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徽廚之鄉」美稱的績溪,位於安徽省南部,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績溪不僅人才輩出,養育了前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著名學者胡適等偉人,而且美食眾多。
績溪特色美食中,如果長江名貴水產臭鮭魚排名第二的話,應該沒有哪道菜敢稱第一。新安江盛產鱖魚,每年春天桃花流水之時,就是捕獲肥美的鱖魚的好季節。之所以叫臭鱖魚,是因為古時候,徽州人為了防止捕來的鱖魚變質,把魚進行醃製,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並且經常上下翻動。一段時間之後,魚的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魚鰓還是紅色,鱗不脫,質不變,而且肉質更加鮮美細嫩。一代代傳下來,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徽州臭鱖魚。魚肉嫩而鮮美,高蛋白低脂肪,散發著特殊的發酵香味,而且這種香味遠近聞名,不少吃貨都是聞著這特殊的香味而來哦。 胡適一品鍋,又叫「胡氏一品鍋」、「績溪一品鍋」。顧名思義,這道美食因為一代文豪胡適而得名。身為徽州績溪人的胡適任北大校長時,用「一品鍋」招待績溪的女婿梁實秋,得到「一品鍋,三五七層花色多,品其味,離桌不離鍋」的讚許。一品鍋的做法是把各種原料、配料調製後,再用一隻兩耳大鐵鍋,分成若干層,層數越多越好。一般最低層是蘿蔔絲、幹角豆、筍衣、冬瓜、冬筍等,底層配料稱為「墊鍋」,「墊鍋」之上,依次是肉、豆腐包、鴨子夾、肉圓、雞塊、野味等。燒製成功的一品鍋油而不膩,不老不嫩,爛而不化,熟度適中,熱而不燙,冷而不卻,保持色香味的統一,使口味一觸即發。怪不得胡適在任駐美大使期間經常用「一品鍋」作為壓軸菜招待外國友人哦。 說完一品鍋,再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十碗八」,這個菜必須是戰鬥力極強的吃貨才能hold住。「十碗八」是流行於績溪縣嶺南登源一帶的民間宴席,是一種民間套菜,一般只在婚壽吉慶之日操辦。它由十隻冷碟、八道大菜組成,冷碟有小排骨、滷豬肝、滷舌條、桂花肉、幹筍絲、醃蕨菜、瓜子、花生。績溪嶺南方言中的「瓜」與「加」、「生」與「孫」同音,寓意「加子加孫,福澤綿長」。普通的十道大菜有「石耳燉雞、時蔬粉絲、鄣筍豬蹄、棗耳甜羹、紅燜塊肉(外加發包)、蝦米煨煬、三丁燜粉、蘿蔔雜燴、清湯肉圓、紅燒全魚。這套菜的特點是用料普通,燒制方便,樸素實惠,菜的原料皆產於嶺南當地。嶺南「十碗八」有葷有素,有鹹有甜,有菜品、有主食,而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澱粉齊備。
績溪綠筍生長於聯合國綠色產業示範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縣——績溪大鄣山境內。當地具有雨量充沛、溫度適宜、植被茂盛等自然條件,有利於績溪綠筍的生長。筍乾是幼嫩竹筍的幹製品,是傳統菜餚所必須的高級配料,許多績溪特色菜式都把筍乾當作重要材料,比如筍燜飯、青椒筍絲、火燒冬筍、筍乾燒雞。績溪綠筍以其獨特的美味及其很高的營養價值,是野生無公害食品中之珍品。 說完了績溪特色菜,我們來看看績溪人愛吃的主食。說到主食,一定少不了的是嶺北一絕績溪掛麵。它始創於嶺北莊川、宋家、 寺後一帶,具有細、長、軟、滑的特點,味道鮮美可口。掛麵製作時間是每年霜降後,製作的工序分揉面、盤條、上筷、出架等。每10斤麵粉加七八兩食鹽,用水和面成團,然後倒在面板上,用刀切成條,手搓細盤放在木盆或陶器盆裡,每層塗上麻油、菜油,稱盤條;而後再次搓細,兩頭繞上竹筷,放人掛麵箱裡;一筷筷麵條插入特製的木架上,用手往下拉扯,麵條由粗變細,拉到線香般粗細,便可晾曬,然後用刀沿竹管削下即可。 績溪的撻餜非常有趣,漫步在當地街頭,家家小餐館裡,門口的鐵鍋上都烤著VCD光碟大的餅——俗稱撻餜,桌上吃粥的人手裡拿著撻餜在咬,騎自行車上班上學的人用塑膠袋包著撻餜,一邊騎一邊吃,津津有味。撻餜的餡很多,有角豆、青菜、南瓜絲、蘿蔔絲、醃鹹菜、幹香椿,等等,想吃什麼裝什麼,有些撻餜裡面拌上肥豬肉,烘得脆脆的,光是想想就覺得味道好極了。 品嘗完飯菜,怎麼少了特色小吃?績溪菜糕是績溪地區漢族傳統風味小吃,香氣撲鼻,鬆軟可口,口味獨特。菜糕有甜、鹹之分。甜蒸糕在糯米粉糊內拌入若干白糖、小紅棗及紅綠絲即可;鹹蒸糕則將事先炒熟的豇豆乾丁、豆腐乾丁和瘦豬肉丁拌入糯米糊中。配好料倒入蒸籠內,厚度約為一公分。蒸糕時,將蒸籠一層一層地疊放在鍋內,蓋好鍋蓋後,溫火先燒四五分鐘。旋即轉旺火燒十來分鐘,等鍋內蒸氣上頂數分鐘後,再用溫火燒若干分鐘。當鍋內散發出特有的香味時,就可以盡情享用糯糯的蒸糕啦。 績溪的豆豉遠近聞名,豆豉用上等的黃豆和鮮筍作為原料,先將黃豆和剝殼後的鮮筍洗淨,並將輔料食鹽、八角茴香等按比例拌在一起,倒進鍋裡煮熟,然後曬乾或烘乾成為半成品。將半成品放入用精製醬油、味精等配成的原液中攪拌,直至均勻,再曬乾或烘乾即成。豆鼓味道鮮美無比,風味獨特,便於攜帶,營養豐富,是旅遊小吃佳品。 徽州的傳統風味小吃,《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用來黴制毛豆腐的老豆腐,要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墜地不溢,因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徽州毛豆腐四季皆宣,攤主肩挑一副豆腐擔,一頭是乾柴和平底鍋,一頭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油煎起來,平鍋上那熱烘烘、香噴噴、作響的毛豆腐令人胃口大開。在攤點上吃毛豆腐也很特別,不用碗,就著平底鍋用筷子吃,風味異常。 伏嶺玫瑰酥是績溪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於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具體做法是以細白糖、芝麻、麵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芝麻手工脫殼,炒熟後碾細過篩拌上細白糖烘乾成麻屑,用小量的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麵粉分層卷疊起來,按一定規格切成塊後,表面再均勻地撒上細白糖、玫瑰花、切細的青梅、桔餅、紅綠絲等。喜歡我們,可以推薦給好友,或分享到好友圈,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分享更多精彩。
旅遊諮詢熱線:0563--8152665 13966203033 18756382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