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昆明池:牛郎織女傳說之發源地

2020-12-13 言同學說

西漢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在上林苑之南引豐水而築成昆明池,周圍四十裡,原是為了練習水戰之用,後來變成了泛舟遊玩的場所。

木婚是美國的婚姻紀念年,結婚五周年稱為木婚(wool wedding)。

西漢牛郎、織女星象演變為動人的神話傳說。西漢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為徵討西南諸國,訓練水軍,開鑿昆明池。在池畔東西兩側分別立牛郎、織女石像,隔河相望,班固《西都賦》有句:「臨乎昆明之池,左牽牛而右織女,似雲漢之無涯。」李善注引《漢宮闕疏》云:「昆明池有二石人,牽牛織女像。」牛郎織女神話美妙傳說從此由天上來到人間,也從此在中華大地廣為流傳。

木落雁南渡

風鈴

昆明池水

昆明池七夕公園簡介

昆明池七夕公園全景圖

《三輔舊事》中記載著昆明池,說它有三百三十二頃,池中有戈船數十艘,樓船一百艘,船上立戈矛,四角皆幡旄(mao)葆麾。

昆明池煙波浩淼

昆明池在西安城西的灃水、潏水之間(今西安西南鬥門鎮東南),現約10餘平方公裡,池址附近有石雕人像一對,東牽牛,西織女。

牛郎織女相會的鵲橋

四月春光明媚,遊客甚多

鵲橋上的月亮石雕

牛郎織女相會銅像

牛郎織女相會銅像

相關焦點

  • 昆明池遺址:牛郎織女傳說發源地,漢武帝訓練水軍,跨越兩千多年
    很多人都知道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但是有誰知道西安西南方向鬥門鎮的昆明池遺址呢?昆明池開鑿於公元前120年,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工蓄水工程,它的引水,排水,還有蓄水設計非常科學合理。這裡在2017年開發成了七夕公園,感覺有點像西安曲江的寒窯,寒窯邊有曲江池,也是有關七夕文化的。昆明池遺址七夕公園,有什麼看點呢?
  • 「牛郎織女」源起昆明池畔 石刻見證愛情
    昆明池俯瞰圖 圖/「昆明池七夕公園」官方微信 西部網訊(記者 劉璞華)今天(8月17日)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節,不論是造勢許久早早開啟預售模式的各類電商活動,還是線下各類花店
  • 牛郎織女的故事起源地之爭,只有一個被列為牛郎織女故鄉傳說遺址
    牛郎織女故事傳說眾多,在神州大地各地留有和牛郎織女相關的民間故事也不稀奇,有故事的地方都想成為主角,現在有的被命名為了「牛郎織女故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的被命名為愛情文化之鄉,但只有一處被列為「牛郎織女故鄉傳說遺址」。
  • 央視七夕晚會昆明池畔設置會場 昨晚西安再度讓國人驚豔
    央視七夕晚會準時開播,而令西安觀眾倍感親切的是,2018央視七夕晚會在西鹹新區的昆明池畔——牛郎織女傳說的發源地設置了會場。值得一提的是,這也是繼2016年、2017年央視春晚、央視元宵晚會、央視中秋晚會落戶西安之後,央視晚會再度落戶西安。西安再度吸引了全國乃至全球華人的目光,讓世界為之驚豔。
  • 西安昆明池,一個古老的傳說,一個註定打卡的地方
    郭沫若說過,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意思是西安地下出土文物眾多,泉州有很多歷史文化遺址留存。其實,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它的歷史文化遺址留存更多,只是許多遺址早已淹沒在歷史的塵埃之中,未見天日罷了。而昆明池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 西安昆明池、北京昆明湖,與雲南昆明市有何關係?
    喜歡旅遊的朋友可能會發現,西安有一個昆明池,北京有一個昆明湖,而雲南有一個昆明市,這三者之間有何關係?西安昆明池是近年出現的「網紅」,網絡帶火了這個地方。昆明池位於西安西南郊,距離市中心17千米。昆明池總面積3.32平方千米,是我國古代面積最大的人工湖。昆明池在古代十分有名,常見諸於史書、詩詞。
  • 「牛郎織女」源起昆明池畔 石刻見證不以顏值擇偶的愛情
    「牛郎織女」源起昆明池畔 石刻見證不以顏值擇偶的愛情 時間:2018-08-17 06:
  • 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與流布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生於天地之間,浩瀚的星空、蒼莽的大地帶給人類無盡遐想,自古至今產生了數不清的天、地、人的動人故事,牛郎織女傳說作為這類故事的代表,流傳在華夏大地、播布於漢字文化圈中,歷久彌新。  遙看牽牛織女星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遙望星空展開想像的結果。
  • 南陽,牛郎織女愛情發源地
    牛郎織女故事發生在南陽白河兩岸記得小時候長輩們告訴我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七夕晚上,如果在葡萄架下放上一盆水細細傾聽,就能聽到牛郎織女互訴衷腸的情話。這是童年對浪漫傳說的一種嚮往。這個感人的愛情故事被老百姓口口相傳,流傳時間久了,就形成了今天的牛郎織女傳說。」杜全山為記者講述牛郎織女與南陽的傳說。牛郎莊、織女村等遺蹟印證牛郎織女的傳說關於牛郎織女的傳說,在全國各地流傳甚廣,版本較多,但核心內容是基本一致的。
  • 西安有座小「破」廟,眾人爭相來拜一塊石頭,傳說求姻緣超靈驗
    古都西安,底蘊深厚。在大街上隨便走走,搞不好就能遇見個千年文物、百年古蹟的。所以很多遊人總結的旅遊攻略中有這麼一條:在西安,千萬不要小瞧任何東西,哪怕是一塊石頭。今天,小漁就要為大家介紹一塊神奇的「石頭」,它位於西安一座小破廟中,引得眾人爭相來拜,傳說求姻緣超靈驗。
  • 西安最「委屈」景點:不收門票,人造公園遭調侃,榮登親子必去榜
    春意盎然的三月,正是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的好時節,位於西安市的昆明池公園到處都是春的氣息,隨手一拍,便是一幅美麗的風景。昆明池原本是一個水庫,供給西安用水,如今工程改造,將這裡建設成了一個風景旅遊區,主打的七夕文化園和漢武大帝雕像景致,讓人難以忘懷。
  • 七夕的故事:牛郎織女傳說的起源,你知道嗎?
    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生於天地之間,浩瀚的星空、蒼莽的大地帶給人類無盡遐想,自古至今產生了數不清的天、地、人的動人故事,牛郎織女傳說作為這類故事的代表,流傳在華夏大地、播布於漢字文化圈中,歷久彌新。  遙看牽牛織女星  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遙望星空展開想像的結果。
  • 人間鵲橋會,緣來昆明池,遊玩昆明池七夕公園
    昆明池從興盛到衰落,從湖泊到農田,跨越了周、秦、漢、唐13個朝代近兩千年歷史,凝聚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資源。如今再建的昆明池七夕公園位於昆明池北岸中部,成為西安南部的一顆璀璨明珠。寬敞的雲漢廣場上,一艘巨大的古戰船矗立在廣場中央,身著披風、手持寶劍、目視前方的漢武大帝威風凜凜地屹立船頭。
  • 「皇家認證」的牛郎織女像為何會被吐槽?
    甚至有網友認為,「皇家認證」的牛郎織女「這長相一年見一次都嫌多」。引發這個議論的源頭依然發生在「七夕」當天。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於賡哲教授本想做個應景的科普,8月28日在自己的微博上發布了3張牛郎織女石刻像照片,並配文稱:「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二者相距約3公裡,看來當年放置時將昆明池當做天河了。」
  • 最權威牛郎織女像現身 網友:毀了我的想像
    織女塑像牛郎塑像8月28日七夕當天,一則關於牛郎織女石像的微博在網上引發熱議。微博內容介紹說,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位於西安市長門區鬥門鎮,是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這對塑像最權威,皇家認證。」最醜牛郎織女被吐槽28日上午,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於賡哲教授在其個人微博發布了3張牛郎織女石刻像照片,並配文稱:「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二者相距約3公裡,看來當年放置時將昆明池當做天河了。」於賡哲教授表示,圖中石像是最權威的牛郎織女像,「皇家認證」。此後,這條微博被大量轉發,並引起眾多討論。
  • 比杭州西湖還大三倍的西安昆明池,背後的故事竟到底有多壯觀?
    昆明池到底有多大呢?單從面積和體量上進行對比,十六平方公裡的昆明池,相當於一個半西安城牆(十二平方公裡)、三個杭州西湖(6.39平方公裡)大小。而其背後的故事竟與漢武帝有關:敬漢武帝是漢子,就叫昆明池!司馬遷在《西南夷傳》中說,漢武帝遣使到身毒國求市竹,受阻於昆明國而作罷,於是想徵昆明。昆明國有滇池,方圓三百裡,就是現在昆明市的代表景點。
  • 最權威牛郎織女像遭吐槽 ,網友:一年見一次都嫌多
    中國傳統愛情神話牛郎織女的傳說來自陝西長安的鬥門鎮,也就是現在的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鬥門街道,一對相距3公裡的牛郎織女石刻成為古老神話的最好佐證。這對石刻於1956年被列為省級第一批重點保護文物。這對可以追溯到西漢時期的石刻,現分別位於西鹹新區灃東新城鬥門街道的常家莊村和鬥門鎮棉紡廠內。漢武帝開鑿的昆明池被當做天河,牛郎和織女便分別坐落在昆明池遺址的兩端。
  • 大西安昆明池值得一去,免費遊七夕公園
    公園大量融入了七夕和愛情主題如牛郎織女相會的雕塑、鵲橋等故稱作"七夕公園"地鐵路線,坐西安三號線地鐵到魚化寨E出口下車,然後坐公交823,到昆明池下車即可。園內小花很美麗,周末遊玩是比較好的選擇。遠觀鵲橋連天河,近看昆明池很美麗。
  • 最醜牛郎織女像爆紅 網友:這長相一年一見都嫌多
    微博內容介紹說,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位於西安市長門區鬥門鎮,是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這對塑像最權威,皇家認證。」但因配圖中展示的石像畫風過於粗獷,遭到不少網友質疑,「這長相一年見一次都嫌多。」最醜牛郎織女被吐槽28日上午,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的於賡哲教授在其個人微博發布了3張牛郎織女石刻像照片,並配文稱:「最標準的牛郎織女塑像,漢武帝開鑿昆明池時所置,二者相距約3公裡,看來當年放置時將昆明池當做天河了。」 於賡哲教授表示,圖中石像是最權威的牛郎織女像,「皇家認證」。此後,這條微博被大量轉發,並引起眾多討論。
  • 16號(初五)昆明池+詩經裡-49 芙蓉園+不夜城-39—轉發免 10元—
    「聽一曲禮樂、頌一段詩經、食一餐周粟、遊一座水鎮」新西安詩意田園生活即將來臨。【昆明池·七夕公園】昆明池,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人工蓄水工程,開鑿於公元前120年。公園佔地面積2255餘畝,其中水域面積707畝(比曲江池水域面積還大,但也只佔整個昆明池項目的1/20),景觀面積1548畝,因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此,加之當地七夕文化源遠流長,故稱作「七夕公園」。兩千多年來,象徵「牛郎」和「織女」的石爺和石婆隔昆明池遙遙相望,見證了千年昆明池的盛衰。由於牛郎織女傳說起源於此,加之當地七夕文化源遠流長,因此,昆明池大量融入了七夕和愛情主題,故稱作「七夕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