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一些修行人的口中聽到,要成佛就要不分別不執著,要無我。那麼修行為什麼要不分別不執著呢?佛究竟是什麼呢?佛還有分別執著嗎?人與佛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佛者覺也,佛就是覺悟宇宙真理的人,如釋迦牟尼,這個觀點思想是大多數學佛人的觀點,但其實這個觀點思想,還只是在因地的方便說。那麼果地的見地是什麼呢?佛者弗人,佛不是人,是解脫一切煩惱,永離生死輪迴,不生不滅恆常存在,智慧圓滿的無上生命。佛是最高最究竟的生命形態,而並不是"人″的這種生命形態。所以從這一層面上來說,這世間是沒有真正果地佛的,包括釋迦牟尼。雖釋迦菩提樹下得道再來,相對其得道前,已是下一世,但還是因地佛。釋迦成佛是其八十歲捨棄肉身,再次寂滅入涅槃後,才真正成果地佛。這也是為什麼燃燈佛給釋迦授記,汝於來世當得做佛的原因。為何說是來世?是因為必須寂滅入涅槃後,由真如佛性處重生,實則已是又下一世。那些"即身成佛″"見性成佛""活佛""肉身佛″的說法都是因地佛,是寂滅後親證佛地後再來的人,其實相對其得道前,也已是下一世。生死即涅槃,因地佛要成果地佛,也還是要再次寂滅入涅槃,棄肉身才能成就,實則是再下一世了。所以在此世間,誰要說已成就圓滿佛果,皆是大妄語。

有了上面的內容,那麼下面來看佛有分別執著嗎?佛為正遍知,為唯我獨尊,有三身四智五眼六通,能善分別十方一切諸法,智慧圓滿。所以佛是最能分別的。那麼佛有執著嗎?佛之所以是佛,就是因為其執著不動之真如是"我″,佛學中稱法身。雖感其他一切相亦是"我″,但不執著痴迷真如妄動所化的一切相,佛學裡稱化身。依實相般若從而成就萬德莊嚴智慧圓滿的佛果,佛學裡稱報身。所以佛才是最善分別最會執著的,只是跟人不一樣。我們凡夫眾生執著的是我們的肉身,執著外境,執著頭腦中的妄念,又迷失本自不生不滅的本體,故虛生妄死墮入無盡輪迴。真求道者要解脫生死輪迴,首先是要寂滅入涅槃,找到真如本體,證達佛地生如來家,再來後依自實證的實相般若,究竟成就無上菩提。那麼在找真如本體的過程中,不分別執著內外一切相一切境,而是要執著於修定,由定而無我,才能寂滅入涅槃,才能找到真正的真如本體。以上本是釋迦的原始教法,也是最究竟圓滿的教法,後世大乘佛法各宗派,試圖超近路走捷徑。當然有的教法表面看是近了點,但若要此生成就,實則都必須經歷寂滅入涅槃這一過程,只是各宗派在修學的這一過程中,取的名稱不同而已,有關內容以後再詳細講。當然有些剛開始學佛的道友,看了幾部經典後認為,"佛無我""佛無知″"佛無見″……等錯誤的見地也不奇怪,只要用功學習,親修實證,隨著修學境界的提高,都會逐步轉變過來的,在這裡就不一一說了。
下面來講一下,佛學裡認為的,我們人是虛妄不實,那麼佛學裡的佛是怎樣的呢?佛是真實的嗎?個人觀點,半真半假。親證真如佛性後即知,十方世界的一切,皆是真如妄動所幻化,真如本體本自無生,本自不動,其盡虛空遍法界,雖融包十方世界,又在十方世界之外,單獨存在,唯此真如為真為常,其餘皆是虛幻的,間斷生滅的。佛是無上的生命形態,是以真如為體,佛又可以看作是真如妄動後,產生的自我意識。從這個層面上講,佛是真實存在的。所以在很多經典中,都有一真一切真的說法。但佛之法界,除此真如外,其他一切皆是真如妄動所幻化,都是虛幻的不實的,不可取不可得的,從這個層面講,佛又是虛妄的不實的。
最後,對佛之法界更全面的了解,對真如的更深層的認知,比如此真如從何而來,因何一直恆常都在……等此類問題,都是三世諸佛們的使命。所以成佛的意義,不僅僅是解決作為我們人的生老病死的煩惱,了生死脫輪迴,成佛更有意義的是,可以有資格有能力,繼續去追尋終極真理。
感謝您的閱讀!您的鼓勵就是我們原創的動力!您的疑惑就是我們原創的方向!更多精彩原創內容,請關注波羅蜜文化!
感謝您的評論,轉發,點讚,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