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2公裡天威徑古道,西南最古老的絲綢之路,看過此文足矣

2020-09-05 無違旅行


天威徑古道馬蹄印

大理天威徑古道,曾經馬蹄聲聲,也是西南最古老的絲綢之路,如今只有馬蹄留在石板上和「天威徑」石刻見證了古道的歷史。想要遊玩大理天威徑古道,建議先看完此文,你或許就知道何去何從了。

天威徑石刻

大理天威徑古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想要了解更多,請往下閱讀,聽我給你娓娓道來。

天威徑古道核桃樹

天威徑古道的由來:

在中國境內有3條絲綢之路(西北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和西南絲路)。其中以西南的路上絲綢之路發展得最早,據記載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西南絲綢之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其中「蜀」是四川的古稱,「身毒」就是印度的古時候稱號。西南絲綢之路便是從四川出發,途經雲南和緬甸,最後到達印度的一個傳奇商道。

天威徑古道風景

博南古道是西南絲綢之路中重要的古道,即從大理往西出發,進入永平,最後到達保山境內。永平在古時候稱為博南,因以博南山而得名,故這段絲綢之路又稱為「博南古道」。

天威徑古道

大理天威徑古道,就是從大理下關天生橋往西出發,途經塘子鋪到達四十裡橋約20公裡的一段古道。天威徑古道為古代博南古道起始路段,此古道名起源於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傳說。大體意思就是第七次擒獲孟獲後,孟獲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也」,「天威徑」由此而得名。

天威徑古道

天威徑石刻

徒步旅行天威徑古道:

今年端午假期的最後一天,由戶外社團組織20多人一行,徒步旅行大理天威徑古道。曾經的繁華古道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雜草叢生和石頭上深深的馬蹄烙印。

天威徑之旅合影留念

早上7點從願無違民宿駕車出發,去下關西大街吃一碗正宗的回族餌絲作為早點,然後驅車5公裡到達沙壩一個叫挑手魚莊的地方,等待隊伍集結完成就開始徒步旅行了。我們跟著咳嗽帶隊大哥,從大保高速公路下面穿過,往左手邊從橋上跨過西洱河,順著小道往西前行2公裡,再橫穿一條土路便道,就開始了艱苦的古道徒步了,向著本次徒步的終點目標「天威徑」位置前進。

天威徑古道

天威徑古道

由此開始的古道,雜草叢生,很多地方已經沒有明顯古道的痕跡了。有困難的地方總有團長的身影,社團團長大唐遊俠帶著鐮刀,劈荊斬刺充當開路先鋒。徒步前行方向的右手邊就是西洱河,洱海水就是從西洱河流出,流入漾濞江,匯入瀾滄江,最終注入太平洋的。

大唐遊俠

沿途看著右手邊的山谷裡面,西洱河河水奔流不息,大保高速公路車來車往,在高速公路的旁邊正在修建新的公路。聽著前方大唐領隊播放的古老曲子,古道邊上依稀留存了幾棵古老的花椒樹和黑桃樹,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天威徑古道核桃樹

前行到有馬蹄印的大石頭旁,大夥都圍著深深的馬蹄印拍照,試問這樣的足印需要多少時光、多少馬幫隊伍才能打磨出來?時光如梭,輝煌而古老的絲綢之路,留下的只有美好的想像了。中途休息,就地補充水分和能量,久違的粽子香飄在悠長的古道邊上,久久無法散去。或許,這就是今年端午假期,最美的一次周邊短途留念吧。

天威徑古道馬蹄印

這樣的古道大約走了2公裡,就到達此行的終點~天威徑石刻了。此石刻就在古道邊上,據說是民國元年李根源途經這裡,在古道南側崖壁上刻下的。再往前徒步,已經根本找不到路的蹤跡。本次徒步旅行大理2公裡天威徑古道,主要還是懷著學習歷史,感受古老絲綢之路的無限傳奇魅力。

天威徑石刻標牌

天威徑石刻

徒步天威徑古道小結:

1、大理天威徑古道之旅,沿途風景一般。個人認為,看過此文足矣。

2、大理天威徑古道之旅,往返裡程約8公裡,耗時3小時,海拔沒有什麼大的爬升,徒步旅行難度一般。

3、大理天威徑古道之旅,只要帶上適當的水即可。返程的時候,可以在溫泉附近選擇一家【沙壩魚】品嘗一番,那可是大理有名的一道美食哦。

天威徑古道新發現


往期精彩推薦:

天威徑古道黑桃樹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讚、評論和轉發。我喜歡戶外旅行,喜歡去小眾景點遊玩。關注,更多旅行精彩等著你。

相關焦點

  • 茶馬古道主題雕塑,再回絲綢之路的歷史
    茶馬古道,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域稱謂,是一條世界上自然風光最壯觀,文化最為神秘的旅遊絕品線路,它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文化遺產。茶馬古道分川藏線、滇藏線兩路。茶馬古道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
  • 大理徒步之行8公裡,遇見1古道2古剎。收穫:讀書隨處淨土
    蒼山腳下徒步之行8公裡,遇見一條鳳陽邑茶馬古道、兩座歷史悠久的古剎。從願無違民宿出發,途經蒼山腳下的大井盤村,順著村子中心往南前行約2公裡,就到了鳳陽邑茶馬古道了。茶馬古道之草帽街鳳陽邑茶馬古道,至今還保留著最古老的觀音井、雙子井和古村落等,當然也還有茶馬古道博物館
  • 重慶記憶:黃葛古道,古西南「絲綢之路」的歲月之路
    黃葛古道,是全重慶保存最為完整的驛站古道,距今已有八百年的歷史,始於唐朝,興於宋元,盛於明清,屬巴渝十二景之一。幽幽南山上,黃葛古道來。青青石板路,商賈馬蹄響。綠綠樹蔭間,清風拂面爽。濃濃老街味,散發古色香。
  • 大理古城6公裡外的茶馬古道,隱匿著古村落和2座古剎!
    鳳陽邑茶馬古道風景大理古城6公裡外的茶馬古道,隱匿著鳳陽邑古村落和2個古寺院。大理徒步之行8公裡,遇見1條古道2座古剎。收穫:讀書隨處淨土》等。下面就跟著大理本地無違旅行,一起參觀遊覽大理蒼山鳳陽邑茶馬古道吧。此遊記也許不是最全面的,但至少是最實用的乾貨遊記,希望對將要去鳳陽邑茶馬古道景區旅遊的遊客有所幫助。遊記內容分為茶馬古道簡介、三種玩法、美食、交通,客棧、注意事項等。
  • 你知道古代中國對外貿易通道「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嗎?
    中國歷史上有兩條著名的陸路古道:一條是從北方的長安出發,途徑西域、中東最終到達歐洲絲綢之路;第二條就是西南的方茶馬古道,也被稱作南絲綢之路,連結川滇藏,並且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最遠可到西亞、非洲紅海海岸等。
  •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
    絲綢之路最早起源於秦漢時期,西漢時的起點為長安,東漢時的起點為洛陽。它的交通方式分為陸路和水路,從中國出發,目的地有北方草原、中亞地區、南亞地區、西亞地區、歐洲等。相比於它的悠久歷史,絲綢之路得名就比較晚了。
  • 茶馬古道在哪裡?中國最古老、最危險、地勢最高的商貿通道
    相信經常喝茶的人都聽過或者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關於茶馬古道的知識,如果你對茶馬古道感興趣,一定不能錯過它的由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道說道茶馬古道古往今來。千百年來,青藏高原和祖國內地之間就存在著一條漢藏交往的古老通道,它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地勢最高最危險的文明文化傳播的古道,是用血肉之軀成就的古道。
  • 中國西南絲綢古道所經之地
    石板上留下了深10多公分的馬蹄印,時至今日石板上的蹄印仍在,這是西南絲綢之路經過大姚的歷史見證。據記載和調查考證,以石羊為中心的以運鹽為主的西南絲綢古道有六條。但主要是兩條。一條是東西線,一條是南北線。
  • 雲南大理的這個縣,處於博南古道的核心節點上
    她是一個山區民族縣,處於大理和保山之間,高山佔8.1%,山地佔85.7%,河谷平壩佔6.2%,境內居住著漢、彝、回、白、苗、傈僳等22個民族,她就是棣屬於大理州的永平縣。我們都知道我國西北方向的西域絲綢之路,同樣在我國的西南方向還有一條絲綢之路,一般稱為蜀身毒道,博南古道就是這條道上重要的節點。從大理經永平到保山境內,這一段就是博南古道。得名當然是因為永平境內的博南山,可以說永平就是這一段路的核心區域。
  • 永州境內有一條神秘的湘桂古道,古時候是南方的「絲綢之路」
    湘桂古道,在很多地方都看過,小時候也聽老一輩人說過,民國時期,鹽是重要的民生物資,那時候可以沒有菜吃,但是不能不吃鹽,缺鹽會得大腳病,就是腳腫得特別大的一種缺鹽的病。而挑鹽的這條路就是湘桂古道。道縣午田的風雨橋就是湘桂古道上的一座重要橋梁。湘桂古道據說在舜帝南巡的時候就有了,後來經秦始皇開通靈渠,連通湘江和灕江,把廣西和湘南連接起來,但是後來水道年久失修,就重新開僻了陸路通道連通湘南和廣西。
  •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雲南普洱茶竟這樣名揚四海
    對於「茶馬古道」這個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上歷史課時稍微認真一點,都有聽老師提起過的。但這個詞在生活中的出現頻率並沒有「絲綢之路」多,所以很多人對它沒有過深的了解,現在我們就往下好好探索一番。茶馬古道的形成簡單來說,茶馬古道在我國歷史上的作用和意義和絲綢之路是一樣的,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存在於我國西南地區。詳細來說,茶馬古道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
  • 沿滇藏公路到達大理,登蒼山望洱海還能找到茶馬古道什麼遺蹟嗎?
    沿滇藏公路坦途,訪茶馬古道勝跡(3)-大理的古城鎮與蒼山洱海相輝映 大理劍川縣的沙溪古鎮,位於大理與麗江之間,是一個白族古鎮,也是茶馬古道上一個重要驛站。當年的馬幫從東寨門的玉津橋進出古鎮進行貿易和休整。
  • 雲南深山古老縣城,三州交界處古茶馬道必經之地,聚集二十三民族
    ,早在唐朝時期位於大理的白族部落崛起,西南的政治商業中心移至大理,也在這一時期滇商開闢茶馬古道,打通了連接至東南亞和印度等地的商貿通道,奠定了此後一千多年裡南方絲綢之路的位置,在雲南的西南部有一個古老縣城,位置處於大理、普洱、
  • 大理巍山鳥道雄關,最早最古老的鳥道!徒步8公裡,就可輕鬆探訪
    徒步鳥道雄關大理巍山鳥道雄關,最早最古老的鳥道!徒步8公裡,就可輕鬆探訪。酷派拍照後經專家考證,這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世界上唯一的一塊,也是最早、最古老的關於「鳥道」記載的石碑,此石刻見證了這裡既是西南古絲綢之路的驛道,也是候鳥遷徙的咽喉通道。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茶馬古道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是中國古代大西南邊疆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延伸入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境內,是中國西南各民族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走廊。由於古鎮地處滇西茶馬古道要道上,有著悠久的歷史,因為越來越多的商販在此定居經商,古鎮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古鎮最出名的是生產曾經的雲南極品茶葉,被稱為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雲南·大理·沙溪古鎮沙溪古鎮位於雲南大理劍川縣西南部,地處中國大西南三江併流自然保護區域東南部。
  • 世界上罕見的古道遺址——崤函古道,見證絲綢之路起點
    崤函古道又稱「兩京古道」,是先秦以來西安(長安)、洛陽之間一條交通要道,是中國歷史上歷史最古老、最重要的一條文明通道,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罕見的古道遺址。絲綢之路開通後,崤函古道由原來的境內通道,發展成聞名於世的絲綢之路重要的幹線路段之一,成為聯繫絲綢之路中亞的橋梁。
  • 「古道文化」保山積極參與絲綢之路「南亞廊道」申遺
    保山境內尚存一批古道遺蹟,在這些遺存中,「南亞廊道」是絲綢之路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保山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楊慶良 攝絲綢之路「南亞廊道」是中國古代聯繫南亞諸國以及中西亞地區的通道,起點均為長安,保山所處的南方絲綢之路屬於「南亞廊道」的東線,自長安入四川,通過蜀身毒道連接陝西、四川、雲南、緬甸、印度。歷史上永昌道作為連接內地和東南亞國家的重要節點,在絲綢之路「南亞廊道」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至今,保山境內段古道仍然保存完好,遺存豐厚。
  • 行走在麗江的「茶馬古道」上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是指存在於中國西南地區,以馬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南起雲南普洱,途徑大理、麗江、香格裡拉,進入西藏,甚至到達印度、尼泊爾等地。
  • 探訪怒江峽谷的南方絲鹽古道
    幾年前,四川省攀枝花市政協對南方絲綢之路古道發起跨省協作出書活動,我也有幸參加了這次協作徵集出書的活動。通過實地走訪調查,對我國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怒江絲鹽古道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悠久的開發歷史  我國古代的南方絲綢之路歷史悠久。
  • 中國的茶道是世界馳名的,最有名的就是茶馬古道了
    茶馬古道作為我國最為古老的貿易商路, 與絲綢之路有著密切關係, 最早源於漢代直到唐宋時期才正式形成。茶馬古道以馬幫為載體是連接我國西南地區的紐帶, 不僅加強了藏族、傈僳族、景頗族以及彝族等少數民族與漢族之間的經濟聯繫, 而且還增進了不同民族之間的文化與藝術交流。從這一角度來說, 茶馬古道對於古代西南地區而言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