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園林網6月4日消息:進入5月以來,雲南國蘭市場進入傳統淡季,交易量急劇下滑,交易價格因品種不同,下滑程度亦不同。
在以蓮瓣蘭為主的雲南大理國蘭市場,去年11月隨著花季的到來而進入交易旺季,這段時期不但人氣旺、銷量大,而且價格看好。「自5月進入傳統的淡季後,交易幾乎沒有了,有也只是下山賭草和沒開過花的啞巴草。目前,市場上大部分國蘭品種價格雖然淡旺季不太明顯,但交易量變化非常大。旺季時市場上人多花多,現在來交易的只有旺季時的十分之一。」蘭家饒仕奇說,「在花季購買國蘭是因為要看花購買,因此品種上有保障,同時氣溫相對低,分苗不會出問題,因此這段時間的交易量較大,成交價格在一年中相對較高。而過了花季,天氣炎熱,溼度增大,高溫高溼雖然有利於蘭花生長,但也加大了栽培難度,再加上在交易中不能算錢的新芽已經半大,賣家也划不來,所以蘭家都想著再養半年成苗後再賣,因此導致交易減少。」
進入蘭界25年的楊宏垠是「洱海蘭苑」苑主,他打了個比方:「你年初10萬元買入一苗,現在已有兩芽或三芽了,而此時剛好有人願意出十萬元一苗,新芽不算錢,你絕對是不會賣的。」
大理州鶴慶縣蘭花市場交易的統計結果顯示:春節前後,該市場日均國蘭交易量在3000苗左右,而進入5月份以來,交易量則在500苗左右。目前,大理國蘭市場上熱銷的品種主要是『荷之冠』、『金沙樹菊』、『國色天香』和傳統的「五朵金花」(『劍陽蝶』、『蒼山奇蝶』、『奇花素』、『滇梅』、『黃金海岸』)。其中,中等苗勢的『荷之冠』和『汗血寶馬』的價格已從花季時的每苗2500左右和300多元,下降到不到2000元和230元左右;『劍陽蝶』和『大雪素』基本穩定在30元左右和80元至100元之間。
楊宏垠認為,應該把國蘭市場的淡旺季改稱為活躍度高低時期較為合適。這段時間是活躍度較低的時期,其原因主要是國蘭價格下跌的慣性;其次是以前非花期交易有不少欺詐,除非訂合同或是相互相當信任,否則見花買賣會成為常態;再次是新蘭友增速慢,老蘭友退出的增多。「決定蘭價走勢的是老蘭友,但新蘭友是蘭價的催化劑。現在市場上基本只能見到老面孔,我即使一個月才出去轉一轉,在市場轉悠的還是那些人,買賣也基本上是在老蘭友中進行,很少或基本沒有以前有人慕名上門買花的情況。」楊宏垠說。
許多蘭家用喜憂參半形容當前的蘭市。玩蘭十來年的玉寶全喜的是當前的國蘭有蘭文化作支撐;有一批忠實愛蘭者;蘭花具有獨特魅力,有王者之香。楊宏垠憂慮的首先是前些年的瘋狂挖掘及乾旱等人為、自然因素導致目前野生蘭花資源逐漸枯竭,其次是瘋狂炒作留下了一定的後遺症。「現在生草難找,外出打工一天至少有100元的工錢,但上山找草一天可能連20元的草都找不到。」玉寶全說。
在採訪中,很多蘭家認為國蘭市場漲跌最主要的依據是人們的可支配收入,現在生活物品價格不斷提高,非生活物品漲起來幾乎不可能。一位蘭家說:「無論什麼行業,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不想讓它漲都困難;居民可支配收入減少,無論多好總體只會跌。目前蘭市低迷,蘭花已逐步走進廣大愛好者家中,成了一種室內點綴品。我對目前國蘭市場低迷的看法就是不要太在意,不要輕易放棄,或許我們在年復一年的聞香品茶中就有了驚喜。過去的蘭花高價是人們可支配收入太多,房地產的崛起吞噬了這部分資金,因此國蘭不可能短期內崛起。國蘭要漲價的原因是股市垮了、樓市擠泡沫、翡翠高處不勝寒、古董字畫收藏假貨太多,遊資沒去處只好來投資蘭花。」
楊宏垠預計,今年下半年的國蘭市場將比去年同期活躍。「因為我身邊不少在2005年至2006年虧損較大的老蘭友,都想買點當年的天價花玩賞一下,已經有不少人向我表示,到年底或明年初見花買幾個品種玩賞,但蘭價經常在玩賞中不知不覺地上漲。」楊宏垠說。
推薦閱讀:
國蘭市場交易量大大下降 商戶等待國慶銷售高峰
樹狀月季裝飾美化作用強 鄭州花市俏銷
重慶銅梁:花店生意紅火 吸收300多人就業
內外兼修打造現代花店 改頭換面「曬」出完美形象
(來源:園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