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溪很有名的「十碗八」美食!

2021-02-27 績溪縣人力資源市場

人文美景   徽夢績溪 

▾  正文  ▾

安徽績溪是一個讓你第一次去就可以深深地愛上的地方。無論是自然山水風光的獨特,還是歷史文化底蘊的積澱,無論是傳統木雕技藝的精湛,還是當地淳樸自然的民風,你都會在剛剛走進去之時,就為之感慨至無言的境地。而更讓人嚮往難忘的,還有績溪的那些山野特產,和由這些山野特產烹製出來的美味佳餚,乃至於這些佳餚背後的民間傳統文化。

今天,咱們就說說績溪縣伏嶺鎮的傳統民宴「十碗八」。

「十碗八」是流行績溪縣嶺南登源一帶的民間宴席,以伏嶺「十碗八」最為著名。據稱,這種民間套菜一般只在婚壽吉慶之日操辦,由於時代的更替、人們生活的改善,現在能做出正宗的「十碗八」的人家已經不多了。

    傳統婚禮~

圖:紅雞蛋、紅棗、紅花生很特別哦~

「十碗八」,顧名思義,就是十碗八盤菜式,按照傳統慣例,第一碗為「上臺雞」,若是喜宴,待新女婿必需是全雞,由老娘舅雙手「齊眉」敬上,然後依次是炒粉絲、海參子、肉皮、圓包、紅燒肉、炒米粉、筍片(或蘿蔔絲)、蝦米湯以及最後一盤魚,由老娘舅敬上,謂之「下臺魚」。

冷碟有瓜子、花生、海蜇絲、米粉炒排骨、豬肝(或豬耳朵)、雞蛋瓣,其中瓜子與花生不可缺少,績溪縣嶺南方言中的「瓜」與「加」、「生」與「孫」同音,寓意「加子加孫,福澤綿長」。

上臺雞 石耳燉全雞↓


肉皮


清湯肉圓


績溪炒粉絲


發糕↓

三丁燜粉


紅燜塊肉

煨湯

最後一碗是紅燒全魚

圖沒拍全,還有很多很多好吃的~相信知道這種傳統婚宴大家應該都知道~~

雖說時代在變,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所提高,婚禮宴席上的菜單品質越來越高,但一些經久不衰的傳統美食卻依然未退出婚宴的餐桌,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傳統婚禮也有著不可取代的獨特與有趣。

你們覺得這種傳統婚宴以及美食值不值得提倡呢?

來源:徽夢績溪

特別聲明: 

    1、以上作品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不代表魅力績溪的觀點或立場。如因作品內容、版權或其他問題需要同魅力績溪聯繫的,請於作品發布後的30日內進行。

    2、「魅力績溪」微信公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歡迎添加QQ:54596489,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3、投稿、合作QQ:54596489(加時請註明微信投稿or合作)

編輯|

總審|我是一隻魚

法律|王亦文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績溪饗宴----十碗八
    雞寓意「吉」。末碗為魚(待新女婿同樣由老婆舅敬上),謂之「下臺魚」,「年年有餘」。如此則「三鮮」俱備矣。這套菜的特點是用料普通、烹製方便、樸實實惠,其原料皆產於當地。  嶺南「十碗八」是一種民宴套菜,其組合相當完美,精緻。
  • 績溪鄉宴「十碗八」和「九碗六」
    人文勝景   徽夢績溪 它的故鄉——績溪嶺南各地,尤其是十三都(今伏嶺鎮)一帶,部分支出另一個小「氏族」,那就是「十碗八」,淺白言之,就是十碗八盤的筵席形式。「十碗八」,是從「九碗六」(九碗六盤)中發展而來的。「九碗六」中的九碗菜餚,按傳統慣例,依次是炒粉絲、海參子、肉皮、麵包、紅燒大塊肉、炒米粉、筍片(或蘿蔔絲)、蝦米湯、肉圓。
  • 徽州績溪古老的傳統名筵 | 十碗八
    十碗八是徽州地區一種古老的傳統名筵。尤其是績溪澄源河一帶舉行紅白喜事常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的一種流水席,原有九碗六和十碗八之分。十碗八,是從九碗六(九碗六盤)中發展而來的。九碗大萊加六小碟謂之九碗六,十碗八就是十大碗加八小碟。
  • 舌尖上的績溪美食
    自古以來,績溪不僅人才輩出,養育了前國家領導人胡錦濤、著名學者胡適等偉人,而且美食眾多。 績溪特色美食中,如果長江名貴水產臭鮭魚排名第二的話,應該沒有哪道菜敢稱第一。新安江盛產鱖魚,每年春天桃花流水之時,就是捕獲肥美的鱖魚的好季節。之所以叫臭鱖魚,是因為古時候,徽州人為了防止捕來的鱖魚變質,把魚進行醃製,採用一層魚灑一層淡鹽水的辦法,並且經常上下翻動。
  • 誰記得胡適先生當年在上海吃過家鄉十碗八宴席,寫過一副什麼對聯
    想當初胡適在上海,有事沒事常去績溪老鄉酒店吃飯喝酒,有一次一個人有去喝酒,剛好績溪老鄉在酒店在擺宴,宴席是伏嶺村傳統喜宴十碗八,胡適一進酒店,東家很高興,那時胡適是名人了,對每個人和和氣氣,大家很喜歡他,於是就請他入席,大家是老鄉,胡適也就不客氣,高興和大家坐在一起。
  • 這15種績溪美食,你有多久沒吃了?
    下邊這些績溪特色小吃美食你可能吃過,但是它們的源起故事知道嗎?一起來看……小吃/ 撻餜撻餜在績溪已有一千多年歷史。隋朝末年,出生於績溪登源汪村(也說是出生於閭坑)的汪華激奮於當時煬帝的暴政,領兵起義,轉戰六州,至績溪時,深受城鄉百姓的熱情擁戴。
  • 績溪傳統年俗摭談(上)
    後來,績溪的徽館老闆發現這撻粿的商機挺不錯,就把原本是老土的績溪乾糧,改進成可以拿上宴席餐桌的徽菜美食,頗受各地食客歡迎。如今也成為績溪徽菜的特色產品了。特別是其中的生面醬粿、豆黃粿、香椿粿和黑芝麻糖粿,更是令人饞涎欲滴,食之三日而餘香猶在。績溪登源十三都即伏嶺下村不僅徽廚多,而且做撻粿更是一絕。由於這裡的水土好,麥麵優質。
  • 添彩美食節 | 全域旅遊精品線路大盤點!績溪一次玩個透
    績溪第八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正在如火如荼的準備中來美食節玩的同時也到別的景點逛逛吧小編可為了各類愛好者準備了不同的路線!全域旅遊精品線路let's go!尋味徽菜美食遊績溪古城--紫園景區--伏嶺徽州味
  • 2020年安徽各地市年俗之宣城篇:「十碗八」年夜飯有雞有魚
    「十碗八」年夜飯 在宣城的一些縣城,有把年夜飯稱為「十碗八」的說法。「十碗八」就是指十個熱菜,八個冷菜。每道菜都有特別的寓意,其中的講究也非常多。「十碗」中第一道菜必須是雞,而且是清燉整雞,雞頭要對著家長,寓意大吉大利。最後一道菜上的是紅燒魚,也必須是整條魚,寓意著年年有餘。
  •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徽菜特色「十碗八」
    十碗八是徽州地區一種古老的傳統名筵。主要是古徽州人們,尤其是績溪澄源一帶舉行紅白喜事常用來招待親朋好友的一種流水席,原有九碗六和十碗八之分。「十碗八」是從「九碗六」(九碗六盤)中發展而來的。九碗大菜加六小碟謂之九碗六,十碗八就是十大碗加八小碟。
  • 吳堡美食:年夜飯桌上的重頭戲「八碗」
    民間菜宴中的「美食翹楚」陝北的八碗有軟八碗和硬八碗之分,其中軟八碗就是指有四碗葷菜和四碗素菜,而硬八碗則是八碗葷菜,其中包括:酥雞、酥肉、燉肉、肘子、炸丸子、燉羊肉、燉排骨、燒肉等八樣。製作「八碗」的做法和工藝十分講究。
  • 回績溪過年——憶苦思甜唱歌謠
    吃飯面飯,好不簡單……通過歌謠,我們一窺昔日旅外經商的徽商、學徒們在外學生意的狀況和心境……績溪歌謠績溪是徽商故裡,明清間,旅外徽商很發達。由此所產生的民謠姑且劃為商謠,這種商謠中,常常表達徽商們,特別是徽商學徒在外學生意的狀況和心境。
  • 尋夢徽州 自在績溪
    人民網-安徽頻道在秀美靈動的江南大地上,在瑰麗壯觀的古道天路中,在山巒蒼翠的黃山東麓下,有一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它人文璀璨,山水如畫;它創業創新,活力四溢,古樸與現代在此共進共融,它是被譽為「西子湖畔的養生福地,黃山嶺下的美食天堂」的績溪,更是世人津津樂道的和諧之源、文化名城、名人故裡、徽菜之鄉。
  • 當紹興「十碗頭」與中東歐國家美食相遇
    2019-06-10 00:25 | 掌上紹興6月9日是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的第二天,在經貿合作火熱進行的同時,甬江北岸正上演著中國美食與中東歐美食的親密相會。舌尖上的相遇—中東歐美食與浙江「百縣千碗」人文交流活動在寧波江北老外灘拉開帷幕。保加利亞的勺子蜂蜜、波蘭的雙色蘋果、土耳其的特色烤肉等中東歐美食和白鯗扣雞、西湖醋魚、縉雲燒餅、三門青蟹、湖州仙山湖魚頭湯等被評為「百縣千碗」的浙江省11個地市的旅遊美食同臺展出。紹興經典傳統美食「十碗頭」也閃亮登場。
  • 「駱駝旅行-績溪」尋找中國最美村落
    今又近而立之年,來探訪績溪小城,不得不說心中依舊澎湃,似乎找尋到了一種兒時的記憶,青少年時的衝動,這感覺美妙至極。 幾行詩,來概括我在績溪這兩天的感想。美食績溪是「中國徽菜之鄉」,美食自然還有很多,比較有名的幾道菜有:徽州臭鱖魚,胡適「一品鍋」
  • 傳說呂洞賓八仙過織金洞,八仙桌,八碗菜八人吃,俗稱「水八碗」
    」是織金縣最為有名的特色美食。「水八碗」,顧名思義,就是八個湯菜。在織金,每逢紅、白喜事的宴席上都少不了「水八碗」,是織金縣最具鄉土風情的傳統宴席。為紀念八仙授藝,特取名「水八碗」,於是形成了今天流行於織金的八大碗菜系。織金「水八碗」,實際上主要是採用本地黑豬肉、本地土雞及雞蛋、薏仁米、竹蓀、野味山珍等製作組成。
  • 績溪非遺展示展演精彩亮相第八屆 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
    鞦韆是「十」字風車形式,軸心外的轉輪直徑三米許,安裝在四周裝飾著高級綢緞的篷幔底架上,由四人抬著行走。閣裡有用鋼筋做成的人物支撐架,高達三米左右,架上由七八歲童男穿袍帶甲飾扮成兩層戲文人物,另還輔以道具之類襯飾,每閣由四壯漢扛抬,其結構奇妙,形態逼真動人。有的立刀槍劍戟於頭;有的提藍拿什於手,有的舉杯託足,執扇撐身。遠遠望去,像憑虛御空,令人驚心動魄!
  • 八碗四盤,清流家宴美食 舌尖美味
    今天發布君為大家帶來的是 清流家宴美食 清流家宴美食有八碗四盤 共十二道 十二道菜(不含甜湯) 代表了清流傳統飲食文化
  • 績溪第十屆安苗節暨民俗文化旅遊節精彩紛呈
    安苗大鼓、安苗祭祀,書法名家現場揮毫灑墨,「徽腔徽調」戲曲表演……6月18日上午,由績溪縣旅遊管理有限公司、績溪縣旅遊協會、績溪網主辦,績溪徽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績溪縣攝影家協會協辦的績溪第十屆安苗節暨民俗文化旅遊節,在上莊毓英學校盛大開幕。該節的成功舉辦,對弘揚和傳承傳統文化,推進全域旅遊,具有重要的意義。
  • 滿族的傳統美食「八碟八碗」
    每逢冬季,走進白山黑水的滿族人家,熱情好客的滿族人便會用豐盛的「八碟八碗」歡迎你。這種傳統美食獨具滿族特色,民族氣息濃鬱。那些剛剛出鍋、冒著熱氣、香味撲鼻的蒸碗,清香的泡發涼拌菜,都堪稱民間佳餚,香味純正,令人讚不絕口。至今在東北的滿族鄉村至今還保留著製作蒸碗的習俗。據遼寧《新賓滿族自治縣誌》記載:滿族飲食原為「七碟八碗」,但經幾代人的傳承,慢慢改成了「八碟八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