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偶遇和果子
江城夏日,我行過長長的楚河漢街,走到松竹路上,鱗次櫛比的食肆,從小龍蝦、辣椒炒肉、日式烤肉等等,各色招牌,行到街尾,忽而閃現一隱蔽的「佳人」,躲在TODAY和農行的隔壁,遺世獨立一般,清澈不染塵,「春上」和果子甜品下午茶。
推門而入,環視四周,日本皇家御用瓷器香蘭社的茶具、櫻花季節最深濃的春日氣息,連牆上的都貼著東京的和紙,在彼在此,渾然難察覺。
隨手翻開菜單,開篇即是和果子,隨後有洋果子,抹茶、花果茶……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傳統和果子初櫻,櫻花初初綻放於漆木盤之上,花分五瓣,中心一點嫩黃,手握一「果子切」(木漆刀)小心切好,可以看到明顯的分層。嘆一聲「精緻」!
一杯抹茶布丁,新綠星灑在乳白之上,為夏日增加一抹清涼。
和果子一定要配抹茶,點一杯剛剛打好的福岡八女抹茶,來自日本最美村莊星野村,用藍盈盈的日式器皿裝盛,雙手捧起泡沫頂茶,香氣在口腔漾開。
「晴窗細乳戲分茶」的意境就是這樣了。
與好友一塊閒聊,就是一個安然的下午,不知黃昏之來臨。
2什麼是「和果子」
那,什麼是和果子呢?你和我可能會一臉問號。
和果子,並不是樹上結的果子,而是日式下午茶的主角,花樣繁多的精緻點心。一提起和果子,熟悉的人大概首先會想起周氏兄弟,這對相愛相殺的兄弟,不光在字裡行間流露出紹興的故鄉味道,對和果子亦是相當推崇,特別是羊羹。
周作人《羊肝餅》曾寫道:「有一件東西,是本國出產的,被運往外國四五百年之久,又運回來了,卻換了別一個面貌了。這在一切東西都是如此,但在吃食有偏好的事物,尤其顯著,如有名茶點的『羊羹』,便是最好的一例。」
即使回國後,魯迅也常託朋友從日本帶過來吃。1913年5月2日魯迅日記記載,「午後得羽太家寄來羊羹一匣,與同人分食大半。」羽太,即羽太信子,周作人的夫人。
過了十幾年,因為「偷窺」羽太洗澡疑雲,周氏兄弟反目。38年的兄弟情誼,自此了斷。
估計除了斷掉的兄弟情誼,那一份對日本和果子的思念也讓魯迅痛苦不已吧!在沒有網購海淘的時代,他只好託友人從其他途徑千裡迢迢待品此美味。
和果子有多美呢?拿他們偏愛的這道羊羹來說,夏目漱石在他小說《草枕》寫道:
「但那表面滑潤、緻密而且半透明地承受光線的狀態怎麼看都是個藝術品。尤其是煉製的,青蔥蔥,有如碧玉與滑石的雜種,看著很舒心。何止於此,青翠的煉製羊羹放在青瓷盤子上,好象剛從青瓷裡面長出來,光滑細潤,不禁想伸手摸一摸。西洋糕點給人以這般快感的一樣也沒有。」
說了這麼多,這一枚枚和果子,其實也是與中國的影響分割不可。
如果從雛形論,和果子可追溯到繩文時代的餅和糰子,號稱有三千歲,但追究其「近親」是唐朝的「唐果子」,奈良時代的遣唐使將他在中國學習到的點心製作方法帶入了日本。
除了製作方法,還有一種重要原料——糖。在古代,糖是奢侈品,是權力的象徵,是地位的榮耀,將其帶往日本的是鑑真大和尚。鑑真率眾弟子一行,歷時十二年,五次失敗,航海三次,幾經絕境,在第六次時搭乘日本遣唐使歸國之船,幾經周折,抵達日本。
《唐大和尚東徵傳》記載,鑑真帶往日本的物品目錄寫道,「石蜜、蔗糖等五百餘斤,蜂蜜十斛及甘蔗八十束。」石蜜也就是冰砂糖,傳入日本後,代替了和果子原來的靈魂甘葛煎。
鎌倉時代,在宋朝學法的僧人將飲茶配食點心的習慣,隨佛法一併帶回日本。進入明治時代,隨著砂糖的平民化,和果子真正走入了尋常百姓家。同時,為了與從歐洲傳入的糕點有所區別,才在原本的「果子」二字前加上了「和」字。
3第三空間
一枚唐果子,一枚和果子,穿梭在日本海之間,可謂一眼萬年,魅力四射。
楚河漢街,「TEA LOUNGE春上」,武漢第一家正宗和果子,也有著武漢女人的一段情緣。
在職場闖蕩了十多年,人到中年,一邊是事業,一邊是家庭,武漢姑娘Amy和她的閨蜜們一直希望在快節奏生活中偷得浮生半日閒,擁有一個「第三空間」。這是一個區別於工作、生活之外的空間,沉浸在歡喜的環境中,摒棄外界紛擾,暢遊精神世界裡。
先是成為家庭主婦,繼而兒女長成,從華為辭職的她始終沒有找到心儀的空間。
直到遇見阿部靜的那一刻。
Amy的表哥旅居日本福岡一帶三十多年,這個武漢人每年都會帶著一家人回來探親,包括他的日本兒媳阿部靜。
阿部靜是日本大分人,而大分是武漢第一個國際友好城市。在疫情中,這座城市捐給中國了八萬隻口罩。在這座美食的小城,聰慧秀麗的阿部靜,師從有五十年歷史的日本糕點老店匠人,將和果子做到極美。
Amy以前就去日本旅行過,在新幹線上,她望著窗外日本的民居,那一個個院落,打理的錯落有致,宛若世外花園。在與阿部靜的交流中,Amy越發體味到日本將美的追求放在了食物上的情感,一茶一飯皆有用心,而佐茶的和果子就是其一。
茶香嫋嫋,茶點細細,兩三親密友人,一起進入一段慵懶的時光隧道。豈不剛好就是她想營造的「第三空間」嗎?於是,兩人一拍即合。
於是,經過醞釀,中日雙方共同在漢街打造了「春上」,這家主營日式和果子的下午茶餐廳。其產品製作團隊均由阿部靜親自培訓,手把手教導,專業的烘培工具也從日本帶來。他們以日本匠人的嚴苛標準甄選高品質的食材,多次往返於中日兩國之間,歷經數月不斷試做更換,終於呈現了精緻滿意的點心。
何為「春上」?Amy以為,「鵲在枝頭春意鬧」「一年四季在於春」,自然是「春上」。在這一方天地,大家沐浴在下午茶營造的休閒時光中,感受一寸光陰一年四季的美妙。
在武漢,滿目所及,皆是法式甜品,日式和果子的出現,不覺要人眼前一亮。
4四季變化
如果說馬克龍被稱作「少女的酥胸」還有點兒惡俗的話,那以純情的少女來比喻日本和果子,就是純美晶瑩的。當然,霸蠻的周夫人羽太信子是除外的。
和果子的用料以植物性原料為主,常見的有豆類、米、米谷粉、麵粉、糖、寒天(即瓊脂)、葛粉、慄子、芋類、柿子、梅子、抹茶、芝麻,等等。因為沒有任何添加劑,生果子通常保質期短,一般只能放兩天,但造型多樣,是伴手禮的首選。乾果子就要更耐放一些。
在日本傳統節俗中,和果子和茶道一樣,「四季」「節令」是其關鍵詞。每一粒小小的果子裡,其實都蘊藏著萬千氣象和自然韻律,方寸之間自有天地之闊,就是日本人對自然的敬意。
每種「和果子」都有限定供應期,每一時節售賣的果子都不同。如食材時節已過,相應食材做的果子即停售。
新年會吃「花瓣餅」。農曆六月吃「水無月」。七夕吃「索餅」。年尾則有「山茶餅」、以梅為主題的「福梅」、「春光」、「寒梅」等。它的形狀也是多樣的,有模仿動物的,如兔子、魚等。有模仿植物的,如櫻花、梅花、桔梗、山茶、柳葉等。
這些,都可以在春上找得到,因為她是武漢第一家正宗和果子下午茶餐廳。
應時而動,應季而食,一期一會。人生如朝露,而每一顆果子都應當被珍惜,它包含節令,也蘊藏禪意。這是日本人的美學,也是Amy的點滴心願,更是歷經大疫後的這座城市人們對生活的重新珍視。
作者:舒懷
圖片:吹風
TEA LOUNGE春上·日式甜點下午茶
地址:武昌區松竹路楚河南路漢街總部國際C座1樓3號,靠近萬達嘉華酒店,大眾點評、百度地圖均可搜索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