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汽車產業徹底恢復還需時日

2020-12-07 環球網

來源:【經濟日報】

隨著歐洲部分國家開始逐步解除防控措施,部分生產活動也逐步恢復。德國三大汽車廠商近期也準備恢復生產,大眾、寶馬和戴姆勒三大汽車廠商將於近兩周內逐步恢復在德國各地的生產。但是,復工復產並不意味著德國汽車工業就能迅速重回常態。據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估計,德國汽車生產要想徹底恢復可能需要數周甚至數月時間。

目前,德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困境也相對複雜。一方面,受疫情影響德國車企供應鏈尚未完全恢復。例如,一些重要零部件產於義大利等國,這些國家尚處於停工和「封鎖狀態」。加之,歐盟境內多國目前仍在實行封鎖邊境或邊境管控政策,物流運輸成為企業生產的一大瓶頸。

另一方面,整個歐洲汽車銷售市場受疫情影響出現了嚴重萎縮。相關數據顯示,3月份歐洲汽車銷售量下滑了55%。根據安永估算,4月份歐洲汽車銷量將萎縮70%。歐洲普通居民收入受疫情影響,領取短時工作津貼人數激增,有些人甚至面臨失業風險。收入水平降低對消費的抑制作用逐漸顯現,汽車銷售市場自然也無法倖免。同時,大部分企業在疫情之下也面臨經營困難,其在商用車方面的預算也將被大幅縮減。市場分析認為,今年德國新車銷量有可能下降15%至20%。

受產銷兩方面因素影響,今年德國乘用車產量將萎縮至380萬輛,較去年減少90萬輛,較2018年減少130萬輛。產量嚴重下滑將導致近10萬個工作崗位受到威脅。目前,德國汽車行業僅在生產領域的就業人數就高達83萬,是德國提供就業崗位的支柱行業。

為了刺激汽車市場需求,德國汽車企業近日提出建議,希望能夠再次引入折舊補貼,以提高消費者購買力。其具體建議包括,政府針對汽油和歐6排放標準的柴油車型實施購車折舊補貼等。寶馬集團總裁齊普策對媒體表示,購車折舊補貼可以作為全面經濟刺激政策的一部分,補貼也將促進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新能源汽車。

大眾集團品牌總裁布蘭德施塔特認為,購車折舊補貼在金融危機後對扶持汽車工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次疫情下,政府應當實施類似的補貼,並將燃油車納入其中。德國汽車廠商希望政府能夠在夏休季之前啟動補貼項目。

2009年1月份至9月份,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給汽車工業帶來的衝擊,德國政府針對個人消費者實施了購車補貼政策,金額高達2500歐元。當時,德國政府為此拿出了50億歐元,共補貼了近200萬輛新購車輛。

目前,作為德國汽車工業中心的巴伐利亞、下薩克森、巴登符騰堡等聯邦州對這一設想均表示支持。據悉,德國聯邦政府目前也已經收到來自汽車行業的相關建議。

根據業內人士估算,該項補貼的總額度有可能將達到20億歐元甚至更高。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政府對這一提議的反應似乎並不積極。

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邁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汽車工業同其他很多行業一樣,在疫情衝擊下面臨極其困難的境況。但他仍然認為,應當根據既定的經濟紓困計劃扶持行業和企業。

相關焦點

  • 11月德國新車銷量下滑,但電動汽車銷量大幅增長
    路透社德國網站近日援引聯邦機動車管理局(KBA)數據報導,11月德新車銷量下滑3%至29.02萬輛,得益於政府對電動汽車的促進,下滑幅度有限,但預計年底前仍無法彌補春季銷量赤字。1至11月德汽車銷量260萬輛,同比下滑21.6%。
  • 旅遊業務量恢復尚需時日
    7月14日國家文旅部下發文件開放國內跨省組團遊,在迎來曙光的同時,旅遊機構面臨的挑戰才剛剛開始:遊客還願意跟旅行社走嗎?如何打消遊客對旅遊目的地及出行的顧慮?防疫措施做到什麼程度才合適?一位原本在松江、長寧和黃浦區核心地段都開有旅行社門店的旅遊人秦傑告訴記者,跨省遊雖然已經重開,現在又值暑期出遊旺季,但他所在門店的實際業務量只有去年同期的10%左右。
  • 日本經濟恢復至疫前水平尚需時日
    日本經濟恢復至疫前水平尚需時日劉春燕日本內閤府16日發布的初步統計結果顯示,經歷第二季度創紀錄下滑之後,日本經濟今年第三季度快速回升,創下有可比數據以來最大增幅。不過,日本媒體和經濟學家普遍認為,由於經濟復甦動力不足,日本經濟恢復到新冠疫情暴發前水平尚需時日。10月30日,在日本東京,人們戴口罩出行。(新華社記者杜瀟逸攝)第三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上升5.0%,按年率計算增幅為21.4%,與第二季度環比下降7.9%、按年率計算下降28.1%相比反彈明顯。
  • 恢復需時日!
    根據國家公布信息,珠海在8月12日恢復赴澳旅遊籤注,廣東省將於26日恢復赴澳旅遊籤注,9月23日恢復全國赴澳門自由行。珠海雖已恢復赴澳旅遊籤注,但旅客方面暫時未見很大升幅,相信短期內無論旅客量或酒店入住率方面,都不會有爆炸性提升,仍有待逐步恢復。根據澳門旅遊局公布數據,過去一周每日入境旅客量徘徊在7,000至9,000人次左右,旅客人次仍未破萬,相對澳門旅遊業以往情況來說仍屬低水平。
  • 拯救德國汽車
    全球引以為傲的德國汽車產業正在遭遇打擊,短期內必須要依靠中國市場,但從更長遠的角度來說,電氣化、智能化的轉型,拯救德國汽車產業必須是他們自己。德國汽車工業遭遇了近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麻煩。一直以來,德國汽車產業被視為德國經濟增長的保障,而汽車工業佔德國工業增加值的10%,並對金屬製造、電氣設備、機械製造、玻璃、陶瓷和電信等許多行業提供支持,大約有93.6萬人直接或間接以汽車產業為生。毫無疑問,汽車業不景氣,將直接影響到整個歐洲經濟火車頭的復甦。
  • 徐州市旅行社迎來跨省團隊遊訂單 市場真正回暖尚需時日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徐州市區多家旅行社的諮詢量均明顯上升,但因受雨水等因素影響,下單的遊客還不多。首個訂單帶來希望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的消息如一縷春風,令沉寂近6個月的旅遊業欣喜不已。時隔多日,「宅家族」們也終於可以繼續與詩和遠方的約定。「終於看到希望了。」
  • 武漢酒店業重振尚需時日 在「寒冬」中醞釀轉型機遇
    但受限於跨省遊,使得湖北「五一」期間文旅市場總體上仍然比較低迷,市場回暖尚需時日。艱難的復甦和疫情之後摩肩接踵的黃山相比,武漢的酒店和上海郊外的迪士尼似乎更適合成為文旅產業恢復的觀測點,或者說具有更典型的樣本意義。當然,表面看情況似乎並不樂觀。
  • 德國承諾投入30億歐元支持汽車產業
    原標題:德國承諾投入30億歐元支持汽車產業 來源:駐歐盟使團經濟商務處路透社11月17日消息。德國政府表示,汽車工業正面對新冠疫情及全球氣候危機帶來的挑戰,德國將投入30億歐元(約合35.6億美元)支持氣候友好型汽車的研發與生產。
  • 共享汽車發展到共享單車水平仍需時日 需具備三條件
    共享汽車發展到共享單車水平還需一定時間  記者 趙文君 季小波  隨著城市車牌限購和私家車限號政策的實施,人們紛紛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電動車。在北京、上海等一些城市,新能源汽車分時租賃帶來了全新的出行體驗。
  • 麥當勞漢堡無蔬菜變成「肉夾饃」 恢復全菜單仍需時日
    近日,多有讀者向本報反饋,儘管麥當勞一些門店之前下架的麥樂雞、牛肉漢堡、雞翅等產品已經恢復供應,但有不少門店的蔬菜供應仍未恢復,所售漢堡依然還是沒有蔬菜的「肉夾饃」,部分早餐、米飯等食品也暫無蔬菜。對此,麥當勞中國相關負責人回應表示,蔬菜供應商還在挑選中,目前正積極恢復缺貨門店的原料供應,但具體何時能全面恢復目前還無法確定。
  • 盤點德國全球領先的六大科技產業:除了汽車,還有這些頂尖領域
    核能德國對核能的研究始於20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的研究反應堆,第一個商業核電站於1969年投入使用。2017年,德國核電佔電力供應的11.63%,2010年為22.4%。隨著德國決定在未來10年徹底淘汰核能,截至2017年,核電在該國電力部門的份額正在下降。
  • 希臘《中希時報》:希臘旅遊業恢復尚需時日
    希臘《中希時報》:希臘旅遊業恢復尚需時日
  • 漢莎航空總裁:確認德翼空難原因尚需時日
    中新社巴黎4月1日電(記者 龍劍武)漢莎航空公司總裁卡爾斯騰·施伯爾1日在法國南部悼念A320客機空難死者時稱,要確切了解墜機原因尚需時日。他同時拒絕就該航班副駕駛員的精神狀況發表評論。  據法國媒體1日報導,卡爾斯騰·施伯爾和漢莎旗下子公司德翼航空執行長託馬斯·溫克爾曼當天前往位於法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區的勒韋爾內村,在為遇難者樹立的紀念碑前致哀。
  • 俄烏關係現「暖意」,持續改善需時日
    普京指出:「我們準備通過烏克蘭中轉天然氣,恢復向烏克蘭供應天然氣,並大幅下調對烏供氣價格。」 此外,哈薩克斯坦前總統努爾蘇丹·納扎爾巴耶夫近日提議在哈薩克斯坦舉行俄烏領導人會晤,以緩和緊張的俄烏關係。對此,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德米特裡·佩斯科夫回應稱,俄方感謝納扎爾巴耶夫的斡旋努力,但此類會晤需要準備充足,「普京不反對任何會晤,但認為必須先完成準備」。
  • 東橫浜路"一片狼藉" "改頭換面"尚需時日[圖]
    「我們正在著手,一步一步地做工作,但這裡是老城區,還需要一點時間。」張先生表示,要使老城區徹底「改頭換面」,還需一段時日。    記者隨後在採訪居民時證實了這一點。「確實是整治了,可是上次整治時他們把我們晾衣服的架子拆了,現在晾曬衣物很不方便的。」居民朱老伯和張阿姨夫婦告訴記者他們的「困難」。現場執法的城管蔣隊長表示確有此事,「因為晾衣服的架子設在人行道上,這是不允許的。」
  • 德國加強文化產業扶持力度
    德國聯邦政府日前批准了一項援助計劃,將在未來兩年投入10億歐元,扶持受到疫情影響的文化產業。德國文化部希望這項計劃能夠幫助保留「德國獨特的文化景觀」,為從業者創造就業機會,促進文化產業振興。援助計劃中的2.5億歐元將用於文化機構的防疫設施,保證文化機構安全開放;4.8億歐元將用於中小型和私營文化機構,幫助其恢復藝術創作和運營。其餘資金將用於推廣數位化項目,如「博物館4.0」等在線交互式展覽,支持聯邦政府定期資助的公共文化機構等。據德國《商報》報導,德國有近25萬家文化和創意相關企業,從業人員超過百萬。
  •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疫情令印度汽車業雪上加霜 需3—4年恢復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疫情令印度汽車業雪上加霜 需3—4年恢復7月14日, 印度汽車製造商協會(Siam)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印度家用轎車的工廠發貨量同比下降57.98%,達到55497輛,而多功能車的工廠發貨量同比下降31.16%,達到46201
  • 旅遊業恢復還需時日
  • 歐盟官員稱中國將取代德國汽車在領先位置眾泰汽車鏈式地雷排列
    ① 戰略失誤:歐盟官員稱中國將取代德國汽車成為領導者在德國汽車每周高峰會議上,歐盟預算專員厄廷向德國汽車工業和德國經濟發出警告,警告汽車行業德國將被中國取代。他說中國是德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他還說,中國計劃在成為世界經濟和技術的領導者。據厄廷,德國汽車正在失去其全球領導地位,德國汽車在電氣化方面落後於中國汽車。點評:雖然中國的汽車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但仍不足以撼動德國汽車產業的地位。厄廷所說的話只是糖衣炮彈,如果你想讓中國汽車產業有所成就,戰略失誤仍需謹慎對待。
  • 德國汽車製造商認為中國擁有汽車的未來
    原標題:德國汽車製造商認為中國擁有汽車的未來   德國的汽車製造商們知道,他們行業的未來是電動汽車、自主汽車和中國汽車。   據CNN旗下財經網站報導稱,包括寶馬(BMW)和大眾(Volkswagen)在內的德國知名汽車製造商本周已經和中國達成了一系列合作協議,將進一步加快在中國開發電動和自動駕駛汽車的步伐。   外媒指出,這表明大家都認為,中國手握著通向汽車產業未來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