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華「六大班」之鄭少堅(上)
在菲律賓華商專輯中,一波說已經分享了施至成家族、陳永栽家族故事,接下來,將分享菲律賓華裔銀行巨擘——菲律賓首都銀行創始人鄭少堅的商業傳奇。菲律賓華商「六大班」萬裡人南去,椰風蕉雨創勳業!近一段時間以來,一波說分享了一些海外華商巨擘的商業傳奇。在菲律賓,有最成功的「華人六大班」之說,他們分別是施至成、陳永栽、鄭少堅、吳奕輝、吳天恩、楊應琳這六位閩籍華僑華人管理的企業集團。
(菲律賓華商界)
「大班」,就是大老闆、富豪的意思,與那些企業「大咖」相比,聽上去更酷,地位更高。「華人六大班」,可以說是菲律賓經濟的晴雨表,他們旗下的企業,影響著菲律賓的商業、政治和社會生活等方方面面。以華人大班施至成為例,不僅是「超市大王」,旗下的BDO銀行,乃菲律賓最大的銀行。對於菲律賓首富施至成,一波說已有二篇專文介紹。今年 4 月,93歲的施至成已從SM 投資集團董事長一職退休,並由公司資深財務長Jose Sio 接任。
(施至成夫婦與三子 Herbert Sy)施至成老先生,是一位非常具前瞻性且精明、謹慎的企業家,對家族企業傳承當然極為重視。目前,施至成家族財富,超過了菲律賓 GDP 5% 以上,其掌控的SM 投資集團,更被投資者視為菲律賓經濟的指標。因此,如何將將財富交接新一代,不光是施氏家族的頭等大事,也是關乎菲律賓經濟的大事。有研究者發現,包含港澳、臺灣等亞洲家族企業,過去 8 年間的最高層人事及權力變動之際,其家族財團股票平均「打折」了60%。從目前看,施至成家族的二代傳承,有一個清晰路徑:施至成的繼承人,也就是他的6 名子女,對施氏集團策略性決定握有投票權,但他們將最高管理權交接給專業人士(包含家族外人)。比如,今年4月,在SM 投資集團的重大人事變動中,施至成長子Harley擔任的總裁角色,已由前摩根大通一位銀行高管接替。菲律賓「華人六大班」之一,被華人社會成為「甲必丹(總舵手)」的陳永栽,兒子陳建榮也已在家族企業嶄露頭角,實際上已處於待接班狀態。相比施至成、陳永栽倆「大班」,我們今天要說的另一位菲律賓「華人六班」鄭少堅,大家可能相對陌生一些,可在菲律賓,一提起「首都銀行」、「麵粉大王」,他的名字就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萬裡人南去 三春雁北飛菲律賓華商「六大班」,都是祖籍中國福建,他們當中的每一位,都足以拍成一部精彩絕倫的電視連續劇。他們當中,有的白手起家,赤膊上陣;有的含著金鑰匙出生,卻家道中落;有的出生世家,打小就被寄予厚望;不管背景如何,這六位超級「大咖」,都是靠自己努力,創下商業傳奇,成為大家族企業集團統帥。如一波說「陳永栽傳奇故事」中提到的,作為海外華人,中華文化尤其是閩南文化的底蘊,在他們商場撕殺、待人接物、以及處理家族關係等方面,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記。
(菲華「六大班」之一:鄭少堅)鄭少堅,1933年出生,祖籍福建永春仙夾鎮夾漈村,與「六大班」施至成、陳永栽等一樣,他也是幼年赴菲,12歲遷居菲律賓。宋朝有個「山林窮儒」,名叫鄭樵,是中國宋代史學家、目錄學家,那部以人物為中心的紀傳體通史《通志》,就是他編撰的。鄭樵,世人還給他一個別稱「夾漈先生」,這就與閩南僑鄉永春一個地名有關。
據說,福建泉州名山天柱山下,有個夾漈村莊,就是鄭少堅的家鄉,因當年鄭樵在此寫史而聞名於世。今天,遷入此地的一支鄭樵的後裔,已成當地一大望族,海外族人的數量還超過了本地人數。夾漈地名,以地形取名,兩邊是山,中間夾著一彎溪水,水尾成一瀑布,故稱「夾漈」。(今天簡化字,有寫「夾際」)夾漈一地,鍾靈毓秀,人傑地靈,學者、工商巨擘輩出,除了菲律賓金融界的龍頭鄭少堅外,蜚聲海內外的還有東南亞麵粉大王鄭倉滿,菲律賓僑領鄭玉書等。在當地流傳著一句話:「別處有仙夾富,沒有仙夾路」。人們常說:「參天之樹,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在根的牽引,許多旅居海外的鄉親,一腔「搖籃」血,萬縷懷鄉情,紛紛將修橋築路作為坦露自己赤子情懷的一種形式。仙夾雖屬山村,可一條歷時幾十載修成的近20公裡岵夾公路,曾號稱當地「鄉村第一路」。
(鄭少堅祖籍地風光)
萬裡人南去, 三春雁北飛!「遊子心中的故鄉路,是任何歲月也磨滅不了的,因為它緊緊繫著的是我們的根。」行走四海,根在故土。早在1994年,旅菲著名金融家、菲律賓首都銀行董事長鄭少堅就花巨資,為家鄉鋪設一條「崇仰」水泥路;竣工通車時,他又交代長子鄭康為夫妻倆專程回鄉參加慶典活動。不管走到哪裡,就是忘不了故土,永遠在自己的胸口聽著鄉音,很多像鄭少堅等「六大班」一樣,他們將家鄉的公益事業,作為遊子對故園一份誠摯的戀情。鄭少堅,1933年出生,今年84歲,其家族掌控的菲律賓GT資本集團,主營業務為金融服務。作為一家菲律賓上市的大型企業集團,其業務橫跨銀行,汽車組裝、進口和經銷,發電,房地產開發,以及壽險和非壽險市場。由於二十多年來中菲關係變動較大,在菲華商初始投資中國時均較為低調,特別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多抱著試探性的態度。「六大班」說法的由來,起於1993年菲律賓時任總統菲德爾·拉莫斯訪華之時,隨團還有菲律賓最富有的六個華商,故有菲華「六大班」一說。菲華「六大班」進入中國,低調潛行,主要是土地儲備方面的積累,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其在菲國內的產業,向中國進行延伸投資。比如,華商施恭旗投資的休閒食品「上好佳」;在此期間,菲律賓的「啤酒老大」生力集團,也來到了中國。到了2005年後,菲律賓華商開始告別此前的「蝸牛速度」,加速投資中國。比如施至成、陳永栽等家族,還有另一位「大班」吳奕輝,都加快在中國的投資布局。擁有菲律賓最大商業銀行的鄭少堅,此間也開始逐步跟進,尤其是房地產市場。
(菲華商聯總會的會議現場)
這裡,要特別提一下,「華人六大班」在中國投資,策略上各有特色,比如菲律賓著名華裔企業家吳奕輝,號稱菲律賓的「李嘉誠」,進入中國市場就高舉併購吞併大旗。熟讀《易經》、《孫子兵法》等中國典籍的陳永栽,曾在2002年推斷,未來一百年,菲律賓都不會出現經濟騰飛。因此,他將對中國市場的投資,作為企業發展重頭戲。創建於1954年的菲華商聯總會,是菲律賓華僑華人工商界的最高機構,為無股份非營利的有限公司組織。自1990年代中期以來,在陳永栽的主導下,這家菲律賓最具影響力的華僑華人團體,同時也是菲律賓最重要的商會組織,開始由以往的親近臺灣地區,轉向親近中國大陸,今天,陳永栽仍是菲華商聯總會永遠名譽理事長。進軍中國的陳永栽,採用的是「地產金融齊頭並進」策略,而他的親家,也就是鄭少堅先生,採取的卻是「先金融,後地產」的投資策略。
(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人民幣銀團籤約儀式)
首先,鄭少堅旗下的菲律賓最大的商業銀行——菲律賓首都銀行,先是在上海、北京等地設立代表處,後又升格為分行。就在今年年初,首都銀行就參與郭廣昌的復星高科銀團貸款項目。今年5月,首都銀行集團又與中國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籤署《戰略框架合作協議》,這是中國進出口銀行首次與菲律賓的商業銀行建立全面戰略合作關係,助力中國政府在菲律賓的「一帶一路」戰略。
(首都銀行集團與中國進出口銀行籤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2年,時逢祖籍地啟動「泉州金改」,鄭少堅的首都銀行在泉州設立分行,並成為家鄉泉州第一家外資銀行,成為泉州吸引臺港澳僑金融資本的首個案例。「萬裡人南去, 三春雁北飛!」首家僑資銀行的開業,為家鄉金融改革升溫,這也是報效家鄉的赤子之心。地產開發方面,鄭少堅旗下的南洋地產公司,先後在南京、上海等地投建地產項目,此外,鄭少堅還擁有上海浦東環球金融中心5%的股份。一直熱心於投身公益事業的鄭少堅,創設了菲律賓首都銀行基金會,每年捐出數億元善款給予各地教育、醫療事業等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