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發揮暢通長江黃金水道關鍵作用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宜昌6月18日電 題:湖北宜昌:發揮暢通長江黃金水道關鍵作用

  記者 郭曉瑩

  湖北宜昌是三峽工程和葛洲壩工程所在地,是肩挑重慶、武漢兩大航運中心的支點,發揮著暢通長江黃金水道的關鍵作用。近年來,宜昌在長江黃金水道「通」「聯」的問題上做文章,積極推進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創新優化國際國內多式聯運物流通道供給,促進長江經濟帶物流轉型升級和實體經濟「降本增效」。

白洋港船來船往(資料圖) 宜昌市物流業發展中心供圖

  緩解三峽「腸梗阻」

  6月的湖北宜昌白洋港區,江面開闊,船舶往來頻繁。作為三峽樞紐核心港,白洋港與茅坪港等其他港口一道,在解決長江經濟帶「通」的問題上承擔著重要作用。

  三峽工程改善了長江上遊航運通道,提高了水上運輸效率。2011年,三峽船閘過閘貨運量達到1億噸,提前19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此後船舶過閘需求與三峽船閘通過能力不足矛盾日漸凸顯,形成長江航運「瓶頸」。2018年,三峽樞紐過閘貨運量達到1.44億噸,但船舶待閘時間較長,影響大宗貨物運輸。

  宜昌市以三峽大壩為節點,以壩上茅坪港、壩下白洋港為核心樞紐,用樞紐間「幹線+幹線」、區域內「幹線+分撥」的水陸聯運,替代傳統的水陸水「翻壩」物流組織方式,逐步將通過性的「過壩」需求轉化為壩區原生性「始發終到」需求,從根源上緩解三峽通道能力緊張,解決長江水運通道「梗阻」問題。

  目前,宜昌已實現海江鐵、海江公、水公水、水水(過駁)四種聯運模式,先後開通了「商品車滾裝翻壩」「北糧南運西進」「糧肥互換」等多式聯運線路,打通了東北、宜昌至雲貴川的物流新通道。

  據宜昌市物流業發展中心數據顯示,今年1—5月,宜昌新開通多式聯運線路4條,港口貨物吞吐量2624萬噸,同比增長5%。預計2019年,白洋--茅坪翻壩組合港全年可分流三峽過閘運量約800萬噸。

船舶通過三峽雙線五級船閘(資料圖) 林海 攝

  暢通物流大通道

  「多式聯運線路的開闢,不僅緩解了三峽船閘的通航壓力,還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優化了產業布局。」宜昌市物流業發展中心副主任江華表示,宜昌創新多式聯運模式和業態,並積極營造開放、有序、融合、聯動的物流發展生態圈。

  以「北糧南運西進」「糧肥互換」物流通道為例,宜昌以白洋港為水運節點,將東北糧食在營口港「散改集」上船,通過海進江在白洋港上岸,通過公路進行輻射宜昌周邊200公裡左右範圍的專業化分撥。同時,宜昌將優勢工業產品化肥,通過江海聯運方式運往東北,實現了重進重出,糧肥互換,從而形成閉環運輸,降低物流成本。

  「北糧南運西進」新通道開通後,宜昌探索「港口貿易+供應鏈金融」模式,利用港口優勢及糧食價格浮動的市場規則,與中糧集團合作,將在港口存儲期間的貿易糧,通過武漢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採取電子競價交易方式進行銷售,探索港口運營新模式,在推進三峽翻壩運輸體系建設中引導培育新產業、新經濟、新業態發展。

  重慶外貿客戶出口到日本的貨櫃貨物,時效性要求高。雲池港啟動外貿出口貨櫃「甩掛運輸+多式聯運」的滾裝甩掛翻壩業務,在長江航運物流史上尚屬首次,開闢了長江貨櫃航運全新的多式聯運模式,同時緩解了重慶地區貨物進出口擁堵現狀。

  「高質量推進宜昌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是破解長江物流『瓶頸』,釋放東中西部經濟發展潛能的重要戰略舉措。」江華表示。

  目前,宜昌正加快推進多式聯運樞紐、國際物流樞紐、快速貨運樞紐、物流大數據中心「三樞紐一中心」建設,串聯重點物流節點城市,銜接國際國內市場,形成依託長江、輻射全國、連接海外的水鐵公多式聯運網絡體系。(完)

相關焦點

  • 交通運輸部:從四方面發揮好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
    交通運輸部:從四方面發揮好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5-22 16:52 來源: 交通運輸部網站在回答新華社記者關於長江黃金水道建設的問題時,新聞發言人李揚表示,圍繞發揮好長江黃金水道的作用,交通運輸部做了4點考慮。以下是相關文字實錄:
  • 黃金水道世界第一——長江貨運逼近10億噸大關(圖)
    「這預示著長江黃金水道建設步入新一輪發展期。」武漢理工大學交通學院博導張培林教授評價說。長江,連東啟西,宛如一條「金腰帶」圍繞著共和國的版圖、將沿江七省二市串在一起。這裡是我國最具活力的經濟帶,集聚了我國41%以上的經濟總量。黃金水道有著發揮巨大能量的廣闊空間。但長期以來,受行政區劃、利益分割等因素的影響,「金腰帶」始終舞不起來。
  • 多措並舉力促長江航運發展 讓黃金水道真正發揮「黃金作用」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姜明寶在接受人民財經採訪時表示,建設長江黃金水道,促進長江航運發展,使黃金水道真正發揮「黃金作用」,是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關鍵。 隨著「三大戰略」的深入推進,長江航運在長江經濟帶雙向開放中將肩負著更加重要的使命。 消除航道通行瓶頸 進一步釋放黃金水道的運輸潛能 萬裡長江,險在荊江。
  • 長江「黃金水道」釋放發展動能
    長江宜昌段貨運船隻繁忙。長江荊江段水位淺不能通行大船,江海聯運貨物需要在宜昌轉裝小船後到嶽陽的城陵磯換裝大船。2014年,湖北提出長江深水航道整治的「645」工程,即通過整治長江中遊航道將武漢到安慶段水深提高到6米、宜昌到武漢段水深提高到4.5米,打通長江中遊航運的「腸梗阻」。「『645』工程實施後,1.3萬噸級內河船和1萬噸級江海船將直達武漢、5000噸級內河船將直達宜昌。」
  • 湖北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成功吊裝首榀鋼箱梁
    圖為,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首榀鋼箱梁吊裝現場 雷偉利 攝中新網武漢12月8日電 (秦萬清 雷偉利 徐金波)經過中交二航局建設者精心組織施工,湖北宜昌市伍家崗長江大橋8日順利吊裝首榀鋼箱梁,標誌著該橋施工進入上部結構鋼箱梁吊裝階段。
  • 湖北宜昌,鄂西「一哥」
    宜昌是湖北最強的地級市之一,位於湖北西部,表面上位於窮山惡水鄂西宜昌只有三線城市,宜昌市共有五個市管區,包括夷陵區、西陵區、伍家崗區、點軍區、猁亭區,這樣的大都會市區規模在湖北省內也名列前茅,以城區數量為省內前列。
  • 枝江安福寺:借長江黃金水道 水果罐頭漂洋過海
    湖北歡樂家食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正在分揀橘子。位於長江邊的枝江安福寺鎮,豐富的長江水資源加上肥沃的土壤,讓這裡的水果分外甘甜。然而,該鎮不甘於只做「農民」。早在2002年,園區就依託資源和區位優勢,專注做好食品加工業產業,是枝江市安福寺鎮成功實現農業轉型的關鍵。這一發展模式也使安福寺在湖北多數農業大鎮裡脫穎而出,成為長江經濟帶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一個樣板。
  • 「黃金水道」被「腰斬」長江上還能建多少橋(圖)?
    這些橋梁的建成通車,儘管解決了兩岸的交通問題,為長江經濟走廊的經濟發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於規劃、設計、選址等原因,過多的建橋也給航運、防洪和戰備等帶來了很多困難。  「黃金水道」被「腰斬」  長江作為水上通,道其生命的價值就在於通航上。
  • 湖北宜昌:貨輪經過長江西陵峽
    2020年9月4日,湖北宜昌,貨輪經過長江西陵峽。三遊洞景區,遊客在長江三峽西陵峽峽口觀看長江三峽美景。湖北宜昌,貨輪經過長江西陵峽。湖北宜昌,貨輪經過長江西陵峽。湖北宜昌,貨輪經過長江西陵峽。湖北宜昌,貨輪經過長江西陵峽。
  • 國務院關於依託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
    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規劃和政策的引導作用,以改革激發活力、以創新增強動力、以開放提升競爭力,依託長江黃金水道,高起點高水平建設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推動上中下遊地區協調發展、沿海沿江沿邊全面開放,構建橫貫東西、輻射南北、通江達海、經濟高效
  • 「黃金水道」尚需跨越「三重門」(圖)
    「要用"黃金水道"串起長江經濟帶這條"珍珠鏈",形成直接帶動超過五分之一國土、約6億人的強大發展動力。」  事實上,比起重慶江段,長江「黃金水道」功能的發揮在重慶以下尚面臨著三大制約:上海港作為長江航運與海運的中轉樞紐已經超負荷運行、南京長江大橋等橋梁淨高不足制約著大型船舶的通航、三峽大壩船閘通行能力飽和導致大量貨船滯留。
  • 湖北宜昌秭歸長江大橋通車
    9月27日,由中鐵大橋局承建的湖北宜昌秭歸長江大橋通車。秭歸長江大橋是湖北香溪長江公路大橋項目「五橋一隧」中難度最大、技術最複雜的控制性工程。秭歸長江大橋地處長江西陵峽口,大橋長883.2米,主跨531.2米,寬32.3米,主拱由23節巨大的鋼桁片組成。該橋是目前世界最大跨度鋼箱桁架推力式拱橋,採用的扣掛體系與纜索吊機規模在國內領先。
  • 湖北宜昌:春日時節,長江支流黃柏河山清水秀美如畫!
    2020年3月22日,湖北宜昌,春日時節,宜昌市夷陵區長江支流黃柏河段山清水秀美如畫!湖北宜昌,春日時節,宜昌市夷陵區長江支流黃柏河段山清水秀美不勝收!湖北宜昌,春日時節,宜昌市夷陵區長江支流黃柏河段山清水秀美如畫!
  • 湖北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首榀鋼箱梁順利吊裝
    12月8日,長江宜昌段平靜的江面上,運梁船精確定位在施工中的伍家崗長江大橋橋位中心線下,下午14點30分,隨著現場總指揮周昌棟一聲令下,跨中段鋼箱梁在纜載吊機的牽引下平穩垂直上升,上升約45米後與跨中吊索連接固定,重達243.5噸的龐然大物穩穩懸吊在長江中心。
  • 湖北宜昌白洋長江公路大橋項目復工
    工人進行橋面板的吊裝焊接工作 程國毅 攝(抗擊新冠肺炎)湖北宜昌白洋長江公路大橋項目復工中新網宜昌3月19日電 (吳瀚 程國毅)記者19日從白洋長江公路大橋湖北路橋項目部獲悉,白洋長江公路大橋建設項目獲得湖北宜都市防疫指揮部復工批准,首批返崗的作業人員已全部進入主橋橋面。
  • 【湖北】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首榀鋼箱梁吊裝完成
    本網訊  12月8日,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首榀鋼箱梁順利吊裝,標誌著大橋上部結構施工進入鋼箱梁吊裝階段。宜昌伍家崗長江大橋是宜昌市第9座長江大橋,為主跨1160米的鋼箱梁懸索橋,橋寬31.5米,雙向6車道,主線全長2813米,工程總投資33.66億元,中交二航局承建南岸工程。其中鋼箱梁共分77個梁段,2個索塔處端部節段,2個合龍段,1個跨中梁段,72個標準節段。
  • 上港集團董事長顧金山:將陽邏港打造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核心港區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湖北是重要的戰略市場,公司看好湖北未來。」7月15日,來鄂訪問的上海國際港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上港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顧金山接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將攜手中遠海運集團,將陽邏港打造成長江中遊航運中心的核心港區,為湖北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作出新貢獻。
  • 湖北宜昌:2500尾中華鱘、長江鱘「回家」
    增殖放流活動在長江宜昌段舉行 付蓓蓓 攝2020年長江湖北宜昌中華鱘自然保護區綜合生態補償項目增殖放流活動11月18日舉行,2500尾大大小小的中華鱘、長江鱘等順著人工通道「刺溜」滑下,回歸長江的懷抱。
  • 湖北的長江大橋:宜昌夷陵長江大橋
    夷陵長江大橋(Yiling Yangtze River Bridge),是中國湖北省宜昌市境內連接點軍區與伍家崗區的過江通道,北距上遊葛洲壩水利樞紐大壩約7.6千米,北距上遊至喜長江大橋約4.1千米,南距下遊宜昌長江公路大橋約10千米;該橋線路北起點軍區夷橋路與江南路立交樞紐,上跨長江水道
  • 讓黃金水道最大限度發揮「黃金」作用
    長江黃金水道是蕪湖最大的交通優勢,200公裡長江岸線也是不可多得的資源,蕪湖已獲批為國家糧食、肉類、木材等進境指定口岸,大通道、大平臺、大通關建設,讓蕪湖的開放優勢更加明顯。我市「十三五」發展規劃提出,發展鐵水、公水、幹支直達、江海聯運等多式聯運方式,全力推進皖江航運中心和安徽外貿主樞紐港建設,不斷增強港口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努力將蕪湖港打造成安徽水上門戶、長江中下遊江海多式聯運綜合樞紐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重要餵給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