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拳在山東興起大規模的反洋教活動,並很快演變成為義和團運動

2020-12-24 吳下阿蒙

義和團運動雖然是反洋教鬥爭的高潮,但是它的範圍和意義已遠遠超出於反教會鬥爭之上,因為它是甲午戰爭後中國被帝國主義瓜分危機的直接反映,民族危機迫使反洋教鬥爭迅速升華,九十年代的反洋教鬥爭中,各地群眾已有會黨來進行組織,這使得鬥爭向著不是過於分散而是較為有組織的方向發展,並且與反封建鬥爭相結合,尤其在冀魯地區,義和團和白蓮教系統在這裡有廣泛的社會基礎,這為義和團興起提供了重要條件。

從義和拳到義和團。「義和拳」早已出現於北方,遠在1778 年(清乾隆四十三年),見於官方文書。當時,它分布在山東、直隸、河南、江蘇一帶,有的屬於白蓮教中八卦教的一支派,有的是從大刀會轉來,有的則是民間自衛身家而建立的。參加義和拳的,以農民、手工業者為多,他們平時從事各自的生產活動,在勞動之餘-起練習拳棒、武術。它沒有統一的組織,在需要聯合行動時,就以較有勢力的村子出面,發出貼子,邀約鄰村的義和拳。用這種方法一直進行一些零星的打富濟貧鬥爭。

自清末以來,討論義和團源流,主要有三種說法:

一、義和團衍生於八卦教之一的離卦教,而八卦教出自白蓮教,因此「義和拳- 門,乃白蓮教之支流。」此說最早見於勞乃宣所著《義和拳教門源流考》。

二、義和團由團練組織變化而來。國外持此說者尤多。

三、義和團起於論拳習武的民間秘密會社。

從上述義和團源流的複雜性,可以看出義和團成分的複雜性,義和團實際上是「多源同流」的社會組織,近代中國,人口的壓力和時勢的動蕩造就了分布於南北的種種秘密組織。這是下層社會的一種特色,義和團以大刀會(金鐘罩)、紅拳、梅花拳、神拳為前身,其成員多系貧苦農民、傭工、赤貧無產者、黃河一帶拉船為生者、渡口撐船者、挑水為生者、趕腳驢者、木匠、修傘者、廚役、賣燒餅者、賣饃者、販賣筆墨者、賣竹筷者、賣紅煙者、賣水煙者、習染坊生意者、開鐵鋪者、開客店者、已革糧書、營勇、文生教讀者,還有眾多饑民。因此,它不會不帶有秘密會社的印記和色彩。)

鴉片戰爭以後,他們又自發地投入反洋教等鬥爭活動。因缺乏統一的組織,一直未能形成大規模的運動,直到甲午戰爭後才發生重大變化。鴉片戰爭後,外國教會進行種種侵害中國的活動,而清政府一味庇教抑民,激起廣大人民對洋教和傳教士的極大仇恨。在資本主義列強對華加強經濟侵略過程中,又造成廣大人民的貧困破產和各種災難。當時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還正處於感性階段,只是感到自己的貧困和災難,是由于洋人在華輸入各種洋貨、洋物,是由於(洋人)修鐵路,開礦山等,把「龍脈」掘斷,把地藏「寶氣」洩露,以及由於傳教設教堂汙濁祖先神靈等所造成的下層群眾不認識帝國主義,但他們懂得一切痛苦的根源來自洋教洋人、洋貨。因此,認為只有把一切洋人趕走,一切洋貨物取消,人民大眾才有出頭之日。在這種情況下,分布各地並經常與人民直接接觸的外國教會和傳教士,就自然成為各地群眾痛恨的直接目標。

在甲午戰爭失敗後帝國主義瘋狂瓜分中國之際,廣大人民奮起救亡圖存,更切齒痛恨外國侵略者和一切洋事洋物,正因為這樣,1898 年,義和拳首先在山東興起大規模的反洋教活動,並很快演變成為義和團運動。

相關焦點

  • 聽有人說義和團民眾擁護滿清統治者?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早期的義和團(拳)運動實際上在甲午戰爭之後就逐漸開始了,最早發跡於山東曹、單等地的反洋教鬥爭,領導者是當地的大刀會組織,而大刀會組織本就是當地清朝政府的眼中釘。在義和團運動的早期,清廷內部對義和團之性質有「亂民」「義民」之爭論,而統治階級對於義和團的態度則是十分複雜的。
  • 如何看待義和團的宗教迷信
    義和團運動,是一個以農民為主體的、充滿著宗教迷信色彩的反帝愛國運動。如何看待這一運動中的宗教迷信,1980年《歷史研究》第一期發表了題為《封建蒙昧主義與義和團運動》的文章,文中寫到:義和團運動「由於宗教迷信色彩濃厚,使整個運動顯得格外蒙昧落後。義和團運動不能持久,終歸失敗,封建迷信造成的蒙昧主義,無疑是一個重要原因。」
  • 義和團始興威縣,遊覽義和團發源地舊址與義和團運動紀念館
    義和團發源地舊址與義和團運動紀念館是威縣的主要旅遊景點。威縣義和團舊址史跡景點主要有:義和拳議事廳、趙三多舊居、梨園屯教案遺址、蔣莊馬場起義遺址。義和拳議事廳和趙三多舊居在威縣縣城東15千米的沙柳寨村,是趙三多等義和拳首領當年議事的場所。
  • 近代時期——山東教會的興起和衰亡
    宗教改革以後,由羅馬公教之中又分出了新的教派,中國人習慣上稱舊派為天主教,新派為耶穌教或基督教。基督教(廣義)在山東的傳播從有連續性的發展來看,一般可上溯到十七世紀初葉。但大規模的傳播則是近代的事情。一八四○年後,伴隨著鴉片和商品的大量輸入,成批的外國傳教士也以資本帝國主義的炮艦為後盾湧進中國。特別是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籤定以後,西方傳教土幾乎深入到山東的各個城鎮和鄉村,成了一種特殊的社會勢力。
  • 義和團失敗後,紅燈照首領林黑兒的遺體被做成標本在歐洲展覽
    一些原本處於地下的秘密組織趁機號召民眾起來反抗,其中聲勢最大的就是「義和團」,他們在「扶清滅洋」的口號中公開活動並迅速壯大,幾乎席捲全國。義和團是以法術為號召力的民間武裝,在他們的認知中,女人是汙穢之物,如果沾了女人,則法術失靈,大禍臨頭,因此義和團嚴禁婦女參加,其成員全都是男性。
  • 義和團失敗後,紅燈照首領【林黑兒】遺體被做成標本在歐洲展覽
    一些原本處於地下的秘密組織趁機號召民眾起來反抗,其中聲勢最大的就是「義和團」,他們在「扶清滅洋」的口號中公開活動並迅速壯大,幾乎席捲全國。義和團是以法術為號召力的民間武裝,在他們的認知中,女人是汙穢之物,如果沾了女人,則法術失靈,大禍臨頭,因此義和團嚴禁婦女參加,其成員全都是男性。但是這樣又讓他們陷入了一個悖論,因為他們要打擊的洋人和教民中的女性也是「穢物」,這會破了他們的法術。
  • 訪義和團運動紀念館:感知風雲際會 訴說愛國情懷
    &nbsp&nbsp&nbsp&nbsp天津北方網訊:日前,記者來到位於紅橋區如意庵大街的義和團運動紀念館,這裡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全國唯一反映義和團運動的紀念館。深秋時節,站在這裡,追憶刀光劍影,穿越百年時光,令人百感交集。
  • 義和團根本沒把洋人當回事,打他們就像吃碗炸醬麵
    與此同時,義和團開始大規模進京,這種形勢令躲在教堂裡的人感到恐懼,當時有這樣的說法:男練義和團,女練紅燈照。毀了電線桿,扒了火車道,燒了毛子樓,滅了耶穌教。在義和團看來,西什庫教堂裡藏著兩類可惡者:一類是金髮碧眼的「毛子」,另一類是黑頭髮黃皮膚的「二毛子」,而後者要遠遠多於前者,因此也就愈加「可恨」。
  • 義和團聖母率領3000少女抗擊八國聯軍,屍體慘被做成標本展覽
    19世紀末,在中國北方地區爆發了以「扶清滅洋」為口號的義和團運動。義和團的首領也是前前後後湧現出好多,比如朱紅燈、趙三多、張德成等。似乎這些拳民都是男人們組成的,不過也有女流之輩,比如「黃蓮聖母」林黑兒。
  • 義和團運動時兩廣總督李鴻章曾有讓兩廣獨立的打算,後又為何放棄
    1899年秋至1900年9月7日隨著北方義和團運動在「扶清滅洋」 的口號下,殺洋人、燒教堂、攻租界,引起八個帝國主義國家派兵幹涉。侵略中國的八國聯軍與義和團、清軍在京畿地區混戰不休,北方局勢動蕩 ,南北通訊阻斷,此時的清政府早已是風雨飄搖 。
  • 500洋人士兵防守東交民巷,數萬清軍拳民圍攻65天,死活攻不進去
    眾所周知,義和團是個反洋教組織,矛頭直指在中國境內傳教的外國人和中國教民。  而慈禧也對列強恨之入骨,因為在戊戌變法中,洋鬼子選擇跟慈禧的政敵光緒坐到了一條板凳上,即便是把光緒囚禁在瀛海之後,列強呼籲光緒復出的聲音從未止息,慈禧不勝其煩。
  • 美國反種族主義抗議運動對英國的影響
    「黑人的命也是命」 抗議活動,也已經演變成一場反對系統性和制度性種族主義的全球運動。警察過度使用暴力美國的抗議活動發生以後,在英國各地的城市街頭,也出現了反種族主義抗議,這不僅是因為喬治·弗洛伊德的死,還因為他們認為英國警察部隊和其他英國機構也存在系統性種族主義。英國反種族主義抗議者聲稱,英國警察部隊和美國警察部隊一樣都是種族主義者。
  • 臺灣失守後,蔣介石選擇的避難所是哪,義和團為何只殺231個洋人
    其實蔣介石在很早之前便為自己的退路做好安排,臺灣固然是蔣介石的第一選擇,但是蔣介石害怕解放軍攻上臺灣島,還曾經思考過如果不去臺灣的話,那麼哪個國家適合避難呢? 義和團首先自身戰鬥能力並不是特別強。沒有統一指揮,非常分散,互不統屬。
  • 19世紀到20世紀——山東基督教組織的發展
    Holmes.)由上海乘船到煙臺活動,並曾兩度步行去登州。1860年年底花慕滋與海雅西( Jesse Boardman Hartwell)在煙臺建起了山東第一個基督教會。此後不久,花慕滋繼續留在煙臺傳教,海推四去了登州。
  • 在電影《神鞭》裡,神鞭大俠加入義和團,真是因為愛國嗎?
    李連杰《方世玉》劇照《神鞭》的劇情相對來說比較簡單,故事發生在清末的天津城裡,天津衛為禍一方的惡霸玻璃花,某日在他慣常的作惡時,意外遇上位打抱不平的人。消息不脛而走,很快在天津衛一塊,賣豆腐的傻二有了個響噹噹的外號:神鞭大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