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抗日戰場上,多少偉大的中華兒女為了保衛國家而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臺兒莊戰役、長沙戰役,淞滬戰場這些大規模戰役背後,無數的軍人前赴後繼,然而我們同樣也不能忘記在外作戰的那支部隊:中國遠徵軍,
他們的艱辛,也一點都不比在國內的環境差,對於不少老兵來說,野人山,更是成為了無比可怕的存在。
1942年,日軍繼續進攻東南亞地區,然而因為英軍指揮官亞歷山大未曾阻止像樣的抵抗,導致在3月8日,盟軍喪失了東南亞重鎮仰光,從而促使和中英等軍隊向後撤離,此時入緬甸作戰的中先頭部隊200師退路和補給均被截斷,緬甸公路也被佔領,於是杜聿明下令,第5軍軍部和新編第22師殘部3萬多人向西北,穿越野人山,從而撤退到國境雲南,此時的遠徵軍將士尚且還不知道,他們將會遇到怎樣的困難。
野人山位於緬甸最北方,是以北未曾開發的原始山林,再往北走,就是世界屋脊喜馬拉雅,此地條件,極其惡劣,山大林密,瘴癘橫行,更是有一些尚且處在原始部落時期的野蠻族群,故而得名野人,其山脈長度,達到了200公裡。
第五軍是當時中國為數不多的機械化部隊,然而崎嶇的山路,讓汽車輪子成為了廢鐵,大部分士兵只能靠著雙手來轉移設備。
因為日軍佔領了附近的機場,發現他們後,也時不時地對這支部隊投下炸彈進行騷擾,不少將士都死在了空襲當中,然而比起這更可怕的,是糧食的短缺,以及山上各種惡劣的環境。在太陽光遮蔽的叢林深處,是螞蟥和蛇等野生動物的天下,那些附在身上吸人血的螞蟥,讓人不寒而慄,人們只能用煙火來進行燻烤,然而過密的濃煙,又會引來日本人的飛機……
在山中,大部分部隊斷水斷糧斷藥,不少人,因為吃下了有毒的野菜,最終死去,更多的人,因為長期得不到營養,而得了水腫,還有人直接倒在了行軍的路上,此外,軍中流行的痢疾,也成為了殺傷這支部隊的頭號大敵,最終有不少人,選擇開槍結束自己的性命。
儘管指揮官杜聿明和廖耀湘憂心忡忡,但是依然無計可施,艱難的地理位置下,軍中的電臺,也成為了擺設,他們只能依靠指北針辨別方向,就連杜聿明自己,也幾乎丟掉了半條命,他躺在擔架上,身體虛弱,每天都要用刀在擔架上刻下刀痕,而將士們也大多用這種方式,才能記住他們行軍了多少個晝夜。
如果不是中途有一架美國偵察機發現了他們,趕在天黑之前,飛來更多的飛機為他們空投下必要的糧食藥品,這支部隊傷亡的人數,可能還要翻上一番,
因為傷亡慘重,他們最終放棄了撤退到國內的計劃,轉而向印度進行行軍,最終在當年5月,倖存的遠徵軍全部撤離到了印度邊境收容站,在仰隆得到了救濟,然而此時的部隊,只剩下3千多人,其中高級軍官當中,第200師師長戴安瀾、團長柳樹人、第96師副師長胡義賓、團長凌則民等全部犧牲殉國。
其中第28師的5千人,下場最為慘烈,負責殿後的他們,因為先頭部隊將樹皮草根芭蕉葉等全部吃完,根本沒有東西能夠裹腹,最終到達目的地的,只剩下百餘人。生還率僅為2%。
而一個叫做李明華的抗戰老兵,在回憶起這場行軍的時候,曾經這樣說:這是一場噩夢一樣的記憶。李明華是軍部的一名女兵,而她也是這場撤退中,唯一存活的女性倖存者。
在戰爭結束後,李明華寫下了一段回憶錄,記錄這些往事。部隊的命令下達的異常迅速而且匆忙,因此當她和戰友進入野人山,幾乎沒有攜帶任何物品,只能靠山溪水延續生命,戰友胡漢君不知道從哪裡討過來一塊餅乾,李明華捨不得吃,只能放在背包,這成為她唯一的營養來源。
在數個禮拜之後,李明華的腳,已經腫得如同氣球一般,然而她還是要堅持趕路,此時李明華認識的戰友,包括幾個同一部門的女兵,已經全部因為疾病而去世,雨越下越大,李明華在路上也見到了更多的屍體。她親眼目睹了不少人吃下有毒的植物身亡,更是不敢輕易進食,就連水她也不敢亂喝,因為不少溪水浸泡屍體,有了汙染,李明華只能收集芭蕉葉的雨水飲用。而一個月內,李明華吃得最好的一頓,是在一個猴子搭成的窩邊,發現的一些野果。想來是猴子所收集的。
既然猴子能吃,那麼人應該也能接受,正是抱著這種思想,李明華咬了下去,此時猴子早就不知所蹤,想來成為了前面士兵的盤中餐。疲憊的李明華,歷盡艱辛,總算到了邊境收容站,此時已經是深夜,她看到一處屋子,房門大開,裡面有一處空地,睡著許多人,李明華想也沒有想,就倒下去閉上了眼睛,一覺醒來,李明華卻聞到臭味,眼前一幕讓她心驚,原來這裡早就成為了一個停屍房……
如今的我們,很難想像昔日的勇士所受到的苦難,也希望後人,能夠牢記這些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