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免耕播種受益多

2020-12-14 中國青年網

  本報訊(記者孫翠翠通訊員常亮)近日,在德惠市布海鎮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的玉米大田上,記者看到,幾套大馬力拖拉機牽引著免耕播種機在轟鳴作業。

  「今年,合作社從種到收全部實施機械化作業。一臺播種機能種地7公頃,效率高出人工十幾倍。278公頃的土地,不到半個月全播種完畢。」站在地頭,泰豐合作社負責人郭顯利給記者算了這樣一筆帳,「以前人工種地,整地設備就得700元,整完地再壓一遍磙子,磙子得100元,再僱人種地,一公頃200元,一共1000元。現在使用免耕播種機,不用整地、壓地,機器走一遍,整地、施肥、播種一次完成,司機和油錢300元使不了,種一公頃地得省700元。278公頃,省下的可不是筆小數目。」

  據介紹,德惠市布海鎮泰豐種植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2年,自合作社成立以來陸續引進了大型農業機械40多臺套,從春耕到秋收全部實現機械化作業,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相關焦點

  • 阿根廷:免耕播種成就「大豆王國」
    後者指的是春天解凍後用犁打壟,壟高20釐米,壟寬60-70釐米,起壟後再把土壤壓實等待播種。起壟的目的一是方便後來的鬆土除草作業,二是提高地溫。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憑藉一種截然不同的耕種方式,被世界公認為是農業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作為世界第三大大豆生產國,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高達2000萬公頃,年平均產量超過5000萬噸。農業可持續種植技術的廣泛應用是阿根廷大豆高產的重要原因。
  • 吉林:免耕播種機熱銷 耕地保護帶來「商機」
    在吉林省一些農業大縣的田間地頭,拖拉機牽引著免耕播種機在覆蓋著秸稈的土地上進行播種。這是正在興起的一種保護性耕作方式。今年,吉林加大了保護性耕作推廣力度,不僅帶動免耕播種機熱銷,還讓不少種糧大戶看到保護耕地帶來的「商機」。保護性耕作通常指秋收後用玉米秸稈覆蓋地表,春天不翻地、不起壟,直接用免耕播種機進行免耕播種。
  • 安徽省宿州市:「滅茬免耕播種真的能增產!」
    村支書侯克庭介紹,這種「兩割、一滅、一種」的模式,讓幹部省心多了。「過去禁燒期間,區、鄉、村三級幹部白天黑夜嚴看硬守,到後來還是『一把火』了事。」侯克庭說,現在收一塊、種一塊,不給焚燒留餘地,幹部群眾都輕鬆。
  • 免耕播種機的操作步驟全在這裡了,你用對了嗎?
    免耕播種機因為能夠降低作業成本的同時,防止土壤流失以及節約能源深受農戶的喜愛。免耕播種機主要用於種植穀類、牧草或者是青飼玉米等農作物,在收穫前茬作物之後,直接開出種溝播種,所以又稱直接播種機。另外,免耕播種機可一次完成滅茬、開溝、施肥、播種、覆土等工序步驟。
  • 大慶市超額完成黑龍江省下達的免耕播種年度任務目標
    王殿生所說的這項新技術,是大慶市從抓免耕機械配套、監測儀安裝、技術模式推廣和示範基地建設入手,著力推進的以玉米秸稈覆蓋免(少)耕為主的保護性耕作制度推廣舉措的重要內容。今年大慶市免耕播種320萬畝,超額完成黑龍江省下達的223萬畝年度任務目標。
  • 「免耕機」誕生記
    聽四平的農民說,今年種地還用免耕機,那玩意兒太好了,不用整地、滅茬,在覆蓋秸稈的地上,一次性完成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全套作業,一走一過就完活,環節少、成本低,保墒情、又護地。中國第一臺「免耕播種機」,是在四平市的梨樹縣誕生的。「免耕播種機」在我國並不鮮見,大型農場都有它的身影。但那都是洋玩意兒,動輒上百萬,一般農戶不敢照量。
  • 2020年這樣免耕播種每畝補助20元
    主推免耕播種技術模式上述《實施方案》表示,今年黑龍江省將實施重點區域放在適合保護性耕作面積比較集中的地區,主要是第一到第三積溫帶的哈爾濱市、齊齊哈爾市、大慶市、綏化市等西部乾旱、半乾旱、鹽鹼、風沙地區和中南部地區的適宜區域實施;其它降雨量比較充足或氣溫較低的牡丹江市、佳木斯市、雞西市、雙鴨山市、
  • 新疆博樂:5萬畝免耕玉米全面開播 首次使用「雲播種」監測系統
    央視網消息:經過過去一年的試種,近日,新疆博樂市5萬畝免耕玉米全面開播。這種保護性耕種形式,可以減少土地翻耕帶來的墒情損失,還能有效降低種植成本,提高畝產,成為當地玉米種植戶今年豐產增收的重要保障。免耕,區別於傳統播耕的保護性耕作,具體是指收穫玉米等農作物之後,用其殘茬覆蓋至少30%土壤表面,以減少水蝕、風蝕等的耕作方法。不僅可以減少犁地、平地、耙地這幾項耕作環節,還能免去地膜的使用,為農民節省大量成本,避免土地汙染。技術人員介紹,免耕效果因作業的種類、土壤類型、地形、氣溫等條件而異,為了更好監測免耕作業的土地情況,博樂市還首次使用了「雲播種」監測系統。
  • 一臺播種機的創新路
    雖然已過了農機的銷售旺季,但在吉林省康達農用機械有限公司的廠房裡依然機器轟鳴,火星四濺,近百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生產免耕播種機。免耕播種機是近些年在黑土地上興起的播種「神器」。每年春天,農民不清秸稈、不翻地,直接用拖拉機牽引免耕播種機在地裡走過,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全套作業一次性完成。
  • 博樂市試種3300畝免耕玉米喜獲豐收
    今年,趙志平採用免耕技術種植的238畝玉米喜獲豐收。經過農業技術人員現場實測,每畝地達到1314.69公斤,產量比以往高出了近30%。豐產的同時,免去了翻地、起壟、處理秸稈等工序,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你看,我給你算一筆帳,一下就能看出種植免耕玉米的好處。」
  • 種馬鈴薯省時省力好方法——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必看!
    1 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的優勢1.1 省工省力傳統的馬鈴薯種植與栽培方式非常複雜,首先需要耕犁土地,然後挖溝、施肥、播種,最後起壟、收穫,整個過程比較繁瑣,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排除馬鈴薯生長過程中所需的肥料、種子等物化成本.免耕種植馬鈴薯每667㎡比傳統種植方式增加成本50元左右,但在收益方面,免耕種植馬鈴薯每667比傳統種植方式要增加250元左右,由此可見,免耕種植馬鈴薯能夠獲得的經濟效益非常大。免耕種植馬鈴薯與傳統種植方式效益對比可以參照表2。
  • 東方紅無人駕駛拖拉機首次帶播種機在田間實地無人化播種作業
    東方紅無人駕駛拖拉機首次在演示會上演示田間實地無人化播種作業。遠程啟動、放下免耕播種機、筆直行駛、地頭抬起免耕播種機、倒車調頭、對齊第二壟、繞行草垛、播種結束遠程熄火,一系列動作一氣呵成,看呆在場觀眾。
  • 盤點2020年最具市場表現力的7款2行免耕播種機
    同時,在一些地方也正在研究對免耕播種機實行地方財政資金累加補貼的政策,將進一步調動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預計2020年春季,免耕播種機,尤其是2行免耕播種機將會熱銷。筆者依據近幾年對免耕播種機推廣應用情況的了解和用戶對各種機型品牌的認可度,為大家推薦7款值得關注、適合東北地區保護性耕作的重型2行免耕播種機。
  • 國家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大馬力拖拉機配套氣吸式原茬免耕系列...
    近日,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主持,黑龍江省勃農興達機械有限公司參加的國家級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大馬力拖拉機配套氣吸式原茬免耕系列播種機示範」,通過了省科技廳組織的驗收。
  • 墾區掀起高標準大田播種熱潮
    本報訊(楊爽記者姜斌吳樹江)3日,記者從北大荒農墾集團總公司(農墾總局)農業發展部了解到,墾區大田播種工作已全面啟動,播種進度比全省平均進度快6.1個百分點。今年,墾區確定旱田播種總面積2036.7萬畝,截至5月2日,已完成390萬畝,佔總任務的19.2%,其中,小麥、玉米、大豆、薯類以及其他作物已分別完成86.7%、39.3%、2.5%、13.3%和10.2%的播種任務。 今年,雖然受疫情、低溫、降雪等因素影響,墾區旱田播種啟動時間較往年晚,但由於前期的備春耕工作啟動早、標準高,為加快推進春播進度奠定了良好基礎。
  • 用戶和農機站人員共同推薦的10大播種機品牌 你為誰打call?
    一、格蘭播種機格蘭播種機我想就不用多介紹了,只要關注播種機的應該都知道格蘭播種機。二、馬斯奇奧播種機馬斯奇奧播種機估計也不用我多做介紹了,大家都認識,尤其是北方的朋友。、青貯機械、民用採暖爐六大系列70多個品種,年生產銷售各種產品約10萬多臺套;是集配套農機具和環保採暖設備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於一體的行業龍頭企業。
  • 掌握蜜柚園免耕套種紫花苜蓿技術,才能提高苜蓿產量,保證質量
    本文簡介黔中巖溶地區幼齡蜜柚園免耕套作紫花苜蓿技術。2 幼齡蜜柚園免耕套種紫花苜蓿栽培技術幼齡蜜柚園免耕種植紫花苜蓿,可迅速覆蓋蜜柚園,減少水土流失,年可刈割4~6茬,實現「果樹一草一畜」良性循環。紫花苜蓿還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和蜜源植物。
  • 免耕農業或無助於全球作物產量提高—新聞—科學網
    本版圖片來源:匯圖網 與傳統耕作系統相比,免耕經常導致產出下降。不過,免耕依然在乾旱地區顯示出了產出收益。 免耕農業,一項基於保護性農業的關鍵策略,可以避免傳統耕作破壞土壤,卻可能不會對世界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提振帶來希望。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國際小組的一項新的大範圍、元分析報告得到了上述結論。 作為保護性農業的核心原則,免耕一直努力在世界範圍內推動全球食物需求的持續性滿足。
  • 美食之城---德惠
    瓷器,多為碗、盤等小型器。建築構件,除布紋瓦、青磚外,還有瓦當、勾滴等。攬頭窩堡遺址是以金代依存為主的重要遺址。遺址面積較大,遺物豐密文化層厚,又與丹城子、雙城子兩處古城為鄰。2007年5月認定為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德惠發生 |
    10月22日下午,吉林省高速公路公安局德惠分局走進一位老大娘,上身穿著破舊的迷彩棉襖,腳穿一雙自製的居家棉鞋。老人進樓後神色茫然地坐在長椅上,既沒有辦理業務,也不與別人交流。時值寒潮來襲,天氣寒冷,雖然老人身上穿著棉衣,但還是被凍得瑟瑟發抖,值班民警立即上前詢問是否需要幫助,但老大娘說話含糊不清,民警判斷其可能是一名走失老人,有間歇性的精神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