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威徑古道馬蹄印
大理天威徑古道,曾經馬蹄聲聲,也是西南最古老的絲綢之路,如今只有馬蹄留在石板上和「天威徑」石刻見證了古道的歷史。想要遊玩大理天威徑古道,建議先看完此文,你或許就知道何去何從了。
天威徑石刻
大理天威徑古道,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想要了解更多,請往下閱讀,聽我給你娓娓道來。
天威徑古道核桃樹
在中國境內有3條絲綢之路(西北絲路、南方的海上絲路和西南絲路)。其中以西南的路上絲綢之路發展得最早,據記載在公元前四世紀時便已開通。西南絲綢之路在漢代時,稱為蜀身毒道,其中「蜀」是四川的古稱,「身毒」就是印度的古時候稱號。西南絲綢之路便是從四川出發,途經雲南和緬甸,最後到達印度的一個傳奇商道。
天威徑古道風景
博南古道是西南絲綢之路中重要的古道,即從大理往西出發,進入永平,最後到達保山境內。永平在古時候稱為博南,因以博南山而得名,故這段絲綢之路又稱為「博南古道」。
天威徑古道
大理天威徑古道,就是從大理下關天生橋往西出發,途經塘子鋪到達四十裡橋約20公裡的一段古道。天威徑古道為古代博南古道起始路段,此古道名起源於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傳說。大體意思就是第七次擒獲孟獲後,孟獲曰:「丞相天威,南人不復反也」,「天威徑」由此而得名。
天威徑古道
天威徑石刻
今年端午假期的最後一天,由戶外社團組織20多人一行,徒步旅行大理天威徑古道。曾經的繁華古道已不復存在,留下的只有雜草叢生和石頭上深深的馬蹄烙印。
天威徑之旅合影留念
早上7點從願無違民宿駕車出發,去下關西大街吃一碗正宗的回族餌絲作為早點,然後驅車5公裡到達沙壩一個叫挑手魚莊的地方,等待隊伍集結完成就開始徒步旅行了。我們跟著咳嗽帶隊大哥,從大保高速公路下面穿過,往左手邊從橋上跨過西洱河,順著小道往西前行2公裡,再橫穿一條土路便道,就開始了艱苦的古道徒步了,向著本次徒步的終點目標「天威徑」位置前進。
天威徑古道
天威徑古道
由此開始的古道,雜草叢生,很多地方已經沒有明顯古道的痕跡了。有困難的地方總有團長的身影,社團團長大唐遊俠帶著鐮刀,劈荊斬刺充當開路先鋒。徒步前行方向的右手邊就是西洱河,洱海水就是從西洱河流出,流入漾濞江,匯入瀾滄江,最終注入太平洋的。
大唐遊俠
沿途看著右手邊的山谷裡面,西洱河河水奔流不息,大保高速公路車來車往,在高速公路的旁邊正在修建新的公路。聽著前方大唐領隊播放的古老曲子,古道邊上依稀留存了幾棵古老的花椒樹和黑桃樹,仿佛在訴說著曾經的輝煌。
天威徑古道核桃樹
前行到有馬蹄印的大石頭旁,大夥都圍著深深的馬蹄印拍照,試問這樣的足印需要多少時光、多少馬幫隊伍才能打磨出來?時光如梭,輝煌而古老的絲綢之路,留下的只有美好的想像了。中途休息,就地補充水分和能量,久違的粽子香飄在悠長的古道邊上,久久無法散去。或許,這就是今年端午假期,最美的一次周邊短途留念吧。
天威徑古道馬蹄印
這樣的古道大約走了2公裡,就到達此行的終點~天威徑石刻了。此石刻就在古道邊上,據說是民國元年李根源途經這裡,在古道南側崖壁上刻下的。再往前徒步,已經根本找不到路的蹤跡。本次徒步旅行大理2公裡天威徑古道,主要還是懷著學習歷史,感受古老絲綢之路的無限傳奇魅力。
天威徑石刻標牌
天威徑石刻
1、大理天威徑古道之旅,沿途風景一般。個人認為,看過此文足矣。
2、大理天威徑古道之旅,往返裡程約8公裡,耗時3小時,海拔沒有什麼大的爬升,徒步旅行難度一般。
3、大理天威徑古道之旅,只要帶上適當的水即可。返程的時候,可以在溫泉附近選擇一家【沙壩魚】品嘗一番,那可是大理有名的一道美食哦。
天威徑古道新發現
天威徑古道黑桃樹
感謝您的閱讀,歡迎點讚、評論和轉發。我喜歡戶外旅行,喜歡去小眾景點遊玩。關注,更多旅行精彩等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