬆軟,夾層香甜,是冬春季節的特色早點。滿煎糕口感鬆軟,黑芝麻、冬瓜、花生碎混合的飽滿夾層,被厚厚的皮包裹住,一口咬下去有股莫名滿足感,甜而不膩。
  • 這些老惠安傳統的古早味 你吃過幾種?
    家裡總會備上各式好料,家長們會去大採年貨,連路口巷子都有挑擔來賣自家做的年貨。 "而我們身邊每一個親密的人,都是跟我們在吃飯中,一頓頓漸漸積累起的感情啊。每一種食物,都有我們關於情感的記憶。」
  • 僑鄉福建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解說】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晉江市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文化館總是能吸引遊客和孩子們的注意。近日,記者走訪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了解這裡的傳承故事。
  • 閩南傳統美食,泉州的古早味帶給你濃濃的情感
    古早味,是閩南人口中的古舊味道,這些取材與大地,製作方法簡潔的傳統美味,深深根植於泉州人的味覺記憶之中。如今人們懷念的古早味,往往意味著近乎苛刻的精選食材和精雕細琢的手工製作。在這個標榜改良創新的時代,還原真正的閩南古早味,也變得愈加困難。閩南豆腐控,是傳統的古早味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