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公眾號奇趣潭(ID:dailyqiqu)
最高時速300公裡、準點率高、安全舒適……這些日本新幹線曾引以為傲的「神話」,如今正在一個個破滅。再提起「日本製造」,想必嘆息聲要蓋過讚嘆聲了。
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當地時間12月13日,一趟從名古屋開往東京的新幹線「回聲684號」列車於晚間8時30分左右從車站駛出,而出發前車門並未打開,以致約200名乘客未能上車。
▲《朝日新聞》報導截圖
除乘客之外,當時原本應該在中間車廂上車的兩名乘務員也未能上車。
站臺工作人員發現後,遂按下緊急停止按鈕,這時列車已開出車站20米,為了保證乘客上車,列車不得不倒車20米回到站臺,列車因此延誤了15分鐘,方才再次駛離車站。
▲「控制不住我寄幾啊~」
按照日常流程,在最後一節車廂上車的乘務員會在打開車門後與駕駛員聯絡,聯絡完畢才能關上車門。
JR東海鐵路公司事後解釋稱,可能當天乘務員在車門未開的情況下便聯絡完畢,讓列車司機誤以為車門已開過而關上,便直接發車。
JR東海一負責人對此表示,「我們將努力防止這類事情再次發生,對乘務員進行徹底的培訓教育。」
頓時覺得心好累,地鐵需要擠,而新幹線大概是需要搶的……
這已經不是日本新幹線第一次出么蛾子了,讓小仙女帶大家回顧下吧。
「請尚未到達目的地的旅客在名古屋站下車換乘下一班列車。」
當地時間11日16時53分到達名古屋站的「希望34號」列車上的千餘名旅客陸續下車。站臺上人頭攢動,車站工作人員忙著應對。
▲出事的N700系同型號列車
據JR西日本公司的消息,該趟列車在經過小倉站後,列車員開始聞到刺鼻氣味;之後又經過岡山站,確認有「嗚嗚聲響」,並且有乘客報告聞到異常氣味。
從發現異常,到在名古屋站檢查中確認底盤框架出現裂縫、馬達帶動車輪旋轉的接口部位有燒焦痕跡,已經過去了3個小時。
▲工作人員檢查事故列車。
據悉,底盤框架出現裂縫的那節車廂重約40噸。
日本工學院大學特聘教授曾根悟認為,行駛過程中出現裂縫很可能會引起接口處發熱、漏油。他說:「即使是很小的裂縫也會隨著列車開動越變越大,甚至斷裂。一旦無法支撐車廂的重量就會導致脫軌。」
針對此次事故,日本政府運輸安全委員會表示,這是容易引發事故的重大偶發事件,12日已經派3名鐵路事故調查官到當地調查。同時,這也是日本航空、鐵路事故調查委員會自2001年成立以來,首度認定的新幹線重大偶發事件。
▲日本NHK視頻截圖
此外,日本國土交通省還要求運營新幹線列車的各家企業對旗下約4800輛列車進行緊急檢查。
英國《衛報》消息稱,英國大西部鐵路公司(GWR)斥資57億英鎊購買了日本日立公司生產的全新高鐵列車,但在16日首次運行時就事故不斷。
▲諾,就是它!
當天,該高鐵的首班車原計劃於上午6時發車從布里斯托開往倫敦,然而卻因為「技術原因」遲到了25分鐘才發車。
隨後,車內空調突然嚴重漏水,車廂瞬間變成「水簾洞」。花費204英鎊(約合人民幣1781元)高價購買坐票的乘客們不得不站起來「避雨」,還有乘客的筆記本電腦因為進水而損壞。
最後,列車關閉了空調,在悶熱中晚點了40多分鐘才到達。
許多英國網友忍無可忍,開始通過各種渠道瘋狂吐槽。
針對列車晚點,網友迫不及待地給英國大西部鐵路公司重新起了個更恰當的名字:西部晚點火車公司。
一名被困在車廂裡的乘客也無奈地抱怨:「列車下雨了,空調還壞了,好一個溼漉漉的早晨,這絕對讓乘客刻骨銘心,但是我們還是希望準時!」
據日媒報導,早上8時許,在日本巖手縣JR田澤湖西線的赤淵站和大地澤信號臺之間,一輛從仙臺出發去往秋田的下行秋田新幹線列車撞上一頭狗熊,列車隨即緊急停車。
包括列車員等在內,車上當時有約80名乘客,所幸均未受傷。
事發現場位於沿山地帶,列車隨後緩慢行駛至下一車站進行檢查,車頭部位沾有不少狗熊毛,車身並未發現異常。
▲秋田新幹線列車
車站工作人員在碰撞現場沒有發現狗熊的遺體,估計狗熊被撞傷後驚嚇逃跑。受事故影響,列車比預定時間晚點約52分鐘,直至當地時間上午10時24分才到達秋田站。
據了解,在日本東北地區的山形新幹線與秋田新幹線等路段,列車與動物相撞事件時有發生。2009年8月,秋田新幹線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內連續三次發生此類事故,導致部分列車晚點或停運,所幸均未造成人員傷亡。
看到這裡,大家是不是覺得新幹線越來越不靠譜了呢?
其實,中國高鐵完全可以成為您的出門首選哦,性價比這麼高,何樂而不為呢~
▲外國人體驗中國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