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的圍欄屋也被稱為圍龍屋、土樓、客家的圍欄,是最一般的客家住宅,說起圍欄,大家不可能不知道,福建永定和廣東梅州的圓形和方形土樓是圍欄的一個,但是,在廣西的賀州,有這樣的圍屋,採用了南方的頂棚院的建設方式,井字形的縱橫交錯的房間,由堂、走廊構成,看起來非常漂亮。
賀州客家的圍欄位於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蓮池鎮仁衝村,距離賀州市8公裡,是在清乾隆末期製作的,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客家古老建築之一。
整個圍屋佔地面積30多畝,分南北兩座,相距300米,呈崎角之勢,圍屋的設計布局以正堂縱軸為基點,軸對稱,正屋是四進式的四大棟,地勢後棟比前棟稍高,有「步調一致」的意思,南席的三橫六縱有8個大廳,有18個頂棚和94間廂房,北席的四橫六豎有9個廳、18個天花板、旁邊的棟132間,現在也住著32家,將近200人。
柵欄屋是客家江家兄弟建造的,也被稱為江家的圍牆屋,也被稱為大江屋,客家不是賀州的原住民,而是住在中原,從兩晉開始,客家人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南遷,時間跨度是1500年,平原地區已經有人住了,所以只能移到山區和丘陵地帶,所以有這樣一句話:「見了山就一定有客人,沒有客人就不能住在山上」,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口時,立「客籍」,稱為「客家」,樸素好客的客家。
賀州市位於廣西東北部、廣西、湖南、廣東省交界處的高山和險峻的山峰中,與此相對,賀州交通不便,經濟不太發達,因此,它是廣西主要的聚居地之一,他們從戰亂之地搬到這裡,過著集體生活,聚眾居住,為了防止外界的侵略,他們建造了高牆,用磚瓦高牆圍住,這些房子被稱為圍欄。
根據江氏的家族圖,江氏的祖先首先從廣東省五華縣轉移到了賀州,憑藉聰明和勤奮,他們積累了很多財富,圍欄越來越大,他花了8年時間在這座偉大的城堡上。
江氏的祖先建造圍欄時,他們非常重視防止外來入侵,整個圍欄房間對內開放,外面封閉,玄關大廳、走廊和角落裡有72個槍眼,另外,設計了特殊的門鎖,防止小偷進入,內部構造至今沒有人打破,整個圍牆的房子可以在樓上和樓下相互連接,也可以互相關上,陌生人進來的話,就像迷宮一樣,誰也不告訴我,我想離開這個圍牆的房子,不可能。
客家的圍牆和其他的圍欄不同,建在很大的沼澤上,令人難以置信,為了解決地基不牢固的問題,首先圍欄的地板用桐油浸泡的松木縱橫堆疊,填入砂石、黃泥土壤和石灰混合土壤,一層加固,圍欄的牆壁也由這樣的三合一土構成,形成了連接起來的牆壁,屋頂上部是一般的泥磚,牆壁上和屋簷都是用青磚密集的邊緣,這是特別精緻的,已經過了200多年了,客家圍牆的地板和牆壁看不到下沉,裂縫也很少。
房子的縱橫交錯,大院的左右各有大門,一個叫「青龍門」,另一個叫「淮陽第」,圍造房子的江海青的祖先從河南淮陽搬到這裡,所以命名為淮陽第。
客家圍住的房子不僅抗風,而且具有抗震強效,而且冬暖夏涼的功效,其布局可謂巧妙,整個圍欄外面是圓內,形狀像古錢,由前門和內呈南北縱向布置,由低到高有四個樓梯,四大棟的正房精密相連,使用9個大廳和18個天花板進行通風和採光,整個建築物,走廊和房子一體化,前廳和走廊相連,走廊和房間相連,透光性很好,大宅的前方是一個很大的曬傷場,周圍是高達3米的牆壁,除了外部之外還表現出了安全防衛的意識。
除了大範圍的圍欄外,還有很多房間和巧妙的設計,這個圍欄的房間裡有很多奇怪的現象,玄關的門不是筆直的,而是向左傾斜的,聽說有一位老師告訴我,江老師說,斜門對筆架山護江家文人,延年益壽,圍欄裡的江家族勤奮讀書,出了很多文人,有些人去國外讀書,有些人是大學教授,無愧於這個房間的名字!
孩子們對這個圍欄怎麼看?歡迎以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