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足球1:2不敵敘利亞的比賽雖然已經過去一周的時間,但國內輿論的罵聲絲毫沒有減弱。而妄圖想像以往那樣「混」下去的部分球員們,可能要為自己的行為埋單了,當他們逐漸丟失了應該有的鬥志和成績後,適當減少他們的所得似乎是除了他們以外所有人的想法。昨日,中國足協下發通知,要求各級聯賽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籤署工作合同。足協的這份通告被外界認為是去年出臺的「限薪令」加強版,而人民日報的官微更是透露了限薪的具體數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張昊張晨瑆孫雲嶽
足協先封盤後有大動作
去年11月20日,新華社發文稱從2019賽季開始,中國職業足壇將設立「四大帽」,即注資帽、薪酬帽、獎金帽和轉會帽。一個月後,足協在年末的聯賽總結會上公布了各項投入的標準,其中中超球員薪資最高為稅前1000萬人民幣。參加2019亞洲杯、2022年卡達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的基礎上上浮20%,即最高限額1200萬人民幣。整整一年後,「限薪令2.0」版本即將到來。
在足協要求各俱樂部暫緩與球員籤署工作合同的通知發出2小時後,足協還進行了說明,稱此通知是前期經過廣泛調研,聽取充分意見後的結果,足協正在擬訂「關於進一步推進聯賽發展的若干意見」,將對現有的一些制度作補充、完善和調整。意見制訂的原則是推動各級職業聯賽的健康發展,降低職業聯賽俱樂部財務負擔,規範薪酬體系、轉會市場,嚴格監管措施,推進職業俱樂部青訓工作並保護俱樂部青訓利益。該意見計劃於12月初公布。在公布之前,暫緩各職業俱樂部與球員籤署新的工作合同。
1000萬頂薪是不是還很高
稍晚,「人民日報體育部」官方微博透露,2020賽季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外援政策保持不變,依然是可以引進4外援,首發上場3外援。U23政策不變。球員限薪將有大動作:中超俱樂部依然不能超過1000萬人民幣,中甲和中乙聯賽下賽季的頂薪分別是500萬元和300萬元。這有利於給俱樂部減負,也有利於激勵中國球員去國外聯賽闖蕩。如果發現有陰陽合同,發現一例,就罰掉違規俱樂部3個聯賽積分。
確實,在過去1000萬的限薪令發出之後,對於中超球員的收入水準會有影響,但因為一些之前籤署的合同還要繼續,所以大部分球員還沒有感受到實際的降薪,觀望未來是他們要做的。此番中國足協繼續將中超頂薪定在1000萬,對於球員來說,應該有了心理預期,還算能夠接受。但1000萬是不是還是太高了?畢竟比起日韓聯賽球員的收入水平,這個數字還是有點高,更不用說中國球員與日韓球員的能力差距了。所以,這個數字會對中超球員有警醒作用嗎?會讓他們感覺到疼嗎?會讓他們知恥而後勇嗎?
專家視角
鄭明(蘇寧足球俱樂部副總):
建立好遊戲規則很重要
限薪令其實從去年就有,限薪的第一個作用,應當是避免聯賽的兩極分化,同時要保護遵守規則人的利益。我們那麼多家俱樂部,如果只有幾家實行限薪,那他們的好球員就會去不限薪的俱樂部,遵守規定的人反而成了吃虧的人。所以,遊戲的規則怎麼建立非常重要。
賈紫婷(國內著名足球主持人):
球員需要有為足球走出去的勇氣
我們都在說足球發展靠青訓,如果一個球員真的是熱愛足球運動,他就應該想努力去歐洲增長見識,去第一足球世界讓自己獲得成長。不過我們面對的現實就是中國足球現在的誘惑太多,大家都想待在這個舒適圈裡,不願意走出去。
張昊(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除了限薪還要幫他們走出去
我理解限薪的目的並不是眼紅球員的收入,而是給他們一個走出去的可能。足協作為主管部門,制定的政策要能「趕」年輕球員出去。一方面把球員的頂薪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就是在他們出去之後,給予這些球員相關保障,以中國足協的財力,應該能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