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座牌坊見證歷史,中國最大牌坊群在隆昌

2020-12-14 中國網文化

【點睛】牌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物之一,根據文獻記載,中國早在周朝就有了牌坊,早期的牌坊就是兩根立柱加一個橫梁,且都是木製的,就是今天日本「鳥居」的樣子。

四川內江有個縣級市,叫隆昌,那裡自古以來就盛產青石,所以青石雕刻就成了隆昌人最擅長的手藝,一雕就雕了700多年,留下了大量的作品,今天這些作品就成了文物古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石牌坊」,隆昌有中國最集中保留的石牌坊群,所以隆昌就有了另一個稱謂——中國石牌坊之鄉。

牌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物之一,根據文獻記載,中國早在周朝就有了牌坊,早期的牌坊就是兩根立柱加一個橫梁,且都是木製的,就是今天日本「鳥居」的樣子。

早期牌坊的功能,也不像後來有了表彰先進集體、先進個人的作用,就是一個大門而已,只不過它是一個街道的大門,而不是院子的大門。所謂坊按照今天的說法,就是個社區,牌坊就是社區和社區之間道路前面的大門。

到了明清時期,牌坊就基本變成了各種表彰建築,專門用來表彰和紀念社會中的各種嘉德懿行,同時這些表彰也有了更多的「政府」色彩。為了建築物的持久堅固,就開始用石材來做牌坊,所以像隆昌這樣的石材產區,出現成群的牌坊,也就不奇怪了。

隆昌保留下來的牌坊共有17座,其中北關有7座,南關有6座,散落在村鎮的另有4座。這些牌坊包括了功德牌坊、節孝牌坊、警示牌坊、百壽牌坊等各種類型,2001年這個牌坊群作為清代古建群,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這裡的每一座牌坊的背後,都是一段故事。樂善好施坊上的善字,少了中間兩個點,以此寓意行善無止境;德政牌坊是當地百姓集資為鹹豐年間的廉政知縣修建的,以此表彰他清正廉潔、為民辦事的政績;郭王氏節孝石牌坊,則是表彰清道光年間,郭氏寡婦哺育兒女成才,並為夫守節盡孝而建的牌坊。

和中國的很多有牌坊的地方一樣,貞潔和節孝牌坊總是最多的,不一樣的地方是隆昌有兩個節孝總坊,一個建於1855年,一個建於1878年。前者是旌表188名貞潔孝婦,她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青年喪夫守節,孝敬老人。

後者則是個男女同坊的牌坊,既有貞潔烈女,也有孝子賢孫,隆昌的這種男女同坊和多人同坊,是全國絕無僅有的唯一案例。

隆昌牌坊群是中國封建社會時期的歷史見證,它是一個時代社會價值觀與道德觀的縮影,因此不僅有文物的觀賞價值,更是歷史研究的重要物證。在南關石牌坊群入口處,著名鬼才魏明倫先生的《牌坊賦》讀起來不僅盪氣迴腸,且觀點鮮明,三觀頗正,可以看做是隆昌石牌坊群的最佳導遊詞。

隆昌石牌坊群目前是國家4A景區,普通遊客都很容易到達,因為景區就在市區,所以即可白天遊覽,也可以夜遊。如果能在晚上坐在古牌坊周邊的小店裡,一邊品茶飲酒,一邊欣賞月色中的石牌坊,發一發懷古之幽情,感嘆一下古往今來的世事變幻,絕對是一次絕妙的文旅之行。

相關焦點

  • 這就是隆昌!近覽古牌坊,船遊古宇湖,稻香漁村品龍蝦
    ,感受川南小城的獨特魅力,尋找17座牌坊背後的故事。如今,隆昌境內還完好留存著牌坊17座。其中主要的13座相對集中分布在隆昌城南、北兩關的巴蜀古驛道上。當前,隆昌市正在實施石牌坊旅遊區全面改造提升項目,計劃投資1.64億,項目規劃區域1200畝,主要開展北關景區內部陳列設計及布展,建設青石記憶展廳、石牌坊群安防系統、智慧旅遊體系等。打造南關石牌坊夜間旅遊景區,發展沿牌坊帶(輻射城市條件成熟區域)月光經濟。
  • 隆昌石頭記 石牌坊講述風雲激蕩300多年歷史
    在文旅融合的當下,這片古老石牌坊群將煥發出新的生機:今年上半年將赴法國進行文化交流展示,養在「深閨」的石牌坊,有望以其宏偉精巧的工藝以及獨特的中國牌坊文化,吸引全球矚目。隆昌歷史上有「六路要衝」的交通區位優勢,歷代縣州官吏紳商等因此紛紛在此勒石豎碑,存坊作碣,至今留下的牌坊仍多達17座。  隆昌市區,從高樓林立的大街進入城區南關,拔地而起的隆昌石牌坊群就突然出現在眼前。牌坊兩側,是青磚灰瓦的仿古建築,中間一條青石板路蜿蜒向前。  「我小時候看到的牌坊,差不多就這樣子。唯一不同的是,當時牌坊兩邊修了很多民房。」
  • 隆昌不僅古牌坊聞名,白廟子溼地公園當代牌坊更是精美傑作
    隆昌不愧為中國石牌坊之鄉,不僅古代牌坊藝術輝煌,如今的技藝是更上層樓,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了。隆昌有這麼一批石刻工匠,傳承了隆昌歷史上的石刻技藝,又在原有技術上推陳出新,一代接一代,在隆昌大地上創造出如此多燦爛輝煌的石刻藝術作品。
  • 解讀|破題夜經濟 內江隆昌的「牌坊裡」向「太古裡」學什麼?
    期間,「萬達·內江文旅城」和「牌坊裡」特色文旅創意商業街區建設項目成功籤約。不僅籤了約,隆昌市還捧回「天府旅遊名縣候選縣」成為內江最大的「贏家」。對隆昌而言,「牌坊裡」項目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隆昌歷史上有「六路要衝」的交通區位優勢,歷代縣州官吏紳商等因此紛紛在此勒石豎碑,存坊作碣。隆昌石牌坊群始建於宋,興於明清,至今留下的牌坊仍多達17座,是國內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的石牌坊群,造型宏偉、雕刻精湛、寓意深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鐫刻著清正廉潔、善美孝道、大愛義舉的動人故事。
  • 廣東潮州牌坊街,中國牌坊最多的街道,曾有古牌坊數十座
    潮州牌坊街是中國牌坊最多傳說終歸是傳說,潮州牌坊街有歷史記載的古牌坊主要建於明清時期。他是潮州歷史上出現過的唯一一位狀元。,潮州共有91座牌坊,被稱為「牌坊城」,主要集中在太平路和東門街,這裡現在是潮州古城最繁華的路段,節假日遊人如織。
  • 賞花觀景遊牌坊,領略甜城好風光
    無論是人文歷史還是自然風光,內江隆昌在川南地區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力,一直以來,它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南來北往的旅客。如今,隆昌市在原有的旅遊資源基礎上打造了一批新的景點,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迎接八方遊客。從印壩村返回隆昌城區,我們前往隆昌最負盛名的景點——石牌坊,隆昌石牌坊聞名天下,有「中國石牌坊之鄉」的美譽,牌坊建造工藝精湛、造型端莊、保存完好,每個牌坊都記錄著一段在當地流傳甚廣的軼事,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史料價值。
  • 牌坊:中國文化的傳承
    牌坊是一種標誌性、紀念性、裝飾性很強的建築,牌坊的歷史源遠流長,每座牌坊都可以看作是當時歷史事件的見證。圖為北京前門大街的五牌樓。金馬碧雞坊始建於明朝宣德年間,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歷史。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忠義牌坊:忠義牌坊位於雲南麗江,又叫石牌坊,這座結構宏偉、雕刻精湛的石雕建築遠近聞名,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說法。這是明朝的萬曆皇帝批准建造的,所用的漢白玉採自下虎跳金沙江邊。
  • 四川隆昌建設「世界石牌坊之鄉」全力爭創天府旅遊名縣
    隆昌市文廣旅局供圖 攝中新網成都7月23日電 (起鈺婷)「我們力爭通過5年努力,把隆昌建設成為景即是城、城即是景、景城一體的『山靈水韻·石頭故事城市』和『世界石牌坊之鄉』,真正讓隆昌成為聞者嚮往、來者依戀、居者自豪之地。」23日,四川省隆昌市文廣旅局主要負責人接受採訪時表示。據悉,隆昌是「中國石牌坊之鄉」,這裡因「立體史書」石牌坊而聞名,也因牌坊文化而興起旅遊發展。
  • 內江張大千博物館、隆昌石牌坊群榮膺巴蜀文化旅遊走廊新地標
    千年前,轄區內的隆昌市憑藉「以彈丸之地而當六路之衝」的區位優勢,在巴蜀古驛道上樹立起了一座座工藝精緻、造型獨特、寓意深遠的牌坊,用獨有的方式向世人訴說著巴蜀文化的演變史。到了近代,這片沃土養育了國畫大師張大千,在外漂泊時,他將濃鬱的巴蜀情感寄托在了詩詞畫作中,例如張大千博物館裡展示的《長江萬裡圖》。
  • 安徽一座古村裡,竟然有七座明清古牌坊,被譽為中國牌坊第一村
    而真正讓它出名的是它村口的七座牌坊,這在中國乃至世界都是極其罕見的,因此也有了「中國牌坊第一村」到美譽,更是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榮膺國家5A級景區。棠樾這兩個詞的來歷,可以追溯到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甘棠》。
  • 江南第一鄉,一個家族三座祠堂七連座牌坊,見證徽商300年興衰
    不同地理環境總會孕育出屬於當地的人文特質,在中國擁有著不少特色鮮明的地域特色。就比如東北地區,那股闖關東的不屈氣勢一代代傳承到了東北人身上,讓東北人在嚴寒的氣候中依舊能夠怡然自得。人們說到安徽,更喜歡說那個徽州文化,是古代徽州一府六縣物質文化和精神文明的綜合,包徽商,徽州宗族,徽州歷史名人,徽州樸學,新安醫學和力學,新安畫派,徽州篆刻都是徽文化的內容,它是徽州各個學科,凡是涉及和推動徽州社會歷史發展的文化,都是徽文化的代表。
  • 潮州牌坊街
    在潮州的兩天一夜,這群牌坊深厚的歷史故事深深地吸引著我們,讓我們三次進入牌坊街,閒步於牌坊街上,隨著人群去尋覓歷史的足跡,在風中聆聽那遙遠的故事,隨著腳步走進了那古老的歲月。潮州的牌坊街據說是目前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成為與中國四大古橋廣濟橋齊名、在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標誌性景點,也是國內最大規模的古牌坊街,是潮州旅遊觀光的重點景區。潮州城歷史上是粵東的政治中心,也是州、路、府治所在地,達官明吏多集於此。宋代以來直至明清,此時的潮州人材輩出,人文薈萃。據說,潮州城中曾有牌坊91座。2004年4月,潮州市開始動工修復潮州牌坊街,共修復古牌坊22座。
  • 美麗隆昌,歡迎您!
    隆昌,「中國石牌坊之鄉」成渝間一座精緻小城自古以彈丸之地當六路要衝以道興城,因驛置縣寓意「興隆昌盛」立體史書——石牌坊規模全國最大,種類全國最多造型宏偉、雕刻精湛、寓意深遠現存17座石牌坊矗立千年古驛道上靜靜講述著清廉、孝善……
  • 重慶新牌坊的牌坊如今何在?一同走進古代牌坊的歷史故事
    牌坊,是中國悠久歷史當中,具有深遠意義的一種建築。在全國各地,都有大量的牌坊存在著,雖然歷經歲月的洗禮,但是它們也依舊保留著當年的風貌。我們如今能夠看到的牌坊,看起來都像是一道大門,而實際上,在最初的時候,它們就是起著進出大門的作用。古代將居民區進行縱橫交錯地劃分,單獨的居民區就被稱為「坊」。每一個居民區都有坊牆,每個「坊」之間還有相互隔開的牆,而有牆就必然會有門。這些門被統稱為坊門,因為人們相互往來,坊門就成為了人流量最大的地方。正因為如此,但凡有一些重要的公告都會張貼在這裡,類似於今天的信息公告板。
  • 中國牌坊最多的街道,曾牌坊百餘座 ,是全國獨一無二的文化景觀
    數量之多居國內之首,峰值時達到百餘座,在世界都屬罕見。據傳潮州牌坊的最早的年份可以追溯到唐宋時期,開始的時候木質結構,後來才易木為石,但真實性目前無從考究。有歷史記載的潮州古牌坊主要建於明清時期。比如「文宗方伯、黃命三錫坊」,它是明萬曆年間福建布政使黃琮的牌坊。「狀元坊」,它是明嘉靖壬辰科狀元林大欽的牌坊。「聖朝使相、覃恩三錫」坊,它是乾隆丙辰年立的牌坊,是為進士、太子太保、直隸總督鄭大進建的等等,每座牌坊都有一段故事。在這眾多牌坊中,「狀元坊」最為出名。
  • 何猷君塗鴉的大三巴牌坊,為何是這個樣子?幾百年前根本不是牌坊
    本來在大家對他送上祝福的時候,結果發現他曾經在"大三巴"牌坊旁邊的"戀愛巷"塗過鴉,這不是類似很多小孩子在文物上亂寫亂畫的行為嗎?不管是什麼文物、街道,肆意塗鴉都是很沒有素質的行為。況且"大三巴"牌坊還是澳門的歷史文化遺產,有著幾百年的歷史,見證了澳門的變遷。去過澳門的朋友肯定都與"大三巴"牌坊合影留念。
  • 帶你領略中國石牌坊之鄉隆昌九大人文風情
    和幾位文友議論,到我們中國石牌坊之鄉隆昌旅遊,究竟有哪些值得去品味的地方?於是大家討論一番達成幾點共識,僅代表一家之言。我們歸的為「九個一」:一座牌坊群……當然到隆昌旅遊首選必然是看石牌坊。歷經千年滄桑的古驛道上雄踞10餘座保存完整的石牌坊,向人們講述著「官順民意、民求德政」的故事,積澱和蘊涵著華夏文明的精髓,因其規模宏大,種類齊全,數量眾多,集哲學、歷史、數學、文學、力學、建築學、美學為一體,完美呈現出明、清建築精粹,具有很高的科學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由此,隆昌市2005年3月被中國鄉土藝術協會命名為「中國石牌坊之鄉」。
  • 廈門古牌坊之墓道坊:現存8座完整古代墓道牌坊
    >  據我所知,福建境內,有三處古牌坊群,成為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處是漳州長泰縣城武安鎮中山南路上的「武安牌坊群」,包括「祖孫執法坊」、「春風桃李、秋水魚龍坊」和「解元世科坊」等3座牌坊,是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處是寧德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外的「漈頭石牌坊群」,包括10座貞節牌坊或殘件,是福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大三巴牌坊的故事
    大三巴牌坊是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街區的核心景觀,是澳門的象徵,也是廣大遊客到澳門的必遊之地。其實大三巴牌坊原來是一座雄偉的大教堂,為耶穌會在遠東修建的最大教堂。1562年,葡萄牙傳教士來到澳門,在此修建了聖保祿教堂(葡語「聖保祿」發音接近粵語中的「三巴」,所以也稱「大三巴教堂」。)但幾十年後,教堂發生火災,因此教會決定重建教堂。
  • 中國最大規模古牌坊街,23座牌坊讀盡潮州名人典故。不得不來看看!
    牌坊是一個地方經濟文化發達的一種標誌。「坊之多而知風化之美,巷之多而知民居之密,坊與巷俱以多為貴,而巷多又不如坊多之可貴。」據乾隆《潮州府志》、乾隆《嘉應州志》、民國《潮州志·古蹟志·坊表》等記載,昔日潮州府古牌坊共有570座,長僅1.6公裡的繁華太平路上,就有43座牌坊依次毗鱗,平均35米就立有一座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