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有座200年歷史的第一大屋,名字像日語,每年都要被淹一回

2020-12-24 麻小薯的旅行世界

這裡是小薯的旅行流浪館,跟我一起看世界。

在中國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創建了許許多多的文明,經過千百年的變化,這些文物中的大部分都保存得十分完好。或許許多人都覺得中國的文物大部分都藏於北方,因為北方是許多朝代經濟政治的中心,許多朝代在這裡更迭,也有留下了燦爛的中華文明。但其實在中國的南方,也保存著許多歷史文物和建築,雖然看起來沒有北方那麼久,但同樣代表了當地的傳統文化。

說起中國的建築,那可以說是有著久遠的傳承,能保留到今天的清朝民居建築群,大部分都是集中在北方和江南水鄉一帶,而在南方,也有一座出色的清明古民居建築群,呈現出與北方截然不同的特色,當地村民都稱它為清朝古堡,頗有種中世紀風格的歐洲古堡,這座古建築就是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的光二大屋,一聽這名字,還有點日本的感覺。

其實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屋主姓邱,在家排行老二,因為禿頂被大家叫做光二,他和他的五個兒子耗時10年才建成這個屋子,至今已經有兩百年的歷史。這座古堡既不是貴族城堡,也不是軍事要塞,就是一座普通的住宅,第一眼看到它的時候,就感覺高大宏偉,圍牆最高有13米,屋頂最高有20米,這在當年已經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豪宅了,建這麼高也是為了防小偷盜匪。

光二大屋佔地有10畝,對於當時的廣東來說,是一個非常大的面積了,規模宏偉壯觀,又被譽為廣東第一大屋。這麼大規模的屋子,房間的數量也不少,大大小小的房間加起來有136間,大屋是青灰色,內部是五進五入的房間結構,裡面有客房、倉庫、廳堂、曬場等房間組成,建築功能十分齊全。人丁最旺的時候,這裡住著700多號人,在當時來說已經算是大戶人家。

然而看著這麼好的一座古代豪宅,卻因為其地理位置,每年都免不了被江水淹一回,因為這座光二大屋全部都建在南江畔的灘涂上,建造的時候,對於防洪、防火等自然災害的應對也十分齊全,比如堅固的牆壁和大門上有可插式的三層木板,都能在河流漲潮時,起到很好的防禦作用,所以也可以理解為什麼它可以建得這麼高。

光二大屋的來歷也讓人很感動,它是一座體現中國孝道的建築,有一年,南江河發生一場洪水,衝走了茅草屋,光二和他母親靠著兩個門牌逃命,他發誓要為他母親蓋一座大房子,後來,他做生意賺了很多錢,便為母親建了這座第一大屋,來避免土匪的威脅和南江河的洪水爆發,一座充滿兒子孝心的大房子,也是母子倆相互依靠的棲身之所。

如今這座屋子也被改造成景點,遊客們是可以走上屋頂參觀的,從屋頂上能更直觀地看到整個建築群的樣貌,一座座房子整齊地排列著,高低不等,錯落有致。鳳凰的尾巴是屋頂上唯一的裝飾,十分搶眼,這樣一座充滿嶺南特色的建築,也讓我們看到了清朝時期的廣東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那麼你去光二大屋嗎?為了不會每年都被淹,你知道還有哪些靠譜的辦法?歡迎留言並發表你的看法。

相關焦點

  • 廣東有座200年歷史的第一大屋,名字像日語,每年都要被淹一回
    ,而在南方,也有一座出色的清明古民居建築群,呈現出與北方截然不同的特色,當地村民都稱它為清朝古堡,頗有種中世紀風格的歐洲古堡,這座古建築就是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的光二大屋,一聽這名字,還有點日本的感覺。
  • 廣東有個200年歷史的古城堡,每年江水必淹一次,名字很像日語
    我國是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的大國,除了自然山川美景外,我們的老祖宗還留下了很多歷史文物古蹟,這些古建築不僅讓我們能從中獲取古代人的一些歷史文化信息,也見證了華夏古老文明的發展史,比如喬家大院、張壁古堡、党家村等等,羊角水堡等等,今天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景區它位於廣東省雲浮市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當地居民叫做它「清朝古堡」,其實就是一座私人民宅,現在都叫做光二大屋。
  • 中國「最倒黴」的古宅:每年都被水淹,但卻屹立了200多年
    90後旅行,只為遇見:中國最「奇葩」房子:200多年每年都會被水淹,如今卻成著名景點要說中國的歷史,相信很多人都能說上那麼幾句,因為中國的歷史實在是太悠久了,特別是在中國保存下來的一些古建築,特別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幾乎在全國每個省市區都有一定的分布,十分常見,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個特別有趣的古堡,這裡號稱「最倒黴古堡」,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名字叫做光二大屋,因為其位於南江畔的灘涂之上
  • 每年要被洪水淹沒一次的房子!距今已有200年,名字來源令人發笑
    說說到我國的古建築,那歷史可就久遠了,明清之前的不說,單單是明清時期的建築在全國各地基本都有,而且保存也相對完好,在南方有大量的明清古鎮,還有很多的明清民居,不過在這麼多的古建築中有一個很不一樣的,這裡被譽為清朝古堡,不是歐洲的那種尖塔古堡,反而名字還有點像日本的感覺,一起來看看吧!
  • 廣東最大的房子,每年都會被淹,名字的由來還特別有意思!
    中國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就創造了許多文明,經過幾千年的變遷,很多文物保存完好,現在進入了人們的視野,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了一個建於清代的住宅群,它展示了中國古代地方建築的特點,被當地村民稱為「清朝古堡」。
  • 廣東這座名字古怪的屋子,200年歷史古屋,門票10元無人問津
    文章類型|娛樂見聞文章字數|737字,閱讀約2分鐘我國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習俗,客家是我國之一。客家家族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這個族群的建築也很有趣。它是一種圍屋,有圓樓和方樓之分。比較有名的是福建土樓。其實,除了福建土樓,廣東還有一種方形圍屋。非常壯觀。一起來看看。廣東是客家人的主要聚集地,圍屋等建築也分布在廣東的各個角落。比如雲浮市有一座方形的圍屋,就像一座宮殿。表面上看,這棟樓只是一座普通的圍屋,名氣不大,但背景卻不小。被譽為廣東第一宅。
  • 清朝富豪建造的豪宅,卻建在了河邊每年都被淹,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在廣東雲南縣有一個名叫光二大屋的景區,雖然距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但這裡其實並不是當地最有特色的古建築。然而卻突然走紅成了當地的一個網紅景點。,總共有130多間房屋,最多的時候曾經在裡面住過700多個人,所以也被稱為「廣東第一大屋」。
  • 中國最具嶺南特色的古村落,有120年的歷史,被稱廣東第一村!
    在中國大地上,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傳統,這種厚重的文化,使得各地的都有獨特的文化和傳統,就拿建築來說,南北東西,都有具有當地特色的建築,比如北方以四合院居多,南方以吊腳樓遍地,少數民族則以蒙古包、侗寨、清真寺等建築稱奇。
  • 佛山三水大旗頭村:最大鑊耳屋群築就「廣東第一村」
    嶺南規模最大的鑊耳屋古建築群,卻偏偏建在一個小村落——佛山三水大旗頭村,它佔地5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4000多平方米,以五座祠堂和家廟為前列,前後相連、左右貫通,200多座一式的硬山頂鑊耳屋坐西向東呈梳式布局,整齊劃一,規模宏大,歷經120多年風雨,至今仍能感受到它曾經顯赫一時的豪氣。
  • 日語中「一度」和「一回」的區別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日語學習中超級容易混淆的同義詞和近義詞的深度辨析,今天要給大家來討論的是日語中「一度」和「一回」的區別。如果有下一次用「一回」,如果沒有下一次用「一度」。下面我們來看兩個例句:第一回オリンピック10回目結婚記念日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給人的感覺是還會有第二屆第三屆。第十個結婚紀念日,給人的感覺是還有第十一個第十二個。
  • 環行廣東:鬱南光二大屋,廣東大屋中的大屋,能住700多人
    光二大屋,位於廣東鬱南縣連灘鎮西壩石橋頭村.大屋始建屋於清嘉慶年間,全部純用青磚,歷時十年建成.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整座大屋呈四方形,佔地10畝,有房136間.據了解,邱氏家族人口最繁盛的時候,這裡曾住進700多人.真是廣東大屋中的大屋.(參觀門票10元)【探索廣東美景,我在路上.歡迎關注!】
  • 佛山有個「廣東第一村」,鑊耳屋群講述歷史...
    佛山有個古村嶺南民俗風韻獨特傳統文化底蘊厚重擁有嶺南規模最大的鑊耳屋群還被評為「佛山十大醉美古村」和「廣東第一村」!大旗頭村古建築群大旗頭村位於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北偏西2公裡處,2002年,被廣東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其與安徽省西遞等12個古村落一起,被建設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公布為首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2004年,大旗頭村被廣東省文化廳評為「廣東第一村」。
  • 千萬別和廣東人一起學日語,他們有「自帶日語」技能
    part.1 廣東人學日語,簡直開掛 據說每個大學班上有廣東人的日語專業學生,四年都過得十分鬱悶。經常讓你覺得,也沒看見他們咋學啊,怎麼好像都會了? 說起來你可能不會想到,20世紀90年代的時候,日本曾經確實颳起過一陣學習廣東話的熱潮,這批人以年輕女性為主力,大家學起來都相當狂熱。這下日語與粵語之間有相似之處,似乎更好理解了呢。
  • 嶺南第一山,不是廣東的白雲山,而是這座名字外地人少知的山!
    嶺南第一山,不是廣東的白雲山,而是這座名字外地人少知的山!說到廣東省最有名的山,你想哪座山?但是說到「嶺南第一山」不是白雲山,而是廣東省惠州市的低調5A景點,那個名字,外國遊客可能不太熟悉,但美麗的景色一點也不亞於白雲山, 說到這裡,可能是惠州市博羅縣羅浮山的當地人推測的,位於嶺南中南部,是羅山和浮山的合體, 山地面積約200平方公裡,約是白雲山的10倍, 最高峰近1300米,也被稱為「百粵群山之祖」!
  • 安徽一座3000年古鎮被淹,坐擁「天下第一鋪」,距合肥1小時車程
    安徽一座3000年古鎮被淹,坐擁「天下第一鋪」,距合肥1小時車程很多朋友對於古鎮文化非常痴迷,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迷戀鎮內的悠久歷史,嚮往那種品茶逗鳥的安逸生活。小編今天想要為大家介紹的,是安徽一座有著3000多年歷史古鎮,它的名字就叫做柘皋(zhè gāo)。說起這兒的歷史,那還要從西周時期聊起。
  • 這座寺廟名字的意思為極樂之地,距今有將近200年歷史
    在甘丹寺中可以感受到蒙古還是有一點點中國元素,寺廟前的廣場有很多的鴿子可以感覺到甘丹寺是烏蘭巴託人民比較喜愛的寺廟。【甘丹寺】位於烏蘭巴託市區的西北部,是目前蒙古國內最大的藏傳佛教寺廟。這座寺廟名字的意思為極樂之地,距今有將近200年歷史,由當年的活佛主持修建,現在是蒙古最著名的景點。寺廟的所在地也曾經是烏蘭巴託鬧市區。
  • 廣東清遠有座最美茶園,英國女王曾對此讚不絕口,漫山遍野三千畝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對茶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中國有綠茶、紅茶、烏龍茶,單單只有紅茶被外國人稱為中國茶?在廣東清遠英德有座茶園叫積慶裡茶園,這座茶園便與這個答案有所關係。積慶裡茶園有著廣東最美茶園之稱,一行行一壟壟茶樹鋪滿了漫山遍野,這裡是中國最大的英紅九號育苗基地。每當雨過天晴之際,茶園便被籠罩了一團團流轉的雲霧,別提有多美、多有仙氣了。後來,人們逐漸被這裡的仙境所吸引,最終演變成了一個旅遊景區。英紅九號,是清遠英德人最驕傲的名字,它就是被外國人喜歡並稱之為「中國茶」的極品紅茶。
  • 江西這座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因為地形多像井,景點名字都有井
    江西這座山是中國革命的搖籃,因為地形多像井,景點名字都有井,井岡山山、江西十名山之一,自然風景不及我國三山五嶽,但知名度很高,這多虧了井岡山在中國革命史上的重要地位,岡山人的精神在全國留下了八十年的財富。
  • 廣西這座神秘的客家圍屋,有著200多年的歷史,是在你家鄉嗎?
    客家的圍欄屋也被稱為圍龍屋、土樓、客家的圍欄,是最一般的客家住宅,說起圍欄,大家不可能不知道,福建永定和廣東梅州的圓形和方形土樓是圍欄的一個,但是,在廣西的賀州,有這樣的圍屋,採用了南方的頂棚院的建設方式,井字形的縱橫交錯的房間,由堂、走廊構成,看起來非常漂亮。
  • 林姓朋友看過來,廣東雲浮有座400年歷史的林氏祠堂,還出過狀元
    宗祠大門每年張貼「祠建百家繩祖武,派分九牧衍箕裘」對聯,寓意為九牧林氏分九支,各自發展,形成林姓大族,宗祠建祠的地點叫做百家莊,蘭寨林氏出自唐代的「九牧林」,後世孝子賢孫都能夠秉承祖先的事業,並將其發揚光大。林氏宗祠前面是片開闊的田地,直前方二十多米遠有一堵矮牆名為「照壁」,牆下有香基,用於焚化香燭紙錢。聽正己學校退休的林校長說,古人很多講究,要獲取過功名的人才可以建立照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