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網友發現消失90年老城門 門洞周邊人跡罕至

2020-12-24 中國新聞網

重慶網友發現消失90年老城門 門洞周邊人跡罕至

2017-04-12 09:32:26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周馳

2017年04月12日 09:32 來源:北京青年報

參與互動 

已消失90年的南紀門券頂

  「南紀門,菜籃子,湧出湧進。」這是一句重慶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民謠。雖然今天仍然有南紀門街道,但根據文獻記載,南紀門城門在1927年為了改善交通被「拆掉了」。但是,近日重慶的一些古城牆愛好者在探訪重慶老城牆的過程中,意外發現了疑似南紀門城門的一角。重慶市渝中區政府官方網站轉載當地媒體報導稱,渝中區將立即保護南紀門老城門。

  重慶城門消失90年無人知

  據了解,南紀門因為早年間有一處蔬菜市場,專管重慶人的「菜籃子」,歷來是重慶下半城的重要城門之一。根據文獻記載,1927年,當時的重慶市官員出於整治城內交通、擴建城市的目的,將南紀門拆毀了。90年之後,雖然重慶市仍然有南紀門街道,但是南紀門的城門究竟在什麼位置,成了一個謎。

  近日,一隊網友在考察重慶老城牆時,意外地發現了一處城門的券頂,經過專家鑑定,這個券頂應該就是屬於消失已久的南紀門。

  提起這個發現,重慶的地理地圖愛好者張海鵬很激動。據他介紹,這次活動是由重慶地理地圖愛好者群裡幾個愛好古城牆考察的群友發起的,「今年有專家在群裡講了重慶建城史後,我們幾個對歷史地理比較感興趣的群友組建了巡城分隊群,按照古地圖,對重慶的老城門和城牆進行踏訪梳理。」

  發現者稱門洞周邊人跡罕至

  張海鵬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當天的巡城分隊由二十多個來自不同行業的史地愛好者組成。4月8日是他們第一次巡城活動,走了2個多小時後,他們在一座立交橋下面發現了一處門洞的痕跡。

  塗源是地理地圖愛好者群的群主,他回憶當天的經歷說:「當天還下著毛毛細雨,我們從保留下來的老城門通遠門出發,當時大家很放鬆,因為只是對歷史地理這方面感興趣,並沒有想到要有什麼發現。」

  塗源說,走到南紀門立交橋附近時,有群友最先發現了公路下方的老城牆,大家沿著布有垃圾的崎嶇山路走了幾分鐘後,翻過一個拐角,忽然在立交橋基樁下,找到了一個門洞。「當時也有人懷疑是防空洞的痕跡,但是這個門洞和防空洞的形制明顯不同。」

  塗源介紹,這處城門的位置非常偏僻,「重慶是座山城,這個位置的周邊都是陡崖,南紀門以前還有正門,但可能在1927年都被拆毀了,這次發現的應該是甕城的城門。這處門洞常年人跡罕至,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幾十年來沒人發現。」

  政府表示立即保護南紀門

  據當地媒體報導稱,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袁東山確認了這處城門遺址就是民謠中的南紀門。袁東山是巴縣衙署和釣魚城考古發掘負責人。

  袁東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此門位置就是南紀門甕城門所在,朝向長江,城門大小和券拱形態是典型的重慶古城門,石料和勾縫劑可以追溯到明清,旁邊的城牆和甕城牆走向方位清晰完整,應該說這就是南紀門。券拱上方被建築破壞,以前應有「南紀門」三個字。

  南紀門所屬的重慶市渝中區政府官方網站昨天轉載當地媒體的報導稱,渝中區委區政府高度關注這座城門,渝中區委書記陶長海10日下午爬坡上坎趕到南紀門現場,當場表示將立即對其進行保護,並請市文物局專家認定,按程序進行考古發掘後,將展示出來供市民參觀。陶長海對重慶地理地圖愛好者群的群友發現南紀門表達了感謝。他表示,渝中區的文物古蹟,將發現一處保護一處。南紀門的保護、挖掘、展示工作將逐步展開。

  文/本報記者 屈暢 實習記者 徐麗娜

相關焦點

  • 衛生間門洞尺寸的標準 門洞尺寸測量方法
    衛生間在安裝門的時候,一般的話都會弄一個門洞,這樣的話方便氣味的出入,畢竟封閉式的衛生間會導致整個衛生間都特別的難聞,但前提是我們要看一下衛生間門洞的尺寸標準是多少,必須要根據標準的尺寸來設計門洞,與此同時,我們要了解一下門洞尺寸的測量方法都有哪些。
  • 重慶的「城門幾丈高」?
    人和門「人和門,火炮響,總爺出巡」這裡的電燈點亮重慶城2012年1月,當時渝中區長濱路儲奇門至太平門一帶的人和灣正在進行拆遷施工,工人們突然停下手頭的工作,帶著一臉好奇地看著從土地裡冒出一截的老門洞形狀的建築物,「這是啥子哦?莫不是挖到寶了?
  • 九開八閉 重慶古城門的前世今生
    三國蜀漢建興四年(公元226年),江州都督李嚴在舊城基礎上新築江州城,範圍擴大到大梁子、小梁子和較場口一線,開設了倉龍、白虎兩道城門。南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重慶知府彭大雅改土牆為磚牆,西移北拓至今較場口、臨江門一帶,範圍擴大近兩倍,開通了千廝、洪崖、薰風、鎮西四道門。
  • 男孩10年探尋重慶老城秘密 拍攝10萬張照片
    趙爽在用相機記錄老街一個90後男孩,從小在渝中區長大,高中時期一個偶然的原因讓他萌生想記錄重慶老街的想法。自那以後,他開始了探尋、記錄之路。花了近10年時間,不僅收穫了10萬張老街照片,還收穫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現在,我整理下這些年收集到的素材,準備寫一本關於記錄探尋老街的書。」日前,重慶晚報記者見到了這個叫趙爽的男孩,聽他講述這些年探尋老街背後的故事。
  • 重慶江北城古建築僅剩兩處 老城牆只有200多米長
    站在朝天門廣場向北眺望,最引人注目的是雄偉時尚的重慶大劇院、重慶科技館和中央公園,而重慶人記憶中的老江北城,已經消失在城市建設的腳步中。曾經的江北城,還剩下多少古老的痕跡?本期《重慶地理》,記者走進江北嘴中央商務區,尋找消失的江北城記憶。
  • 重慶再現魔幻建築,驚險程度不輸張家界,因太「危險」而人跡罕至
    說起重慶,相信人們的第一反應是這是一座山城,之所以被稱為山城是因為它的地理位置比較特殊,而重慶也憑藉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讓這座城市的建築都發揮出了別樣的色彩。來到重慶,就會發現,重慶的絕大多數建築都是建在山上的,不過重慶因為地理位置特殊的原因,也給當地的交通帶來了很多的困擾。
  • 菜園壩牛角沱龍門浩……重慶這些地名是怎麼來的?
    這就為重慶地名的產生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由此誕生了許多與「山」「水」有關的地名;又因為時間賦予的濃厚文化底蘊,留下諸如名稱為「門」的印記。透過這些地名,我們能感受到重慶的獨特文化魅力。攝|蘇思(菜園壩大橋夜景)在1942年的重慶地圖上標有三個菜園壩,分別位於今菜園壩火車站、海棠溪、楊家坪。如今只有菜園壩火車站這一地區得以倖存,其他兩個菜園壩早已隨著城市發展而消失了。
  • 重慶主城好吃的火鍋店有哪些?一周吃三次都不過癮!
    必點菜:鴨腸、毛肚、老肉片、綠豆沙、小湯圓人均:66元地址:渝中區公園路19號德藝大廈B3樓【老城門洞火鍋】渝中區的老店了,有著重慶人慢慢的回憶。黑乎乎的店面,油乎乎的桌子,倔呼呼的老闆是這家店的特色……最開始這家店叫"老大老火鍋",現在改名叫"老城門洞火鍋"了。
  • 重慶「九開八閉」古城門,探尋「金城湯地」老重慶的味道
    這是老重慶人小時常常哼唱的一首關於重慶城門的童謠,名為《重慶歌》,歌中清楚地記錄了重慶這十七座城門的名字和特點,以及重慶古城門「九開八閉十七門」的前世故事。故事就先從城門說起吧。據考古發現最早在重慶築城是春秋戰國時期,巴人在今渝中區東部範圍築城建都;後來,秦統治時期,張儀在古巴國國都江州(今重慶渝中半島)始築城牆;而到了南宋時期,重慶知府彭大雅為了抗擊元蒙軍隊的侵犯,據半島地勢修築了東西南北四道城門,這時基本形成重慶古城牆格局;而集重慶城門之「大成」者,乃明代洪武年間駐守重慶的衛戍指揮使戴鼎,把前人修築的城牆、闢的城門進行了大規模的加固
  • 山城步道|老重慶的記憶,原汁原味的老城模樣
    重慶山城步道即是重慶人回家最近的路,原汁原味的老城模樣。走進這些梯梯坎坎的老城,才算真正融入了這座城市。山城就是重慶,步道,就是方便重慶當地人步行的通道。重慶是一個依山而建的城市,即便是相鄰的地方也可能存在幾十米的落差,人們只能靠爬這種城市小道來往,也在小道兩旁住家、買賣、生活、繁衍。
  • 重慶主城周邊好玩的地方 主城周邊不一樣的美景
    對於長期生活在都市的人來說,想放鬆自己,但是又沒有太長的時間,那麼今天金佛遊小編為大家介紹重慶主城周邊好玩的地方,讓你體驗下重慶主城區周邊不一樣的景色。重慶主城周邊好玩的地方巴南南坪壩重慶私藏著許多隱秘的江心島,而當春秋兩季退潮之時,便成為上島遊玩的好地方。
  • 「等我們老了,就定居在重慶」 90後成都女孩唱出萬千網友的重慶夢
    ,全國各地的網友均留言稱,這首歌唱出了他們的重慶情懷。談起這首歌,這名90後的女生有些害羞和青澀,她也沒有想到,這首歌才剛剛上線兩天,就能獲得那麼多歌迷的喜愛。  吳佩嶺說,這首歌寫於10個月前,她對重慶的偏愛,是促成這首歌的靈感。  「第一次來重慶是兩年前的事情,和朋友走遍重慶的街頭巷尾,印象最深的,是那條滿是梧桐的路。」她把這條路寫在歌詞中,不過有網友稱,在重慶並沒有見到那條滿是梧桐的路。
  • 重慶珍檔丨重慶老城現存最後一座衙門——巴縣衙門舊址將啟動保護...
    巴縣衙門舊址保護修繕效果圖(由渝中區提供)今(8)日,上遊新聞-慢新聞記者從渝中區獲悉,日前,有近300年歷史的巴縣衙門舊址保護修繕方案已完成,將啟動相關修繕工作。據悉,將以原建築形式、原建築材料、原建築工藝為保護修繕原則。巴縣衙門舊址石牌這是重慶老城保留的最後一座衙門,不久的前來,將以嶄新面貌與市民見面。
  • 斑駁的破牆、支起的門洞,50米的長度,正定老北門就剩這點遺存了
    ,圍城於明正統十四年(1449年),經歷了上千年雨打風霜正定古城,城市遺存越來越少。,牆和門洞都破敗不堪,門洞還用鐵架子支撐著。街道兩邊住著是北關村村民,因為疫情的原因,這個門關閉了。,應該屬於內城,門洞上方石匾刻有「拱護神京」四個大字。
  • 寧夏的這座衛城 老城已消失殆盡而歷經四百年的鼓樓依然霸氣
    寧夏的這座中國最後的衛城,老城已消失殆盡,而歷經四百年的鼓樓依然霸氣中衛這個古建築 是當地歷史的見證因為從內地去新疆,經過西安後,筆者選擇了走六盤山,然後去平涼,在經過寧夏中寧這樣的路線,再回到甘肅的臨澤
  • 檔案館發現最早的錢塘門老照片
    杭州市檔案館近日在整理館藏資料時,發現了一張拍攝於近百年前的錢塘門老照片,這也是目前能找到的最早的一張錢塘門照片。  市檔案局有關人士說,照片拍攝於1919-1924年間,由外國人拍攝。照片中的錢塘門城樓古樸端莊,是飛簷重樓歇山式的建築,寬五間,灰筒瓦頂;城牆高度超過三丈,寬三丈。
  • 中國最後的衛城,老城已消失殆盡,唯四百年前建的鼓樓依然霸氣
    千百年來,為了鞏固邊防,保護絲路通暢,歷代中央政權穩固時,移民充邊,駐軍屯墾,人員來往頻繁。自古以來,中衛都物產豐富,手工業發達,而且商貿十分繁榮,加之黃河中衛段水運繁盛,有「水旱碼頭」「絲路古城」之譽,也有著「沙漠水城、花兒杞鄉、休閒中衛」的說法。
  • 90後姑娘手繪重慶老街圖
    如今,這個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的文章裡被稱為「另一個世界」的地方即將消失,成為重慶的回憶。面對即將消失的下浩老街,人們或拍照存留老街風貌,或寫下文字表達心中的感情,為這條老街留下記憶。而近日,一組在網絡走紅的手繪下浩老街圖,更是讓無數網友為之感動。
  • 年輕人的婚房要時尚還得要實用 改變門洞位置餐廳設卡座獲新婚夫婦...
    美寶設計師周妍本次改造的婚房建面89平米,房齡也有20年,在設計中她改了3個門洞的位置,使得戶型結構更加合理化;對於年輕夫婦看重的餐廳使用,她巧妙得搭配了卡座,美觀而實用……考慮到年輕夫婦未來十年的居需求,周妍在廚房、臥室等區域也傾注了心血,最終成果業主相當滿意。改變3個門洞位置,戶型更加合理這套婚房是兩室兩廳兩衛一廚戶型。
  • 重慶珍檔| 乾隆時的重慶什麼樣?老地圖告訴你重慶城300年變遷
    該圖主要表現範圍集中在今渝中半島重慶老城及周邊,並清晰可見當時整個重慶城都囿於城牆之內。作為現存最早的重慶城市地圖,該圖第一次完整地表現了重慶九開八閉十七座城門,以及川東道署、重慶府署、巴縣署、總鎮署等行政、軍事機關和治平寺(今羅漢寺)、崇因寺(今長安寺)、東華觀等宗教場所,對於其他信息則表現較少。這也反映出古代重慶城市偏重於政治、軍事和文化宗教的功能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