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評】降低可循環包裝成本 讓快遞包裹真正「綠」起來

2021-01-07 環球網

據國家郵政局1月4日通報,2020年全國快遞業務量達830億件,同比增長30.8%。在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下,快遞行業經受住挑戰並穩中向好發展,這著實不易,令人欣慰。

同時,我們應該注意到,海量快件的背後是數量達近千億級別的廢棄快遞包裝。如果用填埋或焚燒等傳統的方式處理,既造成資源浪費,又將給大氣和土壤帶來嚴重汙染。因此,如何實現快遞包裝源頭減量、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成了快遞行業蓬勃發展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

快遞包裝用完即扔,原因除了行業與消費者環保意識與責任擔當有待提高外,還有著更現實的因素——可降解、可循環的包裝成本和回收成本都更高,推廣效果並不理想,因而企業更多選擇成本更低的一次性塑膠袋和紙盒。但是,快遞企業不買單,結果就是生態環境來「買單」。任何一個行業都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一時的發展。在加快碳排放達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階段,快遞行業想要健康壯大,必須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關係,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促進快遞包裹綠色轉型。

落到更具體的問題,則是如何降低可循環利用的快遞包裝的成本,讓快遞包裝可回收、多次利用成為習慣與常態。這部分成本的降低,需要更多的技術攻關,也需要政府部門、行業、企業、消費者之間更妥善周全的責任分擔。當然,世上沒有真正的垃圾,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只要加強意識,勇擔責任,付諸行動,找到一條各方均能獲利的路子,那麼快遞包裹就能真正實現「綠色」轉身。(央廣網評論員 陳銳海)

相關焦點

  • 讓快遞包裝「瘦」身變「綠」
    原標題:讓快遞包裝「瘦」身變「綠」 家住北京市豐臺區朱家墳三裡的居民王紅髮現,網購商品收到的快遞包裝變樣了。「此前購買嬰兒奶粉時,兩桶奶粉裝在一個碩大的紙箱子裡。」王紅雙手比劃著,「這麼大的紙箱,其他地方都塞滿報紙。」
  • 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將達700萬個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郵政局等八部門《關於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明確了未來5年的工作目標,並且劃分為兩個時間節點。到2022年,快遞包裝領域法律法規體系要進一步健全,基本形成快遞包裝治理的激勵約束機制。
  • 針對過度包裝和垃圾:共享快遞盒 環保還需降成本
    2017年11月8日訊,今年雙十一,有電商將投放一種可循環使用的共享快遞盒,試圖破解過度包裝等難題。近年來,伴隨著電商和快遞業的迅猛發展,快遞過度包裝以及由此產生的快遞垃圾飽受批評。環保還耐摔 還能省膠帶蘇寧物流將在雙十一投放 「共享快遞盒」的消息,在兩周之前登上了微博熱搜。「共享快遞盒」是一種方形塑料盒。客戶籤收快遞,將貨物取出後,快遞員就會將它帶回倉庫,循環使用。據蘇寧官方公布的數據,一個「共享快遞盒」的製作成本為25元,平均每周可循環6次,預計單個快遞盒使用壽命可達1000次以上,單次使用成本0.025元。
  • 中學生發明「樂高式快遞箱」 讓快遞包裝可拆裝、可回收、可循環
    來自北京中學的黃彥清和自己的小夥伴們關注到這一問題後,研發出一款可回收、可拆裝的快遞箱,讓以往的垃圾成為可以不斷循環利用的資源。最初關注到這一話題,來自於小夥伴間的一次腦洞碰撞。兩年前,黃彥清在和同學們商量某個社會項目的選題時,有隊友提到有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一個快遞包裝袋幾乎跟著飄了一路。這個場景引發了隊友一系列的思考:這些快遞包裝用完該怎麼處理?
  • 物流企業成本大、快遞箱回收難!快遞包裝「綠色化」還得邁過幾道坎?
    據了解,這種新型的塑膠袋投入使用後可降低40%PE用量。 【關鍵詞三:循環】 讓快遞箱「漂流」起來 「如果你買了一兩瓶洗衣液,或者幾桶食用油,發現包裝外盒用的是花王紙尿褲的箱子,不要驚訝,它不是送錯貨了。」
  • 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方面都進行了哪些嘗試
    快遞企業的「循環箱」,推進阻力重重,2021年,它們又該如何為出彩中原添上一抹綠?德邦物流2018年成立了「包裝研究中心」,與多方合作共同研究綠色包裝材料,目前已經成功推出零膠紙箱,這種紙箱配有防盜「魔力扣」,無需使用傳統的塑料膠帶。百世快遞則與環保企業合作研發了新型的澱粉基塑膠袋,據了解,這種新型的塑膠袋投入使用後可降低40%PE用量。
  • 包裹汙染需加快完善快遞包裝回收利用德國dhl國際快遞查詢
    應運而生的快遞公司蓬勃發展如順豐、申通、中通、韻達等70餘家專業快遞機構遍布全國各地,此足見網購已經成為年輕人熱衷的逛街方式。而隨著網際網路+快遞的深入推進,快遞公司與電商企業深度合作,在服務訂單生產、工業個性化定製以及增加就業崗位等方面確實作出了斐然的貢獻,但是不可忽略是隨之而來的快遞包裹汙染。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走訪快遞代收點有了包裹循環利用箱「這是您的待取快遞,紙箱不用的話可以放到一旁的回收箱內,方便留給下一位需要寄快遞的客人。」11月27日,長沙市凱樂國際城菜鳥驛站外,店主從貨架上取出貼著對應編碼的快遞包裹後,習慣性地提醒住戶將快遞外包裝留下。
  • 「雙11」後,全省2億件快遞包裝去哪了
    申通湖南公司長沙轉運經理劉海平介紹,環保包裝袋循環使用一次的成本僅6分錢,相較於成本1-2元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大大降低了包裹轉運成本。令人欣慰的是,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的「綠色化」行動遠不止如此。如,順豐快遞推出共享快遞盒「豐BOX」,快遞員將3C、奢侈品等商品交付至消費者手中後,「豐BOX」將被帶回倉庫重複使用;京東及菜鳥聯盟均在推動商品原廠包裝發貨,菜鳥方面表示,天貓超市超70%不易破損的商品已採用原裝發貨模式;悅詩風吟、OLAY等企業則使用玉米桔梗製作的可降解填充物及拉鏈式無膠帶紙箱……難題可循環材料成本高、
  • 新「標尺」下,快遞變「瘦」變「綠」了嗎?
    收到快遞後,李女士便開始拆包裹:外包裝是一個長方體紙箱,劃開封裝用的膠帶後,便看到兩瓶被層層「裹挾」的瓶子。每一瓶的最外邊,依然是牢牢粘住的膠帶,剪開後是一層防撞用的泡泡紙,再剪開,還有一層包裹用的保鮮膜。細數了下整個過程,李女士發現,自己這份包裹除了紙箱,膠帶使用長度超過2米,泡泡紙消耗接近1米,保鮮膜使用長度達1米左右,三種材料加起來,長度超過了4米。
  • 宣威市快遞包裹進口量2020年達1761.96萬件,環保不容忽視
    人們享受網購的愉悅和方便、提高生活質量的背後,是快遞業包裝垃圾量增大,對環境造成的嚴重汙染。快遞包裹產生的垃圾主要是快遞運單、包裝箱、塑膠袋、泡沫等填充物。人們取件之後,大多數是拆開包裝,將物品拿出之後,直接將包裝物丟進垃圾桶。快遞包裝垃圾回收成本高,垃圾處理廠一般都是進行焚燒和填埋,不僅造成汙染環境,還造成資源浪費。
  • 菜鳥聯盟綠色倡議:中國快遞行業要「綠」了
    菜鳥聯盟綠色倡議:中國快遞行業要「綠」了目前全球的快遞總量大約在1000億件,而中國全年的快遞總數就高達500億件,在全球排在第一,而這幾年我國的快遞發展是大家都看得到了,每家公司的競爭都非常的激烈,但是最近他們有抱在了一起,就是要讓中國的快遞
  • 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如何「綠」起來
    中通快遞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中通快遞為例,目前全網電子面單使用率超過99.9%,與傳統面單相比,減少80%的紙張耗材;傳統的48毫米膠帶變更為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大於90%;帶RFID(射頻識別技術)晶片可循環中轉袋超過637萬個,預計2020年年底實現全網可循環中轉袋全覆蓋。
  • 綠色和平:2019年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
    投入推廣可循環包裝箱(袋),降低對一次性瓦楞快遞箱和一次性薄膜包裝塑膠袋的依賴,防止過度包裝,推廣使用綠色包裝材料,促進包裝材料在生產階段的減排,減少塑料類包裝材料焚燒,將對快遞包裝行業實現碳減排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雲南省郵政快遞業將試點可循環包裝
    12月1日,全省郵政快遞業可循環包裝應用試點工作正式啟動,以可循環包裝應用試點為新起點,今後將在全行業範圍內推動快遞綠色包裝標準化、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四化」建設,深化行業綠色治理。據統計,1至10月,全省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4.97億件,同比增長45.35%;快遞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9.37億元,同比增長28.57%。隨著電商快遞的快速發展,產生的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引起各界廣泛關注,同時也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
  • 如何「綠色」寄快遞?快遞包裝也有「綠色認證」了
    在700億件快遞的背後,有全社會環保理念的提升。快遞包裝減量化、綠色化、可循環取得顯著成效。使用可循環的中轉袋、包裝箱;對大量使用的膠帶進行「瘦身」;對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這些快遞業環保措施,有效地減少了包裝材料的浪費。
  • 網友反映快遞過度包裝:拆快遞花十分鐘
    筆者認為,應當加快快遞業使用環保包裝、可降解材料的腳步;提高對快遞包裝的回收利用率,能夠循環利用的儘量在無害化處理後二次投入使用;買家和賣家都要樹立簡單包裝的理念,多幾分理解和包容,少計算一毛兩毛的經濟帳,多計算綠水青山的環保帳。  江蘇無錫市 潘傅雷  買酒還是買包裝?
  • 一年使用膠帶可繞赤道425圈 解讀快遞包裝三宗最
    >  不達標  為降低成本,許多小廠家回收再生料生產快遞包裝,裡面可能含有超標的重金屬、有毒有機物和致病體  2016年,全國將產生300億個快遞包裹,到2018年,這一數字將變成500億。  「撕下來的透明膠帶一點用處也沒有,塑料包裝袋也特別髒,不趕緊扔掉,難道還要留著?」一位剛拿了快遞的員工小張說,只要是小件包裹,他都是上樓前就撕開包裝扔掉。  另一名員工小李則表示,如果包裝的紙箱乾淨完整,一般會用來裝東西,但塑料包裝、填充物和透明膠帶,就直接扔進垃圾桶了,「如果在家裡,爸媽會把廢紙箱攢起來賣掉,但我們這一代人沒這習慣,肯定就扔了。」
  • 快遞包裝廢棄物如何治理?國家郵政局:推進快遞包裝「綠色革命」
    攝影徐想  快遞業高速發展,快遞包裝廢棄物治理情況如何?對此,趙民表示,快遞包裝廢棄物問題備受關注。截至目前,電子運單基本實現全覆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達到95%,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率達到70.1%,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到了91.5%,在營業場所設置了7.6萬個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大家應該能夠感受到,拿到手裡的快遞包裹明顯地運單小了,膠帶瘦了,紙箱薄了,油墨減了,可循環包裝應用變多了,快遞包裝在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上取得了初步成效。
  • 快遞包裝回收|巧用小妙招
    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在電子商務帶動下呈現井噴式發展。快遞包裝垃圾量增大,回收循環利用成為難題。快遞業繁榮的背後,是大量快遞包裝垃圾帶來的環境汙染之痛。有機構預測,因包裹產生的包裝垃圾超百萬噸,將帶來嚴重的資源浪費和環境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