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催生融合發展聚變效應 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2020-10-13 臺海網

中秋國慶「雙節」假期,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成為熱門旅遊目的地。簡師映攝

剛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來自江西省的陳天旺一家4口在福建漳州呆了2天1夜。他們跨越漳州山海,領略了位於南靖縣的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神奇雄偉,欣賞了「中國十大美麗海島」東山島的碧海藍天,還到位於漳州中心城區的古城、閩南水鄉等網紅地「打卡」和品嘗當地特色小吃。

事實上,這並不是陳天旺一家第一次踏足漳州。「去年『五一』我們也來漳州旅遊。這裡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特色小吃多樣,讓人倍感舒適,再加上離江西近,所以是我們想要多光顧的地方。」

近年來,像陳天旺一家這樣,把漳州這座地處「閩南金三角」的城市當作旅遊目的地的遊客越來越多,而這得益於漳州以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為目標,通過大力推進多業態融合發展,催生聚變效應,從而為旅遊賦能賦值,進而留住了人。

目標: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依託良好的生態和少數民族特色,位於漳州華安的官畲景區越來越受到遊客的青睞。華安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今年7月20日,規格高、頗受關注的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大會召開。這場大會,漳州定調要不遺餘力推進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即系統構建吸引要素、環境要素、服務要素、通達要素等體系,從參與者轉變為主導者、從過境地邁進目的地,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會上,漳州市委書記邵玉龍表示,漳州有基礎,要圍繞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這個目標,強化業態融合,實施「文化+」「旅遊+」「體育+」「會展+」等戰略,積極推動文旅體和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以文化創意為依託、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集中精力打造若干個城市IP,推動更多資源轉化為文化旅遊產品,建立一批文化主題鮮明、文化要素完善的特色旅遊目的地和會展、體育賽事舉辦地,讓越來越多的人了解漳州、愛上漳州、想來漳州、住在漳州。

位於漳州中心城區的閩南水鄉融合發展了多種業態,已成為「網紅打卡地」。李傑攝

這次大會,漳州還發布了文化、旅遊、體育、會展等4項產業發展的「三年行動計劃」。針對方興未艾的夜間經濟,漳州也推出了一攬子實施意見。

自此,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在漳州成了「熱詞」,也成為奮進的方向。

漳州把自己定位成區域性目的地城市也得到了業界人士的認同。中國5A景區品牌聯盟秘書長、國內領先的旅拍服務平臺路圖全球旅拍副總裁張偉認為,漳州是福建的南大門,對接「珠三角」,介於廈門和汕頭兩大經濟特區之間,區位優勢明顯,再加上物產豐饒、旅遊資源豐富多樣,因而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有基礎,大有可為。

優勢:山弦樓魂海韻造就「豐厚家底」

憑藉「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景致,漳州東山成了遊客心儀大海的理想地。白志強攝

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位於漳州南部的海島縣東山縣接待旅客近4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近5億元,再次成為旅遊熱門地。

事實上,憑藉「天藍水碧海灣美、沙白林綠島礁奇」景致,作為漳州大力打造海洋旅遊的代表,東山素來是遊客心儀大海的理想地。這裡海灣遼闊,沙灘平緩,綠樹成蔭,勝景眾多,是全國第六大、福建省第二大海島縣,擁有國家森林公園、自然珊瑚保護區、國家健康型海水浴場、一流的旅遊沙灘,海岸線長達162公裡,享有全國十大美麗海島第一名、中國優秀旅遊縣、國家級生態縣、中國深呼吸小城100佳等美譽。

如果說優美的自然濱海風光是東山吸引遊客的「第一要素」,那麼位於大山深處的福建土樓(南靖)景區則依靠以傳統民居建築為載體的厚重文化來打動人。

在福建土樓(南靖)景區,古香古色的雲水謠古鎮是遊客享受「慢生活」的理想地。張夢帆攝

「吸引我們到這裡旅遊,最大的原因是福建土樓這種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生土夯築建築所展現出來的神奇、雄偉以及帶給人的震撼力。」今年中秋國慶「雙節」假期,再次到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打卡」的四川遊客田先生道出了他之所以對這裡情有獨鐘的原因。

事實上,田先生對福建土樓情有獨鐘的原因也是福建土樓(南靖)景區這處熱門旅遊目的地的「最足底氣」。據悉,福建土樓(南靖)景區是世界文化遺產福建土樓的主要聚集地,現存土樓15000多座,以造型奇特、歷史悠久、保存完整聞名於世,堪稱「土樓王國」「藝術殿堂」。其中,「兩群兩樓」(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懷遠樓、和貴樓)於200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東山濱海風光和南靖神奇土樓只是漳州近年來大力打造「山海」兩條旅遊精品路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綠化模範城市、中國十佳綠色生態旅遊城市等諸多榮譽稱號的獲得者,漳州文旅資源豐富,擁有世界文化遺產地1處、國家3A級及以上旅遊景區20個、市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135項、國家歷史文化街區4個、中國傳統村落45個。

當然,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豐富的文旅資源只是「基礎」。

地處福建南大門,對接「珠三角」,介於廈門和汕頭兩大經濟特區之間的「左右逢源」區位;物產豐饒,是全國有名的魚米花果之鄉,水果品種多達330多種;山、海、江、平原兼備,福建第二大江九龍江橫貫全境,擁有完備的陸地和海洋兩大生態體系,森林覆蓋率64.83%,生態城市競爭力強;歷代才俊薈萃,黃道周、林語堂等文化名人享譽海內外,名勝古蹟眾多,人文底蘊深厚,素有「海濱鄒魯」美譽……這些「要素」則為漳州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創造了優越的條件。

舉措:致力多業態融合發展催生聚變效應

位於漳州中心城區的古城閩南文化濃厚,業態多樣且成熟。鄭文典攝

漳州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最有力的抓手就是推進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

位於漳州中心城區的閩南水鄉正是漳州大力推進多種業態融合發展的生動樣本。

閩南水鄉項目於2016年1月啟動建設,由商貿街、濱水景觀組成。商貿街以「漳州味·閩南風·古厝情」為主題,建設有21棟仿古建築、5棟磚木結構古厝以及其他基礎配套設施,濱水景觀建設有河道清淤、駁岸石籠、親水平臺、石拱橋、茶室、公廁及沿岸綠化等內容。通過引入經濟業態以及常態化文體娛活動,如今,一到晚上,這處閩南文化濃厚的多種業態「綜合體」成了漳州最具活力的「網紅打卡地」。

「閩南水鄉受歡迎是因為這裡集中還原了獨具閩南風格的建築大厝,並在此基礎上做精做細一批經濟、文化、旅遊、夜間經濟品牌。」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國內知名文化旅遊數據信息服務商勁旅集團總裁魏長仁認為,漳州要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就要做深做實做精多種業態融合發展這篇大文章。

與閩南水鄉一樣,去年12月在漳州環東山灣舉辦的國內最高級別汽車拉力賽——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也為漳州帶來了產業融合的效應。

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期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等眾多媒體全程聚焦,不僅極大提升了漳州的對外形象,也帶動了周邊旅遊、住宿、餐飲等產業的發展。據悉,未來幾年,中國汽車拉力錦標賽年度收官之戰都將在漳州環東山灣舉辦。對此,漳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劉偉澤表示,環東山灣作為打造工業新城、建設富美新漳州的重要區域,將積極打造「體旅融合」新業態。

中國女排是漳州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的一張閃亮名片。圖為「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效果圖。薌城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同樣是體育,由於與中國女排的不解情緣,被譽為「中國女排娘家」的漳州正著力把中國女排打造成區域性目的地城市的一張閃亮名片。日前,位於漳州中心城區的「中國女排娘家」基地項目正式動工。該項目預估總投資50億元,總用地面積866畝,將打造成為中國女排精神展示地、中國女排訓練首選地、市民全民健身聚集地、體育旅遊觀光目的地以及漳州全市文體旅融合發展綜合示範區「四地一區」。

「中國女排是漳州一個無與倫比的城市IP,有助於把區域性目的地城市的區域打造得更大更廣。」科技部中國火炬創業導師、專注體育行業專業化投資的北辰星資本創始人胡順強認為,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漳州需要設計好整體框架,把各個部門擰成一股繩,異業融合,通力合作,把吸引要素的入口設計好,以市場化的思維做好各項工作。(來源:人民網福建頻道 蘇海森)

相關焦點

  • 漳州:催生融合發展聚變效應 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去年『五一』我們也來漳州旅遊。這裡氣候宜人,旅遊資源豐富,特色小吃多樣,讓人倍感舒適,再加上離江西近,所以是我們想要多光顧的地方。」 近年來,像陳天旺一家這樣,把漳州這座地處「閩南金三角」的城市當作旅遊目的地的遊客越來越多,而這得益於漳州以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為目標,通過大力推進多業態融合發展,催生聚變效應,從而為旅遊賦能賦值,進而留住了人。
  • 福建漳州:催生融合發展聚變效應 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近年來,像陳天旺一家這樣,把漳州這座地處「閩南金三角」的城市當作旅遊目的地的遊客越來越多,而這得益於漳州以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為目標,通過大力推進多業態融合發展,催生聚變效應,從而為旅遊賦能賦值,進而留住了人。 目標:打造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 市委書記邵玉龍:努力將漳州打造成區域性目的地城市
    漳州市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 融合發展大會正!式!開!幕!促進文旅體和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是一項有機互動、融合提升的系統工程是一篇發展的大文章剛剛召開的全市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大會上市委書記邵玉龍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 全市文化旅遊體育和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會召開
    持續催生文旅體和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的聚變效應不斷以大項目建設的大突破推動產業融合的大發展找出產業「亮點」、找到消費「賣點」、找準市場「興奮點」打造城市IP,建設特色旅遊目的地和會展、體育賽事舉辦地12月14日,市委書記邵玉龍主持召開文化旅遊體育和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工作推進會,總結回顧前階段融合發展工作
  • 漳州:地標美食與文化符號融合 打造城市新IP
    閩南網7月20日訊(通訊員 薌城宣 閩南網記者 梁政 文/圖)得天獨厚的物候條件和文化積澱,讓漳州這座城市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美食地標資源。近年來,漳州市充分發揮地標帶動效應,形成「一縣一優質地標產業」的特色農業發展格局,構建以地標產品為支撐,從一產延伸到二產連結到三產的現代農業產業鏈,努力實現地標產業的全面發展。
  • 漳州薌城區文化旅遊體育會展夜間經濟融合發展綜述
    隨著漳州「中國女排娘家」基地核心館項目、三寶廣場項目等開工建設投用,將進一步推動中心城區文體旅業態融合發展。  文化旅遊  人氣「聚」起來   實施旅遊項目帶動,打造精品旅遊品牌。做強文化旅遊,持續挖掘古城文化內涵,打造古城特色網紅打卡地;做「特」尋根旅遊,打造天寶玉尊宮、威惠廟等朝覲尋根活動,促進區域旅遊合作和文化交流;做「火」鄉村旅遊,打造珠裡村、雙溪村、洪坑村等一批城郊「星級旅遊村」;做「活」紅色旅遊,提升紅軍進漳紀念館、中共福建臨時省委舊址等景區景點;做「精」康養旅遊,培育溫泉養生、負氧離子養生等康養旅遊產品,打造漳州古城溫泉等康養旅遊項目;做「大」工業旅遊,加快培育三寶集團
  • 昆明繪出今年路線圖: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
    近日,昆明市制定出臺《昆明市建設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2020年度行動計劃》,針對交通、能源、物流、通信等領域的45項重點工作,明確了今年年度任務、進度安排、責任分工、保障措施等要素。今年,昆明將重點在區域性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區域性國際通信樞紐及智慧城市、區域性國際經貿中心等方面發力,加速推動區域性國際中心城市建設邁上新臺階。
  • 德州抓一圈一帶發展機遇 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原標題:德州抓一圈一帶發展機遇 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   把德州建設成為魯西北、冀東南區域性中心城市,這是山東省「一圈一帶」發展規劃賦予德州的功能定位。明年,山東省德州市將規劃建設重點片區,完善提升重點道路,集中突破重點工程,改造整治重點部位,加快提升城市的首位度和輻射力。
  • 「大湖名城 十年聚變」 金輝地產願與合肥共同穩步發展
    萬家房產網12月4日景倩綜合報導 2003年—2013年,是合肥城市大發展的黃金十年,如果說過去十年是合肥城市發展的黃金時間的話,未來的十年就是合肥城市發展的鑽石十年,2007年福建金輝地產進駐合肥,成功開發了金輝楓尚和金輝悅府2個項目,在萬家熱線舉辦的「大湖名城 十年聚變」合肥黃金十年房企評選中,金輝地產被提名為十大貢獻企業獎
  • 支持黃山建設現代化區域性中心城市
    其中有些提法之前比較少見,梳理如下: 「量子中心」 支持建設量子信息創新成果策源地和產業發展集聚區,在技術源頭、技術溢出和產業孵化、產業擴增等環節加快形成量子信息產業創新鏈,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量子中心」。
  • 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
    抓項目 拓渠道 優服務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為中心的公鐵空聯運立體交通網絡體系。(周長洋攝)當前,南寧市正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加快建設面向東協開放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城市、" 一帶一路 " 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城市、北部灣城市群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的核心城市。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民航局發布復函通知,支持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明確南寧市人民政府作為示範區規劃建設主體,以及示範區的規劃範圍和建設任務。
  • 福建漳州致力打造全國「最佳影視外景地」
    新華網 肖和勇 攝新華網福州7月29日電(肖和勇)福建漳州將整合推出一系列「天然影棚」,匯集生態之美、人文之美和發展之美,打造全國「最佳影視外景地」。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27日在漳州市東山縣開幕。漳州市文旅局局長林菁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漳州將持續打造全域「天然影棚」,逐步形成組團式發展格局,成為影視成本小、畫面美、效益大的首選外景拍攝地。
  • 奮進「十三五」 共圓小康夢|文體旅融合:奏響發展協奏曲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漳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古城,也是一座現代化工業新城。這座新舊交融的城市,煥發著貫穿古今的魅力。回眸「十三五」,一張文體旅融合大發展的答卷在漳州大地上奮力書寫。文化、體育、旅遊融合發展是城市高質量發展的有效途徑,也是促進經濟高質量增長的優選模式。「十三五」期間,漳州深入踐行融合發展模式,用一張張成績單生動闡釋文體旅融合發展「1+1+1>3」效應。
  • 加快文旅融合步伐 建設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方案》提出到2025年,通過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培育文化旅遊新業態,南寧文化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體系形成,產業規模快速壯大,產業整體水平顯著提升,建設成為以亞熱帶壯鄉風情為特色、以會展商務和都市旅遊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性國際旅遊中心城市。
  • 合隆鎮:全面打造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北部第一門戶
    近日,記者在實地走訪踏查時了解到,目前的合隆鎮,已成為全省新型城鎮化試點鎮、首批擴權強鎮試點鎮,正在全面打造東北亞區域性中心城市北部第一門戶。在實施過程中,陳家店村堅持做好土地文章,以促進土地增減掛鈎落位為主線,實現城鄉經濟、社會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和可持續發展,加快就地、就近城鎮化發展一體化格局。目前,嘉和社區共建居民樓23棟,1171戶3898人全部搬遷入住,實現了農村城鎮化、農業集約化和農民職業化。為方便村民,嘉和社區內設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
  • 漳州開發區:以轉型引領發展
    以市政府清理木材加工企業為契機,大力推動建設漳州木材加工園區;順應「網際網路+」大潮,推出糧食電子交易平臺上線,打造線上貿易、線下倉儲物流相呼應的糧食電商生態圈;投資近百萬元與南昌鐵路局合作探索打造閩贛海鐵聯運新通道,擴大港口腹地輻射區域;積極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構建全程物流鏈服務,實現運輸貨物的多元化,充分發揮港口資源優勢。
  • 漳州——城市旅遊IP打造
    表面上被撲滅,事實上幾百年來一直隱藏在民間,且不斷變形,發展,綿延至今,甚至發展到海外,在東南亞、美洲大陸搞起了海外洪門。今天香港著名的黑社會組織「三合會」就脫胎於天地會。事實上包括今天我們八個民主黨派之一的中國致公黨也是由近代天地會在海外的分支致公堂發展而來,可見漳州洪二振臂一揮,對中國近代史產生了多大影響。
  • 漳州將打造最佳影視外景地 吸引海內外遊客入景入戲
    漳州將打造最佳影視外景地。7月27日,漳州市政府新聞辦在東山召開「漳州——最佳影視外景地」專題新聞發布會,公布了這一消息。漳州市文旅局局長林菁發布打造最佳影視外景地消息,系統介紹了相關情況。漳州市文旅局、東山縣政府、南靖縣政府相關負責人回答記者提問。來自新華網、經濟日報、中新社、福建日報、華人頭條、香港商報等媒體的20多位記者參加發布會。
  • 重要戰略支點城市·永川丨區委書記滕宏偉: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
    5月15日,永川區委書記滕宏偉接受採訪時表示,下一步永川將圍繞推動主城都市區融合發展,以「推動產、城、景融合發展」三項任務為抓手,努力做到既向重慶主城加快融入,又作為區域性中心城市對周邊發揮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
  • 漳州碧湖城市廣場:打造漳州商務金融新名片
    三棟鑽石切割的城市水晶造型建築主體 、兩棟湖畔風情商業 街區,在九龍江、碧湖公園流水的映照中流光瀲灩,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輝,一張燙金的城市新名片即將煥然登場。碧湖城市廣場建築主體採用城市水晶造型 ,閃亮奪目 。三大國企巨擘攜手打造企業選擇強強聯合併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像碧湖城市廣場這樣,由三大國企巨擘聯合打造的案例卻並不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