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德國汽車

2021-01-15 汽車公社

全球引以為傲的德國汽車產業正在遭遇打擊,短期內必須要依靠中國市場,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電氣化、智能化的轉型,拯救德國汽車產業必須是他們自己。

德國汽車工業遭遇了近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麻煩。


一直以來,德國汽車產業被視為德國經濟增長的保障,而汽車工業佔德國工業增加值的10%,並對金屬製造、電氣設備、機械製造、玻璃、陶瓷和電信等許多行業提供支持,大約有93.6萬人直接或間接以汽車產業為生。毫無疑問,汽車業不景氣,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復甦。


殘酷的是,疫情成為影響德國汽車工業發展的導火索,也讓這個火車頭迎來了一次罕見的急剎車。龍頭企業大眾、寶馬、戴姆勒等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也紛紛交出史上最殘酷的季度或半年答卷。其中,大眾汽車集團二季度虧損24億歐元,寶馬集團二季度營業虧損6.66億歐元,戴姆勒集團二季度淨虧19.06億歐元。



無論是車企銷量、營收利潤降低,還是迫不得已的降薪裁員,甚至是一些上遊零部件企業走向破產倒閉,不幸開始席捲這個在全球以汽車引以為傲的國度。


伴隨著智能化和電氣化的轉型,德國車企無不在謀劃新的出路。從大眾全球上千萬輛的純電動車產能規劃,到豪華品牌奔馳、寶馬的頻頻的新能源動作,大象艱難轉身,這也意味著德國車企在轉型時要放棄之前上百年積累下來的技術優勢,從零開始。


誰能拯救「墜落」的德國汽車產業?中國在2009年的危機中拯救了德國汽車製造商,而這一次不少人認為可以繼續信賴中國,畢竟中國市場貢獻了他們收入中的35%到50%。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中國市場自主品牌的崛起,日系的猛攻,德系品牌才是他們自己的拯救者。


來自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7月份德國汽車產量已降至1975年以來的最低水平,8月汽車生產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了近三分之一。協會預計,今年德國汽車總體產量將下降25%。


汽車產業鏈就是如此神奇,幾乎牽一髮而動全身,德國汽車行業正面臨一個充滿噩耗的秋天,裁員、破產和關閉工廠的消息接踵而至,序幕已經拉開:大眾汽車子公司、卡車製造商曼集團宣布將裁員9500人;汽車零配件供應商大陸集團計劃裁員3萬人以上。另外一份消息來源稱,該集團還將關閉位於亞深的輪胎工廠。而大陸集團的最大股東舍弗勒集團將額外裁員4400人,但其實2018年以來,舍弗勒集團已裁員8250人。



德國《汽車周刊》援引專家的數據預計,由於疫情導致不少德國工廠停工停產,今年的汽車業或將裁員達10萬人。如果說大公司還可以通過瘦身的方式,獲得新的生存機會,那麼德國汽車工業領域真正令人揪心的場面,正在一些小企業上演。在緊縮措施都不再起任何作用的地方,小公司就只剩下申請破產一條路。


因為電動化的推進,汽車發動機缸體鑄造商正在喪失機會。2019年11月,德國曾經的第三大發動機缸體鑄造廠Halberg Guss申請破產。另外精細玻璃生產商弗拉貝格有限公司、塗裝設備公司艾森曼、 BBS 輪轂、莫爾電池和費裡塔斯橡膠公司,也紛紛就接受了破產的命運。


汽車業危機重創德國經濟的橋段還在持續上演,特別是大眾、戴姆勒和寶馬供應零配件的900家供應商。三大汽車廠商第二季度銷量下跌三分之一,有會計師事務所的評估顯示銷售額與去年同期相比 423 億歐元(合約501億美元),這相當於整個零配件行業年營業額的一半。波士頓諮詢公司合伙人表示,「我們認為,市場不會迅速回到危機前的水平,至少要到 2023 年才能恢復到 2019 年的水平。」



德國《星期日世界報》獲得的一份分析報告顯示,很多公司缺少應對這一變化的資金。專注於中小企業和金融業務的福克斯企業融資公司負責人阿爾諾· 富克斯說:「上市公司的困境已經很明顯,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供應商處境極其危險,紅燈已經亮起。」


富克斯舉了電纜製造商萊尼集團的例子,該集團債務已達到其市值的7倍。這家位於紐倫堡的企業正嘗試通過出售一個部門恢復支付能力。另一個關鍵指標是債務利潤比率,從德國復興信貸銀行獲得國家補助的座椅製造商格拉默公司的這一比率已經失控。根據福克斯企業融資公司的數據,格拉默公司要用11年的稅前利潤才能還清債務。


此外,隨著行業競爭加大,轉型需要更多的資金技術投入,該行業還缺少可支配流動資金。今年上半年,僅大型上市零配件供應商就損失了74億歐元的流動性,富克斯警告:「特別是中小型供應商可能出現大規模倒閉。」不少德國行業觀察人士嗅探到這種危機,認為德國汽車工業已經開始走向死亡。


一方面是德國汽車工業殘酷的現狀,另一方面是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回暖,中國無疑成為跨國車企的避風港。來自乘聯會的數據顯示,從今年5月份開始,中國乘用車市場的表現就逐步取得復甦,實現了連續4個月的銷量同比增長,今年淡季市場車市的表現並不淡。接下來的9月和四季度,中國汽車市場還將迎來翹尾趨勢。


是的,得益於對疫情的及時、有效控制,中國車市成為了全球車市最先復甦的板塊。毫無疑問,中國市場也將有效地幫助德國車企走出困境,大背景就是大眾、奧迪、戴姆勒和寶馬等汽車製造商在中國市場上佔據著主導地位。德國非公開金融機構Metzler的分析師皮珀估計,這四家公司在中國豪華汽車市場的總份額超過90%,相比較在全球約為85%。



戴姆勒公司董事長康林松此前在接受央視採訪時表示:我們在中國市場取得了「V形反彈」,這對我們來說是巨大的收益。在過去的幾個月,我們在中國市場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我相信中國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所以我們持續對中國進行大量投資。康林松還在公開場合表示,「對戴姆勒和奔馳而言,中國雖非故土卻親似家園。」


根據高盛的數據,目前高端汽車製造商佔到中國汽車總銷量的15.3%,高於2016年的9.6%,但這個全國的平均值遠低於沿海城市25%-29%的水平,這也意味著未來豪華車市場還將進一步爆發。而中國市場的崛起可能是德國汽車股在過去20年裡的表現遠遠好於美國同行和整個歐洲股票市場的最大原因。


中國在2009年的危機中拯救了德國汽車製造商,這一次德國汽車更是押寶了中國。據總部位於法蘭克福的Union Investment的投資組合主管穆德斯估計,中國市場貢獻了他們收入中的35%到50%。被譽為「汽車教父」的德國著名汽車經濟專家杜登霍夫表示,德國車企十分看好中國在新型電池以及無人駕駛等領域積累的優勢,中德車企合作有著廣闊的前景。


當然這份長期的「友好關係」也面臨著挑戰。這些企業在中國推廣的汽車中,越來越多的車型是由中國本土合資企業生產的,剩下一半才是它們自己生產的。而在與中國的合資企業當中,德方並沒有參與到實際的管理當中,隨著這種剝離的情況加劇,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的局面會變得更加尷尬。



隨著德國汽車市場在全球汽車市場中地位的沒落,中國市場重要性變得越來越高,未來德國人勢必將會加大對合資公司甚至是中國市場的控制權。而以大眾為代表的車企在股比開放上的努力正印證了這一點,所以才有了南北大眾和江淮大眾三家合資公司,前者幾乎被大眾汽車完全掌控。


寶馬在2018年籤署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協議,將其在關鍵的三方合作關係中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躍躍欲試的心機一覽無遺。不光是寶馬,戴姆勒也試圖在北京奔馳這家合資公司中提升自己的份額,以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和利益。但是目前雙方就股比爭論得不可開交,甚至傳言北汽將要增持戴姆勒股份,毫無疑問德國人是無論如何都不太願意的。


雖然中國市場一度成為德國車企和德國汽車工業的救世主,但從企業內生力、從德國汽車工業長遠的發展角度來看,本土市場、來自新能源和智能化的轉型,才能從根本上梳理德國汽車工業的供應鏈體系。


過去100多年,以內燃機為代表的德國,的確是汽車行業的領軍者,由此也奠定了德國汽車工業在全球的地位。時代變化、滄海桑田,隨著「排放門」等事件的出現,德國汽車的神話似乎逐步走向破滅。新的清潔化能源時代逐步開啟,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勢力,當之無愧成為汽車行業的顛覆者,而智能化和電動化的趨勢,也不斷試圖挑戰德國在汽車工業中的地位。


在轉投新能源之後,德國汽車製造商又面臨著美國、日本等競爭對手的領先優勢,例如為加快氫燃料電池研發,寶馬2013年就開始與豐田汽車聯手。另外,在智能網聯、數位化領域,德國乃至歐洲的汽車產品與中國本土車企如今產品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比如大眾的ID.3因為車輛軟體問題頻繁跳票,而ID.3被視為德國汽車工業新時代的開端產品。



德國汽車還能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嗎?這幾乎是每個德國汽車從業者、政客們所需要擔憂的話題。大眾汽車集團深刻認知到生產電池以及電動汽車而非發動機與內燃機車的必然需求、新地緣政治的威脅正在迫使汽車製造商們加速並深化改革,否則部分汽車製造商將面臨生死存亡的危機。


大眾集團CEO迪斯之前表示:「從現有形勢來看,未來10年時間裡,德國汽車行業還能夠在全球內保持領先的概率或許只有一半,50%的可能性。」迪斯補充道,現在二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減排已經對車企造成了巨大的壓力,一些社會活動也開始提倡共享出行,這對個人出行以及汽車所有制帶來了挑戰。


是的,轉型勢必會帶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陣痛,產業變革、淘汰、切換、破產、失業,甚至是城市從繁榮到蕭條,都是產業轉型帶來必不可少的代價。開始一段時間必然是生死關頭,但鳳凰的涅槃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來自外媒的消息顯示,德國金屬業公會有關建立區域「轉型集群」的提議被採納,目標是在目前眾多供應商嚴重依賴燃油機的區域,推行積極的區域結構性改革政策,這也將為這個支柱產業的生態發展和社會轉型做出重大貢獻。


所以,要問德國汽車還能強大嗎?從短期來看,無論是奔馳還是寶馬,甚至在全球布局廣泛的大眾,從豪華車到普通汽車,足以讓德系繼續立於不敗之地,百年品牌的紅利、慣性的延續和樹立起來的品牌認知,幾乎很難以在短時間內就出現夭折。


而未來德國汽車強大的根源則從過去內燃機技術轉型到新能源、電氣架構和智能網聯方面,當前德系車企在上述幾方面的激進與投入,特別是在電氣架構集成度定義,以及德國工業4.0在汽車製造上的延伸,足以推動德國汽車保持一定的領先性。因此,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電氣化、智能化的轉型,拯救德國汽車產業必須是他們自己。


汽車公社 | 每日汽車

微信號:iauto2010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到

其他公眾號

相關焦點

  • 德國最大的汽車公司——大眾汽車
    車如其名的德國最大汽車公司大眾汽車公司是當今世界十大汽車公司之一,是一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汽車活動的跨國汽車集團。大眾汽車公司顧名思義就是為大眾生產汽車。該公司創建於1938年德國的下薩克森州,當時是由德國政府主導,由「德國勞工陣線」(相當於總工會)出面組建的一家汽車廠,創始人之一就是當年德國著名的汽車設計大師費迪南德·波爾舍博士。
  • 德國的「汽車之最」
    德國的「汽車之最」德國最早發明的汽車185年1月29日,德國工程師卡爾,本茨研製成功的世界上第一輛三輪汽油發動機汽車,向帝國專利局申請汽車發明專利德國最早開設的國外汽車銷售專賣店—1888年5月,卡爾·本茨主持了埃米爾·羅傑在巴黎達姆大街52號開設的汽車專賣店的開業儀式,專營德國奔馳汽車,使之成為德國奔馳汽車公司在國外開設的第一家汽車專賣商店開創了汽車銷售行業的先河。
  • 德國汽車文化 自駕遊汽車街拍
    首次踏足歐洲經濟中心德國,筆者被此地的汽車文化和酒文化深深吸引,近十天的西南部自駕遊,滿腦子都是車車車。德國汽車文化給筆者的印象:1、奔馳是最多人選擇的品牌,其次是保時捷、大眾、奧迪,寶馬反而比較少。3、汽車沒有報廢機制,到處都是有味道的老爺車,幾乎都叫不出車型。4、改裝文化也是非常正,所謂「正」是指他們有追求性能,也追求觀感,但是非常理性和美觀,外觀原裝度非常高,這麼多天只看見一輛大傾角大拋邊低趴HF。
  • 德國汽車文化
    這個國家的人,對於汽車的愛,已經是深入骨髓了。   先說德國人開車的速度。並不是每一輛車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都狂飆180的。而德國有一個ADAC,全稱是「全德汽車俱樂部(Allegemeiner Deutsche Automobil Club)」。這個ADAC可了不得:擁有數十架直升機,數千輛服務車和近萬名志願者以及專職工作人員,只要是和汽車有關的,他全管。
  • 德國著名汽車品牌介紹
    德國,曾經發起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國家,曾是世界科技最發達的國家,有著深厚的工業基礎。它的汽車聞名於世界,製造的汽車遍布世界的角落,製造的汽車非常受人歡迎,顧客人群有老有少。那你知道德國車有哪些品牌呢?大眾大眾汽車公司是德國最年輕的、同時也是德國最大的汽車生產廠家。使大眾公司揚名的產品是甲殼蟲(Beetle)式轎車(由費迪南· 保時捷設計),該車在80年代初已經生產了2000萬輛。它啟動了大眾公司的第一班高速列車,緊隨其後的高爾夫(Golf)、帕薩特(Passat)等也暢銷全世界。
  • 德國汽車製造商認為中國擁有汽車的未來
    原標題:德國汽車製造商認為中國擁有汽車的未來   德國的汽車製造商們知道,他們行業的未來是電動汽車、自主汽車和中國汽車。   據CNN旗下財經網站報導稱,包括寶馬(BMW)和大眾(Volkswagen)在內的德國知名汽車製造商本周已經和中國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快在中國開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步伐。   外媒指出,這表明大家都認為,中國手握著通向汽車產業未來的鑰匙。
  • 大眾汽車總部在德國哪裡
    【太平洋汽車網】大眾汽車總部在德國沃爾夫斯堡。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成立於1937年,是德國最大企業,大眾汽車公司是一個在全世界許多國家都有生產廠的跨國汽車集團,主要子公司有德國大眾公司,德國奧迪汽車公司,捷克斯柯達汽車,保時捷集團,西班牙西亞特公司等。
  • 汽車發源地的德國有哪些品牌
    德國是現代汽車的發祥地,以汽車和精密工具機為代表的高端製造業,是德國的重要象徵。德國汽車工業已經走過了120多年的發展歷程。德國製造在一些人眼裡就是高品質的代表,那麼今天就來帶大家看一下德系車都有哪些品牌。大眾(德國大眾集團Volkswagen Group),德國大眾汽車集團成立於1937年,是德國最大企業,總部位於德國沃爾夫斯堡。
  • 青年汽車悄購德國威盛巴士
    前後努力長達1年無緣薩博汽車,近日突然傳來消息,青年汽車與德國威盛巴士好事將近。若不是浙江省發改委的一則批覆公告「洩密」,青年汽車這次的保密工作做得還挺好的。  昨天,記者聯繫上了青年汽車集團董事局主席龐青年,他正帶隊在德國詳談收購的細節。
  • 汽車之鄉德國的文化魅力
    德國汽車世界聞名。大眾、梅賽德斯-奔馳、保時捷、歐寶、奧迪和寶馬等品牌都是高品質和創新的代名詞,提升了德國作為旅遊目的地的形象。全國各地有200多個景點和博物館,提供以汽車和科技為主題的激動人心的體驗。例如,大眾汽車在其家鄉沃爾夫斯堡開設了一個非常棒的主題公園。
  • 汽車大國德國人最愛的汽車品牌TOP10,第一名是…
    德國汽車品牌佔領了全球汽車市場的大半江山,有的人只鍾愛奔馳,而有的人則偏愛沃爾沃。想必在汽車方面,德國人一定有更深的了解。市場研究機構Splendid Research對1963名德國人進行了最受喜愛的汽車品牌調查,形象,認知度和購買可能性是決定汽車製造商品牌實力的主要因素。然後,該研究根據其調查結果列出了TOP10的德國人最愛汽車品牌。
  • 上海汽車博物館「藝動」系列跨界展覽 「形躍——德國汽車設計與...
    2019年4月18日,「形躍——德國汽車設計與音樂」主題展於上海汽車博物館(Shanghai Auto Museum)正式開幕。作為上海汽車博物館「藝動」跨界系列2019年度的首個主題展覽,該展覽也是德國藝術家勞夫•艾伯特(Raughi Ebert)在中國的首次展覽。
  • 海外:德國汽車工業發展的七大戰略特徵
    德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成就和戰略特徵,在整個歐洲最為突出和典型。從一定意義上講,探討德國汽車發展戰略,就是探討歐洲汽車發展戰略。德國既是世界汽車的發源地之一,也是目前世界第四大汽車生產國。汽車在給德國帶來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成為德國科技實力的主要載體。精緻一流的汽車成為德國的名片。截至2007年底的數字,可以反映出德國汽車工業在其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
  • 利人又利己的德國汽車保險
    德國的車輛稅,徵收原則比較簡單:一是要考慮汽車發動機的排量,車輛稅與之成正比;二是有沒有環保裝置,比如催化劑或是柴油機的顆粒過濾器是選擇的車是柴油機還是汽油機。總的原則是:誰開的車環保,誰就少稅。現在一輛排量為20升的汽油車,一年的車輛稅大約是150歐元左右至於車輛保險,那是比較複雜的,需要填寫的表格中涉及不少個人信息而且有一套專門的學問,將在後面專述。
  • 德國啤酒文化氛圍淡化?啤酒銷量日益下降,還能不能拯救?
    不難回溯出,德國對啤酒發展史和釀造科學的貢獻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不僅是大多數貯藏啤酒品種的誕生地,也創造出了許多獨特的艾爾風格,可類比該國對哲學、文學世界和音樂殿堂之貢獻。於是可以一說德國蘊含了世界上最濃厚的啤酒文化。
  • 德國汽車類雜誌都有哪些?
    客觀來講德國的汽車市場相比國內要更加成熟,因此,在汽車類雜誌方面也會比國內更加成熟。而什麼叫做成熟?其實汽車市場的逐步成熟就是市場逐步細分的過程。汽車市場如此,反映在一車類雜誌方面,也是如此,因此總的來說德國的汽車類雜誌有著更豐富的內容側重點,有著更多的種類劃分。下面呢就來為大家逐一介紹一下現在德國市面上主流的汽車平面媒體,大家搬起小板凳,準備好瓜子,一份誘人的精神食糧已經準備出鍋了。
  • 德國汽車產業徹底恢復還需時日
    德國三大汽車廠商近期也準備恢復生產,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三大汽車廠商將於近兩周內逐步恢復在德國各地的生產。但是,復工復產並不意味著德國汽車工業就能迅速重回常態。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估計,德國汽車生產要想徹底恢復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時間。 目前,德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困境也相對複雜。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德國車企供應鏈尚未完全恢復。
  • 德國的共享汽車在開花
    [億歐導讀] 儘管核心業務依然是汽車製造、銷售和汽車金融,但是汽車發源地德國的幾大車企正通過物聯網技術試水共享汽車市場,競相把自己定位為智能移動出行方案的提供者。 唐曉欣從加拿大搬到德國不久,就在朋友的推薦下,在可以按分鐘租賃、並可隨處停車的car2go平臺上進行了註冊,並用自己的加拿大駕照和護照在該網站位於斯圖加特的門店完成驗證,並獲得一張身份感應卡。這個平臺在唐曉欣所居住的斯圖加特提供了500輛電動版Smart汽車,供用戶租賃。
  • 2021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汽配展 德國汽車及零配件展覽會
    2021年德國法蘭克福國際汽車零配件及售後服務展覽會英文名稱:Automechanika2021年9月14-18日地點:德國法蘭克福展覽中心法蘭克福汽配展是全球領先的汽車維修行業貿易展覽會。在國際工業會議上,汽車修理廠和汽車貿易展覽會受到慶祝,並確定了發展趨勢。Quickfacts of Automechanika 2018德國汽配展創建於1971年,每兩年一屆,迄今已有46年的歷史,是全球具規模的國際汽車零部件、工藝裝備及相關工業展覽會。這個展覽會每屆都吸引著數千家的國際企業參加。
  • 德國汽車之旅攻略---德國景點導覽稿
    德勒斯登 Dresden易北河畔佛羅倫斯,奧古斯丁王朝古都,歷經磨難堅韌不折,頂尖科技孕育之地大眾汽車透明工廠Die Gläserne Manufaktur大眾汽車透明工廠位於德勒斯登的中心地帶、藝術與影視作品、參與研究站的活動等等,同時展現了大眾汽車的先進理念、大眾的品質保證,在這裡設計是可以感受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