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遊的靈魂,旅遊是文化的載體。」從幾十年前的「到此一遊」,到如今,建德已掀起「觸及靈魂」的深度文化體驗熱潮,這一系列變化要歸功於文化、旅遊、體育的深度融合,同時通過對事業、產業、活動、行業的整合推進,從而翻開了我市文旅體融合發展的靚麗篇章。
「以前不是不想融,而是職能劃分界限不自覺地制約了融合發展的腳步。」市文廣旅體局副局長劉光星說,往年我市對外的旅遊促銷、展銷等活動,僅僅針對旅遊資源和旅遊行業,如果想融入文化、體育等內涵,則需要跨部門協調,費時費力,還不一定能達成共識。而今年1月新成立的市文廣旅體局職責和功能範圍更廣,開展工作時自然會搭售文化和體育的元素。
今年端午節,我市分別在大慈巖新葉古村和「三江兩岸」綠道開展活動,這既是旅遊節慶活動,也是民俗文化展示,更是大眾體育活動。
活動特意融入了非遺內涵,將新葉崑曲、李村抬閣、嚴州蝦燈、天罡拳甚至嚴州府菜點製作技藝搬進古村,不僅遊客開心,更吸引了省內外媒體的關注,提升了建德在外的影響力;而在「三江兩岸」綠道,國際大學生和建德群眾開展趣味毅行,該局將漢服秀搬進綠道,文化、旅遊、體育融合水到渠成。
十多場大型賽事,一批有影響力的旅遊營銷,市文廣旅體局從物理融合來推動事業融合,明確文旅體產業主攻方向、核心內容、區域布局以及實現路徑,從而在整合資源的基礎上,以文化充實旅遊內涵、提升旅遊宣傳、推動旅遊發展,以旅遊帶動文化產業、促進文化交流、推動文化繁榮,以體育增強文旅互動、豐富文旅活動、拓寬文旅業態。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我市旅遊業逐漸向專業、精品、特色、創新方向發展,通過深入挖掘文化內涵,不斷擴展文化旅遊產品外延,既成就了「頂天立地」的旅遊骨幹企業,也培育了「鋪天蓋地」的小微旅遊企業和自主創業者。
「鎮頭大隊」IP的成功打造,讓鄉村振興看到了新的方向和路徑。水庫精神、童年記憶、知青文化的三項疊加,讓鎮頭村從一個無優勢、無特色、無產業的「三無村」,已然成為杭州鄉村記憶的爆紅品牌。就像鎮頭一樣,一些傳統的文化旅遊資源通過活化開發和利用,逐漸轉化為我市具有持續開發潛力和優勢的價值所在。
就在前不久舉行的第十一屆「薪火相傳——紅色基因傳承者」暨杭州「紅色記憶」宣講會上,建德革命遺蹟(雙童烈士墓—童氏宗祠—雙童烈士故居—浙大西遷舊址—壽南暴動紀念館)榮獲「我最喜愛的紅色旅遊路線」稱號。
當前,市文廣旅體局主要將文旅體融合發展的核心放在產業融合上,其中就有以科技融合為支點,在市場白熱化競爭之路中打開一條「血路」。「梅莊就是最佳的例證。」該局市場推廣科負責人介紹說,梅莊民宿雖然只有7間客房,但因其採用人工智慧系統,實現了30秒無卡入住、17秒極速退房服務,加上貫穿全程的全屋AI智能家居、智慧服務、智慧導遊等入住體驗,儼然成為杭州地區的驚喜之作。
數位化、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推進我市數字文旅體驗正從景區走向縱深領域。去年12月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擁有全國最大的科普級模擬機實驗室的航空小鎮,今年成為杭州市級研學旅行營地。
此外,設在建德航空小鎮的大川航空愛國教育基地,也被列入杭州市中小學生研學旅行基地。虛擬實境、物聯網、人工智慧、航空科技等多領域技術的發展,為我市文化旅遊產業呈現方式和體驗感受帶來顛覆性改變,將加快推動我市文旅體深度融合。
「明年,博物館、水上演藝還將逐個亮相,這將極大充實文化旅遊產業的內容。」市文廣旅體局相關負責人透露。藍圖已繪,心向遠方,建德正在跑出文旅融合的「加速度」。
文字/建德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胡燕群
圖片/市文廣旅體局
編輯/劉 瑤
----------------
>>>
>>>
>>>
原標題:《從「到此一遊」到「觸及靈魂」的深度體驗!建德文旅體融合發展翻開靚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