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數受訪者想參加慕課 看重學習時間空間無限制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推動終身學習 近半數受訪者想參加慕課

  漫畫:付業興

  如今,慕課(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並嘗試。這是一種新型的在線教育模式,所有的課程都是公開的,而且大部分都免費。不同於網絡公開課簡單地將傳統課堂照搬到網上,這種開放式網絡課程有作業、有期末考試,還可以獲得一張名校的結課證書。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和益派諮詢對2354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3.0%的受訪者知道慕課,48.9%的受訪者會去上這種網絡課程。66.7%的受訪者認為慕課的意義在於可以幫助個人終身學習。

  48.9%的受訪者會去參加慕課

  在大連從事會計工作的陳臨安,正在某網絡課堂學習武漢大學的《古文字學》課程,「課程簡短、定期開課,需按時提交作業。學完還能考認證證書,更可以結交到新朋友。」一次偶然的機會接觸到慕課,陳臨安覺得這是一個發展興趣的平臺,就堅持了下來。

  南京某高校大四學生張朝,現在在學習6門網絡課程。「國外的慕課網站,訪問慢、全英文,入門比較難。現在國內清華大學等高校,也設置了在線學堂,可以無障礙學習」。

  英語專業出身,又有一定計算機學科背景的杜春曉,目前在網絡課堂上進一步學習計算機課程,「我一開始選擇與工作關係密切的課程聽,後來又學習了Web開發類課程,使我有勇氣去嘗試Web開發相關的工作。」

  調查中,67.4%的受訪者認為慕課可以共享優質教育資源,56.1%的受訪者認為是當前教育模式的補充,51.1%的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與科技結合的新型學習方式,32.8%的受訪者認為會給現有教育模式帶來一定挑戰。

  從事多年教育工作的陳染認為,慕課是一場教育技術的變革,更是觀念上的革新。同樣是錄製課程視頻,公開課的視頻是老師直接講,慕課的視頻卻需要精心考慮腳本的製作、視頻的剪輯、課件的美化等。因為有專門平臺和人員的投入,所有參與慕課課程的人都可以平等交流,而且這個交流精緻可控。

  66.7%的受訪者認為慕課可以幫助個人終身學習

  對於慕課這種開放式網絡課程,受訪者最看重什麼?65.5%的受訪者看重學習時間、空間無限制,52.7%的受訪者看重能獲取大量的免費教育資源,46.7%的受訪者認為可以與名校名師零距離接觸,35.4%的受訪者認為可以針對性提高技能,35.2%的受訪者看重頒發證書的含金量。其他還有:課程更加有趣易接受(32.7%)、充分及時的互動和反饋(21.9%)、可以認識相同興趣的人(16.9%)。

  陳臨安說,這種網絡課程都非常有趣。比如,象形字講究用形狀理解字義,老師一邊講一邊畫,還會設置很多討論環節,可以跟同樣興趣的人及時互動,「我大學上課都沒這麼認真聽過」。

  杜春曉認為,上學時,能通過考試對自己水平有個了解。進入社會後的學習,也需要一個參考、認定,拿到結課證書是一個非常積極的正向激勵。「比如通過Linux入門考試後,我覺得這兩年真沒白學」。

  調查顯示,66.7%的受訪者認為慕課的意義在於幫助個人終身學習,54.9%的受訪者認為在於打破教育資源壟斷,45.4%的受訪者表示這是一種教育模式的創新,42.8%的受訪者表示可以促進高校教學質量的提高,27.4%的受訪者表示可以使教師依靠教學本身獲取更多收入。

  陳染認為,目前我國大學課堂比較沉悶,照本宣科的老師不少,現在出現慕課這樣一種學習方式,可以預見,教師面臨的競爭將更加激烈。此外,慕課還會帶來學習和教學方法上的變化。比如翻轉課堂的運用,學生在網絡課堂上進行預習,老師可以將現實課堂時間更多地放在討論交流上,線上線下互相呼應,從本質上解放教育。

  在他看來,慕課打破了知識的壁壘。對於學生來說,可以和不同老師交流,進行觀點碰撞;對於社會人員來說,可以成為轉行的敲門磚。在將來,慕課還會對中學生產生更大的影響,他們可以通過慕課更加深入了解不同學科,做出更理性的大學專業選擇。

  「慕課更深層的意義在於推動終身學習的理念。」陳染說,現在很多人出學校後就不學習了,或者只學能夠幫助升職的一些技能。慕課不僅可以用於技能培訓,更可以作為進行各種知識學習的平臺。可以自主調整進度、深度,和相同興趣的人交流,從而推動終身學習。

  58.8%的受訪者期待慕課與更多高水平大學合作

  受訪者對慕課還有什麼期待?調查中,58.8%的受訪者期待與更多高水平大學合作,58.2%的受訪者期待學位授予、證書發放更加規範,48.3%的受訪者期待網絡課程與現實課程學分互認,40.5%的受訪者期待制度設計更加合理。

  陳染認為,目前慕課的發展還有很多問題。首先,一些教師並沒有深入理解慕課的概念,只當做另一種公開課。其次,相關慕課網站為了搶佔市場份額,常常一下子上線數十門課,這對課程質量影響很大。此外,慕課學習還沒有被廣泛認可,證書的含金量不高。

  杜春曉建議,隨著社會的進步,自我學習對個人成長所起的作用會越來越明顯。實名證書應該寫到每一個人的履歷中,成為求職或晉升的參考。

  對於慕課的發展趨勢,陳染說,現在已經有常規慕課、自適應課程、職業技能培訓等模式,他預測未來還會更加多樣化,除了課程視頻,還可以有電子書本、筆記模式分享、線下活動等多種內容。(記者 王品芝)

    相關新聞:

 

相關焦點

  • 北大李曉明:慕課愛好——徜徉在教育空間中的精靈
    目前,國內MOOC平臺中國大學MOOC已有課程數量近2000 門。自己做慕課,現在只要有一臺筆記本電腦就能滿足最低設備要求,辦公室或家中都可以是合適的場所。高大上的設備好不好?好,但不完全必要。就好比專業攝影器材能拍出很棒的作品,但現在手機也能拍出不錯的照片。按我們過去幾年的實踐經驗,準備一門完整慕課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大體與寫一本教材差不多。第二, 追求卓越,有很大空間。
  • 慕課正成為推動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
    12月9日,在世界慕課大會上,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玉林開啟了一堂跨越時空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空間微流控晶片細菌檢測技術與實驗」。韓國又松大學學生、雲南大學學生、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養老照料中心的老人以及線上線下嘉賓一道,同步學習、實時協作,共上精彩一課。這場跨時空、跨地域、沉浸式的融合體驗得益於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技術發展的最新成果。
  • 美國「慕課」學習者多富人
    近日,來自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該研究調查了「慕課」是否對緩解美國教育不平等起到了作用,結果發現「慕課」學習者多來自於較富裕的社區,也就是說「慕課」並未像大多數人希望的那樣有效縮小教育差距。在美國,並不是所有人都有機會接受高質量的教育。生活在較貧困社區的人們往往在經費不足、升學率低的學校學習。
  • 國內首個微課軟體「酷學習plus」 ,零門檻打造慕課名師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了解到,這款軟體是由中國最大的基礎教育慕課平臺酷學習(http://kuxuexi.com)在全國率先推出的全免費軟體,酷學習CEO李旭輝告訴澎湃新聞,慕課是可以真正實現教育公平的突破口,中國慕課的推進,並不是打破老師的飯碗,而是讓老師的角色得到革命性的轉變。
  • 中國慕課:時空革命引領課堂革命
    伴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加速融合,慕課這種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在線教育形式,成為推動教育改革發展的關鍵力量。  技術賦能教育,為全球教育實踐帶來了深遠影響,教育內容的邊界正不斷拓展,教育不再單純依靠課堂、書本,網際網路的海量知識正在為教育提供更多可能,教育教學技術與方法也在不斷拓寬創新空間。
  • ...5.4億人次學習 中國慕課建設數量和應用規模躍居世界第一
    目前,我國上線慕課數量逾3.4萬門,學習人數達5.4億人次,在校生獲得慕課學分人數1.5億人次,慕課數量與學習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自2017年起,教育部共計遴選認定了包括1875門線上課程、728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和868門線上線下混合式課程在內的國家級一流課程,對慕課建設與應用的發展起到顯著的示範帶動作用。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慕課打開教育更多可能
    今年春季學期,全國所有普通本科高校全部實施在線教學,108萬教師開出110萬門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達2259萬人,合計35億人次;教師在線教學認可度達80%,學生在線教學滿意率達85%……大會上,中國慕課與在線教育的抗疫成績單引發廣泛關注。
  • 半數受訪者愛在社交平臺曬廚藝 多認為是生活情趣
    為何半數受訪者愛在社交平臺曬廚藝61.0%受訪者認為這是一種生活情趣  下廚對於很多年輕人來說,已經不僅是為了吃頓飯。菜譜類App讓人們關注更多新菜式、新做法,社交工具則為人們提供了展示成果的平臺。
  • 慕課打開教育更多可能
    【網言】  前不久,在北京召開的世界慕課大會上,北京理工大學鄧玉林教授團隊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實現中韓兩國四地同上一堂實驗課。韓國又松大學學生、雲南大學學生、北京市大興區舊宮鎮養老照料中心的老人與線上線下嘉賓一道,同步學習、實時協作。這堂實驗課,再次展現出慕課打破時空限制、讓知識無遠弗屆的魅力。
  • 慕課最大的空間和機會實際是在職業教育?
    去年,國務院參事湯敏提出「慕課最大的空間和機會實際上是在職業教育」,指出高等教育的改革既包括高學術教育也包括職業教育。今年5月初,教育部發布針對慕課的新政策,同時公布了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慕課首次讓民辦教育機構可以介入高等教育教學環節。這兩則消息,對於北大青鳥一類的職業教育培訓機構的積極影響顯而易見。
  • 疫情期酒店客房折價預售,受訪者最看重折扣力度
    南都民調中心就此發起網絡調查,結果顯示,有40.32%的受訪者表示會購買這類客房,而客房的打折力度則是受訪者選購時最看重的因素。 四成受訪者對客房預售感興趣 今年3月以來,開元、香格裡拉、悅榕莊、亞朵等多家酒店集團陸續開啟預售模式,以低價促銷的手段吸引消費。
  • MOOC 慕課是什麼|扒一扒慕課為什麼沒成功
    即便慕課在過去幾年飛速發展,慕課這種教授知識的形式仍然處於一種不斷優化的狀態,至今也還尚未成熟。根據2012年至2013年麻省理工學院和哈佛大學的調查表明,高達95%的學生未能完成自己在慕課上申請的課程,未完成率相較於傳統教育中的輟學率要高出太多了。雖然其中還是有學生給予了慕課課程質量的肯定,但仍然會有學生以各種理由在中途終止了課程學習。
  • 公民生態環境行為調查:北京超半數受訪者會自帶購物袋
    調查報告顯示,全國多數受訪者認為居住地周圍的環境問題改善顯著。節約資源方面,海南、北京、上海受訪者過半數會自帶購物袋。此外,在分類投放垃圾方面,記者發現存在「認可度高踐行度低」的現象,小區沒有分類垃圾桶成為阻礙踐行垃圾分類的最主要原因。
  • 上海高中名校慕課平臺上線 課程均設證書
    有家長擔心:學生平時要參加學校學習,課後再上慕課,是否會增加學習壓力?  對此,上海市教委基教處副處長焦小峰說,「輕負擔、高質量、重自主」是慕課平臺的基本原則之一,將採取「三限」控制學生負擔:首先是限內容,高中名校慕課以拓展型和研究型內容為主,不再重新學習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規定的基礎型課程內容;其次是限時間,目前平臺中的課程只在雙休日和寒暑假8:00-20:00開放授課,參與慕課學習的中學生只能在此時間段自主進行視頻學習,在學校課程討論區開放時間參與集體研討
  • 湖南職教應對慕課來襲
    湖南省教育廳為應對慕課的到來,專門啟動《湖南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運用世界大學城網絡學習空間,建設以「職教新幹線」為引領的「湖南職業教育新幹線」網絡學習平臺群,研究制定並推行統一的空間應用技術標準,使這一平臺成為湖南乃至全國最大的政府牽頭開發的慕課平臺。
  • 慕課建設究竟有多重要?為什麼要做慕課建設?慕課是什麼?
    為什麼每個學校至少要有一間慕課教室?在《中國慕課行動宣言》中鍾登華在講話中指出,中國慕課建設自2013年起步,經過六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大帶小、強帶弱、同心同向、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12000餘門慕課上線,兩億人次學習,6500萬人次大學生獲得慕課學分,開闢了一條滿足全民多樣化需求的信息化學習道路,為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國家的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 自助式學習熱度上升:「要我學」變「我要學」
    聽說「修圖」還可以賺錢,最近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市場營銷專業大四學生嚴鵬飛上B站搜視頻,琢磨此項技能,以期通過兼職「修圖」來賺點生活費;黑龍江大學農業資源與環境專業大四學生段翔宇在高考完後便開始創業嘗試,在學堂在線等慕課平臺上學習公司運營、創業指導等課程,後註冊公司,並先後進行3個項目的創業實踐;想練英語,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法專業研二學生楊悅說,「這樣的App簡直太多,地鐵上也可以刷起
  • 第三屆中國高校外語慕課聯盟大會在京召開
    聯盟積極作為,受到有關部門高度認可:受邀參與中國慕課大會籌備,獲高教司致信感謝;作為首批發起單位之一,加入高校在線開放課程聯盟聯席會;成為中宣部輿情中心「學習強國」首設專欄的慕課類聯盟,助力全黨全民學習型社會建設;作為教育質量保障和在線教育專家,參加在越南舉辦的APEC在線教育探討會並發言,為世界教育發展貢獻中國方案。
  • 2020國慶長假大眾旅遊意願調查:八成受訪者願意嘗試「雲旅遊」
    2.近半數受訪者願意增加旅遊消費,表示將大幅下調消費力度的受訪者僅2.47%,國慶長假旅遊市場或迎來利好。3.國內長途旅遊的熱度進一步得到提升,仍有少數受訪者想進行境外遊,但目前政策尚不鼓勵境外遊。4.線上渠道是人們獲取旅遊信息、了解旅遊產品的主要途徑,但超過半數受訪者遭遇過「大數據殺熟」、強制搭售產品等在線旅遊亂象。
  • 調查顯示近半數西進臺灣人滿意在大陸生活和工作
    調查顯示,在大陸工作的臺灣人相同職級的薪酬平均是臺灣的1.72倍,近半數在大陸就業的臺灣人滿意在大陸的生活,願意繼續留在大陸工作。「最意外的是,臺灣人在大陸工作的滿意度這麼高。」《遠見》雜誌社長兼總編輯楊瑪利說,對大陸工作滿意的有44.6%,不滿意的僅6.3%;對大陸生活滿意的佔44.3%,不滿意者只有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