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頭麋鹿的愛情故事 湖南深入推進湘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

2020-12-20 紅網

2016年3月3日,16頭麋鹿放歸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資料圖/記者楊旭

2012年,一隻雌性麋鹿幼崽被東洞庭湖保護區管理局的人員撿到,最終被帶回丁字堤管理站養大。這隻名為「點點」的麋鹿不僅健康長大,並且已經有了自己的後代。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決議,提出深入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加強長江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點點」的故事,是湖南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重視生態環境保護的縮影。

瀟湘晨報記者 駱一歌 長沙報導

麋鹿臉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又叫「四不像」,是我國特有物種。1998年的洪水中,十幾頭麋鹿從湖北石首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逃出來,橫渡長江,遊到祖輩長期生活的洞庭湖區。目前洞庭湖野生麋鹿都是它們的後代。這群麋鹿在草地上盡情奔跑嬉戲,見證湖南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通過決議,提出深入推進湘江流域和洞庭湖區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複試點,加強長江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這在湖南各地各部門引發熱烈反響。「做好三湘大地一江一湖四水的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統治理和修復。」省自然資源廳廳長王一鷗表示。

「點點」救治成活,戀愛產崽

點點是洞庭湖第一隻被人工救治成活的雌性麋鹿,當時她是被撿回來的。

2012年3月,一位在華容注滋口蘆葦場的工人在裝卸蘆葦時,發現草灘上趴著一隻剛出生的麋鹿。母鹿已經不見了蹤跡,只剩下了一隻幼崽在顫慄。東洞庭湖保護區管理局的救護人員經過開車、行船等跋涉來到小麋鹿的身邊,最終將它抱回了丁字堤管理站。由於身上有白色斑點,工作人員們給其取名「點點」。

在管理站人員的悉心照料下,點點逐漸恢復健康,並逐漸長大。飼養員們曾為了它的終身大事而「焦慮」,最終一隻於2017年被救下的雄性麋鹿與點點「自由戀愛」。

2018年3月28日,生活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丁字堤管理站的點點產下一隻幼崽,終於為洞庭湖野生麋鹿的種群繁衍做了些貢獻,也標誌著野生麋鹿救助計劃的成功。

形成湖區生態文明建設經驗範本

2016年3月3日,在國家林業局的支持下,湖南省林業廳從江蘇大豐麋鹿保護區引進16頭麋鹿(雌鹿11頭、雄鹿5頭)放歸到湖南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使其逐步實現純野生生活狀態,自然繁衍野生種群,促進麋鹿種群健康發展。

認證為「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宋玉成在回答網友問題時表示,目前洞庭湖麋鹿種群數量近500頭(包括湖北石首野外亞群和東洞庭湖亞群),數量從最初的36頭增加到今天的500頭,「說明麋鹿已經完全適應了野外環境,並成功野化。」

近年來,湖南在洞庭湖的綜合治理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不僅僅麋鹿生活得很好,今年洞庭湖區的候鳥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打造了湖區生態文明建設的經驗範本。湖南加大境內163公裡長江岸線的保護力度,關閉了42個非法砂石碼頭,開展排汙口、化工汙染、固體廢物等專項治理。2018年1月至12月,全省14個市州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比例為85.4%,同比上升3.8個百分點。

下一步,如何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精神?在建設美麗湖南方面,省林業局局長胡長清表示,「鞏固洞庭湖綜合治理的成果,加大生態廊道建設的力度,加大保護區的建設和完善。」

省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室主任郭丹說:「讓老百姓生活在一個青山綠水、並且能夠可持續發展的美好的生態環境中,這一定是湖南接下來發展的一個具體方向。」

專家解讀

短板就是潛力,就是工作著力點

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健全生態保護和修複製度。省委十一屆九次全會提出,著力補齊環境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短板。對此,省政府參事、省委黨校教授肖萬春進行了解讀。

他告訴瀟湘晨報記者,「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是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的奮鬥願景,「美麗湖南」是這一願景的重要內容。美麗湖南作為美麗中國的湖南篇章,最根本的標誌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求達到自然美、生態美、環境美與人文美、社會美、和諧美的有機結合。

為什麼這次省委全會提出,「著力補齊環境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短板」?肖萬春表示,安全供水、能源設施、汙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信息化建設等環境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最重要的民生事業。近年來,我省環境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取得顯著成效,但設施建設不充分、城鄉發展不平衡等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短板,明顯滯後於城鄉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生活需要。短板就是潛力,就是工作的著力點。

他建議,要立足實際有效補短板。做好環境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公共服務工作。因地制宜,立足各地實際,將投資重心聚向安全供水、氣化湖南、汙水治理、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整治、智慧建設增效等六大工程。既要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也要充分調動市場「無形之手」。最後是統籌建設、管理和產業升級、促進就業有機結合。對環境基礎設施和農村公共服務不但要重視建設,還要重視管理,更要注重有利於產業升級和促進就業,不斷培育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增長點。

相關焦點

  • 生態更優美 一頭麋鹿深情告白
    洞庭湖整個野生麋鹿種群數量都在增長,得益於保護區工作人員的常年堅守。長江經濟帶如何實現生態更優美,嶽陽對麋鹿的保護就是生動的實例。紅網時刻4月2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錢燁) 它叫點點,是一頭長著白色斑點的雌性麋鹿。
  • 東洞庭救護避難所:拯救麋鹿的愛情
    麋鹿「點點」就在避難所裡遇到了自己的愛情。5月17日,「美麗中國長江行 共舞長江經濟帶」生態篇湖南站的媒體團走進嶽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採訪考察該地的整治保護情況,並在洞庭湖麋鹿和鳥類救護避難所見證了麋鹿「點點」的幸福生活。洞庭湖以前是沒有麋鹿的,1998年特大洪水過後,有十幾頭麋鹿穿越水流湍急的長江,從湖北方向遊到了東洞庭湖。
  • 麋鹿愛情故事是一段生態修復的佳話
    國內統一刊號:CN43-0057 2019年12月11日 星期三 麋鹿愛情故事是一段生態修復的佳話
  • 生態湖南美如畫
    湖南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抓突出環境問題整治,重生態修復、促轉型升級,用實際行動守護好一江碧水,有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 陳仕林 攝遊客徜徉長沙洋湖國家溼地公園花海。近年,公園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理念,加強生態保護和修復,自然植被覆蓋率增加至92.7%。謝超 攝湖南壺瓶山自然保護區石門縣大同山林場滿目蒼翠。
  • 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楊樹清理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調度會在...
    11月16日上午,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楊樹清理及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調度會在長沙召開 。 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林山,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王明旭出席會議並講話。嶽陽、益陽、常德三市及相關縣市區林業局,嶽陽市城管局,東洞庭湖等四個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及局規財處、保護地處、資源處的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 李林山對洞庭湖楊樹清理及生態修復成效給予充分肯定 。 他強調,楊樹清理及生態修復是中央環保督察交辦的整改任務,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
  • 描繪美麗湖南畫卷——湖南「十三五」生態環境工作亮點綜述
    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介紹,「十三五」以來,湖南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開展汙染防治攻堅戰,著力加強生態環境治理能力建設,推動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展望「十四五」,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全省生態環境部門將繼續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保持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定力,持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
  • 洞庭神鹿丨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麋鹿保護紀實(上)
    編者按: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共嶽陽市委宣傳部舉辦了「說出心中的故事」徵文活動。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市文聯黨組副書記、副主席劉子華深入採訪,寫出了報告文學《洞庭神鹿》,揭秘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洞庭湖麋鹿的前世今生,很有可讀性、科普性和史料性。此文榮獲徵文一等獎,原創作品通過新湖南客戶端首發。
  • 沅江市啟動南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建設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1月27日訊(通訊員 王龍 記者 龔柏威)11月27日,記者從益陽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沅江市管理局獲悉,沅江已啟動南洞庭湖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修復項目建設,計劃12月31日完成該市2020年54387畝溼地生態修復任務。
  • 生態環境部: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
    中新社北京8月24日電 (記者 阮煜琳)中國生態環境部24日會議指出,要始終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做好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斷夯實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基礎。會議指出,生態環境部系統要深刻認識長三角區域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準確把握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綠色內涵,始終把保護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深入打好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嚴格落實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不斷夯實長三角地區綠色發展基礎。
  • 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洞庭湖生態環境治理
    綠色技術是指降低消耗、減少汙染、改善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新興技術,涵蓋節能環保、清潔生產、生態保護與修復等領域。綠色技術創新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十三五」以來,湖南全面落實《洞庭湖生態經濟區規劃》,布局推進綠色產業、生態環保、現代農業和新能源等領域綠色技術創新,有力助推了洞庭湖生態環境改善。
  • 湖南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12月11日上午,在汙染防治攻堅戰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鄧立佳通報:通過狠抓汙染防治攻堅戰,全面推進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及其「回頭看」,我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水環境質量:今年1-11月,全省345個地表水監測斷面,水質優良率為95.9%;湘江流域水質總體為優,幹流39個考核斷面均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洞庭湖總磷濃度持續下降,現在為0.059毫克/升。
  • 元氣滿滿的洞庭湖,有多美?
    這個冬天,抖音攜手嶽陽市人民政府、湖南經視、MINEFM,開啟新的洞庭探索。一湖一夢入洞庭。關於人與人、人與湖的相遇,我們在湖邊的故事,繼續開講。如果你踏入這裡,一定能透過氤氳的霧氣,看到湖面上追逐嬉戲的雁、鵝、鴨,和時不時飛出草叢的鷺、鶴、鷸、鸛等。每年,這片水域和洲灘,會迎來數十萬甚至上百萬羽來自遠方的客人。小白額雁、小天鵝、東亞雁鴨、白琵鷺、灰鶴、白腰杓鷸、東方白鸛……其中有很多都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甚至國際瀕危物種。
  • 湖南全力修復「長江之腎」 洞庭鷗鹿翔集魚豚再現歡躍
    (新中國70年)湖南全力修復「長江之腎」 洞庭鷗鹿翔集魚豚再現歡躍  中新社長沙8月3日電 題:湖南全力修復「長江之腎」 洞庭鷗鹿翔集魚豚再現歡躍  作者 付敬懿  穿行於漫天蘆葦中的人行小徑,聽清風拂過時的「沙沙」聲響,享受黑麥草和小野菊的迎風點頭,欣賞飛鳥掠過水麵時的波光粼粼,甚或看到江豚在水中嬉戲
  • 南洞庭湖修復溼地生態 迎接候鳥越冬
    紅網沅江市分站12月15日訊(記者 盛擁軍)每年12月至第二年的2月,是候鳥在洞庭湖越冬的集中期。為進一步加強南洞庭湖溼地的保護,沅江市開展南洞庭湖自然保護區岸線、洲灘及緩衝區、實驗區生態修復工程,目前工程已進入掃尾階段。
  • 關於零陵錳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自然資源部分...
    關於零陵錳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自然資源部分)驗收銷號情況的公示根據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攻堅行動指揮部辦公室《關於印發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程銷號標準的通知》以及《關於做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五大礦區生態修復項目驗收銷號的函
  • 湖南將從英國引入麋鹿
    屆時,將把英國烏邦寺等地的麋鹿引入中國,與中國麋鹿開展雜交繁殖。   我國麋鹿種群達到5000多頭  麋鹿是神話故事裡姜子牙的坐騎,也曾是我國的特有物種,曾廣泛分布在長江中遊。但是,由於人類過度的獵殺和棲息地遭到破壞,最後的一群麋鹿成為了清朝皇家園林中圈養的寶貝。
  • 大湖新歌——我國兩大淡水湖全面生態修復進行時
    新華社記者 李尕 攝2016年1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強調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根據中央長江大保護的戰略,湖南實施「洞庭湖水環境綜合整治五大專項行動」,自上而下發動省、市、縣、鄉、村五級幹部打響「洞庭湖生態環境保衛戰」。
  • 2020洞庭湖溼地生態文化旅遊節啟動
    央廣網長沙10月16日消息(記者鄧文輝)10月15日,「嶽陽天下樓·洞庭天下水」——2020洞庭湖溼地生態文化旅遊節正式啟動,十大創意活動的發布,讓嶽陽市本次文化旅遊節備受媒體和大眾期待。、彰顯嶽陽近年來發展的「七大千億產業」「12+1」產業鏈成果展示,展現嶽陽生態環境保護的「守護一江碧水」嶽陽環境治理成果展、人文底蘊盡顯的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等,2020年10月24日到2021年1月7日,這十大活動將陸續在嶽陽君山片區、洞庭溼地、汨羅市等地舉辦。
  • 湖南麋鹿將與英國麋鹿「結親」
    湖南麋鹿將與英國麋鹿「結親」 省林業廳與世界自然基金會籤訂麋鹿再引入合作備忘錄 華聲在線7月7日訊(記者 孫敏堅)今天中午,省林業廳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長沙籤署合作備忘錄,計劃將英國烏邦寺等地的麋鹿再次引入中國,與中國麋鹿開展雜交繁殖的工作
  • 湘潭縣人民政府關於湘潭縣譚家山煤礦區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項目...
    根據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辦公室《關於做好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五大礦區生態修復項目驗收銷號的函》要求,我縣加強領導,精心組織,按照《關於印發湘江流域和洞庭湖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工程銷號標準的通知》和批覆的《湘潭市譚家山煤礦區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試點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