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半導體產業雙子星:香港「復興」,澳門「嬗變」

2020-12-19 OFweek維科網

香港半導體企業一覽

·晶門科技

晶門科技於 1999 年在香港成立,並於 2004 年 4 月在香港主板上市。晶門科技為全球客戶提供顯示器集成電路晶片及系統解決方案,集團採用「無晶圓廠」商業模式,專門設計、開發和銷售專有集成電路晶片及系統解決方案,能於智慧型手機、平板計算機、電視 / 顯示器、筆記本計算機以及其他智能產品,包括可穿戴產品、醫療保健產品、智能家居產品,以及工業用設備等提供廣泛的顯示及觸控應用。

(點擊圖片可看高清大圖)

·卓榮集團

卓榮集團(卓榮及建榮)成立於 2003 年,由美國矽谷回國的優秀企業家和工程師鄭灼榮先生創辦,是一家設計與銷售自主智慧財產權晶片的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公司總部卓榮集成電路科技有限公司設立在香港,並先後在珠海、深圳和臺灣設立了研發機構以及全資公司。

卓榮集團涉及的技術領域包括:各種規模的集成電路設計、前沿算法的研究與實現以及相關產品的應用。公司在音頻類、視頻類、存儲類以及工控類等產品的一站式設計及解決方案方面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積累,成功研發出了一系列與國際技術同步的成熟方案。

·科範微半導體

香港科範半導體一直專注於半導體產品研發與製造, 以集成電路及電子分立器件為主業,涵蓋晶片研發到產品封裝、測試等。

香港科範微半導體是業內能提供最全面的產品與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目前香港科範半導體產品種類超過 50 多種封裝形式和 5000 多種型號。主要產品系列:整流二極體、快恢復整流器、超快恢復、肖特基二極體,穩壓二極體、瞬態電壓抑制,橋式整流器、ESD 保護、通用三極體、開關三極體、電晶體。

·和興健半導體

和興健半導體(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4 年,是一家專業從事集消費類IC研發、設計及銷售為一體的IC生產廠家,在深圳設有銷售公司(深圳市和興健電子有限公司)。

·博通集成電路

博通集成電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 2004 年,是國內著名的無線連接晶片公司,擁有完整的無線通訊產品平臺,支持豐富的無線協議和通訊標準。博通已成為國內消費電子和工業應用無線 IC 的市場領導者,在國標 ETC 射頻收發器、無線鍵盤滑鼠晶片、FRS 對講機晶片、無人機無線遙控晶片、藍牙音響晶片等均是主要供應商。

博通集成電路總部位於上海市,並在深圳、香港、臺北設有分公司、子公司及技術支持分部。

·高雲半導體

高雲半導體是一家專業從事國產現場可編程邏輯器件(FPGA)研發與產業化為核心,旨在推出具有核心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民族品牌 FPGA 晶片,提供集設計軟體、IP 核、參照設計、開發板、定製服務等一體化完整解決方案的高科技企業。

2018 年在香港成立研發中心,也是繼濟南、上海、廣州、美國矽谷四大研發中心之後,高雲半導體成立的第五大研發中心。該研發中心將為高雲半導體在國際市場開拓,創新合作等方面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

·others:(由於規模較小,暫不一一列舉)

威揚電子、開源半導體、愛有開半導體、英展半導體、國利半導體、拓電半導體、升雲半導體、美科半導體、芯龍半導體 ... 等。

香港 IC 設計企業總量較少,約三十家左右,許多公司將設計研發設立在大陸,香港做營銷、渠道等。

香港小結

目前,香港主要是做市場,找市場策略,做分銷。然而,隨著大陸公司比例上升和規模擴大,一種新的前店後廠形式出現在 IC 設計公司,即香港做產品定義和市場,智慧財產權管理,內地做設計和製造和封測,再由香港做渠道和營銷策劃,具體銷售工作在內地和國際市場分頭展開。

對於 IC 設計公司來說,重要的是跟系統廠商緊密結合。中國的系統廠商主要是針對國內市場,但是從香港來看,則是針對韓國、日本、全世界市場。另外,海外市場比較注重 IP 專利,而香港的法律跟西方類似,因此他們更加希望研發和設計放在香港來做。

因此,可以通過香港和珠三角以及內地等城市的分工合作來帶動產業發展,實現香港電子產業新的「復興」。

澳門:賭城「嬗變」

澳門在「賭城」的標籤裡迷失太久了。

在工業革命 4.0 到來之際,在中國「賭城」的表象背後,被稱作「亞洲拉斯維加斯」的澳門,不再只依靠博彩業,轉而要大力發展晶片,承擔一部分的中國科技抱負。

·澳門大學&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半導體產業是實體經濟尤其是現代工業的核心和基礎,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數字經濟、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重要的戰略支撐。其中,澳門的模擬晶片設計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其中研發實力首推澳門大學。

澳門大學在集成電路方面的發展,自然避不開澳門大學的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目前中國集成電路設計方向,只有兩家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其一是復旦大學的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另一家,就是來自葡萄牙的教授馬許願主導的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

澳門的國家實驗室自 2010 年以來一直專注於集成電路研究,自 2011 年以來其研究成果得到國際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國際固態電路峰會認可的數量為亞洲機構之最。據 IEEE 統計數據表明,澳門大學近 6 年在國際水平最高、最權威的晶片奧林匹克 IEEE ISSCC 峰會上,共錄用發布成果論文達 22 篇。2018 年,澳大入選論文數量超過內地大學總和。

該實驗室最新的研究成果是一種微晶片,該晶片在不增加其他額外設備情況下,將手機中的無線充電接收器,轉變為無線充電發射器。這在消費電子和工業領域都可以得到應用,相關發明目前正在申請美國專利。強勁的科研力量,是澳門參與灣區集成電路產業的優勢所在。

相關焦點

  • 大灣區半導體產業雙子星:香港「復興」澳門「嬗變」
    圖片來源:香港貿發局其中,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全國電子信息產業的核心區域,消費了進口總量的六成。中國晶片產業整體薄弱,而需求量巨大的大灣區供需矛盾相對突出,其現有晶片產業存在結構性問題,晶片設計能力較強,而製造和封測能力不足。
  • 澳珠攜手打造大灣區半導體產業高地
    魏勁松攝(人民視覺)   最近一年以來,利用澳門的國際化研究力量,依託珠海橫琴的產業化土壤和廣闊市場,兩地在產學研方面深度融合,正攜手發力打造大灣區半導體產業高地。
  • 納入國家戰略後的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澳門發展新引擎
    隨後,十九大報告將「香港、澳門發展同內地發展緊密相連」寫入其中,更強調「要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粵港澳合作、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為重點,全面推進內地同香港、澳門互利合作,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  12月20日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十九大報告一脈相承,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向全面啟動邁進一大步。
  •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廣州、深圳、香港、澳門四大中心...
    中商情報網訊:日前,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全文)。《規劃綱要》中明確了香港、澳門、廣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為區域發展的核心引擎,繼續發揮比較優勢做優做強,增強對周邊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根據四大中心城市的發展,城市發展定位也各不相同。
  • 粵港澳大灣區:香港、澳門、廣東城市群,2019年GDP表現
    來源:BOSS說財經粵港澳大灣區(英文名Guangdong-Hong Kong-Macao Greater Bay Area,縮寫GBA)由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和廣東省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肇慶市等9個城市組成,總面積5.6萬平方公裡,2018年總人口已達7000萬人。
  • 【新華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的澳門方向
    圖為遊客在澳門大三巴牌坊前拍照留念。新華社發憑藉400多年中西文化交融留下的寶貴遺產和獨特優勢,作為區內4個中心城市之一,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正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特殊作用。這座位於濠江之畔、多元包容的現代都市,正把握時代機遇,期待著在民族復興的歷史進程中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 廣東設立半導體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 首期200億元
    大會上,首期規模為20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廣東省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髮布,將主要投資半導體器件、集成電路設計、晶圓製造、核心裝備及零部件等領域。 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材料是基金投資領域之一。圖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氮化鎵。
  • 香港傳真 | 粵港澳大灣區宣講會側記
    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廣東省省長馬興瑞、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林念修等人出席宣講會。這是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出臺後,三地政府官員首次集體對外發聲。為什麼要建設大灣區?建設怎樣的大灣區?如何建設大灣區?短短兩小時,或許給了我們答案。
  • 婁勝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澳門參與「一帶一路」提供新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粵港澳高速鐵路、乃至在國家力推的「一帶一路」倡議中,都不乏港澳地區的身影。十九大報告中也指出,要支持香港和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制定完善便利香港澳門居民在內地發展的政策措施。澳門地區如何更好地把握國家發展的機遇。婁勝華表示,需要以更廣闊的視野去理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要契機。
  • 香港澳門西進,大灣區「外環」浮出水面,這個片區徹底亮了
    來源:智谷趨勢澳門特首賀一誠近日提出建設「第二個澳門」,珠海橫琴備受關注。香港的全國人大代表也提出,要在珠海、中山等地擇址,給香港新的發展平臺。港珠澳大橋建成之後,大灣區格局巨變,形勢越發明朗:香港澳門西進已成大勢所趨。與澳門一河之隔的橫琴,承載著「一國兩制」的厚望,成為新產業落地的沃土。接連不斷開通的跨海大橋,畫出大灣區最大的一個「圈」。
  • 「設計力」如何賦能大灣區產業轉型升級?
    「可以在一個地方參觀澳門、珠海和香港三個地方的展覽太好了。」在2020珠海國際設計周參觀的澳門居民林小姐說。從澳門家中出發,經橫琴口岸通關,最終到達珠海國際會展中心,林小姐只用半個小時,就欣賞到這樣一場設計展,讓她感覺「超值」。
  • 大灣區之路①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框架下的「香港+深圳」
    需要結合大灣區的基本特點,準確理解極點帶動、中心城市、核心引擎等重要概念,準確定位「香港+深圳」。(一)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特點概括而言,粵港澳大灣區的基本特點主要有六個方面。第一,國家戰略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區域重大發展戰略,同時也承載著對外開放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
  • 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電子產業的梳理與機會
    經濟發展水平全國領先,產業體系完備,集群優勢明顯,經濟互補性強,香港、澳門服務業高度發達,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先導、先進位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產業結構,2017年大灣區經濟總量約10萬億元。
  • 大灣區時代,澳門智慧城市的定位是什麼?
    基於當下智慧城市建設的機遇和挑戰,澳門政府為推進澳門經濟結構適度多元化,全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在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基金會的支持下,圍繞網際網路技術及智慧為主題舉辦2019年網際網路+智慧城市高峰會。一方面憑藉著引進高端科技會議,促進澳門會展業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希望通過吸收內地和國際經驗,提升澳門業界使用網際網路技術和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水平。
  • 澳門如何參與大灣區建設?
    徐奇怪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澳門城市大學金融學院特聘教授近期,《粵港澳大灣區規劃》將正式發布。大灣區即將迎來高速融合發展的新時期。2018年末,習近平主席會見崔世安特首時也指出,澳門應「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拓展發展空間、培育發展新動能,以新的發展成果迎接明年澳門回歸祖國20周年」。
  • 「澳門女兒」何超瓊:我是大灣區居民,也是大灣區交通達人
    澳門、香港、廣州、珠海橫琴是她2019年以分鐘計算的行程中穿梭最多的四座城。   澳門回歸20周年之際,信德集團行政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何超瓊接受了金羊網記者專訪。暢談了從父親何鴻燊開始對澳門的深厚感情、「愛國愛港愛澳」家訓如何在何氏家族代代傳以及澳門如何融入大灣區發展,推進適度多元產業化。
  • 蔡冠深:粵港澳大灣區為中日經貿合作創造新機遇
    福岡縣知事小川洋在致辭中指出,香港是福岡縣重要的合作夥伴。香港作為福岡縣農產品最大出口目的地,佔福岡出口額的30%。近五年,福岡的香港觀光遊客增加了近四倍。福岡縣目前有四十家企業進駐到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小川洋感謝本次研討會拉近了香港和福岡的距離,推動了福岡企業參與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 澳門舉辦「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
    來源:海外網 12月9日上午,由澳門創智發展研究協會主辦,廣東省青年創業就業促進中心、粵港澳大灣區青年總會、澳門高等教育發展促進會協辦的「2020粵港澳大灣區青年論壇」在澳門舉行。
  • 2018大灣區人口數據分析:珠三角9市總量大 澳門香港密度大
    作為世界四大灣區之一的粵港澳大灣區,被視為中國經濟的一個新增長極。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標誌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入全面推開、全面深化新階段。粵港澳大灣區經濟高速增長,大量人口正在向粵港澳大灣區聚集。
  • 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成功舉行...
    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成功舉行  以網球會友,促進大灣區交流  澳門, 2020澳門國際文化及體育產業協會積極響應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舉辦「粵港澳大灣區網球友誼賽」,與大灣區各大網球協會及機構合作,共同進一步推廣網球運動在大灣區間的交流與發展,並在當晚於新濠天地君悅酒店舉行頒獎晚宴,將籌得的善款將會用作培養澳門網球界的菁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