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以後的中年人,很多人是沒有自我的,都是在為兒女而活,為身上的各種責任而活。為什麼很多人會覺得50歲的中年生活很難?大多數都是因為「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結果。
第一,職場晉升難
五十知天命,一個人在五十歲之前都還沒有多少成就,想要在五十歲之後事業上取得多大的成就是很難的。
尤其是在職場,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年輕的時候沒有晉升上去,五十歲以後基本就只能算是「混日子」了。
第二,夫妻生活難
中年夫妻的離婚率不亞於年輕夫妻,甚至會比年輕夫妻的婚姻更加脆弱。在十幾二十年的朝夕相處中,我們能夠記住對方身上的好的人不多,記住的都是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所以,許多中年夫妻會選擇在孩子成年之後,結束自己的婚姻。
當愛情完全轉變成了親情,夫妻之間可以是戰友、可以是同事,唯獨不再是夫妻。
第三,生活壓力大
50歲以後的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身體漸漸地衰老,進出醫院成為了再正常不過的事情。另一方面,來自孩子教育方面的壓力逐漸增大。
需要花錢的地方越來越多,而自己的職業早已經觸碰到了天花板。收入不變,支出增加,這些都是壓在中年人身上的石板。
第四,年輕時候的放縱,開始反噬
楊天真說「為什麼不能為了工作犧牲健康?」那是因為她還算年輕,還沒到五十歲以後。女人到了50歲以後,大多已經進入更年期,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讓人難以適應。
年輕的時候為了生活犧牲掉的健康,中年以後,身體才會一點一點的反噬回來。
50歲以後生活上的難大多數都是年輕的時候選擇安逸,選擇逃避造成的結果。想要中年以後的生活過得順遂,年輕的時候就要努力去生活,愛惜自己的身體和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