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當皇后,皇帝竟然說了不算,武則天準備另闢蹊徑

2020-12-19 擊鐘陳鼎

擊鐘陳鼎 武則天系列 (八)

要說武則天絕對是一名心心念念「想當將軍的好士兵」。

這不,二次進宮,剛站穩腳跟,就開始覬覦皇后的位置。

可廢立皇后是國家政治生活的大事,不僅看皇帝的好惡,還必須得到文武大臣的認可,朝中大臣持何態度,李治和武則天心裡都沒底。

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決定先試探一下。

既然試探,那肯定要選擇大臣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最後圈定——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唐太宗看重的顧命大臣,一品太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這是君臣關係;

而論親屬關係,長孫無忌是皇帝李治的親舅舅。

貞觀十七年,當時的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因為爭奪儲君之位雙雙被廢,是長孫無忌一手把年幼的李治扶上太子之位,並保駕護航,直到把他送上皇帝的寶座。

所以,這個舅舅和外甥的關係相當密切。

因此,在廢立皇后的大問題上,李治想先徵求他的意見,既是尊重顧命大臣,又是聽取舅舅的意見。

於是,李治和武昭儀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乘龍車鳳輦,一起駕臨長孫府。

長孫無忌是一個老謀深算的政治家,城府極深,對後宮的爭奪早有耳聞,對皇帝和武昭儀的來意,自然心知肚明。

皇帝帶著武昭儀來了,那肯定好酒好菜招待,至於為什麼來等皇帝開口。

可皇帝想開口又不好意思直說,於是先從關心長孫無忌的兒子們打開缺口。長孫無忌兒子一大堆,起碼有一打之多。儘管多,當爹的長孫無忌自然希望兒子們都能受到皇帝的蔭澤。他一五一十地說了兒子們的情況,不過最後留了個小尾巴。

說,臣還有三個姬妾生的庶子,年輕沒有作為,沒有任何官職,還沒機會給國家效力。

李治一聽,馬上說,這怎麼行?將門無犬子。舅舅是國家的擎天之柱,舅舅的兒子肯定個個是良將賢才,必須委以重任,我馬上封他們為「朝散大夫」。

「朝散大夫」,是唐朝散官的一個品級。

散官分為九品,朝散大夫屬於從五品,這個從五品可不一般。

唐朝官員等級大致分為三個層次。

三品以上,叫做「親貴」,屬於高級官員;

五品到三品,叫做「通貴」,是中高級官員;

五品以下是一般官員。

所以,五品是一個特權的分界線。

因為做到五品以上,能享受極高的特權。

第一,蔭子。父親做到五品以上的官,兒子可以接著當官。

第二,免除全家賦役。而六品一下,只能免除本人的賦役。

唐代官員,三品以上穿紫;五品以上穿紅;「大紅大紫」就是從這裡引申出來的。

長孫無忌的兒子一入仕途,就官至從五品,可見皇恩浩蕩。

皇帝明擺著就是要籠絡長孫無忌。

授官之後,李治覺得腰杆硬了,開始切入正題,說:舅舅,你的兒子都這麼有出息,我打心裡替你高興。可我這邊,王皇后沒有兒子,但不能後繼無人呀,幸虧武昭儀生了兒子……

說完,李治笑著等待長孫無忌表態。

誰知長孫無忌不接茬兒,他只是說,對啊,武昭儀生了兒子,真是可喜可賀。來,皇帝,武昭儀,我們舉杯慶賀。

長孫無忌就這樣把這個話題給岔過去了。

唐高宗有點搓火,他心有不甘。

舅舅真會裝聾作啞,得了好處,也不表個態,怎麼個意思?

那我加大力度,再用錢砸,我就不相信有錢辦不了的事。

有錢鬼都得給我推磨!

過了一會兒李治說,來人啊,把禮物呈上,拿出四車金銀寶器,四車綾羅綢緞,賞賜長孫無忌,感謝他為國家做出的貢獻。

永徽時期是初唐,剛剛經過隋末的動蕩,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國家還不富裕,所以四車綾羅綢緞和四車金銀珠寶,是一個大數目。

這樣的賞賜絕非尋常,應該能撼動一個人的心。

賞賜之後,皇帝的腰杆更硬了。

他再次開口:我雖有江山社稷,可惜皇后無子,慶幸武昭儀生了兒子……

皇帝又把話頭扯到今天來的主題上。

可長孫無忌還是說,吃好喝好……

竟然又迴避了。

幾個來回,長孫無忌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其實也表明了自己的立場——不支持武則天當皇后。

既然這樣油鹽不進,話不投機再說半句都嫌多,皇帝和武則天拂袖而去。

此後,武則天又讓他的母親楊夫人充當特使,去遊說長孫無忌,結果還是碰了釘子。

皇帝親自出馬收買長孫無忌的失敗,使武則天開始重新審時度勢。

第一,在後宮行之有效的拉攏賄賂等方法,用在像長孫無忌這樣的元老重臣身上沒效果,人家要從大局出發,不會輕易被收買。

第二,王皇后也不是她想像中的紙老虎,她在朝中大臣心中還是有著很高的威望,要扳倒她,必須加大打擊力度。

惟一讓武則天欣慰的是,她獲得了李治的全力支持。

可元老重臣如此不給面子,李治那顆脆弱的心被傷得完完的!

堂堂九五之尊的皇帝,卻受制於他人,主動示好給大臣送禮,居然還辦不成事。

李治心裡很不爽。

就此,君臣之間開始出現明顯裂痕,他越發堅決地站到了武則天一邊。

誰都有逆反心理,越做不成越想做。

於是,原本「立武則天為後」的單純事件,升級為唐高宗和元老大臣爭奪權力的鬥爭。

而武則天和唐高宗也從相親相愛的夫妻關係,升級為精誠團結、同仇敵愾的盟友關係。

既然一時無法獲得外廷的支持,武則天改變策略,決定還是從她熟悉的後宮著手,徹底解決王皇后的問題。

已經撕破臉,就不用打感情牌了。

她直接炮製了一個真正的刑事案件。

永徽六年6月,武則天指使左右報告皇帝,王皇后和他的母親魏國夫人柳氏共行「厭勝」。所謂「厭勝」,就是大家熟悉的扎小人的巫術。用紙剪個小人或用木頭刻個小人,寫上自己恨之入骨的那個人的名字,生辰八字,再在上面扎針或釘釘子,詛咒此人不得好死。

放在今天,這就是一種幼稚的小把戲。

可古人迷信,相信這樣做確實可以通過冥冥中的詛咒加害於人,所以「厭勝」被列為十惡之一,是一種重罪。法律上比照謀殺罪量刑,只比謀殺罪減輕二等,但如果實施對象是尊長或皇帝,就不再減刑。

這一控告無疑要置王皇后於死地。

可李治也明白,「厭勝」是宮廷中人打擊對手的常用把戲,尤其事情發生在武則天和王皇后爭鬥的特殊時期,李治權衡利弊,沒敢按照刑事案件處理,只是下令禁止魏國夫人柳氏入宮。

王皇后的舅父中書令柳奭很倒黴,受王皇后牽連,被貶為遂州刺史。

被貶途中又以其他罪名,直接被貶到更偏遠的榮州擔任刺史。

柳奭一倒,王皇后強大的家族力量基本被瓦解了。

武則天一刻也沒閒著,她換了一個招數,準備彎道超車。

她不再要求皇帝封她為後,而要封她為——宸妃。

這個「宸妃」可是有點說道。

唐代「妃」級別為正一品,僅次於皇后。

唐朝的妃子有四個名號,分別是貴妃,淑妃,賢妃,德妃。

而此時,四妃的位置都有人,武則天要進入這個行列,暫時還沒有空缺,她只能等。

等哪個妃子突然暴病身亡,她可以補缺,但武則天已經等不及了。

別忘了,武則天是個文化人,善於在文字上做文章。

她很有創造力,要求皇帝在這四妃之外加封她為宸妃。

「宸妃」這個名號可不是武則天隨便起的,就像為兒子起名「李弘」一樣,有著深刻的政治內涵。

宸,即北辰,是北極星,其他的行星都得在它周圍拱著它。

北辰一般用來比附帝王,以宸為封號,可見武則天的勃勃野心。

顯然加封妃子,絕不是她的終極目標。

可不管怎麼說,這是退而求其次呀,自己退了一步,武則天覺得大臣們也應該退一步,彼此都給個面子嘛。

但結果卻出乎她的意料。

此議一出,中書令來濟,門下侍中韓瑗,立馬上表強烈反對。

他們說:妃嬪有數,今立別號,不可。

意思是皇帝的妃嬪,有固定名額,這是祖宗定下來的規矩,不能隨便亂改。

宰相是集體議政,來濟、韓瑗的意見就代表了宰相集團的整體意見。

這次加封「宸妃」的失敗,使堅強的武則天也有了深深的挫敗感。

這一刻,她開始意識到了外廷的重要性。

後宮鬥爭的每一步都和外廷緊密相連,得不到外廷的支持,她永遠無法實現當皇后的夢想。

此後,她開始把眼光投向外廷。

現在的外廷都是自己的敵人,那麼怎麼從外廷中找到支持自己的朋友呢?且看下節內容。

感謝閱讀,歡迎點讚,關注更好。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是多少歲當的皇帝?又當了幾年皇帝?
    文/三叔小記武則天到底在位多少年?有說十五年,也有說二十一年。實際上,準確一點來說,武則天在位十五年,實際掌權二十一年。類似清朝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但實際掌權卻是六十三年。武則天手段高超,王皇后、蕭淑妃哪裡是她的對手?公元655年,武則天被冊立為皇后。武則天精明機智,很有政才,李治身體不好,患有風疾,頭暈目眩。正因此,武則天直接參與朝政,李治拱手而治。這就是唐朝著名時期——二聖臨朝。
  • 論心狠手辣,宋朝這位皇后堪比武則天,皇帝見到她就害怕
    眾所周知,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一共經歷了近400名皇帝。在這其中,只有一位女皇帝,便是我們所熟知的武則天。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皇帝,也是唯一的女皇帝。在那個女性地位低下的年代,武則天能一步一步爬上權力頂峰,足以可見其能力之高強。
  • 為什麼說長孫皇后多活幾年可能就沒有後來的女皇武則天了?
    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女性地位最高、風採最為突出的朝代,除了千古女皇武則天之外,還有中國古代史上最受好評的「千古皇后」長孫皇后。但鮮為人知的是,如果「千古皇后」長孫皇后的生命能夠多延續幾年的話,恐怕千古第一女皇武則天就不會出現了。
  • 長孫皇后:一個連武則天都羨慕的女人
    有以惡名留存於世者,如妺喜、妲己和褒姒;有以強勢留存於世者,如中國歷史上的三大女強人呂后、武則天和慈禧太后;也有以美名留存於世者,如李世民的媳婦長孫皇后、朱元璋的媳婦馬皇后和清朝的孝莊太后。本文就跟大家一起聊聊李世民的媳婦長孫皇后,一個連武則天都羨慕的女人。
  • 皇后毒死皇帝垂簾聽政,佔星師:你兒子當皇帝會殺掉你!果然應驗
    古羅馬帝國有一個著名皇后,名叫尤利亞·維普桑尼亞·阿格裡皮娜(Julia Vipsania Agrippina),後世稱之為「小阿格裡皮娜」。她是古羅馬暴君尼祿的母親,一個類似於中國的武則天、慈禧的著名婦女。
  • 《資治通鑑》:中國歷史唯一女皇帝武則天,上位不惜「虎毒食子」
    在我國的歷史中,要說皇帝,那最值得探討的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了。當時的武則天僅僅是一位裁人,但是憑藉自己的手段,一步一步獲得之後的成就。但是最值得人探討的,就是當時的武則天與王皇后的爭後事件。根據《新唐書》的記載,武則天的女兒的確是在王皇后探望離開後,被武則天掐死,又進讒言誤使盛怒之下的高宗信以為真,認定王皇后即是殺死小公主的兇手,然後結合王皇后「往與妃相讒媢」事件才起了廢后之心。
  • 十四歲嫁人,十六歲被丈夫送人,時來運轉,成了武則天式的皇帝
    在中國以往幾千年的封建時代,皇帝這個至高無上的「職業」向來是男人們所追求的目標,而皇后則是女人們所期望的最高追求。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殘酷,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實現這些理想的,而且往往很多人在追求這些高位的同時把性命給搭了進去。
  • 武則天為何要垂簾聽政,開啟她君臨天下的步伐
    武則天從唐太宗的才人到唐高宗的皇后,中間的過程很辛苦,尤其是成為唐高宗的皇后,那是和唐高宗站在同一戰線上,和宰相集團展開殊死搏鬥的結果。兩人打敗了宰相集團,唐高宗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皇權,武則天坐上了皇后的寶座。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 武則天做皇后的第20年,開始垂簾聽政,並幹了一件空前絕後的大事
    在男尊女卑的時代,女子很難走上朝堂,直接管理朝政,武則天是一個特例,她從默默無聞的幕後走向臺前,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即便強如武則天,也不得不暫時屈從於當時的制度和傳統,從幕後走向臺前也費了相當一番功夫。其中有一個重要節點就是「垂簾聽政」。
  • 群臣以為她會像長孫皇后那麼賢德,她卻在心中發誓:要學武則天
    聖歷二年即公元699年,已經臨朝稱帝9年的武則天終於想清楚一個問題:自己總是會老會死的,皇位終究還是要傳給兒子的。於是,她將李顯召回京城,重新立為皇太子。除了李顯以外,鬆了一口氣的還有太子妃韋氏。只不過這個趙氏的母親常樂公主得罪了武則天,所以趙氏被活活餓死,而韋氏得以轉正。當李顯第一次當上太子的時候,她被封為太子妃。看起來風光無限,但有這樣的惡婆婆,韋氏的日子如同坐在火山口上。當唐高宗駕崩,李顯即位後,韋氏又被封為皇后。只不過李顯僅僅當了55天的天子就被廢掉,韋氏自然也就是去了母儀天下的資格。此時,別說皇后,就是李顯這個皇帝,也如同待宰的羔羊,被母親武則天肆意蹂躪。
  • 一代女皇武則天,稱帝不易,去世後為何主動要求去帝號,稱皇后?
    歡迎來到百家號花花的歷史,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稱帝不易,去世後為何主動要求去帝號,稱皇后?古代是男權社會,自然當上皇帝的也幾乎都是男性,可就在這眾多男性中,武則天強硬出頭,打破了這一局面,她一路從李世民的才人,到李治的皇后,再一路打壓親生兒子,直至最後稱帝,期間有多堅信可想而知。但是一代女皇武則天,稱帝如此不易,去世後為何主動要求去帝號,稱皇后?
  • 既不能刻意迴避, 也不能改變事實, 唐高宗冊立武則天為皇后的詔書...
    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個了不起的女性,她的一生就是一則又一則的傳奇。最奇的是,她本來是唐太宗的才人,老皇帝死了,她被攆到感業寺出家為尼,一來二去眉來眼去又成了新皇帝唐高宗的皇后。皇帝立後,與普通人家黑燈瞎火娶寡婦不同,必須昭告天下,鹹使聞知。
  • 大臣為何敢怒懟皇帝,修宮殿巡遊通通不行,看皇后晚上私下做什麼
    導語:大臣為何敢怒懟皇帝,修宮殿巡遊通通不行,看皇后晚上私下做什麼?為什麼李世民能夠縱容魏徵的所作所為,甚至一個敵對勢力的官員在後期竟然多次頂撞皇帝,這其中真正原因是什麼呢?宮中皇后的背地裡全力支持長孫皇后是李世民的髮妻,也是李世民人生中最重要的女人,很多人把長孫皇后與武則天相比較,其實兩人是無法比較的,武則天更適合皇帝這個職位,而長孫皇后就立足於皇后,從未僭越朝堂之事,但長孫皇后卻很多時候通過一些道理來釋懷李世民心中的一些戾氣和不滿。
  • 現代科技還原歷朝皇后樣貌!看後我想說:「畫師你出來!」
    宮廷戲熱播好幾年了,除了宮鬥外,後宮皇后妃嬪的容貌也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但是無奈只有畫像流傳於世,看了畫像特別是清後期流傳出來的照片,大家紛紛表示大跌眼鏡,這就是人人稱羨的皇帝後宮?皇帝生活也是太苦了!這些豔冠後宮的皇后真的那麼醜嗎?專家們利用遺骨和史料描述等還原她們樣貌,下面就一起看看吧!
  • 青梅竹馬想當皇后,皇帝因此廢掉原配皇后,皇帝:我也特別後悔
    封建社會的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皇后是一國之母,就像皇帝不會輕易退位一樣,皇后只要不犯什麼危害到皇室和國家的大過錯,一般也不會被廢,但是歷史上還是有皇后無故被廢的例子,比如孟古青,她被廢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順治帝對她不喜歡就被廢了,她並不是第一個因不得皇帝寵愛就被廢的皇后,在她之前還有一個胡皇后
  • 後宮秘史:麝香藥變墮胎神器,武則天殺女上位
    而圍繞著「龍種」也有各種各樣的鬥爭,「你想生孩子,我也想生孩子,那全憑自己的本事了」,事實往往沒有這麼容易,你有孩子了,我沒有孩子,那你的孩子也別想保住了。特別是對於失去生育能力的妃子,「孩子」這個話題往往能令她變得心狠手辣。不是把她搞得流產,就是直接母子全部害死,多麼可怕的後宮爭鬥!在這裡毫無人性可言。
  • 一代女皇武則天,為登皇帝寶座殺了那麼多人,為何不殺程咬金?
    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古帝王多寂寞,武則天也不例外,為了皇帝的寶座,不惜殺死自己的親生骨肉,連開國元老也不放過,唯獨放過了三朝元的老程咬金,這其中的緣由耐人尋味,這幾件事情大家必須了解以一下。雖然當上了皇帝但是他和兄弟們相處的還是和以前一樣,特別融洽,但是他受不了什麼事情都找他,當皇帝的規矩還特別多,程咬金本身就不是特別喜歡權力的一個人,喜歡隨性,每天和兄弟們在一起有什麼就說什麼,不耍一點心計,開開心心的就好。最後當了幾天皇帝,覺得沒意思,讓李密當了。從這裡可以看出來,程咬金並不喜歡權貴,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
  • 持統天皇:和武則天同年登基的日本女天皇,竟對武則天做出這種事
    早在之前,亞伯拉罕大帝就曾親自拜訪過東羅馬帝國皇帝,還在羅馬西界立碑紀念,羅馬人都對他非常敬畏。此次號召,羅馬皇帝查士丁尼二世也欣然響應。面對影響力如此巨大的人物,日本天皇哪有不從的理由?此外,日本對武周王朝的崇敬程度可以說是中國歷代之最。因為日本的國名是武則天親賜的,武則天還給日本送過兩隻大熊貓。
  • 一代傳奇女皇武則天
    武則天不叫武則天,那她叫什麼?事實上,武則天姓武,後者是她的尊號——退位後叫「則天大聖皇帝」,去世後叫「則天大聖皇后」。姓氏加尊號,就成了「武則天」。有民間傳說,武則天的閨名喚為「華姑」。登基為帝時,武則天的名諱中還有個「華」字。再加上武則天的異母兄長武元慶、武元爽名字中都有一個元字,按輩分一說,武則天應屬於元字輩,於是就有人推測武則天的名字其實是武元華。武則天另有同母姐妹兩人,一位是韓國夫人武順,另一位是郭夫人。
  • 細品唐朝六大皇后,第一是武則天的偶像,亂政的韋皇后排第三
    由於一代女皇武則天的緣故,對唐朝的皇后頗為感興趣,唐朝也是歷史上女人權力最強盛的時期,除了有女皇帝武則天外,還有其他幾個女人也差點成為女皇,如太平公主等;現在來盤點下唐朝六大皇后,當然,評價是從多方面考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