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電影不是把大家帶到黑暗裡,而是把大家帶過黑暗,在黑暗裡檢驗一遍,再回到陽光底下,你會明白該如何面對生活。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電影是由特定文化創造的文化文物。它們反映了這些文化,進而影響了它們。電影被認為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電影具有獨自的特徵,在藝術表現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種藝術的特徵,又因可以運用蒙太奇(法語:Montage)這種藝術性突躍的電影組接技巧,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藝術的表現手段。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電影已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們今天專訪的主角就是一位熱愛電影的漂亮妹妹,靈動可愛,高二時加入ACG大家庭,最終申請到了紐約大學的電影專業!
紐約大學創立的電影學派是東海岸電影製作的代表,既有好萊塢商業電影的模式也有歐洲藝術電影的影子。畢業生比較多走劇場,藝術和獨立電影路線,拿藝術類獎項的人比 較多。以培養獨立電影人聞名,神仙導演李安就畢業於此!
位置遠離好萊塢,風格也更加多元化和個人化,強調世界電影與美國電影的結合,教授都是各路神仙。選拔性很高,對作品和劇本要求高,課程強度高,學生國際化,聲譽好,富有獨立電影精神。
ACG學員段同學
Film & Television
Emerson
NYU
Media Arts
Production program
獎學金共40000刀
Film & Television
01
影像可能是我跟外界最有效的溝通方式
Q:是什麼原因選擇了電影專業?
對於為何選擇電影這個問題,我真的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初中最美好的回憶就是和同樣不合群的朋友一起看系列電影和並不好的恐怖片、互送周邊、講一些出自電影的奇怪暗號等等。到高中,這項具有儀式感的逃避現實活動就基本上是我獨自進行了。我漸漸意識到,影像對我來說不僅是極少能維持這麼多年的熱情所在,也可能是我跟外界最有效的溝通方式吧。
Q:最喜歡的導演和電影作品是什麼?
我還在尋找「最喜歡的」導演和作品。因為我的審美觀還在進化,這麼多年喜歡的導演和電影也一直在變。硬要講的話,我最近很喜歡羅伊安德森的生活三部曲,帶著極其憤世嫉俗的心態譏諷那份荒謬可笑又可悲的冷漠與虛妄。但我同時又在重溫Marry Poppins…所以人真的很複雜。
▲scratch book
Q:項目或者作品中比較滿意的是哪個?
我一直在磨一個劇本所以可講的並不是很多。要講創作靈感就必須要說我當時進行的有關肯亞女性割禮的調研,是學習了解當地的女性生存狀態讓我有了講一個我國女性生存狀態相關故事的想法。從閱讀文獻到實地調研再到把感悟和觀點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和角色塑造講述出來,除了讓我擺脫掉以前對電影和我感興趣話題偏理論的不確定性,我覺得這個過程或多或少給予了我一種…使命感?
創作過程…苦甜參半吧。為了寫劇本熬了很多夜,喝了很多咖啡。上課時經常陷入「啊…不對…我想表達的主題是什麼來著?」的怪圈。後來去考了場SAT覺得重新找回了平衡。
02
迫切地想要找到一家靠譜的作品集機構
Q:怎樣了解到的ACG,是什麼原因選擇ACG助力你的申請?
我有位在ACG學插畫的同學,跟他聊後發現從課程設置到負責老師都還不錯。當時高二暑假,我迫切地想要找到一家靠譜的作品集機構,跟老師聊完後我就很篤定要在這裡學習了。
Q:在ACG發生過什麼印象深刻的事情呢?
首先就是跟拓夫老師上課的時候一起糾結我到底想在劇本裡表達什麼。我真的很糾結,到最後也沒落腳到一個具體的點上。還好拓夫老師給我指了條可行的方案,不然我可能就在死胡同裡出不來了。
並且,拍攝短片當天老師帶我領略了拍攝的具體流程。我以前參加紐電夏令營的時候雖然跟同學一起拍過短片,但非常不成熟。那天是首次切身體會到在片場是什麼感受,還挺有意思的。
▲ 創作進行時
03
早早脫離漫長等待offer的苦海
Q:為什麼選擇申請NYU?申請過程有什麼趣事可以分享嗎?
Why NYU? 首先,我個人真的很喜歡李安導演,over。其次,UGFTV的四年課程大綱很有趣也很讓人安心,基本能滿足一個人對在電影專業學習的所有期待。另外,這畢竟是NYU,他們甚至還有專門資助女性電影人的電影節和致力於用視覺媒體打破人們對科學家和工程師刻板印象的基金會。就蠻酷的。更別提各種實習機會、交換生項目和Broadway打折券了…….
有趣的事倒還好。申請此專業的文書題目雖然多,但都挺有意思的,比如選擇五件帶到荒島上的東西…….能讓寫essay變成一種享受。(申請過程中學會催眠自己很重要。
▲ 創作進行時
Q:申請過程中做了哪些準備?通過哪些方式獲取靈感呢?
準備短片的拍攝就是我申請過程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一步了。獲取靈感的方式,除了基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總是閃現在腦海裡的圖像以外,讀書對我來說很有用。我在學寫劇本的時候來來回回翻了很多黑塞、伍爾夫、Sylvia Plath等等的書。怎麼說,由於人生閱歷的匱乏,我還是需要首先有文字的積澱吧。當然,閱片也很重要。
Q:在創作過程中,你遇到過哪些有挑戰性的問題?是如何克服的呢?
第一件事就是我在學習寫我自己的短片劇本時並沒有看過很多敘事短片。我甚至都不知道該從哪些網站著手找、找哪些,所以我對整個劇本結構上手的很慢,導致有段時間我覺得自己像是在寫小說而非劇本……但還好,拓夫老師會推薦很多短片看,也反覆糾正了很多遍我寫的東西。所以慢慢積累就好了。
▲ 創作進行時
Q:成功拿到NYU的offer有什麼經驗想和大家分享?
我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在作品集和文書裡充分展現你創造力、同理心和對社會的思考,並且主題互相關聯,構造出一個獨特、飽滿且真實的人設出來。
作品集創作的話,多聽老師的話、按部就班地來就可以了。剛開始學習專業知識時可能會受挫或遇到各種瓶頸,但沒關係,這件事本身就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另外在作品集創作的同時,我覺得多參加一些不相關的活動也有利無弊,因為這是高中生豐富生活經歷以激發創作靈感的捷徑。
在選校方面,能早申請儘量選擇早申。你看我,19年12月就脫離漫長等待offer的苦海了。
04
更偏向於做好眼前的事
Q:對於即將要開始的海外留學生活,有哪些計劃呢?
其他計劃還沒有,但我真的挺想去Florence交換一學年的……總之就多讀書,多看電影,多看展,多去劇院,少熬夜……
▲ 參加活動
Q:對於自己的未來有什麼樣的規劃呢?
其實我並不是喜歡做長期規劃的人。我更偏向於做好眼前的事。
Q:有沒有想對學弟學妹說的話或者建議?
不管你有多強大的申請後盾,請儘量對自己負責。然後就是,大膽選校吧,一切皆有可能。
05
導師說
專業導師:李拓夫老師
ACG電影教師
導演、編劇
美國舊金山藝術大學碩士 中國傳媒大學學士
ACG5年工作中,深入研究學生短片拍攝方法、
102部學生短片指導經驗
其中超過10位被英美大U院校錄取
指導拍攝作品獲得過、坎城電影節學生作品展映、
休斯頓電影節白金雷米最佳學生短片作品
柏林國際電影節入圍短片組等
更多拓夫老師關於電影的見解以及工作室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