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歐洲部分國家開始逐步解除防控措施,部分生產活動也逐步恢復。德國三大汽車廠商近期也準備恢復生產,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三大汽車廠商將於近兩周內逐步恢復在德國各地的生產。但是,復工復產並不意味著德國汽車工業就能迅速重回常態。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估計,德國汽車生產要想徹底恢復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時間。
目前,德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困境也相對複雜。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德國車企供應鏈尚未完全恢復。例如,一些重要零部件產於義大利等國,這些國家尚處於停工和「封鎖狀態」。加之,歐盟境內多國目前仍在實行封鎖邊境或邊境管控政策,物流運輸成為企業生產的一大瓶頸。
另一方面,整個歐洲汽車銷售市場受疫情影響出現了嚴重萎縮。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歐洲汽車銷售量下滑了55%。根據安永估算,4月份歐洲汽車銷量將萎縮70%。歐洲普通居民收入受疫情影響,領取短時工作津貼人數激增,有些人甚至面臨失業風險。收入水平降低對消費的抑制作用逐漸顯現,汽車銷售市場自然也無法倖免。同時,大部分企業在疫情之下也面臨經營困難,其在商用車方面的預算也將被大幅縮減。市場分析認為,今年德國新車銷量有可能下降15%至20%。
受產銷兩方面因素影響,今年德國乘用車產量將萎縮至380萬輛,較去年減少90萬輛,較2018年減少130萬輛。產量嚴重下滑將導致近10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威脅。目前,德國汽車行業僅在生產領域的就業人數就高達83萬,是德國提供就業崗位的支柱行業。
為了刺激汽車市場需求,德國汽車企業近日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再次引入折舊補貼,以提高消費者購買力。其具體建議包括,政府針對汽油和歐6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型實施購車折舊補貼等。寶馬集團總裁齊普策對媒體表示,購車折舊補貼可以作為全面經濟刺激政策的一部分,補貼也將促進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新能源汽車。
大眾集團品牌總裁布蘭德施塔特認為,購車折舊補貼在金融危機後對扶持汽車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次疫情下,政府應當實施類似的補貼,並將燃油車納入其中。德國汽車廠商希望政府能夠在夏休季之前啟動補貼項目。
2009年1月份至9月份,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汽車工業帶來的衝擊,德國政府針對個人消費者實施了購車補貼政策,金額高達2500歐元。當時,德國政府為此拿出了50億歐元,共補貼了近200萬輛新購車輛。
目前,作為德國汽車工業中心的巴伐利亞、下薩克森、巴登符騰堡等聯邦州對這一設想均表示支持。據悉,德國聯邦政府目前也已經收到來自汽車行業的相關建議。
根據業內人士估算,該項補貼的總額度有可能將達到20億歐元甚至更高。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政府對這一提議的反應似乎並不積極。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汽車工業同其他很多行業一樣,在疫情衝擊下面臨極其困難的境況。但他仍然認為,應當根據既定的經濟紓困計劃扶持行業和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