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令全球汽車市場「停擺」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預計二季度虧損

2020-12-14 新浪財經

來源:央視

原標題:疫情令全球汽車市場「停擺」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預計二季度虧損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寶馬、大眾和奔馳不約而同發布業績展望,預計將在今年第二季度陷入虧損。

德國寶馬集團6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2020年第一季度,寶馬集團汽車部門的收入為179.89億歐元,同比下滑6.4%。寶馬集團在聲明中表示,由於美國和歐洲的新冠肺炎疫情限制措施令汽車市場停擺,寶馬汽車將在第二季度出現虧損。

在寶馬汽車發布業績展望之前,其競爭對手大眾汽車和梅賽德斯-奔馳汽車的製造商戴姆勒公司也表示,今年的4月份是汽車製造商最慘澹的一個月,可能都將在第二季度陷入虧損。

位於韓國首都圈地區的起亞汽車工廠,年產量達32萬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韓國汽車海外銷量銳減,起亞汽車不得不在4月下旬停產一周。

韓國起亞汽車工廠工人 樸某:我能接受工資減少,擔心的是長此以往,就業不穩定。

受疫情衝擊,韓國現代、起亞汽車已陸續關閉6家海外工廠。全球生產基地開工率降至65%。自3月中旬起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 福特、通用和菲亞特克萊斯勒宣布北美工廠開始停產,15萬工人回家待業。歐洲的汽車製造業也隨著疫情爆發逐步停擺,僅歐洲就有111萬汽車業相關員工生計受到影響。據統計,到4月初全球停產的整車廠超過150家,而停產的零部件企業超過3000家。

除了產能的縮減,疫情期間受抑制的出行需求,也令汽車銷售市場元氣大傷。在美國洛杉磯港,受疫情的影響,大量進口汽車整齊排列滯留碼頭。在費城的二手車交易市場,大批二手車無人問津。

數據顯示,德國汽車銷量在3月下降了38%,這已是主要歐美市場中表現最好的國家,義大利的降幅甚至達到85%。

隨著歐洲各國逐步解封,歐洲汽車業迎來復工潮。義大利蘭博基尼汽車公司5月4日起正式復工復產,5月7日,蘭博基尼將通過線上的形式發布一款新車型。事實上自3月13日停工之後,其位於義大利聖亞加塔·波隆尼的工廠就對部分生產線進行了改造,轉為 為醫院生產口罩和防護面罩,並與其他企業合作生產呼吸器。

在此之前,德國的大眾汽車公司旗下的兩家工廠已經於4月20日率先復產,到4月27日,大眾最大的沃爾夫斯堡總廠也迎來了復工。工人們需要測量體溫,並在家裡換上工作服,以免在工廠更衣室聚集。大眾汽車表示,工廠地板上已經貼上標記,以便工人能夠更好地保持1.5米的距離。

與歐洲同僚們相比,美國汽車廠商的復產計劃至今仍遙遙無期。早在4月下旬,通用、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三大美國車企就共同表態,計劃在5月4日開始逐步恢復生產。但是該計劃遭到美國汽車工人聯合會的強烈反對。4月29日起,三大美國車企便陸續宣布此前的復工計劃無限期延遲。專家分析,下半年汽車市場應該會反彈,但2020年的銷量可能比2019年下降25%。

相關焦點

  • 拯救德國汽車
    殘酷的是,疫情成為影響德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導火索,也讓這個火車頭迎來了一次罕見的急剎車。龍頭企業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也紛紛交出史上最殘酷的季度或半年答卷。其中,大眾汽車集團二季度虧損24億歐元,寶馬集團二季度營業虧損6.66億歐元,戴姆勒集團二季度淨虧19.06億歐元。
  • 德國三大汽車品牌11月中國市場銷量大增
    德國三大豪華車品牌奔馳、寶馬、奧迪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球銷量均實現增長,並且3家公司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幅均超過兩位數。奔馳發布的統計顯示,奔馳11月份全球銷量約20.9萬輛,同比增長5.3%;其中,中國市場當月銷量約5.8萬輛,同比增長11%,創下奔馳在中國市場歷年11月銷量紀錄。寶馬發布的統計顯示,11月份寶馬集團全球銷量約22.6萬輛,同比增長1.4%;中國市場當月銷量約6.8萬輛,同比增長12.1%。
  • ...給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有德國汽車生產商就表示,今年二季度...
    抗疫不力,美國拖累全球經濟復甦步伐;①今年二季度,美國國內生產總值按年率計算下滑了32.9%,創下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的最大降幅。而由於在應對疫情上的糟糕表現,美國下半年的經濟復甦前景不容樂觀。美媒撰文指出,美國已經成為了全球經濟復甦的主要風險;②文章稱,美國多州在疫情尚未得到控制便過早地重啟經濟之後,疫情的再度蔓延又迫使多地暫停經濟重啟計劃,大量公司不得不縮減規模,甚至關門停業,這給海外合作商造成了不小的衝擊;③文章稱,相比之下,中國及時有效地控制住了疫情,率先實現了二季度GDP增速由負轉正,給全球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 全球銷量暴跌32%,在華卻逆漲5%!德國3大汽車巨頭靠中國回血?
    據越通社周四(9月10日)最新報導,全球知名諮詢公司安永(EY)剛剛發布的一項研究顯示,德國三大汽車製造巨頭——大眾、寶馬和戴姆勒表示,2020年二季度其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與2019年同期相比均增長了5%左右。
  • 德國著名汽車品牌介紹
    德國,曾經發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曾是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有著深厚的工業基礎。它的汽車聞名於世界,製造的汽車遍布世界的角落,製造的汽車非常受人歡迎,顧客人群有老有少。那你知道德國車有哪些品牌呢?從1984年大眾汽車進入中國市場,大眾汽車是第一批在中國開展業務的國際汽車製造商之一。大眾汽車自進入市場以來,就一直保持著在中國轎車市場中的領先地位。大眾是在汽車領域和我國合作最成功的品牌,其桑塔那、捷達、帕薩特幾乎壟斷了我國中檔汽車市場,VW標誌婦孺皆知,有較好口碑。
  • 交付量暴跌94% 德國汽車業幾近冰凍
    除了交付量和訂單令人瞠目結舌,德國國內的需求也經歷了同樣的下跌,德國聯邦機動車行駛管理局的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德國4月新車註冊約12萬輛,同比下降61%,創下199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一方面,疫情在全球的擴散,讓汽車需求銳減。評級機構穆迪認為,由於對消費者需求和情緒的敏感性,汽車行業一直是受到衝擊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
  • 暴漲,我們分析了歐洲三大新能源汽車市場,「全球最大」恐不保
    這是「汽車人參考」的第253篇原創文章 歐洲新能源汽車銷量會反超中國嗎?「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已經拿了五年的稱號,還能不能保住?
  • 為何德國汽車品牌形勢好於法國和義大利?
    這家德國汽車製造商旗下所有品牌的全球銷量在2月份下降了25%,這其中的原因是中國官方在大眾最大的單一市場實施了嚴格的疫情隔離措施。相比之下,PSA在今年前兩個月出現了財務上表現最好的情況,由於推出了標緻2008跨界車和歐寶/Vauxhall Corsa小型車等新車型,PSA獲得了創紀錄的訂單。
  • 中國市場二季度率先轉好,阿迪達斯預計下季營收改善
    歐洲當地時間2020年8月6日,阿迪達斯集團(Adidas AG)公布2020財年第二季度業績,在截至6月30日的三個月中,這家運動品巨頭淨虧損3.06億歐元,而去年同期的收入為4.62億歐元。事實上,全球疫情影響之下,阿迪達斯二季度的營收情況已經略好於預期。市場觀察員此前預計,阿迪達斯二季度每股虧損1.62美元,營收33.4億美元。
  • 和中國市場不同的德國市場,都有哪些優秀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作為國內汽車的老牌代表,比亞迪憑藉新能源這一全新的市場定位,成功的實現了品牌突圍,短短幾年便登上了市場王座。就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分析來看,比亞迪儼然已經佔據了半壁江山,但不同國家汽車市場的發展形勢是不一樣的,而在中國,德國的新能源市場發展形式是怎樣的呢?
  • 除了汽車 還有哪些德國品牌常用於我們生活
    而德國製造往往被人忽略,說起德國製造,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汽車。但是除了汽車,我們居家生活每天在用的很多產品都是德國製造。 下面就來說說這些德國品牌: >以美洲獅為品牌LOGO,同樣是德國一家以生產鞋與運動服為主的大型跨國公司。
  • 【外盤點評】疫情令市場承壓 美股漲跌不一
    由於美國疫情嚴峻形勢令市場承壓,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在14日早盤高開,盤中走弱,午後出現分化,收盤時紐約三大股指漲跌不一。  瑞銀集團財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資官馬克•黑費爾表示,美國將在14日開始接種疫苗和英國上周已經開始接種疫苗等消息有助於抵消對節日季實施更嚴格疫情管控措施的擔憂。雖然對新冠肺炎感染人數增加的擔憂在上周令全球股市承壓,但14日早間標普500指數期貨上漲。
  • 德國三大汽車集團達成共識全力發展電動車
    如今,德國人同意了。近日在德國汽車工業協會(VDA)撮合下,德國三大汽車巨頭的高管們進行磋商,最終就汽車行業未來策略達成一致。大眾集團、戴姆勒集團和寶馬集團一致決定:未來屬於電動車。該計劃也將會成為汽車製造商、VDA、德國政府的共同立場。德國人聲稱,十年內電動車將成為汽車製造商遵守歐盟環保法規的唯一技術。德國政府預計至2030年德國需要30萬個充電樁,1000萬臺電動車。
  • 理性看待疫情對全球汽車產業鏈的影響
    這類「多米諾骨牌」似的連鎖反應導致汽車供應鏈面臨著嚴峻風險。 2. 疫情影響波及全球 目前,疫情對全球汽車供應鏈的影響已開始顯現。 目前,德國博世(Robert Bosch)、偉巴斯特、法國法雷奧(Valeo)等世界零部件巨頭基本在湖北省內,尤其是武漢市,都建有工廠。產能除了滿足中國汽車市場的需求,還向全球市場輸出。受疫情影響較為突出的還有韓國現代汽車。為現代汽車和起亞汽車供應汽車線束的企業主要位於中國,且產能巨大。
  • 德國三大車企發力電動化數位化轉型 看好中國市場
    截至當地時間4日,德國三大車企大眾、寶馬、戴姆勒均公布了未來5年內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的重點投資和發展計劃。三大車企均表示看好正持續復甦的中國市場。 戴姆勒12月4日宣布,未來五年將在研發、不動產、工廠及設備領域投資超過700億歐元,繼續加速電動化和數位化轉型。其中,大部分投資將用於梅賽德斯-奔馳乘用車業務。
  • 全球最大郵輪公司季虧44億美元,而中國市場有望率先復甦
    圖源:網絡作者:吳文武日前,全球最大的豪華郵輪公司嘉年華發布二季度財報,第二季度淨虧損44億美元,收入僅為7億美元,低於去年同期的48億美元,創下了該公司史上單季虧損的最高紀錄根據國際郵輪協會在2019年底發布的《2020年郵輪業發展前景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全球郵輪遊客量達到2850萬人次,全球收入1500億美元,預計2020年將會有3200萬人次乘客乘坐郵輪。然而突然襲來的新冠疫情讓全球郵輪行業「停擺」,給郵輪企業也帶來了沉重打擊。
  • 汽車大國德國人最愛的汽車品牌TOP10,第一名是…
    德國汽車品牌佔領了全球汽車市場的大半江山,有的人只鍾愛奔馳,而有的人則偏愛沃爾沃。想必在汽車方面,德國人一定有更深的了解。市場研究機構Splendid Research對1963名德國人進行了最受喜愛的汽車品牌調查,形象,認知度和購買可能性是決定汽車製造商品牌實力的主要因素。然後,該研究根據其調查結果列出了TOP10的德國人最愛汽車品牌。
  • 三大航空公司上半年淨利均現虧損 海外疫情或成行業復甦關鍵變量
    受新冠疫情影響,業內普遍預計,航空運輸業的市場結構、行業競爭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至於行業復甦進度,海外疫情的發展方向將成為主要變量。貨運業務是核心亮點從三大航披露的數據來看,中國國航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96.46億元,同比降幅54.61%,期內淨利潤虧損為94.4億元,去年同期為盈利31.4億元。
  • 德國汽車製造商認為中國擁有汽車的未來
    原標題:德國汽車製造商認為中國擁有汽車的未來   德國的汽車製造商們知道,他們行業的未來是電動汽車、自主汽車和中國汽車。   根據國際汽車製造商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Motor vehicles Manufacturers)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生產的乘用車總計約2500萬臺,中國已經成為許多全球汽車品牌的最大市場,而且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銷量超過任何其他國家。
  • 長城汽車攜雙品牌進軍印度市場 疫情衝擊下出海能否助力自主車企...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幹群芳 在中國汽車業受疫情衝擊全面延遲復工之時,2月5日,印度德裡國際車展如期舉辦,並且吸引了多家中國汽車品牌參展。其中,首次參展的長城汽車亮相了哈弗品牌和長城EV品牌旗下多款車型,並正式宣布啟動印度市場戰略,將打造完整的研、產、供、銷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