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是啥意思?

2021-01-13 老胡說三農

前兩天在與一位老農聊天時聽老農說了這麼一句農村俗語:「送禮不送扶桑花,回禮不回萬壽瓜」。當我聽到這句農村俗語後,著實是納悶了好一陣子,因為我不知道送禮為什麼不能夠送扶桑花,更不知道回禮為什麼不能夠回萬壽瓜,所以,便向老農進行了請教,老農告訴我說,這句俗語裡的「說處」是這樣的:

一、送禮不送扶桑花

扶桑花別名朱槿、佛槿,由於其花色大多數為紅色,因此,在民間也被稱為大紅花。

扶桑花為常綠灌木,株高約有1-3米;小枝呈圓柱形,疏被星狀柔毛。扶桑花的葉片呈闊卵形或狹卵形,葉面較為光滑。扶桑花的花朵單生於枝條上部的葉腋間,常表現出下垂的姿態;花冠呈漏鬥形,直徑約在6-10釐米之間,呈玫瑰紅色、淡紅色或淡黃色,可全年開花。

扶桑花具有花大色豔,開花量多的特點,是布置節日公園、花壇、賓館、會場及家庭養花的最好花木之一。因此,也是我國以及世界各國都非常有名的一種花卉。

扶桑花在亞洲的馬來西亞、非洲的蘇丹、大洋洲的斐濟和北美洲的美國夏威夷等國家都具有非常崇高的地位,在這些國家裡,扶桑花常常被當作國花或洲花來看待。

不過,在我們國家,扶桑花的名字有些不太美麗,尤其是在廣東和香港地區,由於當地方言中「扶桑」與「服喪」同音,因此,人們在送禮時是不會送扶桑花的。由於現代人們的交往非常密切,不同地區的風俗習慣會在短期內迅速傳播,因此,廣東、香港地區「送禮不送扶桑花」的風俗習慣便傳播到了內地,所以,在內地的部分地區也有了這種講究。一旦給別人送禮時送了一束扶桑花,別人就會非常不樂意。為了避免別人出現不樂意的情況,在給別人送禮的時候,也要避免相送扶桑花。其實,這就是「送禮不送扶桑花」這句俗語的由來。

二、回禮不回萬壽瓜

所謂的「萬壽瓜」,其實是指木瓜。

木瓜是一種灌木或小喬木,一般株高可達5-10米,木瓜樹的樹皮會呈片狀脫落;其小枝上無刺,呈圓柱形。其葉片呈橢圓卵形或橢圓長圓形,一般長5-8釐米,寬3.5-5.5釐米,葉片邊緣上有刺芒狀尖銳鋸齒,齒尖上有腺,幼時下面密被黃白色絨毛,不久即脫落為無毛。

木瓜的種類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木瓜品種主要有皺皮木瓜、光皮木瓜、毛葉木瓜等。但不管是哪一種木瓜,其營養成分都基本相當。一般來說,木瓜中含有胡蘿蔔素和豐富的維生素C,這些成分都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都會對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有所幫助。

不過,木瓜在日文中的意思是「傻瓜」。在日本,人們是不用木瓜回禮的,否則,會讓受禮者感到心情不爽。雖然說木瓜被稱為「傻瓜」是日本的一種說法,但隨著國際交往的深入,這種說法也傳入到了我們國家的部分地區。因此,我國的部分地區也有了這種風俗習慣,在給人們回禮的時候,是不用木瓜回禮的。其實,這就是「回禮不回萬壽瓜」說法的由來。

聽了老農的講解後,我總算是弄明白了這句俗語所要表達的意思。由此看來,民間的規矩還是很多的呢!

相關焦點

  • 農村送禮有規矩,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
    農村送禮的講究,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啥意思?文/農夫也瘋狂禮向往來,這是一種基本的禮儀。當去別人家做客,或者是去吃酒席的時候,往往都會帶一些禮物過去的,這樣才顯得對這個事情的重視。就算是禮物不值錢,也總比兩手空空去要好一些,正所謂「禮輕人意重」也就是這個道理。不過,給別人送禮也是有講究的,如果送禮不當,那就會好心辦壞事的。關於送禮,在農村流傳著一句俗語「壽不送鍾,喜不送傘,禮不送梨」是啥意思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送禮都有哪些講究?
    導語:如何理解農村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在農村送禮都有哪些講究?農村俗語是廣大農民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積累經驗,是他們的智慧結晶,源於農村生活,結構簡單,句糙但理不糙,內函深奧,精深博大,具有一定的生活哲理,且內容豐富,涉及到農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說是無縫不入,其中關於人們在社會交往,為人處世等方面的俗語也非常多,俗語"壽不送煙,喪不後補",就是其中之一。那麼我們如何理解其語意呢?
  • 俗語:「壽宴不送煙,喪事不後補」啥意思?有什麼講究?
    以前的農村人情味是非常重的,鄰居有什麼困難都會一起幫忙,誰家有什麼喜事都會一起熱鬧,無關錢財。但現在隨著經濟條件的發展,人們的腰包慢慢鼓起來了,關於人情往來的事也開始隨禮了,比如結婚、生日宴席以及喪事等等。不僅各種事都要隨禮,隨禮的講究還特別多,有一句俗語說的就是隨禮的禁忌。
  • 農村俗語「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雖說禮物是為了表達心意,可是如果不懂送禮的規矩,效果反而會適得其反,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喜不送傘,壽不送煙,喪不後補」,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首先說這「喜不送傘」,聽村裡的老人說,早年間農村的條件比較落後,如果有哪家辦喜事,糧食、白酒、豬肉之類的物品都可以當作祝賀的禮物。
  • 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啥意思?不妨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在農村是有很多俗語的,這些俗語都有一定的道理,那麼有人會問那麼有沒有什麼是跟錢有關的俗語呢?其實也是有的,農村俗語:「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啥意思?不妨了解一下!三不借:不借給自己不熟悉的人其實在生活中,借錢也是經常出現的一種情況,畢竟在生活中需要用錢的地方比較多,總會出現一些周轉不開的情況,或者啥時候需要用錢但是錢不夠的情況,總是需要借錢的,不過借錢這件事也是有講究的,首先就是不能借給不熟的人,這其實是很好理解的,若是不熟的人找你借錢
  • 農村俗語:「財不走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財不走急門,福不入偏門」,啥意思?要說這麼多的文化裡,哪一部分最特別,那肯定就是在農村十分流行的俗語,它們朗朗上口,而且在簡短的句子中,蘊含著非常深厚的意義,只要是每一個品味過的人,都能從中得到很深刻的道理。
  • 結婚份子錢引發友誼危機 怎樣送禮回禮才不尷尬
    朋友結婚女子送600元,自己結婚時朋友只回了200元,友誼的小船翻了?禮尚往來是中國傳統,可以拉近彼此的聯繫,但怎麼送禮回禮才不會讓雙方尷尬呢?  近日,重慶某論壇上一篇關於送禮回禮的帖子,引發眾多網友關注討論。
  • 農村俗語「路有三不走,禮有三不隨,錢有三不借」是啥意思?
    俗語就是其中的一種,它不僅通俗易懂,還往往能通過一句簡單的話,就能折射出很多的人生道理。現在的農村就流傳著很多這樣的俗語,比如我們今天所說的「錢有3不借、禮有3不隨、路有3不走",那麼這句俗語到底有什麼道理呢?下面我們就給大家講一下。
  • 農村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眼看春節臨近,農村人即將走親訪友,互相祝福,由於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老百姓都很重視,所以春節人們做事都很講究,比如初一不能打罵小孩,正月裡不能剪頭,但是對於何時歸家出門也講究黃道吉日,比如俗語『三六九出門走,七不出,八不歸』,這又是啥講究呢?
  • 在農村,農民送禮最不喜歡人家送鍾,是什麼民俗
    農村人們對送禮有很多的講究,咱們中國人對禮尚往來相當在意,對於給別人送禮非常有講究,什麼該送或什麼不該送都是有說法的,不僅農村人講究,對於城裡人同樣也有講究,說起農村過年過節或紅白喜事給人送禮,最不喜歡別人給家裡送鍾了,因為這個「鍾"字的諧音是"送終",在農村和城市裡,人們都很忌諱這一點
  • 農村俗語:「接東不接西,接西矮一級」,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接東不接西,接西矮一級」指的是啥意思?咱們一起看一下。接東不接西,接西矮一級意思就是說加建房子可以在東面加建上去,而在西邊加建反而對於整個房子不利,或者是對於家庭運勢不利,這是人們比較忌諱的。這是有何說法嗎?
  •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羊不姜、雞不椒、狗不蒜」是啥意思?這樣做有道理嗎?哈嘍,大家好,我是大廚江一舟,今天又到了和大家分享美食的時刻了,你準備好了嗎?「民以食為天」,吃飯乃是人生的頭等大事。說起吃飯,就必須有人做飯才能吃到飯。
  • 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是啥意思?
    在咱們農村,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寧種『老鼠愁』,不種『冠蓋頭』」。由此可見,許多農民朋友還是懂得法紀的。 「什麼?咱們農村還有這麼一句俗語?這句俗語所要表述的意思是什麼呢?」我不解地問。
  • 農村俗語「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是什麼意思?
    除了受到了官方認可而推崇的正統文學之外,在民間口語裡也衍生出來了一種叫做俗語的文化。一提到俗語,人們可能會想到各種各樣的短句,其實這些從中國古人智慧中結晶出來的文化成果,在現代社會中,不僅可以教育後人掌握一些哲理智慧,而且還可以反射出一些現實問題。農村俗語中所說:"錢有三不借,路有三不踏,禮有三不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
    農村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啥意思?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文/農夫也瘋狂現在農村很多的老人,依然習慣用農曆來記事。最為常見的就是過生日,或者是結婚、喬遷這樣的喜事選日子,其中就是依據農曆為主。而俗語俗語「5月不建房,6月不搬家」的意思是說,在農曆五月份的時候不適宜動工建房子,而到了農曆六月份的時候,就不適宜搬家了。這是為什麼呢?5月不建房是啥道理?五月不起房每年到了農曆五六月份的時候,農民都是比較忙碌的。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這句俗語是跟動物有關的。因為農村的生態環境有著城市不可複製的優勢,而農村人的生活可以說是離大自然最近的。古人對動物方面也有著很多的俗語,比如:燕子、鳥、蛇之類都有相關的俗語。有些動物對人類來說是代表吉祥如意、而有些動物卻代表不吉祥甚至災禍。今天要說的這個動物就是有著雙重代表性,那就是「貓頭鷹」。
  •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是啥意思?
    農村俗語:「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做衣」,裡面有什麼講究?老祖宗說:「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花甲」。因此來看,這關於年齡的農村俗語確實包含著其中一些道理。但是來說,在農村裡還有一句農村俗語,說的是,「五十不建房,六十不栽樹,七十不作衣」,那麼這句農村俗語又包含著何種意思呢,為什麼老祖宗又會說這些呢?李子來回答。
  • 農村俗語「小心不怕多,有理不在遲」,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生活中我們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小心無大錯」,農村人做事不僅非常嚴謹而且講究,比如作物何時播種?何時收穫?這些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除此之外,農村人因為家族人多、地多,難免會有一些矛盾產生,這時候農村人也比較包容。其實在農村裡面還有這樣一句農村俗語「小心不怕多,有理不在遲」,啥意思?有什麼講究嗎?
  • 領導送給他茶葉,他立刻送回禮,可領導接下來的反應讓人看懵了!
    出於尊重給領導回禮,卻因此丟掉了工作,實在是得不償失,其實小張正確的做法應該是這樣的:1、先弄清楚領導給你送茶葉的目的有人說,領導給你送茶葉代表的是對你不滿意,因為茶葉裡的茶有「差」的意思。但也有人認為,茶葉是代表領導想要送給你一份重要的差事,是有心提拔的意思。
  • 農村俗語「男不摸頭,女不摸腳」是啥意思?為什麼不能摸?
    在眾多的農村俗語老話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老祖先們總結的人生經驗之談,特別是關於做人的尊嚴和學會尊重別人,更是直言不諱,直接道來。有的俗語會非常明白地告誡和警示人們,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而且事關重要。那麼,農村俗語老話「男不摸頭,女不摸腳」是啥意思?為什麼不能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