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這座神秘的客家圍屋,有著200多年的歷史,是在你家鄉嗎?

2020-12-25 李學英的旅途

客家的圍欄屋也被稱為圍龍屋、土樓、客家的圍欄,是最一般的客家住宅,說起圍欄,大家不可能不知道,福建永定和廣東梅州的圓形和方形土樓是圍欄的一個,但是,在廣西的賀州,有這樣的圍屋,採用了南方的頂棚院的建設方式,井字形的縱橫交錯的房間,由堂、走廊構成,看起來非常漂亮。

賀州客家的圍欄位於廣西賀州市八步區蓮池鎮仁衝村,距離賀州市8公裡,是在清乾隆末期製作的,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古老的客家古老建築之一。

整個圍屋佔地面積30多畝,分南北兩座,相距300米,呈崎角之勢,圍屋的設計布局以正堂縱軸為基點,軸對稱,正屋是四進式的四大棟,地勢後棟比前棟稍高,有「步調一致」的意思,南席的三橫六縱有8個大廳,有18個頂棚和94間廂房,北席的四橫六豎有9個廳、18個天花板、旁邊的棟132間,現在也住著32家,將近200人。

柵欄屋是客家江家兄弟建造的,也被稱為江家的圍牆屋,也被稱為大江屋,客家不是賀州的原住民,而是住在中原,從兩晉開始,客家人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南遷,時間跨度是1500年,平原地區已經有人住了,所以只能移到山區和丘陵地帶,所以有這樣一句話:「見了山就一定有客人,沒有客人就不能住在山上」,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口時,立「客籍」,稱為「客家」,樸素好客的客家。

賀州市位於廣西東北部、廣西、湖南、廣東省交界處的高山和險峻的山峰中,與此相對,賀州交通不便,經濟不太發達,因此,它是廣西主要的聚居地之一,他們從戰亂之地搬到這裡,過著集體生活,聚眾居住,為了防止外界的侵略,他們建造了高牆,用磚瓦高牆圍住,這些房子被稱為圍欄。

根據江氏的家族圖,江氏的祖先首先從廣東省五華縣轉移到了賀州,憑藉聰明和勤奮,他們積累了很多財富,圍欄越來越大,他花了8年時間在這座偉大的城堡上。

江氏的祖先建造圍欄時,他們非常重視防止外來入侵,整個圍欄房間對內開放,外面封閉,玄關大廳、走廊和角落裡有72個槍眼,另外,設計了特殊的門鎖,防止小偷進入,內部構造至今沒有人打破,整個圍牆的房子可以在樓上和樓下相互連接,也可以互相關上,陌生人進來的話,就像迷宮一樣,誰也不告訴我,我想離開這個圍牆的房子,不可能。

客家的圍牆和其他的圍欄不同,建在很大的沼澤上,令人難以置信,為了解決地基不牢固的問題,首先圍欄的地板用桐油浸泡的松木縱橫堆疊,填入砂石、黃泥土壤和石灰混合土壤,一層加固,圍欄的牆壁也由這樣的三合一土構成,形成了連接起來的牆壁,屋頂上部是一般的泥磚,牆壁上和屋簷都是用青磚密集的邊緣,這是特別精緻的,已經過了200多年了,客家圍牆的地板和牆壁看不到下沉,裂縫也很少。

房子的縱橫交錯,大院的左右各有大門,一個叫「青龍門」,另一個叫「淮陽第」,圍造房子的江海青的祖先從河南淮陽搬到這裡,所以命名為淮陽第。

客家圍住的房子不僅抗風,而且具有抗震強效,而且冬暖夏涼的功效,其布局可謂巧妙,整個圍欄外面是圓內,形狀像古錢,由前門和內呈南北縱向布置,由低到高有四個樓梯,四大棟的正房精密相連,使用9個大廳和18個天花板進行通風和採光,整個建築物,走廊和房子一體化,前廳和走廊相連,走廊和房間相連,透光性很好,大宅的前方是一個很大的曬傷場,周圍是高達3米的牆壁,除了外部之外還表現出了安全防衛的意識。

除了大範圍的圍欄外,還有很多房間和巧妙的設計,這個圍欄的房間裡有很多奇怪的現象,玄關的門不是筆直的,而是向左傾斜的,聽說有一位老師告訴我,江老師說,斜門對筆架山護江家文人,延年益壽,圍欄裡的江家族勤奮讀書,出了很多文人,有些人去國外讀書,有些人是大學教授,無愧於這個房間的名字!

孩子們對這個圍欄怎麼看?歡迎以下評論。

相關焦點

  • 粵北小城圍樓眾多,紅圍距今已200多年歷史,客家文化底蘊濃厚
    黃楊軍與你共享生活中平凡又熟悉的景色。客家圍屋,又稱圍屋、客家圍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 ,是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被譽為「東方的古羅馬城堡」「漢晉塢堡的活化石」,被中外建築學界稱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色。圍屋的類型主要有圍龍屋、圍樓、四角樓等,在形式上主要有方形圍屋、半圓形圍屋、圓形圍屋 。
  • 江西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實際是座客家圍屋,列入4A景區
    說到江西,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城市,但說起江西龍南,應該就沒有幾個人聽過了吧,這裡並沒有讓人們熟知,龍南是在江西的最南端,地處龍頭上的附近,所以這裡就被叫做龍南,龍南的圍屋眾多,江西的一大半圍屋就都聚集在龍南,大約是有370多座的圍屋,來到龍南你會隨處看到這些客家圍屋,而且龍南有著「圍屋之都」的稱號。
  • 廣西賀州客家圍屋,江南的紫禁城,是賀州的旅遊勝地
    廣西賀州的客家圍屋,代表了客家的文化,吸引了很多遊客前往。賀州客家圍屋位於廣西賀州市蓮塘鎮仁衝村。獨特的客家人,獨特的客家建築,都吸引了很多人對客家人的好奇之心,希望能夠通過客家圍屋,能夠了解到客家的一些文化。在旅遊中了解文化,就是通過旅遊把文化結合在一起,吸引了旅遊的力度。客家圍屋造型獨特,設計奇妙,賀州客家圍屋建於清乾隆末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
  • 龍南關西新圍,我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客家圍屋代表,距今200多年
    贛南,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對贛南的印象最深就是客家圍屋,贛南一帶的圍屋與其他地方的圍屋又有著很大的區別,其他地方多為一些圓形的圍屋,在贛南的客家圍屋多為方形圍屋,基本上都集中在三南和安遠一帶,其中龍南關西圍屋群中關西新圍是國內保存最為完好,結構功能最為齊全的客家圍屋代表。
  • 山谷中的飛碟 梅州客家圍屋的光陰故事
    但殊不知,有一處地方,幾乎涵蓋了你想要了解的任何一種客家民居建築,2萬餘座客家圍屋遍布於各鄉鎮——那就是梅州。梅州圍屋圍屋可以說是客家文化的載體,優美屋脊線、樸素的外觀以及精緻的裝飾都展現出梅州客家人的智慧。在梅州,圍屋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歷史,在鄉間、田野上、小河旁到處都點綴著古色古香的圍屋,時間將其與自然融為一體,仿佛生來如此,完全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穿行在客家圍屋內,與這裡的居民聊家常,感受他們的安逸生活,可以將思緒拉回200多年前。
  • 客家圍屋,最具科學性和藝術感的中國古建築代表,客家文化之一
    南華又廬,位於梅州市郊山水田園間的一座大宅,是梅州地區最大的客家民居之一,由著名僑胞潘祥初建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已有一百多年歷史,從外邊看是一座整屋,裡面又有屋中屋,又稱「十廳九井」。南華又廬佔地一萬平方米,有房屋一百一十八間,分上、中、下三堂,二橫共八堂,左右兩側各四堂,上堂後面還有枕屋一排,廚房兩座,屋後有果園,右邊有花園,建有蓮池、石山,這才是真正的豪宅!
  • 贛南圍屋,客家文化的特殊名片
    在這片擁有3.946萬平方公裡的贛南丘陵山區,生活著800多萬客家人。客家人的文化特色鮮明,他們的語言、建築、社會結構和風俗習慣等,保持著濃鬱的古漢遺風,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幹欄屋、雲南一顆印一起被中外建築學界並稱為「中國五大特色傳統居民建築物」的贛南客家圍屋,現已成為客家文化的一張特殊名片。
  • 梅州,那些環繞在圍屋裡的客家文化
    在梅州,圍屋一般都有200-300年乃至500-600年的歷史,在鄉間、田野上、小河旁到處都點綴著古色古香的圍屋,時間將其與自然融為一體,仿佛生來如此,完全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穿行在客家圍屋內,與這裡的居民聊家常,感受他們的安逸生活,可以將思緒拉回200多年前。踩著吱呀的木製樓梯,一步一階的向上,在每一個轉彎處,似乎歷史就回前進100年。
  • 客家民居經典三樣式,土樓、圍屋、排屋你都分清楚了嗎?
    客家是在歷史動蕩的大遷徙中產生的,歷史上,為了躲避戰亂和饑荒,客家人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遷徙,都是朝南,於是形成了粵、閩、贛以及桂、湘、川、臺等客家聚群。客家先民雖輾轉多處,但客家民系的歷史文化和族群意識卻依舊鮮明,其中很重要的一個維繫因素是他們共同的語言——客家方言。另外一個鮮明的特徵便是客家特有的建築——客家民居。
  • 惠陽這座131年的客家圍屋太驚豔了,還是「吉隆坡之父」的故居
    這也許跟客家人本來就是中原人逃難過去的原因吧,他們不僅帶走了家當,也留下了對家鄉的思念。,一種是圍屋,還有一種排樓,碧豔樓是典型的客家圍屋。碧豔樓修建於1889年,距今已經有131年了,雖然歷經風雨,但是依然堅固精美,圍屋的前面就是一口半月形狀的池塘,這個池塘不僅僅可以給房子提供水源,養鴨,養魚,還具有調節小氣候作用,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風水池,有池塘風水才好。
  • 國家級非遺丨嘿老表,神秘的贛南客家圍屋了解一下
    贛南地區扼長江珠江兩大水系,為南北交通要衝,山間盆地較大較多,盆地內地平土沃,特殊的歷史、地理和文化環境使贛南客家圍屋在選址和形制上有著閩西土樓不可比擬的顯著特點,在防禦功能、建築材料、建築結構、建造技術等方面更是獨具特色。
  • 中國200年的謝氏家族史記,廣西現存有個謝家城堡--謝德參公客家圍屋
    在廣西玉林市陸川縣清湖鎮新官村鐵爐塘社元隊謝德參公客家圍屋位於清盤公路邊,距縣城約50公裡,距清湖鎮4公裡,整體面積達7000平方米,是該縣現存最大、保存最完整、最能體現嶺南客家農耕文化的客家圍屋之一。圍屋隱匿在一座緩緩的斜山坡上,被周邊密密的竹林簇擁和山塘環抱,背靠青山、面擁田園。這裡近熱帶氣候,一年四季高溫多雨,氣候潮溼,鬱鬱蔥蔥的熱帶叢林,風光獨好。
  • 客家圍屋之鄉:漁仔潭圍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組圖)
    位於江西南部的龍南縣被譽為「客家圍屋之鄉」,現擁有客家圍屋370多座。龍南客家圍屋創建於明代末年,為避戰亂舉家內遷到龍南的客家人,為了保護自身以及家族的安全,設計創建了防守和生活實用為一體的方形城堡,城堡的高牆四周設有炮樓、槍眼等防禦設施,內牆使用紅薯粉製成的磚塊砌成,將食用粉刷在牆上,一旦圍屋被困即可將這些特殊儲備的糧食取來應急。客家圍屋中擁有大量精美的木雕、石刻、繪畫、對聯詞句,是研究傳承中原遠古文化和客家文化形成發展的活化石。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廣東這村落也有客家圍屋?竟然與眾不同?遊客:唐詩裡的
    知道客家圍屋是因為《圍屋裡的女人》。電視劇裡的圍屋,是很多的屋子圍成一個很大的圓周。這個圓周上的屋子,土坯建造,上面是灰的瓦。屋子向外一側有槍眼,屋子最裡面則是一個很大的空地,這是公共活動的地方。《圍屋的女人》的取景地,一個是廣西靈山,一個是廣東韶關。廣東河源市東源縣義合鎮的蘇家圍也有客家圍屋?很多人不信的。因為當你到達蘇家圍後,你根本上就沒有見到前文所說的屋子。這些屋子很雜亂地分散在村中各處,根本就沒有《圍屋裡的女人》裡圍屋的樣子。
  • 江西少有人知的圍屋,卻是我國最大的方形客家圍屋,門票30元
    提起圍屋,相信對於很多人而言並不陌生,又稱為客家圍屋、圍龍屋,為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且是客家傳統民居的三大樣式之一,在江西贛州、福建龍巖、廣西賀州、廣東惠州等地非常常見,如今一些比較特色的圍屋除了有居民居住外,還發展成了旅遊景點。
  • 客家圍屋食盆菜宴.
  • 廣西的筆架山下有一座兩百多年的客家圍屋,它的主人被稱江百萬
    廣西的筆架山下有一座兩百多年的客家圍屋,它的主人被稱江百萬,淮陽地火洋湯,又名江西族祖宗,他的主人是江西後裔,房子裡都有唐號,唐號,通常都是為了取軍號或紀念家族的始祖或名人而建的,淮陽的西面淮陽是江氏祖先的本籍河南淮陽,所以叫它"淮陽"。
  • 什麼是客家圍屋?
    相信看過《大魚海棠》的人都會被影片中的客家圍屋建築的氣派所吸引吧。無論是神婆的「開天」法術,還是椿和小夥伴們生活的日常,電影將場景幾乎都置於這獨特的建築場景中,客家圍屋的藝術美感被展現得淋漓盡致。如今,歷史文化和現代文明的交織再次引起了我對圍屋的興趣,當我們遊覽圍屋時,又應該帶著怎樣的眼光去感知客家圍屋的神秘和精彩呢?
  • 江西關西新圍,客家圍屋的代表之作,被譽為「散落在民間的皇宮」
    江西省贛南地區,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地方,自秦漢時期這裡就有建立縣誌之說,唐末五代時期,因中原戰亂,而贛南地區地廣人稀,許多避亂的難民遷至此處,隨著時間的推移客家族孕育而生,至明末清初時期,客家人在此建造了特色的民居建築群,既客家圍屋,目前贛南地區的客家圍屋主要分布在龍南、全南、定南、安遠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