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也算得上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古城了,無論從建築,還是習俗,都保持著古老的閩南風味,閩南小吃更是在泉州發揮的淋漓盡致。那麼作為一名吃貨,怎麼能不知道咱厝人的老牌小吃呢?
東菜市場豆花
地址:東菜市場正對面中田豆業
經營年份:十幾年
經營種類:豆花、豆漿、包子等早餐
價格:豆花一杯2元
營業時間:凌晨4:00--12:00
古早指數:★★★★
在沒有冰淇淋、冷飲的古早時,每到炎熱的夏季,當街頭傳來「豆花……」的叫賣聲,許多人都會買上一碗水嫩的豆花,吃完後頓覺暑氣消散一空。如今,街頭已經很少見到小販挑著擔子賣豆花的身影,但豆花的甜美,深藏在許多泉州人的記憶裡。白嫩柔滑的豆花搭上甜而不膩、比例剛好的糖水,入口清爽,嫩而不松,清甜的滋味和豆香久久瀰漫。
百源路麻粩
地址:百源路23號郭記塗門貢糖
經營年份:百年老字號
經營種類:麻粩、貢糖等
價格:麻粩一包6元
營業時間:8:00--23:00
古早指數:★★★★★★
「麻粩」是閩南語音譯過來的,民間傳說是諸葛亮首創,為劉備迎親之用,如果屬實,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另相傳,古代地方官員曾將它作為貢品送到宮廷,深得讚賞,故有閩南貢品之稱。早年,麻粩主要用於當地人婚娶下定、納彩、迎娶等民間民俗,後逐漸成為當地人的精品茶點、饋贈佳品。
麻粩內有三層不同的味道,最內層白色蓬鬆的部分叫做「果乾」,中層為糖衣,外層若是裹上香噴噴的花生,就稱為花生酪。麻粩不只有花生這一款口味,若是裹上炸得酥脆的米香粒的話,則稱為米香酪。裹上炸得蓬鬆的芝麻,則稱為芝麻酪。麻粩香甜可口,入口酥脆鬆軟,雖甜而不膩,好嚼勁,且不粘牙,嘗後令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東湖街「烘豬腳」
地址:東湖街754號龍潭豬腳煲
經營年份:十幾年
經營種類:各式閩菜
價格:豬腳煲一份38元
營業時間:9:30—22:30
古早指數:★★★★
烘豬腳是閩南地區家喻戶曉的一道傳統菜式,將豬腳放在小沙鍋中,置於炭火上文火烘煨,帶有「封豬腳」的意思。烘豬腳的配料有香菇、墨魚乾、蓮子等,而香料一般有八角、桂皮、當歸等。
烘豬腳必定要原鍋煨熟才好,火候的講究,類似於東坡肉的歌訣:「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它自美。」烘豬腳上桌時,醬糖色閃閃發光,肉香撲鼻,再撒上一把蒜蓉和蔥花,增色不少。肥而不膩的豬皮都不用使勁咬,入口即化,連以前不敢吃肥肉的人,在嘗過之後也忍不住食指大動,大快朵頤。
東街燒肉粽
地址:東街45號侯阿婆肉粽
經營年份:36年
經營種類:肉粽、牛肉粳等
價格:肉粽小個6元,大個10元
營業時間:8:00—22:00
古早指數:★★★★★
東街的肉粽店雖然多,但一直認為還是「侯阿婆」的味道最正宗。自1978年開始經營,「侯阿婆」一直是泉州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小吃字號,是泉州人都知道的好味素。「侯阿婆」肉粽的粽葉、糯米、餡料等都精選上等原材料,製作考究,料足味香。
肉粽要趁熱吃,吃的時候把三種調料包括甜辣醬、蒜蓉、秘制花生醬和肉粽一起攪拌均勻才更好味。對外鄉人來說,喜歡侯阿婆肉粽是因為它的香味和口感,而對於很多泉州人或者海外歸來的遊子而言,美味之外這裡有他們童年的味道。
遠芳小籠包
地址:中山南路381號(近僑光電影院)
經營年份:31年
經營種類:小籠包、牛肉羹、丸子湯等
價格:小籠包一份8元
營業時間:8:00———19:30
古早指數:★★★★★
遠芳小籠包承載著許多泉州人的童年記憶。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能吃上兩三個熱氣騰騰的遠芳小籠包當下午放學後的點心,是那時候還是小學生的小編心裡最最幸福的一件事情。
遠芳小籠包其實味道很獨特,肉餡實,帶有濃濃的蔥油味,包子皮咬起來也比較像是煎包的口感。值得一提的是他們家的秘制蘸醬,採用蒜蓉醬、糖、辣椒醬等調配,帶有泉州人喜歡的酸甜口味。雖然每次店家只捨得給一小碟,但熱乎乎的小籠包總是要粘滿這種醬料整個塞進嘴裡才有濃濃的泉州味。
中山路「蚵仔煎」
地址:中山南路436號群眾牛肉小點
經營年份:58年
經營種類:海蠣煎、牛肉羹、肉粽等
價格:海蠣煎一份5元
營業時間:7:30———18:00
古早指數:★★★★★
「蚵仔煎」 在閩南語系地區自古有之,是一道常見的家常菜,蚵仔煎據傳是一種在貧窮社會之下所發明的一種創意料理,是先民困苦,在無法飽食下所發明的替代糧食,是一種貧苦生活的象徵。閩南,臺灣,潮汕三地基本同根同源,在臺灣它最早的名字叫「煎食追」,是臺南安平地區一帶的老一輩的人都知道的傳統點心,是以加水後的番薯粉漿包裹蚵仔、雞蛋、蔥、香菜等食材所煎成的餅狀物。
關於它的起源,有一則有趣的故事。民間傳聞,公元1661年時,荷蘭軍隊佔領臺南,泉州南安人鄭成功從鹿耳門率兵攻入,意欲收復失土,鄭軍勢如破竹大敗荷軍,荷軍在一怒之下,把米糧全都藏匿起來,鄭軍在缺糧之後急中生智,索性就地取材將臺灣特產蚵仔、番薯粉混合加水和一和煎成餅吃,想不到竟流傳後世,成了風靡全省的小吃。
關注方法:長按微信號複製→粘貼→搜索→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