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沙和尚吃掉的9個取經人,是唐僧前世?

2021-01-09 自說文史

流沙河乃是弱水,連鵝毛都無法漂浮,所以唐僧師徒在過流沙河時,用到了兩件寶貝。其一,是觀音菩薩的紅葫蘆,其二是沙和尚脖子上戴著的九個骷髏頭。

說起這九個骷髏頭,還有點來歷。

原來,沙和尚在天上為捲簾大將,因為失手打碎了玻璃盞,因而被玉帝打了八百,罰下天界,貶到流沙河做了妖怪。不僅如此,玉帝每隔七日,還讓飛劍來射沙和尚的胸肋處百餘下。這個懲罰,可謂不輕。

沙和尚做了妖怪之後,因為極寒難耐,所以三兩天就會上岸吃人。在他吃的人中,有九個取經人,奇怪的是,這些取經人的腦袋,並不會沉下去,反而漂浮在水上。沙和尚覺得奇怪,於是就留下來玩了。

唐僧大概也想不到,身為取經人,他居然要靠之前取經人的頭顱,來渡過流沙河。

眾所周知,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和尚,而這些取經人也是和尚,正好又有九個,實在太巧了。所以,很多讀者認為,這九個取經人,就是唐僧的前九世。

究竟是不是這樣呢?其實,我們從原著內容和西遊成書角度來分析,就會明白,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並不正確。

從原著內容方面來看

眾所周知,嚴格來說並不是唐僧取經,而是如來傳經。唐僧之前也不知道有大乘佛法,他是在得知西天有佛經的情況下,感李世民之恩,才主動要去取經的。

也即是說,從唐僧這一世開始,他才要去取經。既然如此,唐僧前九世怎麼可能去取經呢?

還有一點,對於唐僧,西遊中的說法是「十世修行的好人」,沒說他十世都是和尚。連續十世都是和尚,這個概率也很小很小,幾乎不可能。

其實,所謂十世修行,是指金蟬子的修行,而不是唐僧。金蟬子被貶之後,才是唐僧,所以那九個取經人不可能是唐僧的前九世。

若是前九世都被沙僧吃掉了,那唐僧存在的意義是什麼?難不成做和尚,去取經,然後被沙和尚吃掉,這就是所謂的十世修行好人嗎?恐怕沒有這樣的道理。

我們再看西遊八十一難,也能發現九個取經人不可能是唐僧前世。

八十一難中,前兩難是什麼?金蟬子遭貶,這是第一難;(唐僧)出胎幾殺第二難。這說明什麼?金蟬子被貶後,再轉世就是唐僧了。從這一點也能證明,所謂「唐僧是十世修行的好人」,就因為前面九世是金蟬子,唐僧是金蟬子的最後一世,也就是第十世的好人。

在讀者的意識中,好像只有唐僧想取經。

實際上不是這樣,並不是只有金蟬子能去和想去取經,在唐僧之前也有人取經,只是沒成功,不是很正常嗎?太正常了。

從西遊成書角度來看

西遊記的成書,其實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一切都是基於唐代玄奘法師取經的真實故事,其藍本也很多,比如《大唐西域記》《大唐三藏取經詩話》《元雜劇西遊記》等。

關於「九個取經人」的故事,在之前的藍本中也出現過。

比如,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是這樣描述的。

(前缺)一物否?答曰:「不識。」深沙云:「項下是和尚兩度被我吃你,袋(戴)得枯骨在此。」

而到了元代楊景賢的雜劇《西遊記》中,則又變了。

(和尚掛骷髏上,雲)恆河沙上不通船,獨霸篙師八萬年……有一僧人,發願要去西天取經。你怎麼能勾過得我這沙河去!那廝九世為僧,被我吃他九遭,九個骷髏尚在我的脖項上。

從雜劇西遊記裡可知,沙和尚吃掉的九個取經人,的確是唐僧的前世。

但是,這只是元代雜劇西遊記裡的設定,不代表明代西遊記也是這樣。不要覺得之前的作品中,沙和尚吃的是唐僧前世,所以西遊裡沙僧吃的肯定也是唐僧前世。有「前科」固然是證據,但作者未必全部沿用。

這樣的例子,看看水滸就知道了。

水滸之前的《大宋宣和遺事》,宋江並不算在三十六天罡星中,而是高於三十六天罡,因為他要作為統帥。可到了明代《水滸傳》裡,宋江就又成了三十六天罡星之首。同樣的還有一些好漢排名,也發生過變化,比如孫立,在《宋江三十六人贊》《大宋宣和遺事》中,他一直位於天罡星,但後來還是變成了地煞星。

所以,不是前人作品設定好,後來者就一定會沿用。吳承恩如此寫,可能只是在致敬前輩,僅此而已。

當然,如果從成書角度來說,我們可以有很大理由去懷疑或者說相信,吳承恩這麼寫就是要告訴讀者,九個取經人是唐僧的前世。只是可能他沒寫好,沒寫清楚,考慮不全(也可能當時人都知道,他沒必要寫這麼清楚),又或者說後來被改過,所以模糊不清了。

總之,從原著來看,被沙僧吃掉的九個取經人,不太可能是唐僧的前世。

如果要我看,我更相信,吳承恩這麼寫,是要告訴讀者:取經人有很多,肯冒著一切風險去取經的和尚有很多,只是道路充滿艱辛危險,他們命中不幸,所以沒能成功。儘管如此,依然有和尚前赴後繼,想要完成取經大業。

所以,並不是唐僧不想取經,也不是如來非要傳經,大唐一直有人要取經,只是沒成功罷了。

相關焦點

  • 吃了唐僧九回的人是他!揭沙和尚被貶流沙河前經歷
    在這裡,孫悟空和豬八戒實際上只是猴頭人身和豬頭人身,他們仿佛是戴著動物面具的戲劇演員,扮演著這樣的角色:孫悟空鐵石心腸,豬八戒既是個大色鬼,饒舌而懶惰,但又缺之不可,沙和尚沉默寡言,白龍馬任勞任怨,這就是唐僧的四個徒弟。  這些徒弟保護唐僧免遭妖怪的侵害,因為每一個妖怪都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其他人卻不行,即使是神通廣大如齊天大聖孫悟空者,也沒聽說吃了他的肉就可返老還童。
  • 唐僧為何給沙僧取名沙和尚?前世真被沙僧吃了?孫悟空名字又有何玄機?
    文:果城良少(作者授權發表)話說觀音領如來法旨一路半雲半霧去向東土尋取經人,除了為取經人探好西行之路。還順便組建好了團隊,不可不謂之觀音姐姐辦事能力之強!路上先後教化沙悟淨,豬悟能,孫悟空入得法門。悟空是菩提祖師賜名,悟能、悟淨也剛好為悟字輩,這是巧合嗎?
  • 取經團隊只有4人?別鬧!觀音還給唐僧另外安排了39個保鏢
    師徒四人眾中有手段高強的孫悟空,憨厚愚笨的豬八戒,沉默不言的沙和尚,信念堅定的唐三藏,除此之外,還要再加上出場次數不多的白龍馬,那麼這樣說來,滿打滿算的取經團隊一共有五個人,五個人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行程十萬八千裡,確實也很不容易,沒有一定的勇氣和信心還真的做不來。
  • 取經小分隊的最佳心機婊,了解你不知道的沙和尚
    這個看似毫無城府傻不拉幾的一個沙和尚,其實並不像我們表面看到的那樣,其實他才是《西遊記》中最深藏不漏的那個心機婊。不信是吧,我有很多證據證明,沙和尚這個人可是絕對不簡單。大家可以翻翻《西遊記》這本書,就會發現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表面是一個沒啥能耐任勞任怨的一個和尚,但其實無論是從情商還是智商方面沙僧都是相當高的一個人物。
  • 唐僧前世是佛,八戒沙僧前世是天將,那孫悟空前世是什麼?
    說起西遊記中的取經團隊,唐僧師徒包括白龍馬,那可是婦孺皆知。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小白龍,這些人物形象可以說已經深深烙印在我們的心裡,對於他們身世,大多數人也都能說得清楚。要說各人的淵源,最蒼白的只怕就是孫悟空了吧?
  • 西遊記中最聰明的人——沙和尚
    要是說到師徒幾人中誰最聰明,可能每個人都會有給出不同的答案,不過在老夫看來,最聰明的人當屬沙和尚,為什麼這麼說呢?選擇一個最適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可能這就是聰明人,我們經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如果用這句話來形容沙和尚,那麼最恰當不過了。
  • 取經路上,只有他吃過唐僧肉,禍害一方罪孽深重,最後竟修成正果
    這架勢是不是很拉風啊,其實此妖大夥並不陌生,他就是常年挑擔、整部書只有幾句臺詞的沙和尚。唐僧是沙僧的師傅,為何沙僧敢吃唐僧肉呢?大夥別急,小編翻出一段原文就明白了。西遊記第八回,觀音下界挑選取經隊伍,途徑流沙河時就相中了沙和尚,沙和尚見觀音菩薩想招募他,便有點為難,因為他做過一件對不起佛門的是,沙僧把這事透露給了觀音:「菩薩,我在此間吃人無數,向來有幾次取經人來,都被我吃了。凡吃的人頭,拋落流沙,竟沉水底。這個水,鵝毛也不能浮。惟有九個取經人的骷髏,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為異物,將索兒穿在一處,閒時拿來頑耍。
  • 唐僧西天取經的隊伍,明處有師徒四人,暗地裡有多少人呢?
    唐太宗聽了觀音的話,想要去西天如來處取大乘佛法,唐僧不幸被選中,唐僧是在觀音菩薩的指引下當了和尚的。西天取經路途遙遠,再加上唐僧肉體凡胎,一路上必須找幾個保鏢同行。那麼,唐僧西天取經的隊伍一共有多少人呢?朋友們要說了,一個師傅加上三個徒弟,當然一共4個人了。
  • 吃唐僧肉能長生不老?那是如來的騙局,他吃了唐僧9次都沒效果
    在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問世後,後世人大多數對唐三藏師徒四人形象和事跡的了解就停留在了那個時代,知道唐僧來自東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經,途中收徒四人乃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到達西天取得真經,而這九九八十一難中,有一半多的妖精是攔在路上想吃唐僧肉,因為有傳言說吃了唐僧肉可以保長生不老
  • 唐僧師徒五人西天取經是怎樣分工的?沒想到最累的卻是豬八戒!
    西天取經是如來一手安排,觀音負責監督指導,唐僧師徒負責具體實施,而且如來對取經團隊主人公唐僧還有兩個要求,第一、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踏上靈山。第二、唐僧必須歷經九九八十一難。這也是為什麼孫悟空不能一個筋鬥帶唐僧到靈山的原因!
  • 不管在什麼公司,千萬別做「沙和尚」
    老闆問員工:如果把唐僧西天取經比作一個團隊,你覺得你像裡面的誰?員工:我覺得我像沙和尚,因為沙和尚肯做肯累,願意為團隊無私奉獻。老闆又問:那你覺得一個團隊裡面,沙和尚、孫悟空、豬八戒和白龍馬誰更重要?員工沉默不語。
  • 唐僧西天取經,如來為什麼讓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與他做徒弟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西遊記》中,一直有一個非常大的bug,就是唐僧的三個徒弟,其實都是犯了罪的神仙,甚至可以稱之為妖怪,而我們也知道,這是如來佛祖特意安排給唐僧,護送他西天取經的徒弟,但是我們應該也清楚,在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天上的神獸在地下為禍一方的妖怪。
  • 沙和尚是什麼動物變的?日本人:我們連小孩子都知道
    文/快哉風 唐僧三個徒弟,孫悟空是猴精,豬八戒是豬精,那沙和尚是什麼動物變的?書中說沙和尚是個「流沙精」,卻隻字不提「流沙精」到底是何物種。
  • 西遊記: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皆唐僧「精神生命」
    最近翻了《西遊記》,感覺特別有趣,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其實都是唐僧的「精神生命」的感覺。也就是說,其實西遊記其實是唐僧只是1個人而已,那3個徒弟與坐騎,其實是一種「精神生命」的化身。孫悟空這個「精神生命」,其實就是唐僧的「心魔」。
  • 觀音尋找取經人,為何最終選擇了唐僧?
    說著說著就引出來取經的話題。這個時候,如來只是說,」……去東土尋一個善信,教他苦歷千山,遠經萬水,到我處求取真經,永傳東土,勸化眾生,……「意思是找一個信佛的人,但根本就沒有提及,這個人是誰。當觀音菩薩到達長安後,不是只找唐僧,書中寫道」卻說南海普陀山觀世音菩薩,自領了如來佛旨,在長安城訪察取經的善人,日久未逢真實有德行者。「很明顯,觀音在長安待了很長一段時間,找了很多人。
  • 西天取經路上這位NPC最不簡單,直接向唐僧劇透取經全過程
    說起西遊記唐僧師徒取經,途中設有九九八十一難,這些苦難當中,細細數來,有很多都是來自天庭的各路神仙,今天丟個兔子,明天跑個坐騎,全都要下界來為禍一方,偏偏還都被唐僧碰上。原本我們看西遊記只是覺得過程有意思吸引人,沒做深想,但如果把這一連串的「難」聯繫到一起,事情卻就變得不簡單起來,其背後的宏大布局與設想真是超乎想像。西遊記迷們應該都會對這樣一個人物有印象,他出現在原著第十九章,居於樹梢之上,自稱烏巢禪師,在唐僧收服豬八戒後,緊接著,就在浮屠山上與他相遇,這禪師講話非常有意思,在大的方向上,他毫不含糊,三言兩語向唐僧劇透了整個西天取經的過程.
  • 唐僧師徒取經完成後,師徒幾人為何從此不再聯繫?結局令人失望
    唐僧受到菩薩點化在一路上前後總共收了五個徒弟,這幾個徒弟雖然樣貌不怎麼樣但是本領都是足足的,其實西遊記這一世是唐僧取經的第十世了,要知道前幾世沒取經成功的原因可能就是因為缺了這麼幾個好徒弟。說起來目測上去最有可能單飛的就是白龍馬了,他可是西海的三太子家庭背景足足的,讓一個高枕無憂的公子哥馱著唐僧前往西天取經可能誰也想像不到,所以不少人覺得三太子的加入十分蹊蹺,他自身武力值非常高,他可以刺殺黃袍怪但是除了這次之外三太子就是一匹白龍馬,看著師傅被抓走也不動聲色。
  • 同樣被觀音菩薩點化,小白龍是不是唐僧徒弟?
    既然如此,按理說,小白龍也算是唐僧的徒弟,可是為何他連個「四師弟」都不是呢?這個問題,我以為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首先,白龍馬的任務不同沙和尚、豬八戒和孫悟空,他們被觀音菩薩收服後,任務很明確,就是做唐僧的徒弟,保護取經人,到西天取經。
  • 沙僧吃的9個取經人骷髏,觀音菩薩讓他掛脖子上,到底有何用處?
    沙僧聽了心中大為喜悅,表示願意皈依,繼續追隨取經人修成正果。交流中,沙僧還向觀音菩薩說了個奇怪的現象:八百裡流沙河,鵝毛都浮不起來,卻有被他吃掉的九個取經人的骷髏就是不沉,一直浮在水面。 西遊神話中,大慈大悲的觀音菩薩做了一個令人不解的決定,讓他沙僧將這些骷髏頭掛在頭項下,等候取經人來到,自有用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