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韋應物十首古詩,總有一首可慰風塵

2021-02-08 中華詩文學習


韋應物,唐代詩人,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他的詩風恬淡高遠,以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韋詩以五古成就最高,風格衝淡閒遠,語言簡潔樸素,有「五言長城」之稱。白居易說他的五言詩「高雅閒淡,自成一家之體。」蘇東坡甚至說:「樂天(白居易)長短三千首,卻遜韋郎五字詩。」因此,韋應物在文學史上具有相當的地位。


滁州西澗

唐代:韋應物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詩詞鑑賞:作者任滁州剌史時,遊覽至滁州西澗,寫下了這首詩情濃鬱的小詩。描寫春遊滁州西澗賞景和晚潮帶雨的野渡所見。首二句寫春景、愛幽草而輕黃鸝,以喻樂守節,而嫉高媚;後二句寫帶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橫的景象,蘊含一種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無可奈何之憂傷。全詩表露了恬淡的胸襟和憂傷之情懷。


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唐代:韋應物

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

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

歡笑情如舊,蕭疏鬢已斑。

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


詩詞鑑賞:韋應物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詩,該詩借景抒情,詩人在淮上(今江蘇淮陰一帶)遇見了十年前在梁州江漢一帶有過交往的故人,故有感而發此作。表達了詩人在淮水重逢久別十年的故人的喜悅心情,以及歲月流逝,年華易老的人生感喟。


簡盧陟

唐代:韋應物

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

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

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

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詩詞鑑賞:本詩從字面上來看好像是指行路的艱苦勞頓。但遠非如此,當時的唐朝安史之亂剛剛結束三年,社會仍然不安定,就在這一年,同華節度使周智光反叛國家,不僅殺了陝州監軍張志斌,還吃了他的肉,屢殺朝廷安撫使者,向朝廷叫板:「吾離長安百八十裡,夜眠不敢伸腳,恐踏破長安城;至於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我周智光能之。"唐代宗忍無可忍,密詔郭子儀伐周智光。好不容易消滅周智光,後蜀亂又起。早年當過唐玄宗的侍衛,可以說,作為一個心憂國家社稷的人,韋應物的詩不能僅從字面上去了解,風塵顯然也暗指國家戰亂、兵禍等。



寄全椒山中道士

唐代: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詩詞鑑賞:《寄全椒山中道士》是唐代詩人抒寫秋風秋雨之夕,詩人懷念山中的一位道士,想攜酒去安慰老友又無從尋覓的惆悵之情,寄託了詩人深摯的情愫和淡遠的情趣。全詩語言簡潔,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情味幽遠。此詩作於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或興元元年(784年)秋日。安史之亂後,唐玄宗奔蜀,韋應物立志讀書,進士及第,官至洛陽丞,後被迫辭職後又任滁州刺史。此詩創作正值作者在滁州刺史任上。


秋夜寄邱員外

唐代:韋應物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詩詞鑑賞:《秋夜寄邱員外》是一首懷人詩。韋應物任蘇州刺史時所作,丘丹隱居平山學道。此詩是一首懷人詩。詩人先寫自己因懷念友人丘丹,在秋夜裡詠詩寄情,徹夜不眠。再設想丘丹也因秋興而未能成眠,以實帶虛,寫出了彼此心意交融,感情默契。整首詩的境界清幽空靈,韻味雋永。




長安遇馮著

唐代: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採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颺颺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詩詞鑑賞:《長安遇馮著》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詩。此詩通過描述作者與友人馮著在長安相遇時的所見所聞,來表達詩人對失意沉淪的馮著的理解、同情、體貼和慰勉之意。全詩筆調親切而略含詼諧,寫得情深意長,清新活潑,含蓄風趣,逗人喜愛。這首詩可能作於大曆四年(769年)或十二年(777年)。韋應物於大曆四年(769年)至十三年(778年)在長安,而馮著在大曆四年(769年)離長安赴廣州,約在大曆十二年(777年)再到長安。據韋詩所寫,馮著是一位有才有德而失志不遇的名士。他先在家鄉隱居,清貧守真,後來到長安謀仕,頗擅文名,但仕途失意。約在大曆四年(769年)應徵赴幕到廣州。十年過去,仍未獲官職。後又來到長安。韋應物對這樣一位朋友是深為同情的,故而創作這首詩。


夕次盱眙縣

唐代: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詩詞鑑賞:《夕次盱眙縣》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這是一首寫羈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思的詩。詩的前四句為第一段,是寫傍晚因路途風波,不得不停舫孤驛。後四句為第二段,是寫人雁歸宿、夜幕降臨,自夜到曉不能入眠而生鄉思客愁。全詩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令情動。此詩當作於唐德宗建中三年(783年),時詩人出任滁州刺史。盱眙,縣名,韋應物自長安赴滁州經過此地。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唐代:韋應物

悽悽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詩詞鑑賞:《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是唐代詩人韋應物的作品。首聯寫別離之「初發」;頷聯寫友人乘舟歸去;頸聯寫期望重逢;尾聯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難以自主。全詩借景抒情,寓情於景,詩人聯想到世事的難測,寫得很有情致,也吐露了自己被罷官以後的心情。唐代宗廣德元年(763年),韋應物被任命為洛陽丞,在乘船離開廣陵赴任洛陽的途中,對元大(大是排行,其人名字已不可考)校書非常懷念,於是寫了這首詩寄給他。



聞雁

唐代: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


詩詞鑑賞:《聞雁》是唐代詩人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五絕。這首詩是詩人韋應物在秋雨之夜、歸思正深之際,聽到自遠而近的雁叫聲,有感而作。此詩描寫了由遠飛的大雁引起遊子對故土的懷念,表達了詩人思鄉之情。全詩語言質樸自然,意境悽切古澹。唐德宗建中四年(783),韋應物由尚書比部員外郎出任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首夏離京,秋天到任。這首《聞雁》大約就是他抵滁後不久寫的。


觀田家

唐代:韋應物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

田家幾日閒,耕種從此起。

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

歸來景常晏,飲犢西澗水。

飢劬不自苦,膏澤且為喜。

倉稟無宿儲,徭役猶未已。

方慚不耕者,祿食出閭裡。


詩詞鑑賞:《觀田家》是唐代詩人韋應物所寫的一首描寫農家生活的五言律詩。該詩語言平實,絕少雕飾,是詩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場上對不合理的社會現實的揭露與抨擊,客觀真實地展示了田家生活的悽楚與悲哀。德宗興元元年(784年),詩人任滁州刺史期間,看到春耕時節田家辛勤勞苦的場景,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田園詩。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來稿請投:shiwenxuexi@163.com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相關焦點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什麼意思?
    像「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其實原詩是蘇軾寫的一首詩贈給友人的小妾的。2016年,有一句詩火遍了網際網路,它就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網友在微博發出這句詩徵集下文,引發了全民創作熱潮,在下方的評論和回復湧現無數佳作,其中點讚數最高的是下面三首。「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盡傾江海裡,贈飲天下人。」;「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
  • 上萬網友續寫「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為何沒人發現有錯字?
    在詩詞大會上,從一零後小朋友到7旬老人,從普通快遞哥到北大研究生都有,讓大家見識了藏於民間的詩情詩性。2016年2月份,一位詩詞愛好者在網上徵詩,他出的前兩句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讓人沒想到的是,短短幾天內,他就收到了上萬網友的續詩,大家在評論區裡不但自己寫,還評論他人的詩。
  •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竟有兩個字是錯的?原文意境更深遠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這句詩,開始在網上流傳,很多有才的網友,還續寫了很多經典之作。然而,事實上,這句詩的原文,並非是這樣的。這句詩的原作者,是唐代的韋應物。這句「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出自他寫給外甥的《簡盧陟》——可憐白雪曲,未遇知音人。恓惶戎旅下,蹉跎淮海濱。澗樹含朝雨,山鳥哢餘春。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風塵。
  • 抖音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什麼意思 出處與下一句完整全文
    抖音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是非常的火,但是卻還有很多抖友不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裡吧。下面小編就就為各位玩家帶來了抖音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視頻觀看地址,還有這句話的來源出處及意思介紹。  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出自哪裡  「我有一壺酒 足以慰風塵」出自唐代詩人韋應物的《簡盧陟》,原詩為:  簡盧陟  唐 · 韋應物
  • 韋應物思念朋友睡不著覺,便外出散步,寫了一首詩,卻成為經典!
    對於很多喜歡古詩詞的朋友們來說,之所以會如此喜歡,是因為在古詩詞那簡短的語句中,卻蘊含著極為豐富也極為深厚的感情,這些文字似乎帶有著莫大的力量,可以輕易地碰觸人心底最柔軟的地方。最難能可貴的是,在種情感洶湧的詩文的表面,詩人的描繪方式卻是非常的平淡,就如同平日裡的閒話一樣,但平實的語言往往充滿著只可意會的魅力。唐代詩人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詩人,用「浪子回頭」形容一點都不為過,他是誰呢?就是韋應物。在唐朝,遇到姓「韋」的,可要張幾個心眼了,因為在唐朝「韋」氏一般都是名門望族,尤其是長安一代的韋氏。韋應物就是一位含著金鑰匙長大的公子哥。
  • 古詩中的春雨:十位詩人十首詩詞,不知哪一首觸動您的心弦?
    春天是古詩詞的季節,春雨是春天的經典意象,在詩人筆下,春雨的美令人陶醉,也惹來愁緒萬千,以下十首古詩詞,不知哪一首觸動您此時的心弦?一、 小樓一夜聽春雨:世味年來薄似紗,誰令騎馬客京華? 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矮紙斜行閒作草,晴窗細乳戲分茶。
  • 「我有一瓢酒,足以慰風塵」,韋應物的山水田園詩為何讓人著迷?
    就連感慨的時候,我們也不會像古人那樣,提起筆來給朋友寫一首詩,然後經過千山萬水,天長日久的等待,最終朋友收到了信,也了解了寫信人的心意。而那份友情,因為經過千山萬水和時間的沉澱,也如一壇老酒般異常的醇厚和迷人。我們現代人有電話有電郵有微信有QQ,千言萬語只要一眨眼的功夫就能送達。可以做到說曹操曹操就到,可以閃電快傳生活中的每一個美好瞬間。可是跟古人比起來,總少了那麼一點貼心貼肺牽腸掛肚的真滋味。
  • 韋應物寫了一首詩,蘇軾「拙劣」模仿,卻遭批評一點也不像!
    韋應物是唐朝著名的詩人,我們對這位老先生熟知,大多是因為那首著名的課本詩《滁州西澗》,這是一首七言絕句,雖然韋應物這首詩最出名,卻並非他最好的詩,韋應物的拿手絕活是五言詩,連蘇軾都是他的小迷弟,蘇軾曾作詩誇道:「樂天長短三千首,卻愛韋郎五字詩」,說白居易長篇短篇都能寫,各種不同體裁也是信手拈來,但我卻獨愛韋應物的五言詩。
  • 十首經典唐詩,如有一首沒讀過,您的春天都算不得完整
    春天萬物生長,一派欣欣向榮,讓人看到希望,也讓詩人或內心喜悅,或思緒萬千,關於春天的古詩實在太多,名篇數不勝數,窮其一生,或許都是讀不完的,以下甄選十位唐代著名詩人的十首經典春天古詩,且與君共同賞讀。一、杜甫《絕句二首》其一: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 韋應物最「冷」的一首唐詩,寫的是秋天景色,但抒發的是寂寞心境
    作為唐代詩人韋應物,我們應該非常熟悉了。他那句著名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可謂膾炙人口,早就已經成為了唐詩當中的經典名句。同時他的一首寫離別後重逢的詩句,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更有清麗之美和無窮的意境韻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唐詩的豐味之美。
  • 一壺濁酒慰風塵 一曲高歌欲斷魂
    抽刀斷水水更流 舉杯消愁愁更愁本句出自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李白有太多關於酒的詩句,「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在這首詩中詩人更是想抽刀斷水,借酒消愁。極力擺脫眼前的苦悶和憂愁,怎奈水更流,愁更愁。
  • 韋應物很淡泊的一首詩,向外甥陳述人生經歷,最後10字卻成網紅句
    當時沒有參與,也是因為實在想不出什麼很好的句子可以接它,畢竟這一句並不像古詩中一般的起興句,而是以一個場景,一個動作起筆,確實是挺難接的。這一句詩,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有沒有印象呀?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首詩的原詩。
  • 古詩賞析第十九首:韋應物《滁州西澗》
    滁州西澗唐·韋應物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古詩中「憐」常為「愛」的意思,如「可憐九月初三夜」。3、野渡:郊野的渡口。橫:船隨意漂浮。作者簡介韋應物(737~792年),唐代詩人,長安人。韋應物十五歲入為皇家侍衛,年少豪貴,倜儻不羈,橫行街市,為裡中惡少年。安史之亂後折節讀書,中年時常焚香默坐。
  • 十首最美的唐詩, 總有一首打動你的內心
    這首詩所描寫的是一種最有普遍性的離別。它沒有特殊的背景,而自有深摯的惜別之情,這就使它適合於絕大多數離筵別席演唱,後來編入樂府,成為最流行,傳唱最久的歌曲。04 李白《贈汪倫》: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於涇縣(今安徽皖南地區)遊歷時寫給當地好友汪倫的一首贈別詩。
  • 大雪千飛邀知己,冬釀一盞慰風塵
    1.大雪與詩對於雪,最不陌生的應該是詩人。雪在詩人的眼中,那絕對是能夠激發靈感的事物。古代的詩人,如果不寫幾首關於雪的詩詞,好像都不好意思說是混詩詞圈的。從古自今,每個詩人基本上都有幾首關於雪的代表作。
  • 古詩寫紹興十首傳世名篇:古代詩人熱門打卡地
    越國時期有越王勾踐、美人西施,魏晉時期有王羲之、王獻之,古代的文壇詩壇則有賀知章、陸遊、徐渭、王冕、王陽明等,近現代則有魯迅、秋瑾、蔡元培、周作人等。紹興自古多美景。會稽山陰的蘭亭,有崇山峻岭,有茂林修竹,更有流觴曲水,美不勝收。若耶溪則風景優美,又是西施浣紗之地,也是文人士大夫熱門的打卡地。
  • 大雪紛飛邀知己 ,冬釀一盞慰風塵!
    古代的詩人,如果不寫幾首關於雪的詩詞,好像都不好意思說是混詩詞圈的。 從古至今,每個詩人基本上都有幾首關於雪的代表作。比如岑參的「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李白的「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等等,都是我們比較耳熟能詳的。
  • 這個唐代詩人僅活了27歲,卻留下名垂千古的七律古詩
    唐代是詩歌的時代。《全唐詩》收錄了50000多首古詩,大約有2000多詩人都留下了自己的作品。其中不但有李白、杜甫等大家,也有張繼、張籍、張若虛等僅靠一兩首詩傳世的詩人。他們有的人很長壽,比如白居易享年70多歲,在今日也算高壽;有的詩人卻年少有才學,弱冠之年留下名篇,但是年紀輕輕就已經離世,比如王勃。全唐詩天妒英才耳!王勃是一個早逝的天才。然而在唐代詩人當中,還有一個天妒英才的詩人,他僅活了27歲,卻留下名垂千古的七律古詩,被後世稱為「詩鬼」。他的名字,叫李賀。
  • 詩詞大會考了一首網紅詩,竟有82人答錯,語文老師:抖音刷多了!
    並不是說這首詩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讀後便讓人的愛國熱情瞬間都迸發出來,算是很有魔力的一首詩了。其實,一些東西能火起來總是有原因的,早在千百年之前,就有很多古人開始寫這類詩了,例如陸遊的「我有一瓢酒,與君今夕同」,黃庭堅的「我有一樽酒,聊厚不為薄」,蘇軾的「我有一瓢酒,獨飲良不仁」,可見,續寫此詩早已是傳統,能火遍全網並非偶然。
  • 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哪個是錯字?詩詞大會82位高手被難倒
    主題人問參賽的百人團:「韋應物的詩『我有一壺酒,可以慰風塵』中哪一個字錯了。」結果,百人團有82個人答錯。正確的答案是「壺」應當改為「瓢」。為什麼參賽百人團大部分人都答錯了呢?原來,最近兩年有一個網紅詩句,就是「我有一壺酒,足以慰風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