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蜜柚園免耕套種紫花苜蓿技術,才能提高苜蓿產量,保證質量

2020-12-09 夏伈植農

在黔中巖溶地區幼齡蜜柚園免耕套種紫花苜蓿,由於果樹生長周期較長,2~3年內較難獲得較高經濟效益。為增加果園前期經濟效益,採取以短養長的模式,在幼齡果園間作生長周期較短的牧草,當年即可得到收益。每年可刈割5茬,4月份(第1茬)產量最低,7月份(第3茬)產量最高,之後逐漸降低,5茬刈割平均667㎡鮮草產量393.16kg,年總產量1965.82kg。平均667m年總乾草產量為536.88kg,年產值達805.32元,且種植1次可持續收穫6~8年,經濟效益顯著。近20年來,安順市果園間套作牧草的種植模式有:「石榴、梨、李、桃、柑橘」+紫花苜蓿或白三葉,火龍果+柱花草,火龍果+白三葉;重點以發展林、草、農、牧結合的複合經濟模式為主,旨在恢復自然生態環境,增加農業產值,構建集成農林業複合經營綜合防治模式與技術。

我國是巖溶大國,巖溶面積約為344萬k㎡,佔國土面積的近1/3。以貴州為中心的我國西南巖溶區是全球3大塊巖溶集中分布區之一,其面積達54萬km。安順市是貴州省石漠化的重災區,其石漠化面積&2.28X106hm,佔土地總面積的24.6%,高出全省石漠化面積比例近1倍,而且地理上又處於長收江和珠江流域上遊,生態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貴州省委省政府決定,2016~2020年,在全省25°以上坡耕地和重要水源地1525°坡耕地實施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在巖溶地區推行幼齡林地免耕種植優質牧草,實行林草結合,以短養長,促進草食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確保退耕地退得下、保得住。

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素有"牧草之王"和「飼料皇后」之美譽。勺,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巖溶地區每年可刈割4~6茬,豐產年限達6~8年,具有產量高、品質好、營養豐富等特點,是世界上栽培歷史最悠久、面積最大的飼料作物。紫花苜蓿可適時收割加工成優質苜蓿草粉、草顆粒等產品,國際市場需求量大,價格較高,經濟效益是種植糧食作物收入的2~3倍,故又被人們譽為「金錢作物」間。其作為安順市主要人工栽培牧草之一,在改善果園土壤環境,促進果園生態平衡和生長發育,調節果園小氣候,提高果實品質和產量,推進巖溶地區林草複合永續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可作為黔中巖溶地區果園生草栽培的首選草種,有利於提高果園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本文簡介黔中巖溶地區幼齡蜜柚園免耕套作紫花苜蓿技術。

1 概況

安順市關嶺自治縣斷橋鎮納建村是巖溶地區石漠化問題最嚴重地區之一,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山高坡陡、峰巒重疊、溝壑縱橫、河谷深邃,地質災害嚴重,土層瘠薄、保水性差,地表旱澇災害頻繁、水土流失嚴重、基巖裸露,土地生產力薄弱。光水熱資源充足,尤其適合草本植物及飼用灌木的生長,因而草地資源豐富。屬於亞熱帶季風溼潤氣候,海拔856m,年平均氣溫16.6癈,極端最低氣溫—1.3癈,^WC的活動積溫平均為5000~5300癈,年日照時間為1090.8~1436.8h,年總輻射量369.6kJ/cm,年平均無霜期334d,年平均降水量1200~1600mm,且75%集中於5—8月,空氣相對溼度79%。土壤類型主要是黃壤土和石灰土,適宜多種牧草生長。

2013年11月,從福建省平和縣引進蜜柚品種「三紅柚」(Citrus maxima),定植株行距4.0mx3.0m,種植面積20hm。

2 幼齡蜜柚園免耕套種紫花苜蓿栽培技術

幼齡蜜柚園免耕種植紫花苜蓿,可迅速覆蓋蜜柚園,減少水土流失,年可刈割4~6茬,實現「果樹一草一畜」良性循環。紫花苜蓿還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和蜜源植物。

2.1適時播種

選取適宜本地區生長、抗逆性強、休眠級6~8級的紫花苜蓿品種「維多利亞」,於2015年10月12日,將丸衣種子直接免耕播撒在幼齡蜜柚園行間。

2.2前期管理及雜草防除

播種後如遇長期乾旱,有條件的情況下適當澆水。10月26日出苗後,及時做好補苗、間苗和定苗工作。由於雜草叢生,不僅影響牧草的產量,而且有些有毒有害植物還能造成畜禽中毒,故出苗後應及時做好果園一年生雜草及有毒有害雜草清除工作。防除雜草的方法有人工除草、機械除草、生物防除、化學防除。

2.3施肥與灌溉

待紫花苜蓿長出3~4片真葉時,速施提苗肥,一般每公頃施尿素60~90kg,也可施氮磷鉀複合肥120~150kg;以後施肥以鈣鎂磷肥180~225kg為主,或氮磷鉀複合肥150~180kg,或腐熟的有機肥料12000~15000kgo每刈割1次追肥1次。乾旱時須及時灌溉。

2.4病蟲害防治

紫花苜蓿主要病蟲害有白粉病、銹病、霜黴病、褐斑病、黑脛病、薊馬、葉蟬、蝸蟲等,病蟲害一旦發生,對紫花苜蓿生長及品質有較大影響。可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進行預防,發病後採取物理防治與化學防治方法相結合。主要防治措施有:選擇抗病蟲害強的品種;搞好草地衛生,保護和利用天敵,對發生病蟲害的草地及時刈割等。發生面積過大時及時進行化學防治,可採用65%代森猛鋅、15%粉鏽寧、50%多菌靈等可溼性粉劑400~1000倍液防治病害,採用40%樂果乳油、50%馬拉硫磷1000~1500倍液防治蟲害。

2.5刈割與利用

第1次刈割高度為18~20cm,留茬高度5cm,有利於促進紫花苜蓿分枝;以後刈割高度視畜禽種類而定,一般每年可以刈割4~6茬。紫花苜蓿不僅可以用來鮮飼,還可用來做青貯飼料,曬制青乾草,制草粉、草顆粒,其用途廣泛,飼用時間長,可作為幼齡果園套種和養殖牧草優選品種,既可提高果園土壤肥力,降低果園管理成本,又可給畜禽養殖提供原材料,形成較好的生態循環鏈。

3 效果分析

種植的紫花苜蓿於2016年2月5日開始分枝,4月26日開始現蕾,5月9日開始初花,5月19日達到盛花期,5月27日開始結莢,但結莢後不久莢果即脫落,種子難以成熟。當年12月至翌年1月處於休眠期。

幼齡蜜柚園紫花苜蓿的植株性狀和產草量調查結果列於表1。從4月23日開始刈割第一茬,至7月16日刈割第三茬,10月9日刈割第五茬。從表1可以看岀,莖粗、株高、分枝數、產草量前3茬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然後開始逐漸減少,其中第,3茬刈割時莖粗最粗,產草量最高。667㎡年累計產草鮮質量為1965.82kg,風乾質量為536.88kg。

4 小結

在幼齡蜜柚園套種紫花苜蓿每年可刈割5茬,4月份(第1茬)產量最低,7月份(第3茬)產量最高,之後逐漸降低,5茬刈割平均667㎡鮮草產量393.16kg,年總產量1965.82kg。平均667㎡年總乾草產量為536.88kg,按1.5元/kg計算,年產值可達805.32元,且種植1次可持續收穫6~8年,可見經濟效益顯著。

在巖溶地區幼齡蜜柚園間作紫花苜蓿應推廣免耕、少耕技術,生態經濟效益明顯高於果園單作或者牧草淨作。同時,套種紫花苜蓿能在較短時間內最大限度地覆蓋地表,有效地持水保土,減少水土流失,促進有限土地的綜合開發,光、熱、水、氣資源的吸收轉換利用,增加土壤含氮量和有機質含量,對土壤改良具有重要的作用,促進果園生產和生態良性循環,有效地解決該類地區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難的問題,在石漠化綜合治理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實行林草複合系統,有利於發展草食性畜禽,延長產業鏈條,生態社會效益明顯,是一種有效的果園「以短養長」種植模式,將成為黔中石漠化地區一種重要的經營模式。

相關焦點

  • 紫花苜蓿如何培育才能高產,實現畝產10噸的夢想?
    播種前要先曬種,大概是用2-3天的時間來打破休眠,提高發芽率和幼苗的整齊度。二、整地施肥紫花苜蓿種子細小,幼芽細弱,頂土力較差,整地必須精細,要求地面平整,土塊細碎,沒有雜草,墒情好。紫花苜蓿根系發達,入土深,分布在0-75釐米土層中的根量,約佔總根量的60%。因此,播種時地要深翻,才能使根部充分發育起來。
  • 紫花苜蓿的種植技術介紹
    物種介紹:紫花苜蓿是世界上優質牧草之一,它不僅是高產草,草的品質卓越,還含有豐富的粗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家禽和魚類草食性動物均喜歡食用,飼用價值比較高。同時,紫花苜蓿生長年限長,根系健壯,根瘤發達,能夠固定空氣中的氮素,所以這是一種很好的水土保持,改善土壤肥力的植物。
  • 免耕農業或無助於全球作物產量提高—新聞—科學網
    免耕農業,一項基於保護性農業的關鍵策略,可以避免傳統耕作破壞土壤,卻可能不會對世界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產量提振帶來希望。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國際小組的一項新的大範圍、元分析報告得到了上述結論。 作為保護性農業的核心原則,免耕一直努力在世界範圍內推動全球食物需求的持續性滿足。
  • 優質高產的黃花苜蓿,掌握著幾種科學間作、混播法,不愁低產劣質
    黃花苜蓿,又稱野苜宿,通常是呈開展的株叢,但也有直立的,它是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黃花苜蓿分枝能力極強,喜溼潤而肥沃的沙壤土,比較耐寒。但黃花苜蓿種植需要掌握很多技巧,而如何正確進行間作和混播也是一項重要內容。間作與混播是否得當直接影響到黃花苜蓿的產量,所以為了保證黃花苜蓿豐產,就要合理、有效進行間作和混播。
  • 紫花苜蓿烘乾機多少錢一臺?有什麼用?
    紫花苜蓿又稱為苜蓿草,其富含的營養價值極高,作為動物飼料是再合適不過,但是苜蓿草的含水量是極大的,不宜進行存儲,所以紫花苜蓿烘乾機就成為了烘乾苜蓿的重要設備,為苜蓿草進行加工處理,便於苜蓿草的儲存。苜蓿草是營養非常豐富的草本植物之一,富含蛋白質、糖類、皂苷、可食纖維、維生素以及大量的微量元素,苜蓿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已十分廣泛,許多研究表明,苜蓿具有調節脂質代謝、降低膽固醇、提高免疫力、抗氧化、抗菌、促進動物體重增加等作用,在飼料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苜蓿草產品對提高動物生產性能、繁殖性能、免疫機能和產品質量都有促進作用。
  • 「牧草之王」紫花苜蓿,顏值高,營養多,種子發芽測試
    對人體有著眾多好處的紫花苜蓿,本身營養價值又高,是一種飼養家禽的優質牧草。同時,憑藉超高的顏值,也可以作為綠化城市的優等植物,還能起到護坡作用。紫花苜蓿,產量高,營養價值可觀,適應性強,觀賞性高,因此被冠以「牧草之王」的美稱。
  • 牧草介紹之紫花苜蓿
    牧草介紹之紫花苜蓿紫花苜蓿,原名:紫苜蓿,又名苜蓿,拉丁文名:Medicago sativa.
  • 飼草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揭示水分影響紫花苜蓿抗寒能力機制
    土壤含水量是影響苜蓿越冬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土壤含水量對苜蓿抗寒能力的影響機制尚不清楚。近日,牧醫所飼草育種與栽培創新團隊研究揭示了水分影響紫花苜蓿抗寒能力機制,為紫花苜蓿越冬水分管理及高寒地區紫花苜蓿抗寒性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 種馬鈴薯省時省力好方法——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必看!
    近年來,為了節省成本,提高馬鈴薯種植質量與效率,我國大力推行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技術,稻田免耕種植馬鈴薯採用的是先擺薯種,然後覆蓋稻草的方式來種植馬鈴薯,改變了傳統的挖穴埋種的種植方式,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保護環境,改良土壤,而且產量也比較高,馬鈴薯免耕種植技術是增加我國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技術。
  • 紫花苜蓿—皇后(Alfaqueen)
    皇后(Alfaqueen)——抗寒、抗旱皇后是百綠集團培育的抗寒、抗旱紫花苜蓿品種,為增強品種對寒冷、乾旱氣候的適應性,制種工作全部在加拿大進行,因為育種家同時還將高產、優質的生產性能列為首要的育種目標,所以即使在非常惡劣的自然條件下
  • 提高秋葵產量與品質,其實並不難,這些技術你做到了嗎?
    但是隨著眾多種植戶的湧入,種植秋葵的競爭力也是在變大,只有種植出高品質高產量的秋葵才能提高我們的收益。但是怎樣才能提高秋葵的產量和品質?今天在這裡小編就教一下大家。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困難,只要多注意一些細節和技術,就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接下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小編認為想要提高秋葵的產量和品質,就要把育苗和移栽的工作做好。
  • 阿根廷:免耕播種成就「大豆王國」
    起壟的目的一是方便後來的鬆土除草作業,二是提高地溫。在地球另一端的阿根廷,憑藉一種截然不同的耕種方式,被世界公認為是農業競爭力最強的國家之一。作為世界第三大大豆生產國,阿根廷大豆種植面積高達2000萬公頃,年平均產量超過5000萬噸。農業可持續種植技術的廣泛應用是阿根廷大豆高產的重要原因。早在20世紀70年代末,阿根廷開始在全國推廣大豆免耕直播種植。
  • 淺談:竹蓀和農作物套種栽培技術研究
    在栽培技術不斷發展的條件下,竹蓀的種植範圍和作物產量等方面都得到大幅的擴展和提高,基於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經濟收益以及竹蓀種植的特點,進行竹蓀與農作物的套種已經成為許多農戶的選擇。但在具體的栽培技術上還存在些缺陷,本文試圖在深入分析的基礎上對竹蓀與農作物的套種栽培技術提供一些建議。
  • 2020-2026年中國苜蓿草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苜蓿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微量元素中有畜禽必需的鐵、銅、錳、鋅、鈷和硒,其中,鐵、錳含量較多。紫花苜蓿維生素含量豐富,含胡蘿蔔素18.8~161毫克/千克、VC210毫克/千克、VB5~6毫克/千克、VK150~200毫克/千克。將苜蓿草添加到牲畜的飼料中,會對畜禽生長發育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尤其是能提高奶牛的產奶量和品質,促進奶業的發展。
  • 你不知道的植物秘密,為什麼說紫花苜蓿是「牧草之王」
    紫花苜蓿是一種多年生開花植物。紫花苜蓿被稱為「牧草之王」為什麼這麼說呢?稱號肯定不是空穴來風的,因為紫花苜蓿是世界上栽培歷史悠久、種植面積較大的多年生豆科優質牧草,公認的抗寒品種,它以產量高、蛋白質含量高、適用性強、能改良土壤和經濟價值高等優點而享有的「牧草之王」的美譽。
  • 作物間種、套種的原則
    在間作套種中,播種帶與空帶的比例是否合適,個體營養面積是否合理,作物之間的競爭是強還是弱,人口結構優勢、產量水平和收入規模與帶型密切相關。因此,只有在作物生產中建立最優的帶型,才能達到套作和套種的最佳效果。在不同的區域,不同的條件下,最佳的皮帶類型會自然變化。各地區應根據區域特點,在實踐和科學研究中選擇最佳的帶型。
  • 博樂市試種3300畝免耕玉米喜獲豐收
    今年,趙志平採用免耕技術種植的238畝玉米喜獲豐收。經過農業技術人員現場實測,每畝地達到1314.69公斤,產量比以往高出了近30%。豐產的同時,免去了翻地、起壟、處理秸稈等工序,大幅度降低了生產成本。「你看,我給你算一筆帳,一下就能看出種植免耕玉米的好處。」
  • 紫花苜蓿既是優良飼料植物,還能當綠肥,如何種出高質量的它呢?
    專家簡介:李黎,河南省惠農專家在線服務團成員,河南省飼草飼料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從事牧草種植技術研究與推廣工作30餘年,曾榮獲農業農村部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多次受到有關部門表彰。紫花苜蓿營養豐富,適口性好,是牛、羊等草食動物的重要飼料來源,還又可作綠肥;種子含油10%左右。那麼,如何種出高質量的紫花苜蓿呢?河南省飼草飼料站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李黎,他就種植紫花苜蓿技術給出了以下指導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