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文明,經過千百年的變化,這些文物中的大部分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或許許多人都覺得中國的文物大部分都藏於北方,因為北方是許多朝代經濟政治的中心,許多朝代在這裡更迭,也有留下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但其實在中國的南方,也保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建築,雖然看起來沒有北方那麼久,但同樣代表了當地的傳統文化。
說起中國的建築,那可以說是有著久遠的傳承,能保留到今天的清朝民居建築群,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北方和江南水鄉一帶,而在南方,也有一座出色的清明古民居建築群,呈現出與北方截然不同的特色,當地村民都稱它為清朝古堡,頗有種中世紀風格的歐洲古堡,這座古建築就是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的光二大屋,一聽這名字,還有點日本的感覺。
其實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屋主姓邱,在家排行老二,因為禿頂被大家叫做光二,他和他的五個兒子耗時10年才建成這個屋子,至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這座古堡既不是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就是一座普通的住宅,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感覺高大宏偉,圍牆最高有13米,屋頂最高有20米,這在當年已經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豪宅了,建這麼高也是為了防小偷盜匪。
光二大屋佔地有10畝,對於當時的廣東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面積了,規模宏偉壯觀,又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這麼大規模的屋子,房間的數量也不少,大大小小的房間加起來有136間,大屋是青灰色,內部是五進五入的房間結構,裡面有客房、倉庫、廳堂、曬場等房間組成,建築功能十分齊全。人丁最旺的時候,這裡住著700多號人,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大戶人家。
然而看著這麼好的一座古代豪宅,卻因為其地理位置,每年都免不了被江水淹一回,因為這座光二大屋全部都建在南江畔的灘涂上,建造的時候,對於防洪、防火等自然災害的應對也十分齊全,比如堅固的牆壁和大門上有可插式的三層木板,都能在河流漲潮時,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它可以建得這麼高。
光二大屋的來歷也讓人很感動,它是一座體現中國孝道的建築,有一年,南江河發生一場洪水,衝走了茅草屋,光二和他母親靠著兩個門牌逃命,他發誓要為他母親蓋一座大房子,後來,他做生意賺了很多錢,便為母親建了這座第一大屋,來避免土匪的威脅和南江河的洪水爆發,一座充滿兒子孝心的大房子,也是母子倆相互依靠的棲身之所。
如今這座屋子也被改造成景點,遊客們是可以走上屋頂參觀的,從屋頂上能更直觀地看到整個建築群的樣貌,一座座房子整齊地排列著,高低不等,錯落有致。鳳凰的尾巴是屋頂上唯一的裝飾,十分搶眼,這樣一座充滿嶺南特色的建築,也讓我們看到了清朝時期的廣東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那麼你去光二大屋嗎?為了不會每年都被淹,你知道還有哪些靠譜的辦法?歡迎留言並發表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