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萬人進山,出來僅3000人,野人山到底多恐怖?一位老兵曾這樣說

2020-12-15 文史怪

在我國抗日戰場上,多少偉大的中華兒女為了保衛國家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臺兒莊戰役、長沙戰役,淞滬戰場這些大規模戰役背後,無數的軍人前赴後繼,然而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在外作戰的那支部隊:中國遠徵軍,

他們的艱辛,也一點都不比在國內的環境差,對於不少老兵來說,野人山,更是成為了無比可怕的存在。

1942年,日軍繼續進攻東南亞地區,然而因為英軍指揮官亞歷山大未曾阻止像樣的抵抗,導致在3月8日,盟軍喪失了東南亞重鎮仰光,從而促使和中英等軍隊向後撤離,此時入緬甸作戰的中先頭部隊200師退路和補給均被截斷,緬甸公路也被佔領,於是杜聿明下令,第5軍軍部和新編第22師殘部3萬多人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從而撤退到國境雲南,此時的遠徵軍將士尚且還不知道,他們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野人山位於緬甸最北方,是以北未曾開發的原始山林,再往北走,就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此地條件,極其惡劣,山大林密,瘴癘橫行,更是有一些尚且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的野蠻族群,故而得名野人,其山脈長度,達到了200公裡。

第五軍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機械化部隊,然而崎嶇的山路,讓汽車輪子成為了廢鐵,大部分士兵只能靠著雙手來轉移設備。

因為日軍佔領了附近的機場,發現他們後,也時不時地對這支部隊投下炸彈進行騷擾,不少將士都死在了空襲當中,然而比起這更可怕的,是糧食的短缺,以及山上各種惡劣的環境。在太陽光遮蔽的叢林深處,是螞蟥和蛇等野生動物的天下,那些附在身上吸人血的螞蟥,讓人不寒而慄,人們只能用煙火來進行燻烤,然而過密的濃煙,又會引來日本人的飛機……

在山中,大部分部隊斷水斷糧斷藥,不少人,因為吃下了有毒的野菜,最終死去,更多的人,因為長期得不到營養,而得了水腫,還有人直接倒在了行軍的路上,此外,軍中流行的痢疾,也成為了殺傷這支部隊的頭號大敵,最終有不少人,選擇開槍結束自己的性命。

儘管指揮官杜聿明和廖耀湘憂心忡忡,但是依然無計可施,艱難的地理位置下,軍中的電臺,也成為了擺設,他們只能依靠指北針辨別方向,就連杜聿明自己,也幾乎丟掉了半條命,他躺在擔架上,身體虛弱,每天都要用刀在擔架上刻下刀痕,而將士們也大多用這種方式,才能記住他們行軍了多少個晝夜。

如果不是中途有一架美國偵察機發現了他們,趕在天黑之前,飛來更多的飛機為他們空投下必要的糧食藥品,這支部隊傷亡的人數,可能還要翻上一番,

因為傷亡慘重,他們最終放棄了撤退到國內的計劃,轉而向印度進行行軍,最終在當年5月,倖存的遠徵軍全部撤離到了印度邊境收容站,在仰隆得到了救濟,然而此時的部隊,只剩下3千多人,其中高級軍官當中,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團長柳樹人、第96師副師長胡義賓、團長凌則民等全部犧牲殉國。

其中第28師的5千人,下場最為慘烈,負責殿後的他們,因為先頭部隊將樹皮草根芭蕉葉等全部吃完,根本沒有東西能夠裹腹,最終到達目的地的,只剩下百餘人。生還率僅為2%。

而一個叫做李明華的抗戰老兵,在回憶起這場行軍的時候,曾經這樣說:這是一場噩夢一樣的記憶。李明華是軍部的一名女兵,而她也是這場撤退中,唯一存活的女性倖存者。

在戰爭結束後,李明華寫下了一段回憶錄,記錄這些往事。部隊的命令下達的異常迅速而且匆忙,因此當她和戰友進入野人山,幾乎沒有攜帶任何物品,只能靠山溪水延續生命,戰友胡漢君不知道從哪裡討過來一塊餅乾,李明華捨不得吃,只能放在背包,這成為她唯一的營養來源。

在數個禮拜之後,李明華的腳,已經腫得如同氣球一般,然而她還是要堅持趕路,此時李明華認識的戰友,包括幾個同一部門的女兵,已經全部因為疾病而去世,雨越下越大,李明華在路上也見到了更多的屍體。她親眼目睹了不少人吃下有毒的植物身亡,更是不敢輕易進食,就連水她也不敢亂喝,因為不少溪水浸泡屍體,有了汙染,李明華只能收集芭蕉葉的雨水飲用。而一個月內,李明華吃得最好的一頓,是在一個猴子搭成的窩邊,發現的一些野果。想來是猴子所收集的。

既然猴子能吃,那麼人應該也能接受,正是抱著這種思想,李明華咬了下去,此時猴子早就不知所蹤,想來成為了前面士兵的盤中餐。疲憊的李明華,歷盡艱辛,總算到了邊境收容站,此時已經是深夜,她看到一處屋子,房門大開,裡面有一處空地,睡著許多人,李明華想也沒有想,就倒下去閉上了眼睛,一覺醒來,李明華卻聞到臭味,眼前一幕讓她心驚,原來這裡早就成為了一個停屍房……

如今的我們,很難想像昔日的勇士所受到的苦難,也希望後人,能夠牢記這些歷史。

相關焦點

  • 3萬人進山,僅3000人出山,野人山有多恐怖?唯一倖存女兵如此說
    「現在回想起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當年竟然能夠活著走出野人山!翻越野人山時,我的腦子裡就只有一個想法:就是死也要爬到祖國的土地上去死!」——中國遠徵軍唯一一位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劉桂英
  • 中國遠徵軍回憶野人山:山洞中滿是中國人屍骨,女兵僅存活一位
    由於裡面住著一群尚未開化,還處在原始部落文明的土著,所以被緬甸人叫做野人山。 初次聽說野人山時,我國遠徵軍並沒感覺什麼,畢竟和山林打交道是我國老百姓自古以來就根植在骨子裡的技能,只不過換了個地方的山林,能有什麼大不了。直到他們真正進入這片區域後,才發現什麼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
  • 4萬人進野人山,僅走出3千,唯一倖存女兵:山中此物比日軍更恐怖
    ——劉桂英(中國遠徵軍中唯一一位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1942年3月8日,狡猾的日軍攻佔了緬甸的首都仰光,切斷了中國當時最重要的國際運輸線路——滇緬公路,中國若是再不行動,所有國際援華物資就難以進入中國,這將是致命的打擊,為了保衛滇緬公路,我國派出了10萬精兵組成「遠徵軍」奔赴緬甸抗日,其中就有第5軍新22師野戰醫院的劉桂英。
  • 中國入緬遠徵軍慘狀:穿越野人山3萬人剩3000,女兵更是僅存一位
    ▲野人山近照03入緬後,中國遠徵軍接到了掩護英軍撤退的任務,為此他們必須穿過一個叫做「野人山」的地方。▲遠徵軍穿越野人山場景繪畫在翻越野人山過程中,他們沒有遇到任何一支埋伏的日軍,也沒有遭遇任何原始部落,但是他們面對了來自大自然的「襲擊」——到處都有的螞蟥和蚊子如同無孔不入一般
  • 赴緬的中國遠徵軍有多慘?三萬人進野人山只剩3000,女兵更是僅存一位
    ——雨果 唐朝詩人曹松曾作《己亥歲二首·僖宗廣明元年》,其中有言:「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由此可見戰爭的殘酷。而抗日戰爭的勝利更是靠著無數中國軍民的犧牲換來的,這其中就包括了中國遠徵軍,他們不僅在戰場之上拋頭顱、灑熱血,也在中印緬交界的野人山的山洞裡留下了累累白骨。
  • 令人恐懼的野人山:三萬人進去三千人出來,為了生存連尿都要喝
    所以為了抗擊日本侵略者,應盟軍的要求中國組織力10萬遠徵軍入緬作戰,然而第一次中國遠徵軍的入緬作戰在持續了六個月之後終究是以失敗而告終,10萬遠徵軍只有5萬回到了中國,而其中只有2萬是戰鬥減員,其餘的三萬都留在了一個叫「野人山」的地方,這裡埋葬了大量的中國軍魂,那麼野人山這個地方究竟有多恐怖呢?
  • 野人山比日軍可怕,4萬餘人進山剩下不足1萬,遠徵軍屍骨堆滿山洞
    日本軍隊的攻擊太過猛烈,我國軍隊為了護衛英軍撤退,必須經過一個叫野人山的地方,這是一片荒蕪的原始熱帶雨林,那裡的野獸十分兇悍,一不小心就會化為屍骨。遠徵軍並不了解這個地方,加上本地村民又遠離野人山,無人指引,慌亂之下進入野人山,而這個野人山卻比日軍還可怕,4萬餘人進山剩下不足1萬,遠徵軍屍骨堆滿山洞。
  • 遠徵軍老兵回憶穿越緬北野人山:每一步都是「死亡之旅」
    遠徵軍老兵回憶穿越緬北野人山:每一步都是「死亡之旅」。歷史上野人山屬於中國雲南,後來新中國成立,劃界之後成了緬甸國土。野人山地區是一片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由於山比較大叢林茂密,這裡的瘴氣特別嚴重,森林裡的蚊蚋和螞蟥等也特別多,步入其中,讓人防不勝防,各種由此傳播的疾病,更是要人命。
  • 三萬多遠徵軍在野人山大敗,三千人活著出來,僅她一個女的
    ——喬治·屈維廉(英)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1054,閱讀約3分鐘野人山位於緬甸最北端。那是一片未開發的原始森林。有一群人生活在森林裡,他們與外界文明並不交流。因此被當地人稱為「野人」。這片熱帶雨林也被稱為「野人山」。「野人山」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非同一般。抗日戰爭時期,遠徵軍兩萬多人犧牲在野人山。他們不是被日軍殺害,而是被野人山的叢林折磨致死。3萬多遠徵軍進入野人山,只活著走出3000多人,只有一名女兵。唯一從野人山中倖存下來的女兵是劉桂英。她當時是部隊的一名女護士。
  • 中國遠徵軍:野人山到底有多恐怖?倖存女兵講述悲壯的一幕幕
    未在戰鬥中負傷的士兵境遇也好不到哪去,首先他們要面臨的是嚴酷的自然環境,森林深處遮天蔽日,據倖存的第5軍女護士講述當時的情況,大雨天天下,地面都是長年累月積存下的厚厚腐殖層,被雨水浸透形成沼澤,人不小心踏上去就會陷進去直到完全沒入,還有洪水,一次次讓年輕的女護士看到身邊的戰友被捲入洪水之中,來不及呼喊便被急流衝走,她說,野人山,山吃人,水也吃人。
  • 遠徵軍回憶野人山:山洞中滿是中國軍人遺骸,女兵更是僅倖存一位
    察覺到日軍的意圖之後,我國迅速與英國籤訂了《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並在1942年3月從國內抽調了10萬名精兵奔赴緬甸戰場,這就是著名的中國遠徵軍。那麼赴緬的中國遠徵軍有多慘呢?於是時任遠徵軍第一路副司令長官杜聿明,只得帶領僅存的3萬將士繞道進入野人山,試圖穿越野人山回到國境。
  • 赴緬中國遠徵軍有多慘?三萬人進野人山剩3000,女兵更是僅存一位
    在意識到日軍的意圖後,中國迅速與英國籤訂了《雲南滇緬公路共同防禦協議》,1942年3月,中國派出10萬精銳士兵赴緬甸戰場,這就是著名的中國遠徵軍。中國遠徵軍去緬甸有多慘? 在進入緬甸之初,中國遠徵軍與英美盟友一起,給日軍以沉重打擊。但由於盟軍配合不力,中國遠徵軍不得不戰略撤退,返回中國。然而,為了將中國遠徵軍全部留在緬甸,日軍甚至切斷了中國遠徵軍的退路。
  • 緬北「野人山」
    又或者是這樣的?最高點本帕本山,海拔 3,411米。為緬甸少數海拔超過3,000米的高峰之一。地貌特徵到2009年1月為止,野人山區大多還是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野人山原屬中國雲南省,後來屬於緬甸。由於此地居住的門巴族尚未開化,而且曾有野人出沒,故被稱為野人山。據記載:野人山,緬甸語意為「魔鬼居住的地方」。
  • 倖存女兵回憶遠徵軍走野人山:白骨鋪就前進道路
    1942年5月,近3萬名中國遠徵軍將士因作戰失利被迫穿越野人山繞道回國,在數百裡的叢林之路上,2萬多名戰士喪身於此,最後只有幾千人活著走出了這片「綠色魔窟」。日前,記者找尋到了曾經從野人山走出的遠徵軍唯一在世女兵劉桂英。已經92歲高齡的老人聽力不大好,她在孫女的幫助下,向記者回顧了自己當年赴緬抗日的艱難歷程。
  • 中國遠徵軍老兵回憶:野人山最可怕的不是日軍而是這種小動物
    最近在聽《盜墓筆記》,在茂密的樹海裡提到了能夠吸光人血的草蜱子,這讓我想到中國遠徵軍在野人溝的經歷。194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打的最慘烈的時候,日本在中國投入了大部分兵力卻無論如何都無法徹底佔領我們這個頑強的國家,日本決定從西南方向入手切斷外國援助,同年中華民國應英國請求派中國遠徵軍十萬餘人入緬甸作戰。後來作戰不利遠徵軍回撤回國,在回國的路上遭遇了地獄一般的折磨。
  • 中國遠徵軍:途徑野人山,女兵被擄走幾十人,野人把頭蓋骨當水瓢
    總有人要代替百姓前去戰鬥,中國遠徵軍曾在外徵戰數年,足足前僕後繼的犧牲了6.7萬人。中國遠徵軍而其中將近一半的人數,3萬餘人卻並未犧牲在戰場上,而是永遠留在了荒蕪一片的野人山;野人山荒無人煙,唯一有的便是潛伏在山內的野人部落,因為野人山是原始叢林,以部落為體制的野人們都並未開化
  • 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回憶:山裡的恐怖程度,絲毫不亞於日軍
    要說在戰爭時期,隨軍護士比比皆是,劉桂英不過是萬千熱血青年中的一員。但是,劉桂英老人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她是幾萬遠徵軍中當中、唯一活著走出野人山的女兵。野人山又叫克欽山區、胡康河谷山,位於緬甸的最北方,是中國與緬甸的交界山區。至今為止,野人山都是一片尚未開發的原始森林。山中的猛獸頻出,毒蛇、蚊蟲、瘴氣更是隨時隨刻威脅著闖入者的性命。
  • 中國遠徵軍緬甸兵敗,經原始森林撤退回國,1.3萬人命喪野人山!
    杜聿明則率領第5軍軍部直屬部隊和新編第22師約1.5萬人,踏上通過野人山回國的兇險道路。圖為滇西抗戰紀念館內陳列的與野山相關的箭盒、男人褲子、武士披甲、雕刻有動物崇拜的木樁等。中國遠徵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後,杜聿明率1.5萬人通過野人山回國。野人山地區位於緬甸最北方,是密支那以北一片未被開發的原始森林。
  • 一位日軍老兵的南京記憶:恐怖的電影院!
    上世紀90年代末,許多侵華日軍士兵們已經成為七八十歲的老人們,在他們即將走向生命終點的時候,老兵們向世人揭開了心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秘密,其中一位叫井上益男的日軍老兵口述的南京記憶,格外引人注目。侵華日軍老兵這位日軍老兵在1998年3月,接受日本女作家松岡環採訪時,說起了這樣一段不為人知的南京記憶
  • 中國遠徵軍入緬苦戰,老戰士親歷野人山,回憶當年失聲痛哭
    史迪威將軍命令所有部隊撤退到印度,因為那裡是英軍的大後方,可中國的最高指揮官杜聿明卻不大願意,在杜聿明的回憶錄中是這樣說到的:「我召集各部隊長及參謀長商量後,決心仍按照蔣介石命令,向國境撤退,當時各將領均無異議。」可是,回國的路全被日軍掐斷了,到底該往哪撤?又要怎麼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