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雲南普洱茶竟這樣名揚四海

2020-09-05 大安旅遊推薦

對於「茶馬古道」這個詞,相信大家不會陌生,上歷史課時稍微認真一點,都有聽老師提起過的。但這個詞在生活中的出現頻率並沒有「絲綢之路」多,所以很多人對它沒有過深的了解,現在我們就往下好好探索一番。

茶馬古道的形成

簡單來說,茶馬古道在我國歷史上的作用和意義和絲綢之路是一樣的,以茶馬互市為主要內容,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存在於我國西南地區。

詳細來說,茶馬古道茶馬古道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因康藏屬高寒地區,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需要攝入含熱量高的脂肪,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但沒有蔬菜,糌粑又燥熱,過多的脂肪在人體內不易分解,而茶葉既能夠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熱,故藏民在長期的生活中,創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習慣,但藏區不產茶。而在內地,民間役使和軍隊徵戰都需要大量的騾馬,但供不應求,而藏區則產良馬。於是,具有互補性的茶和馬的交易即「茶馬互市」便應運而生。但隨著商品貿易的發展,交易內容已遠不止是茶葉和騾馬,這種大範圍的商品交易不僅促進了沿途各地經濟和文化的交流,也加強了中國西南邊疆的安定和鞏固。

茶馬古道集市遺址


馬幫紀念牌坊

茶馬古道的艱辛

由於西南地區地形複雜,道路艱險,古人只能以馬匹加人肩扛手抬才能通過,馬幫每次踏上徵程,就是一次生與死的體驗之旅。茶馬古道的艱險超乎尋常,並且沿途會遇到攔路搶劫的土匪,馬幫人從出發那一刻起,就已做好九死一生的準備。正是這成千上萬辛勤的馬幫人,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風餐露宿的艱難行程中,開闢出一條通往域外的經貿之路,這也是一條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

茶馬古道路線

茶馬古道的主要線路是川藏線和滇藏線,在這兩條主線的沿途,分布著若干支線,將滇、藏、川三地緊密聯結,形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地形氣候最為艱險複雜、通行難度最大的茶馬文明古道。茶馬古道文化始於唐代,延續至清末,直到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的修通,歷經歲月滄桑一千餘年。在車輛如梭的當今,馬幫已不再有,山林間再聽不到清脆悠揚的駝鈴聲,茶馬古道變得清幽寂靜。

川藏線


山間騎馬參考照

茶馬古道遺址

麗江的拉市海附近、大理州劍川縣的沙溪古鎮、祥雲縣的雲南驛、普洱市的那柯裡是如今保存較完好的茶馬古道遺址。

麗江的拉市海是一個國際性的溼地公園,附近保留了一段比較完整的茶馬古道,騎馬重走茶馬古道成了當地著名旅遊項目。遊客在馬夫的帶領下,進行一個小時左右騎馬重走古道,體驗馬幫人在崎嶇山道,複雜地形裡的行走經歷,多少能在這過程中體會到茶馬古道行走的艱辛和不易。只是由於這裡是比較熱門的旅遊景點,來往的遊客和馬匹較多,衛生環境不是很友好。

麗江拉市海

沙溪是以前茶馬古道的重鎮,也是目前唯一僅存的滇藏古道驛站。這裡作為茶馬古道的重要驛站曾繁華一時,但是隨著茶馬古道作用的消退,這裡只留下了無聲的石橋、古村、古道向人們無聲訴說著久遠的歷史。由於交通周折,旅行團一般不會來這裡,這裡的古集市古村落才得到了良好的保護,現在還是很安靜文秀的模樣。

大理沙溪古鎮

雲南驛是雲南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驛站,曾經是南方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也是茶馬古道上的商貿重鎮。這裡長達1公裡的青石板鋪就的古驛道仍保存完好,從留存至今的老馬店、老商鋪能看出雲南驛曾經的繁華。在古驛道上創於清初的最大馬店舊址裡建立了《雲南馬幫文化博物館》和《二站中緬戰區交通史紀念館》,豐富的展品和再現的歷史場景使人們深刻了解從古至今交通發展的歷程。

那柯裡是古普洱府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作為普洱茶的原產地和集散中心,祖先創造性地開通了這樣一條對外貿易的茶馬古道,也因此促成了普洱茶名揚天下。至今還有部分保存完好的古道舊址,和當年馬幫用過的馬燈、馬飲水石槽等歷史遺物,具有悠久的歷史痕跡和深厚的茶馬古道文化,這裡如今已成為普洱的一個旅遊景點供遊客們參觀。這裡四面環山,山清水秀,自然生態優良,景色十分秀麗。

雲南普洱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在中華民族的孕育發展中曾經發揮過重要作用,縱然已隨時代發展而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中,但它的歷史和價值卻永遠熠熠生輝,在時間的沉澱中愈發珍貴,值得被世人傳唱。

看完本文,有加深了你對「茶馬古道」的了解嗎?有沒有衝動想要去一次茶馬古道遺址回顧歷史,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感想哦。

相關焦點

  • 你知道古代中國對外貿易通道「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嗎?
    中國歷史上有兩條著名的陸路古道:一條是從北方的長安出發,途徑西域、中東最終到達歐洲絲綢之路;第二條就是西南的方茶馬古道,也被稱作南絲綢之路,連結川滇藏,並且延伸入不丹、尼泊爾、印度境內,最遠可到西亞、非洲紅海海岸等。
  • [茶馬文化]普洱茶:茶馬古道,古道茶香
    雲南是茶樹的原生地,全國乃至全世界很多茶葉的根源都在這裡,早在3000多年前,雲南地區就已經有人開始種茶,並將製作的茶敬奉給周武王了。東漢時期,民間對普洱茶有「武侯遺種」之稱,唐朝時,普洱茶開始大規模種植,到了清朝,普洱茶貿易達到了鼎盛。末代皇帝愛新覺羅薄儀就曾說皇室的習慣是「夏喝龍井,冬喝普洱」,擁有普洱茶是皇室地位的標誌。
  • 茶馬古道——帶茶去遠方
    「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前年有機會去了一趟四川。先是飛重慶,然後一路從瀘州到宜賓,峨眉山,經雅安最後到成都!一路走來,到了雅安,不免要了解一下當地的文化歷史。最早聽說雅安還是2008年汶川地震時,雅安也是重災區,電視上每天都報導。
  • 神秘的彩雲之南,亞洲的天堂走廊:「茶馬古道」是如何誕生的?
    引言在中國的雲南和西藏兩地之間,自古以來就存在著一條專門進行茶葉、馬匹等貨品交易的商道,它的名字叫做「茶馬古道」。「茶馬古道」如今已經成為全國聞名的景點,而它的形成又與雲南"普洱茶"在清朝時的興起密不可分。
  • 絲綢之路與茶馬古道
    相比於絲綢之路,茶馬古道出現得就要晚一些了。茶馬古道是我國西南地區溝通邊疆與內地的交通要道,主要分為川藏線和滇藏線。它興起於唐宋時期,在明清時期達到鼎盛,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突出貢獻。茶馬古道最早源於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唐朝時期,吐蕃贊普松贊幹布統一西藏,之後南詔統一雲南地區,使西南地區與中原內地的貿易規模成倍增長。宋朝時期,由於丟掉了河西、河北等多處養馬之地,中央王朝更加依賴來自西南地區的馬匹、驢騾。據說北宋抗金名將宗澤,曾在西南地區為官,便將滇馬引入了宋軍。
  • 雲南普洱市思茅區有一條斑鳩坡茶馬古道,愛徒步的人一定不要錯過
    家鄉思茅是普洱茶的發源地之一,城市因此改名普洱市,可我們仍習慣叫它思茅,這樣來得自然來得親切。因為普洱茶的緣故,茶馬古道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據說思茅是茶馬古道的起點,斑鳩坡茶馬古道已有1800多年歷史,至今依然保存完好,這條曾經的「茶鹽官道」在植被茂盛、綠樹成蔭、鳥語啾啾的森林中向北延伸,自然天成的大氧吧令人神往。因為山上斑鳩鳥很多的緣故,古道被命名為斑鳩坡茶馬古道。古道的長度為11公裡,起點是南部的思茅臘梅坡,向北抵達思茅坡腳(白嘟祺)。
  • 體驗雲南茶馬古道——滇藏茶馬古道主幹線
    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連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茶馬古道不僅是普洱茶運銷之路、普洱茶文化傳播之路,同時也是各民族經濟、文化的交流之路。西雙版納是雲南茶馬古道的起點區域,普洱茶由西雙版納經茶馬古道運銷海內外。
  • 茶馬古道主題雕塑,再回絲綢之路的歷史
    茶馬古道分陝甘、陝康藏、滇藏大概路,連接川滇藏,延伸入不丹、錫金、尼泊爾、印度境內,直到抵達西亞、 西非紅海海岸。陝甘茶馬古道,是中國內地茶葉西行並換回馬匹的主道。是古絲綢之路的主要路線之一。陝康藏茶馬古道(蹚古道),始於漢代,由陝西商人與古代西南邊疆的茶馬互市形成。
  • 茶馬古道——探秘雲南古六大茶山
    從古代絲綢之路、茶馬古道、茶船古道,到今天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茶穿越歷史、跨越國界,深受世界各國人民喜愛。為了踐行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並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合作與發展,我們擬組織「重走中尼•茶馬古道」暨「佛祖故鄉行」系列活動。
  • 普洱茶文化的思維是?茶馬古道解決的是什麼問題?基礎知識
    普洱茶,沒有專業則只能是商品,沒有文化則只能是農副產品,而普洱茶的文化不僅僅只是收購毛料,緊壓的簡單行為,而應該是徹底了解普洱茶本質之後所做的推廣營銷。「紅酒」有沒有文化內涵?為何追求年份,酒莊,品飲器皿,品飲環境。
  • 歷史上的「茶馬古道」究竟有幾條?其通行的意義何在
    說到茶馬古道,說到束河古鎮,說到納西族……因為近期研究古代水陸交通比較多一點,所以聽到「古道」這樣的字眼兒,頓時提高了興趣,正所謂「北有絲綢之路,南有茶馬古道」。「茶馬古道」的一般定義是古代中國西南地區商貿通道。「是我國歷史上內地和邊疆地區進行茶馬貿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線。
  • 茶馬古道,雲南茶
    說起雲南,大多數想到的大都是大象、孔雀等,但是少部分愛茶人士會立馬想到茶,雲南最出名的茶——普洱茶。描寫普洱茶的詩句也很多。彩雲天地崖,紅土綻靈花。本是神仙客,結緣普洱茶。普洱茶的歷史:普洱茶因為茶葉口感層次變化豐富,持久耐泡又宜長久儲存轉化而得名。七十年前普洱茶沒有生熟之分,因為港澳臺的人喜歡喝普洱老茶,但是普洱老茶又少 。
  • 比絲綢之路還早200年的茶馬古道,藏著這樣的神秘傳說
    和世界所有的路不同,茶馬古道的起始和終結,很難通過空間概念來說明。茶馬古道比絲綢之路要早200年,在西漢時期形成,興於唐宋,盛於明清,二戰中後期最為興盛。茶馬古道除了以茶葉與馬幫的貿易之外,連結著中國內陸和西藏地區,語言、人口、宗教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給了這條古道名字的,則是一種神奇的植物-茶。
  • 普洱茶的故鄉,中緬邊境上的馬幫故事,茶馬古道從這裡走來
    茶馬古道,源遠流長,興盛於唐宋明清時期。這是二戰中後期最繁榮的時期。中緬邊境有一個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莊園。古街、古道、古驛站無聲地訴說著過去馬幫的故事。這是雲南省勐海市的大邑莊園。茶馬古道從這裡到遠方。茶馬古道一直神秘莫測。
  • 悠久的歷史文化—雲南茶馬古道(20——210)
    雖說早晨一大早趕路,一路向西南行駛231公裡,拐100多個彎,還是安全、順利地抵達了目的地——茶馬古道。雲南茶馬古道是千百年來由一條條的古山道、古驛道互相聯接、延伸、發展形成的,主要路段還用青石塊、青石板鋪設。道路在歷史上主要由馬幫承擔運輸任務,運輸的物資以茶葉最為大宗,因此稱之為「茶馬古道」。
  • 中國大西南茶馬古道上的十大古鎮
    茶馬古道是南方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源於唐宋時期的茶馬互市,是中國古代大西南邊疆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間國際商貿通道,延伸入印度、尼泊爾、不丹、錫金境內,是中國西南各民族文化和經濟交流的走廊。茶馬古道穿梭千年的歷史和風雨,有非常壯觀的自然風光和最為神秘的中華文化,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是一條人文精神的超越之路,蘊藏著開發不盡的歷史文化遺產。
  • 沿著茶馬古道,走遍雲南秘境中的悅榕莊
    它的名字叫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世界上最壯觀,最具文化神秘色彩的旅遊線路之一。茶馬古道滇藏線,南起西雙版納,經普洱、大理、麗江、香格裡拉、德欽進藏,一路向西穿過察隅、邦達、林芝、最後達到拉薩。如今,茶馬古道不再有交通上的功能,但這個名字仍讓無數旅人心馳神往,仿佛從歷史塵埃中浮出的文化茶香。有多少人像我一樣,想去親眼看看傳說中的茶馬古道,同時又不想做辛苦的旅行,期待遍賞雲南秘境美景的同時,享受到最好的度假體驗,留下最美的旅行回憶呢?
  • 「北絲路」牽手「南茶道」「一帶一路」蘭州「茶馬古道」城際推介活動在昆明舉行
    中國蘭州網10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丁小嵐 郭雲蓮 郎照玉)當「絲路古道」與「茶馬古道」跨越千裡攜手,牛肉麵與過橋米線一線相牽,會擦出怎樣的火花?10月18日上午,「北絲路」牽手「南茶道」「一帶一路」蘭州「茶馬古道」城際推介活動在雲南昆明舉行。蘭州、昆明兩地文旅、商務等政府部門工作人員和企業家相約春城,共商兩地合作意向。
  • 茶馬古道對雲南有什麼意義?
    那就是雲南最響亮的名片之一——茶馬古道。 現代人可以遇山修路遇水搭橋 古人就只能在這大山裡尋覓一條條小路了 (圖片@杔格)
  • 「茶馬古道」重要驛站,中國茶鄉,雲南普洱市
    公元前109年, 漢朝徵服滇國及昆明、嶲等部族置益州郡, 將勢力伸入「勐達光」(哀牢國)境內設不韋、嶲唐、比蘇、邪龍、葉榆、雲南等縣(據點)劃入益州郡, 「勐達光」忙於應對漢朝、放棄部分屬地; 今普洱境分屬各地傣族土目。普洱市位於雲南省西南,東臨紅河、玉溪,南接西雙版納,西北連臨滄,北靠大理、楚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