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績溪美食

2021-02-17 績溪旅遊

有「徽廚之鄉」美稱的績溪,位於安徽省南部,是徽州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自古以來,績溪不僅人才輩出,養育了前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著名學者胡適等偉人,而且美食眾多。

績溪特色美食中,如果長江名貴水產臭鮭魚排名第二的話,應該沒有哪道菜敢稱第一。新安江盛產鱖魚,每年春天桃花流水之時,就是捕獲肥美的鱖魚的好季節。之所以叫臭鱖魚,是因為古時候,徽州人為了防止捕來的鱖魚變質,把魚進行醃製,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並且經常上下翻動。一段時間之後,魚的表皮散發出一種似臭非臭的特殊氣味,但魚鰓還是紅色,鱗不脫,質不變,而且肉質更加鮮美細嫩。一代代傳下來,就成為遠近聞名的徽州臭鱖魚。魚肉嫩而鮮美,高蛋白低脂肪,散發著特殊的發酵香味,而且這種香味遠近聞名,不少吃貨都是聞著這特殊的香味而來哦。 胡適一品鍋,又叫「胡氏一品鍋」、「績溪一品鍋」。顧名思義,這道美食因為一代文豪胡適而得名。身為徽州績溪人的胡適任北大校長時,用「一品鍋」招待績溪的女婿梁實秋,得到「一品鍋,三五七層花色多,品其味,離桌不離鍋」的讚許。一品鍋的做法是把各種原料、配料調製後,再用一隻兩耳大鐵鍋,分成若干層,層數越多越好。一般最低層是蘿蔔絲、幹角豆、筍衣、冬瓜、冬筍等,底層配料稱為「墊鍋」,「墊鍋」之上,依次是肉、豆腐包、鴨子夾、肉圓、雞塊、野味等。燒製成功的一品鍋油而不膩,不老不嫩,爛而不化,熟度適中,熱而不燙,冷而不卻,保持色香味的統一,使口味一觸即發。怪不得胡適在任駐美大使期間經常用「一品鍋」作為壓軸菜招待外國友人哦。 說完一品鍋,再給小夥伴們介紹一下「十碗八」,這個菜必須是戰鬥力極強的吃貨才能hold住。「十碗八」是流行於績溪縣嶺南登源一帶的民間宴席,是一種民間套菜,一般只在婚壽吉慶之日操辦。它由十隻冷碟、八道大菜組成,冷碟有小排骨、滷豬肝、滷舌條、桂花肉、幹筍絲、醃蕨菜、瓜子、花生。績溪嶺南方言中的「瓜」與「加」、「生」與「孫」同音,寓意「加子加孫,福澤綿長」。普通的十道大菜有「石耳燉雞、時蔬粉絲、鄣筍豬蹄、棗耳甜羹、紅燜塊肉(外加發包)、蝦米煨煬、三丁燜粉、蘿蔔雜燴、清湯肉圓、紅燒全魚。這套菜的特點是用料普通,燒制方便,樸素實惠,菜的原料皆產於嶺南當地。嶺南「十碗八」有葷有素,有鹹有甜,有菜品、有主食,而且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澱粉齊備。

績溪綠筍生長於聯合國綠色產業示範區、國家生態經濟示範縣——績溪大鄣山境內。當地具有雨量充沛、溫度適宜、植被茂盛等自然條件,有利於績溪綠筍的生長。筍乾是幼嫩竹筍的幹製品,是傳統菜餚所必須的高級配料,許多績溪特色菜式都把筍乾當作重要材料,比如筍燜飯、青椒筍絲、火燒冬筍、筍乾燒雞。績溪綠筍以其獨特的美味及其很高的營養價值,是野生無公害食品中之珍品。 說完了績溪特色菜,我們來看看績溪人愛吃的主食。說到主食,一定少不了的是嶺北一絕績溪掛麵。它始創於嶺北莊川、宋家、 寺後一帶,具有細、長、軟、滑的特點,味道鮮美可口。掛麵製作時間是每年霜降後,製作的工序分揉面、盤條、上筷、出架等。每10斤麵粉加七八兩食鹽,用水和面成團,然後倒在面板上,用刀切成條,手搓細盤放在木盆或陶器盆裡,每層塗上麻油、菜油,稱盤條;而後再次搓細,兩頭繞上竹筷,放人掛麵箱裡;一筷筷麵條插入特製的木架上,用手往下拉扯,麵條由粗變細,拉到線香般粗細,便可晾曬,然後用刀沿竹管削下即可。 績溪的撻餜非常有趣,漫步在當地街頭,家家小餐館裡,門口的鐵鍋上都烤著VCD光碟大的餅——俗稱撻餜,桌上吃粥的人手裡拿著撻餜在咬,騎自行車上班上學的人用塑膠袋包著撻餜,一邊騎一邊吃,津津有味。撻餜的餡很多,有角豆、青菜、南瓜絲、蘿蔔絲、醃鹹菜、幹香椿,等等,想吃什麼裝什麼,有些撻餜裡面拌上肥豬肉,烘得脆脆的,光是想想就覺得味道好極了。 品嘗完飯菜,怎麼少了特色小吃?績溪菜糕是績溪地區漢族傳統風味小吃,香氣撲鼻,鬆軟可口,口味獨特。菜糕有甜、鹹之分。甜蒸糕在糯米粉糊內拌入若干白糖、小紅棗及紅綠絲即可;鹹蒸糕則將事先炒熟的豇豆乾丁、豆腐乾丁和瘦豬肉丁拌入糯米糊中。配好料倒入蒸籠內,厚度約為一公分。蒸糕時,將蒸籠一層一層地疊放在鍋內,蓋好鍋蓋後,溫火先燒四五分鐘。旋即轉旺火燒十來分鐘,等鍋內蒸氣上頂數分鐘後,再用溫火燒若干分鐘。當鍋內散發出特有的香味時,就可以盡情享用糯糯的蒸糕啦。 績溪的豆豉遠近聞名,豆豉用上等的黃豆和鮮筍作為原料,先將黃豆和剝殼後的鮮筍洗淨,並將輔料食鹽、八角茴香等按比例拌在一起,倒進鍋裡煮熟,然後曬乾或烘乾成為半成品。將半成品放入用精製醬油、味精等配成的原液中攪拌,直至均勻,再曬乾或烘乾即成。豆鼓味道鮮美無比,風味獨特,便於攜帶,營養豐富,是旅遊小吃佳品。 徽州的傳統風味小吃,《舌尖上的中國》裡也曾對其做過介紹。用來黴制毛豆腐的老豆腐,要色清如雪,刀切似玉,墜地不溢,因茸毛經煎炕後呈虎皮條紋而得名。徽州毛豆腐四季皆宣,攤主肩挑一副豆腐擔,一頭是乾柴和平底鍋,一頭是毛豆腐、香油和辣椒糊,油煎起來,平鍋上那熱烘烘、香噴噴、作響的毛豆腐令人胃口大開。在攤點上吃毛豆腐也很特別,不用碗,就著平底鍋用筷子吃,風味異常。 伏嶺玫瑰酥是績溪久負盛名的傳統糕點,產於績溪縣伏嶺村,因其內有玫瑰花作為輔料,具有玫瑰花香而得名。具體做法是以細白糖、芝麻、麵粉、飴糖等為主料,輔以玫瑰花、青梅、桔餅、紅綠絲。芝麻手工脫殼,炒熟後碾細過篩拌上細白糖烘乾成麻屑,用小量的飴糖和拌有麻屑的上等麵粉分層卷疊起來,按一定規格切成塊後,表面再均勻地撒上細白糖、玫瑰花、切細的青梅、桔餅、紅綠絲等。

喜歡我們,可以推薦給好友,或分享到好友圈,掃描二維碼關注我們,分享更多精彩。

旅遊諮詢熱線:0563--8152665 13966203033 18756382643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徽州之績溪一品鍋
  • 舌尖上的美食——績溪一品鍋
    一品鍋,原是績溪徽嶺以北民間的一個層次式火鍋菜,經旅外績溪人士和徽商的傳播,才為外地人所了解和喜愛。改革開放後,被廣泛推廣,成為一道譽享海內外的著名徽菜。外地客人來績用餐時,常常對這道菜念念不忘。一品鍋至少有四層,多的六層、八層。其中鴨子夾、油豆腐包和紅燒肉三樣必不能少。底層是蔬菜,可以是白蘿蔔、鮮筍、幹筍、幹豆角、幹四季豆或者白菜等。
  • 【績溪傳統美食】舌尖上的節日!
    據資料與民俗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已經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宮祭祀「太一」的活動,(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後人視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聲。農曆二月初二二月二,裹裹粽。這一天,績溪家家都有包粽子的習俗,當地人稱之為裹粽。績溪為什麼會是二月二這天包粽子呢?可能,這和當地的習俗有關。
  • 最美不過家鄉味,赴一場舌尖上的績溪之旅
    項目鳥瞰圖績溪的春天,正是春筍萌發的好時節。在績溪,幾乎每一位媽媽都會做「筍燜飯」。新鮮的竹筍和五花肉一起在鍋中炒至五分熟,倒入泡好的糯米,加入水後蓋上蓋子繼續加熱,不久便會飄出筍、肉、米混合的醇與香。
  • 舌尖上的中國:徽州美食靠經典腊味和百年臭味榮登無數美食榜
    雖然天氣還很炎熱,可是農曆的立秋馬上到啦,秋風起又要食腊味了,徽州人一生都會與這祖傳的腊味相伴度過 ,不論離家多遠,腊味始終是餐桌上一道最美味。喜愛徽菜的人應該都知道「刀板香」,用醃鹹肉製成的「刀板香」是徽州菜的代表作之一。
  • 舌尖上的中國之徽州美食排行榜,誰才是No.1?向徽州出發
    央視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從第一季到第三季,總是成為熱議話題。其中多次介紹了徽州美食,令吃貨們驚喜。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下,看看有哪些徽州美食受到《舌尖上的中國》青睞。其色澤黃潤如玉,入口鬆軟,鹹中透甜,又香又鮮,民間常說「當你把臘八豆腐放在嘴裡吃時,巴掌打到嘴上都捨不得放」。
  • 正宗胡適一品鍋,你吃過嗎 舌尖上的績溪
    績溪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將於11月7日拉開帷幕。胡適一品鍋、臭鱖魚,正宗徽菜,應有盡有!(往屆回顧)績溪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活動時間:11月7日活動地點:績溪縣❖本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由宣城市人民政府、安徽省徽學學會、安徽省烹飪協會主辦,績溪縣人民政府承辦。
  • 舌尖上的績溪饗宴----十碗八
    普通的十碗依次是紅燒雞、炒粉絲、海參子、紅燒大塊肉、圓包、炒米粉、筍片(或蘿蔔絲)、蝦米湯、肉圓、魚。頭碗為雞(塊雞或全雞。待新女婿必需是全雞,必定由老婆舅雙手「齊眉」敬上),謂之「上臺雞」。這一民宴由菜類看,有葷有素;以味覺而言,有鹹有甜;按狀態分,有幹有稀;就種類論,有菜品有主食;拿營養講,蛋白質、脂肪、維生素、澱粉齊備;從技藝究,有燉、炒、燒、煨、燜、蒸、七法皆用,有烹飪家讚譽:績溪嶺南「十碗八」是一種民宴菜餚的「黃金組合」。
  • 這15種績溪美食,你有多久沒吃了?
    下邊這些績溪特色小吃美食你可能吃過,但是它們的源起故事知道嗎?一起來看……小吃/ 撻餜撻餜在績溪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隋朝末年,出生於績溪登源汪村(也說是出生於閭坑)的汪華激奮於當時煬帝的暴政,領兵起義,轉戰六州,至績溪時,深受城鄉百姓的熱情擁戴。
  • 舌尖上的美食——杭州美食篇
    杭州作為浙菜的主要組成部分,許多的美食都是出之杭州。舌尖上的中國好幾期都有提到杭州的美食。杭州的特色美食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定勝糕,片兒川,蔥包檜,東坡肉,藕粉,清湯魚圓,貓耳朵,糖桂花等等。西湖醋魚別名為叔嫂傳珍,宋嫂魚,是浙江杭州飯店的一道傳統地方風味名菜 。西湖醋魚通常選用草魚作為原料,烹製而成。
  • 舌尖上的美食—陝北篇
    舌尖上的美食—陝北篇榆林市代表美食:神木粉糊糊、靖邊風乾羊肉剁蕎面、吳堡手工空心掛麵、燉羊肉、神木碗託、驢板腸、榆林豆腐、羊雜碎、羊肉麵、洋芋擦擦、神木老席、拼三鮮、鎮川幹爐、攤闤兒、油饃饃、綏德油旋、
  • 舌尖上的宣城
    宣城的小吃、宣城的美食,牽動多少宣城人的舌神經。鍋貼餃,是宣城早點的標配。宣城有多家老字號鍋貼店,各有各的獨特做法,皮有脆有綿,餡亦爛亦酥,香氣撲鼻,回味無窮。績溪水餡包,是績溪一帶的特色風味小吃,「水餡」是指水與餡的融合,是灌滿包內的湯液。它以好看的式樣、特別的味道,在宣城小吃中享有盛名。
  • 舌尖上的安徽:安徽各地招牌美食大盤點
    紅遍大江南北的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舌尖上的母校」、「舌尖上的中國」等詞迅速走紅,不少人也開始點評或懷念起「舌尖上的安徽」
  • 從胡氏宗祠木雕探究績溪火腿
    宗爺爺收到績溪人民饋贈的火腿後,命人烹製菜餚食之,感覺味道好極了。於是令手下人在績溪多買一些,帶回家鄉義烏,孝敬父母,散送鄉親。宗爺爺的義烏鄉親吃了之後,亦覺其味鮮美無比,又耐貯藏,遂派人到績溪學習製作火腿之道。終於,績溪的火腿在義烏乃至金華一地到處開花。「戶自為之不輟」。尤以東陽上蔣的火腿更為出名,俗謂「金華火腿出東陽,東陽火腿出上蔣」。殊不知這上蔣的火腿竟來源於績溪呢。
  • 舌尖上的山丹美食——手抓羊肉
    舌尖上的山丹美食——手抓羊肉 2021-01-08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冬日美味|帶您一起細數績溪美食!
    食物有時候不僅僅是一種美味,更是一份味覺上的情感記憶。說起地道的安徽的美食,不得不提績溪。作為徽菜的發源地,那裡真的美食遍地,坐擁無數的名菜小吃!特別是那鮮香誘人的胡適一品鍋,實在讓人流口水。胡適一品鍋胡適一品鍋緣起於清乾隆間皇上微服行旅,在農家嘗到此菜餚,賜名一品鍋。鍋內碼有鴨蛋餃、油豆腐包、紅燒肉、幹豆角等,煮熟後鮮香美味。
  • 泰國、新加坡、日本美食襲來 「舌尖上的亞洲」美食文化旅遊主題日...
    一、「舌尖上的暹羅」暨2019成都泰國風情周時間:5月15日開幕地點:成都棕櫚泉費爾蒙酒店、青羊區仁和春天廣場主要活動:「舌尖上的暹羅」泰國美食文化節,包括第二屆創意東南亞料理國際星廚大課堂、媒體廚藝培訓等;2019成都泰國風情周,約70家泰國和本地企業呈現工藝品、食品、首飾、皮具、家居裝飾品
  • 績溪很有名的「十碗八」美食!
    而更讓人嚮往難忘的,還有績溪的那些山野特產,和由這些山野特產烹製出來的美味佳餚,乃至於這些佳餚背後的民間傳統文化。今天,咱們就說說績溪縣伏嶺鎮的傳統民宴「十碗八」。圖:紅雞蛋、紅棗、紅花生很特別哦~「十碗八」,顧名思義,就是十碗八盤菜式,按照傳統慣例,第一碗為「上臺雞」,若是喜宴,待新女婿必需是全雞,由老娘舅雙手「齊眉」敬上,然後依次是炒粉絲、海參子、肉皮
  • 舌尖上的雲南美食指南在博鰲論壇上首發
    「尋找雲南最好吃的100家老牌餐廳」活動經過一年多的努力終於見到成果: 《舌尖上的雲南——美食指南》首發式在2020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上隆重舉行,集中展示了雲南老牌地方餐飲業的風貌與多姿多彩的雲南美食文化,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的高福理事長為雲南最好吃的100家老牌餐廳的雲南企業頒獎
  • 舌尖上的美食——台州美食篇
    台州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很多的美食,舌尖上的中國就好幾次介紹了台州的美食,餃餅筒、羊角腳蹄、蛋清羊尾、泡蝦,錫餅、蕃粉圓、燒餅、仙居「八大」碗、糯米蛋糕、扁豆仁糕、雞子面、糊糟羹、百合苔餅、黃巖蜜桔、三門灣鋸緣青蟹、仙居三黃雞、「溫聯牌」果蔗、臨海的麥蝦,大田大排面,「玉麟」西瓜、玉環長柿、湧泉蜜桔、玉環文旦、桐嶼枇杷、仙居仙梅、豆腐圓子等等都是非常受台州人民喜歡的傳統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