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二部分:海軍艦載戰鬥機

2020-12-16 老槍與戰線

上文我們理了下英國空軍的戰鬥機,這篇我們接著說英國海軍的艦載戰鬥機。

英國海航在戰前得不到重視,二戰前中期都是靠一些二流多用途飛機兼顧防空,戰後初期借著戰爭期間的慣性也曾經推出一些新型艦載機,但隨著航母艦隊規模不斷縮小,艦載機的發展勢頭也不可避免地衰落下來。好在還有海鷂這種特立獨行的機型,又在馬島戰爭中打出名聲,才算給最早發展航空母艦的英國海軍留下些許顏面。

不過現在海鷂也沒了,英國航母上只能搭載外國進口的艦載戰鬥機了。

前言說完,我們拉型號吧:

1、超級馬林海毒牙

海毒牙側視圖

海毒牙是前文講過的怨恨的艦載機改型,與怨恨相比該機安裝了著艦鉤、可摺疊機翼以及雙向對轉螺旋槳。

寬間距起落架、對轉螺旋槳和摺疊機翼

海毒牙於1946年6月首飛,作為末代螺旋槳戰鬥機該機速度達到760千米以上,寬間距的加強起落架與之前的海火相比可謂巨大進步。但是該機推出過晚,新式的噴氣機特別是吸血鬼已展示了良好的航母起降能力,海毒牙與之相比並無優勢可言。雪上加霜的是該機的低速操縱性能不如預期,因此也無法和同為末代螺旋槳戰鬥機的海怒競爭。

海毒牙研發測試時間長達10年,但最終只生產了18架,並且沒有正式列裝。海毒牙曾向荷蘭海軍大力推銷,但荷蘭人表示他們不是凱子。

2、布萊克本火把

1950年813中隊的火把

火把這個飛機我們在介紹二戰英國艦載機的時候就已經提到過,現在不得不再說一次。

這種飛機的研製始於挪威戰役之後,最初是打算發展一種高性能截擊機,但由於設計問題造成性能不佳,被降格為攻擊戰鬥機,其實也就是具有空戰能力的單座魚雷機。原定用於該機的發動機也被轉用於霍克的颱風戰鬥機,該機只能使用人馬座氣冷發動機,結果新發動機扭矩更大又帶來新的問題,最終裝備部隊時已是45年9月。

機翼摺疊狀態的火把

該機在服役中也不受待見,據說機動性特別是滾轉能力很糟糕,550千米的極速即使在戰爭末期也無法勝任截擊任務。駕駛艙和發動機、機翼布局使飛行員視野很差,降落時看不到航母作戰時看不到目標。火把共生產了220架,53年全部退役。

布萊克本還在火把基礎上改進了一種非正式名稱為火冠的攻擊戰鬥機,但仍未能解決機動性問題。這種飛機只生產了3架原型機,算是垂死掙扎吧。

3、霍克海怒

韓戰期間海洋號航母802中隊的海怒

海怒的設計始於1943年,在霍克暴風式戰鬥機基礎上發展而來。最初英國空軍需求的是一種高空戰鬥機,並命名為憤怒,但隨著二戰結束,這個型號被空軍放棄。另一方面英國海軍需要新型戰鬥機替換陳舊、進口和不適用機型,艦載型海怒得到保留,但需求改為戰鬥轟炸機。

作為末代螺旋槳戰鬥機,海怒性能比較出色。雖然機體和機翼源自暴風,但重量要輕很多。該機在韓戰中曾擊落一架米格15,豬灣戰爭中古巴空軍的海怒也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存世的海怒

海怒共生產了864架,被多國採用,英軍中的海怒於50年代中期退役,而緬甸空軍的海怒一直服役到1968年。

4、德哈維蘭海黃蜂

1949年809中隊的海黃蜂夜戰型

由於大黃蜂的卓越性能以及海蚊的成功,那麼出現艦載型的海黃蜂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1947年海黃蜂開始裝備英國海軍,這種飛機一般部署在多機型混編中隊中。

著艦失敗的海黃蜂戰鬥型
1955年露天存放的海黃蜂夜戰型

海黃蜂包括單座戰鬥型和雙座夜間戰鬥型,夜戰型在機身中部增加了一個氣泡座艙蓋以容納雷達操作員並延長機頭以安裝雷達。海黃蜂時速高達760千米,機動性能很好。該機裝有開縫式襟翼,起降性能甚佳,頗受海軍飛行員喜愛。著名試飛員艾瑞克·布朗認為海黃蜂天生就是贏家,他聲稱海黃蜂在關閉一個發動機的情況下都能輕鬆切單發戰鬥機的尾巴。

不過海黃蜂實在沒有贏家的命,一方面是噴氣機的強力競爭,另一方面這種飛機不適合在小型航母上使用。在熱帶部署的大黃蜂和海黃蜂都遭遇了木材脫膠分層和白蟻啃食的問題。50年代初期海黃蜂被更早入役的海怒取代,空軍的大黃蜂多堅持了幾年,最後也被扔進廢料場。

178架海黃蜂無一被保留下來,木結構在垃圾堆裡很快朽爛了。

5、德哈維蘭海吸血鬼

1950年忒修斯號航母702中隊的海吸血鬼

1945年12月3日,艾瑞克·布朗駕駛海吸血鬼在海洋號航母上作了世界第一次噴氣機起降。海吸血鬼的原型其實是用44年生產的頭三架吸血鬼原型機之一改裝的。但由於擔心噴氣尾流對甲板的影響以及早期噴氣機的航程較短等原因,英國海軍直到47年才正式訂購海吸血鬼。

美國海軍安提坦號航母上起飛的海吸血鬼
第一架在航母起降的海吸血鬼原型機

這種飛機的操縱性和起降性能較好,英國海軍將其作為艦載飛行員掌握噴氣飛行技術的轉換機種,除24架戰鬥型外,後來訂購的73架都是教練型。

50年代英國海軍使用海吸血鬼試驗不需要起落架的航母柔性橡膠飛行甲板技術,甚至設想在海吸血鬼機腹灌注大量混凝土作為起降裝置,最後發現柔性甲板對軍艦和飛機的複雜性和成本要求都難以接受,此設想最終作罷。

6、超級馬林攻擊者

1956年736中隊的攻擊者

攻擊者於1946年首飛,1951年正式裝備英國海軍,成為第一種加入作戰中隊的英國噴氣式艦載機。其名稱Attacker按現在的定義就是攻擊機的意思,但這種飛機確實是妥妥的戰鬥機。

1953年鷹號航母的攻擊者
博物館中的攻擊者

攻擊者就是前文所說的怨恨的第二種艦載機改型,採用了怨恨的機身和層流機翼,這種飛機在設計和建造時就被稱為噴氣式怨恨。不過不幸的是它連同怨恨的後三點起落架一起繼承下來了,這在量產型噴氣機中可謂少見,白白增加了起降時的難度。當時公眾對噴氣機了解不多,媒體上甚至聳人聽聞地報導攻擊者起飛時噴出的燃氣在機場上犁出了一道深溝,能並排躺下三個人!後來調查發現其實只是燒焦了草皮而已。

由於當時航空技術發展很快,攻擊者裝備3年後就退出現役,在預備役部隊又多混了4年。新成立的巴基斯坦空軍購買了36架去除艦載設備的攻擊者,據說一直用到1964年。

攻擊者一共生產了182架。

7、霍克海鷹

1954年807中隊的海鷹

與攻擊者相似,海鷹也是在螺旋槳戰鬥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海鷹的原型就是著名的海怒。最初海鷹僅是霍克公司自行開發的項目,英國海軍部由於御用的攻擊者的存在,對其興趣不大。

1947年海鷹首飛,49年收到英國海軍的訂單,韓戰爆發後該機裝備速度大大加快。英國海軍曾打算將其推廣為大英國協標準艦載機,但其他國家更青睞美式飛機。只有荷蘭和印度購買了海鷹裝備其航空母艦,西德海軍購買了64架作為岸基戰鬥機使用。

1959年801中隊的海鷹,似乎是在啟動發動機?

降落中的存世海鷹

蘇伊士運河危機期間,英國海航的6個海鷹中隊大打出手,攻擊了大量地面目標。印度海軍的海鷹則從維克蘭特號航母上起飛,在印巴戰爭中擊毀了12艘東巴船隻。印度海軍的海鷹直到1983年才被海鷂取代。

海鷹共生產了540餘架,其後掠翼發展型就是著名的獵人式戰鬥機。

8、德哈維蘭海毒液

1956年皇家方舟號890中隊的海毒液

海毒液是在英國空軍的毒液雙座夜戰型基礎上開發的,除了著艦鉤以及強化的起落架外,它的座艙蓋經過特別設計,能在水下彈射。

海毒液於1951年首飛,其後開始裝備英國航空母艦。56年蘇伊士戰爭期間,7個海毒液中隊參戰,主要用於掩護海鷹打擊埃及地面目標。

海毒液曾有換裝後掠翼和新式發動機的計劃,但因成本問題被英國海軍否決,最終於59年起被新式的海雌狐取代。

澳大利亞海軍的海毒液
存世的澳大利亞海毒液

各型海毒液共生產約300架,部分飛機退役後轉交澳大利亞海軍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該機也被法國海軍看中,法國特許生產型被稱為Aquilon,這種飛機共生產120架左右,包括兩種單座型號,與英國海毒液並不完全一致。

9、超級馬林彎刀

800中隊的彎刀

彎刀是超級馬林為配合英國海軍柔性橡膠飛行甲板研製的V型尾無起落架飛機,柔性甲板失敗後,超級馬林將其改為單垂尾增加起落架繼續開發。1956年該機首飛,57年起裝備部隊。

彎刀僅生產了76架。雖然該機採用了翼面吹氣增升等先進技術,但由於飛機動力強勁而當時大多數英國航空母艦都很小,起降事故層出不窮。該機摔死了39名飛行員,超過生產數的一半。

1962年736中隊的3架彎刀
彎刀的外形像是海鷂和雅克-38的混合體

彎刀在英國海軍中的地位頗尷尬,攔截任務被海毒液和海雌狐霸佔,而攻擊任務則被著名的掠奪者替代。該機在後期被當作掠奪者的專用加油機使用,動力不足的掠奪者在滿載彈藥的情況下以最小燃料起飛,到了空中再由彎刀加滿。

所有的彎刀都在1969年底前退出現役。

10、德哈維蘭海雌狐

1966年勝利號航母893中隊的海雌狐

海雌狐是英國海軍第一種後掠翼艦載機,也是第一種能在俯衝中超過音速的戰鬥機,出於當時新潮的飛彈化思路,該機沒有固定機炮。

海雌狐原型機於1951年首飛,但1952年在航展上展示其超音速能力時飛機解體並且撞入觀眾席,造成31人死亡。這一傢伙把空軍型的雌狐也摔脫了,該機不得不修改設計,直到59年才裝備英國海軍。這種飛機也是生產到一半公司就沒了,所以也被稱為霍克·西德利海雌狐。

海雌狐的駕駛員座艙左置,右側的雷達操縱手座艙被稱為煤洞,座艙蓋與飛機表面基本平齊,這種不對稱布局使該機被看作「工業美學」的典範。

飛行中的海雌狐
座艙部分特寫

海雌狐共生產145架,僅裝備英國海軍,在事故中損失了55架,其中30起事故造成了人員死亡。1971年起該機被鬼怪式戰鬥機替代,因為海雌狐的速度實在難以勝任現代空戰。

11、麥克唐納·道格拉斯F-4K鬼怪

1971年767中隊的F-4K鬼怪

到上世紀60年代,英國已無力開發新型主力戰機了。除了技術和經濟問題外,開發失敗帶來的政治風險也是當時政府無力承受的。英國被迫放棄了英國電氣的TSR-2和霍克西德利的超音速垂直起降飛機項目,轉而購買國外的現成設計。

最終英國選擇了美國海軍現役的F-4J,但由於英國航母比美國航母小得多,因此必須進行大量改裝。由霍克西德利公司為美國生產的機體換裝英國發動機和電子設備。由於英國航母較小,英國海航的鬼怪的前輪能夠抬高以增加起飛時的升力,這種型號被稱為F-4K。

F-4K通過伸長前起落架改變機翼攻角
F-4K起飛時會嚴重燒蝕甲板

英國決定購買F-4K時,國內尚有5艘大小航母,因此下了140架的訂單,並且打算再造兩艘新航母以容納這些先進飛機。然而到要交付時,英國只剩下鷹號和皇家方舟號兩艘航母,訂單遂降到50架。由於F-4K抬前輪的起飛方式對甲板燒蝕很嚴重,必須改裝航母增加水冷導焰板,彈射器和阻攔索也需要改造以適應重型飛機,這又要花錢。於是索性把鷹號也退役,機隊規模降到28架,多餘的交給空軍。

皇家方舟號於1978年底退役,剩餘的F-4K均轉交英國空軍。

12、英國航宇海鷂

1981年899中隊的海鷂FRS1
1993年899中隊的海鷂FA2

海鷂是從霍克西德利的第一代鷂式GR3發展而來的垂直起降戰鬥機。早在1963年鷂的前身茶隼就在皇家方舟號上作過起降試驗,但海鷂一直要等到78年才投產,80年4月加入英國海軍。

海鷂FRS1採用升高的座艙以獲取空戰視野,安裝了對空用的藍狐雷達,該機入役後成為當時唯一一種能保護英國航母免遭空中打擊的艦載機。海鷂還未入役霍克西德利也沒了,因此該機被稱為英國航宇的產品。

海鷂FRS1在馬島戰爭中大出風頭,擊敗了阿根廷的幻影戰鬥機。但英國海軍自己明白海鷂的航程、速度以及火力都不足以勝任攔截機角色,能打贏只是因為阿根廷飛機到達戰區航程過遠。不少人後悔皇家方舟號過早退役,以至於失去了鬼怪式強大的制空能力。

海鷂FRS1
海鷂FA2

1988年起海鷂升級為FA2型,換裝藍雌狐雷達,具有發射AIM120空對空飛彈的能力,除了18架新造的外都是改造老機。改進過的海鷂參加了上世紀90年代在巴爾幹的戰爭,英國決定購買美制F-35B後,所有海鷂均於2006年提前退役。

英軍先後裝備了75架左右的海鷂。印度海軍另外購買了約25架,一直用到2016年。

13、洛克希德·馬丁F-35B閃電

飛行中的英國閃電

英國購買的閃電為F-35B垂直起降型。英軍閃電的主要使用方式為通過躍升甲板短距起飛,垂直降落,並要求在垂直降落時可帶回未使用的彈藥;而美國海軍陸戰隊F-35B的主要使用方式則是垂直起飛,常規方式降落。但我沒有深究這兩種使用方式是否導致了設計和規格上的差異。

閃電是以後30年內英國最主要的空中打擊力量,目前英國空軍和海軍的艦隊航空兵將同時裝備這種飛機。英國第一個閃電作戰中隊是空軍的617中隊,第二個則是艦隊航空兵的809中隊。

閃電在伊莉莎白女王號降落
英國閃電使用滑躍起飛方式

目前已確定配屬在伊莉莎白女王號航母上的似乎是英國空軍617中隊,此前負責評估的空軍17中隊已於2019年10月13日駕駛閃電在該艦進行了垂直降落。

接下來介紹的是兩種並非艦載戰鬥機但值得一提的飛機。

a、格羅斯特流星

航母搭載的流星
流星降落試驗

流星式噴氣機研發成功後,英國人自然也想到讓海軍也享受一下現代技術。二戰結束後,若干架流星F3安裝加強起落架和著艦鉤進行了航母起降試驗。其後又有部分流星F4加裝了摺疊翼進行進一步測試。

然而一切也就到此為止,最終英國人用操縱性能更好的吸血鬼改裝了第一種噴氣式艦載機,英國海航獲得的流星僅作為陸上教練機使用。從流星的安全記錄來看不得不說這是個明智決定。

所以並沒有海流星存在,這一段只是為了防止讀者被照片誤導出現錯誤認知。

b、桑德斯·羅SR.A/1

SR.A/1原型機側視圖

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水上噴氣式戰鬥機。

二戰中,製造水上飛機的桑德斯·羅公司認為日本海軍的二式水戰以及烈風之類的水上戰鬥機很有實用價值,可以控制大面積的水域而又不會像航空母艦那樣遭到集中打擊被一鍋端掉,非常適合在太平洋上使用。於是桑德斯·羅決心也發展一型水上戰鬥機。

當時水上戰鬥機為防止螺旋槳碰到水面不得不採用浮筒結構,浮筒帶來的重量和阻力極大影響了這些飛機的性能。桑德斯·羅認為如果使用噴氣動力,則可以採用船身式結構,飛機性能可大為提升。英國空軍部在44年訂購了3架原型機。

水面滑行的SR.A/1
平衡浮筒可像起落架一樣收起減小阻力

然而SR.A/1首飛時已是1947年7月,雖然該機在試飛中展示了超出普通水上飛機的速度和特技飛行能力,但仍然被認為不如陸基飛機。並且太平洋戰爭的經驗也表明航空母艦靠著艦載戰鬥機完全能夠保護自己,桑德斯·羅·的擔心未免杞人憂天。

SR.A/1的主要武器是4門20毫米炮以及機翼安裝的火箭,該機的座艙蓋既小又重,飛行員視野不佳,這是影響其評價的主要缺點。該機沒有取得官方命名,桑德斯·羅的工作人員稱其為「噴射者」。

SR.A/1的原型機於1951年退役,桑德斯·羅繼續專注民用水上飛機,這種獨特的設計很快被遺忘了。

英國艦載戰鬥機部分就算說完了,下篇我們將繼續介紹英國戰後的攻擊機和轟炸機,敬請期待。

前文請見: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相關焦點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一部分:空軍戰鬥機
    二戰結束的時候,英國人在航空設計和製造方面絕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即使在噴氣時代早期,英式設計靠著積累和慣性仍然能吊在第一梯隊。但其後英國的航空工業就走上了衰退之路,到如今純英式血統的作戰飛機已經很罕見了,以後還能不能看到也是未知之數。
  • 從巔峰滑落,二戰後的英國作戰飛機第三部分:攻擊機與轟炸機
    前文我們已了解了戰後的英國岸基和艦載戰鬥機,接下來介紹的是這個系列的最後一部分,攻擊機和轟炸機。二戰時期,戰鬥機的多任務能力逐步擴展,到了戰爭後期,大型單發戰鬥機載彈能力已達到了輕型轟炸機水平。所以戰後從整個趨勢上說轟炸機和專用攻擊機都在走下坡路,不獨英國一家如此。
  • 盤點二戰後美國海軍歷代艦載戰鬥機:F7U外形激進
    美國海軍航母數量眾多,配套的艦載機型號更是相當龐雜,二戰後儘管艦載機進入噴氣時代,但美國海軍的艦載機型號依然相當繁多,二戰結束至今美國海軍僅上艦服役過的艦載戰鬥機就接近20款,另外還有數十款專用的攻擊機,要具體到每一款都講的話足以匯成一部美國海軍艦載機發展史了,因此我們這裡以分代的方式對其進行盤點,每一代挑選1-2款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機型。
  • 二戰兵器全集-英國費爾雷管鼻燕艦載戰鬥機
    作為英國皇家海軍艦載航空兵第一種艦載雙翼戰鬥機,裝8挺機槍的費爾雷管鼻燕Fairey Fulmar在戰爭前三年中所扮演的角色被大大忽視,這從其繼任者是颶風、噴火、歐洲燕等專用艦載戰鬥機就可以看出。
  • 零式之後,二戰日軍為何沒有優秀的艦載戰鬥機了?
    隨著戰爭進行,美國針對性研發的新式艦載戰鬥機相繼服役,逐漸找回並形成了對零式的優勢,日軍的後續機型卻日漸乏力,老邁的零戰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不得不以「神風」的方式謝幕,那麼,什麼原因導致日本海航戰鬥機的後繼無人呢?
  • 二戰兵器全集-美國格魯曼F6F地獄貓艦載戰鬥機
    格魯曼F6F地獄貓Hellcat艦載戰鬥機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最出色的艦載戰鬥機。它是F4F野貓Wildcat戰鬥機的後續機型,與F4U海盜Corsair是一對很好的搭檔。
  • 二戰十大致命武器之一,日本零式艦載戰鬥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偷襲珍珠港可以稱得上是最著名的幾次戰役之一了,而就是因為這次戰役,才使得美國狠下心了向日本投下了兩顆原子彈了,而那次偷襲珍珠港的的主力軍之一——零式艦載戰鬥機,就是兵哥要介紹的主人翁了。
  • 英國:「噴火」式戰鬥機
    噴火"正是該公司的設計師R.J.米歇爾以S系列競速飛機為基礎,按照英國空軍的戰術,技術要求,於二戰前精心設計的活塞螺槳戰鬥機。其原型機在1936年3月5日試飛時,速度達到554km/h,這在當時是了不起的,立即引起英國皇家空軍的注意。  這種裝一臺由羅耳斯·羅伊斯公司生產的梅林(即"灰背隼")水冷活塞式發動機的流線型飛機很快獲得了一批訂單。
  • 僅生產600架,卻獨佔二戰時英國海空軍三分之一戰果
    英國之所以能稱霸海外,全憑著一支強大的海軍艦隊,直到二戰前期英國依舊擁有唯一可以把海軍和部隊部署到全球各地的海軍力量,也離不開各類先進的軍事裝備。據統計,1940年開始服務於英國海軍的「管鼻鸌」戰鬥機,短短五年間就佔據英國艦隊的航空兵在二戰中三分之一的擊落戰果,史無前例。
  • 二戰美國海軍的看家寶物,配備當時最強發動機的F4U海盜戰鬥機
    640千米/時的戰鬥機,在活塞戰鬥機中,可以說是速度最快的活塞式戰鬥機之一,它就是二戰美軍的F4U海盜式艦載戰鬥機。當年美軍配備的F2A水牛式戰鬥機是美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裝備的兩種主力艦載戰鬥機之一,戰爭爆發之後,這種戰鬥機已經遠遠的跟不上戰爭的發展了,尤其是陸軍戰鬥機的性能不斷提高,所以當時的美國海軍航空局要求研發一款新型艦載機,用來提升海軍的戰鬥能力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熟悉二戰歷史的讀者肯定聽說過德國空軍司令戈林的名言:一切會飛的東西都歸我管。其實任何國家的獨立空軍,對飛行器的管轄權都是出自本能的敏感,在英國也不例外。從1918年4月1日到1939年5月24日,英國海軍航空兵是不存在的,一切飛機和飛行員都屬於皇家空軍。
  • 二戰納碎德國海軍夢魘,英國航母艦載機劍魚式攻擊機,神奇戰損比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全球性戰爭,在這場全球合力對抗法西斯的大戰中,有一款木質結構,雙翼氣動布局的艦載轟炸機,在歐洲戰場上連續創造奇襲塔蘭託、圍捕俾斯麥、獵殺U艇等海戰奇蹟,而且自身損失還微乎其微,堪稱是一代神機。也正因為戰果輝煌而被德意海軍視為最忌憚的空中殺手。
  • 英國二戰戰鬥機之王,秀潑馬林「噴火」戰鬥機
    1941年到1942年之間裝1660馬力兩級雙速渦輪增壓「梅林」61發動機的「噴火」MK IX服役之前,MK VB是皇家空軍戰鬥機司令部的中流砥柱。「噴火」MK XI和「噴火」MK VII為高空型戰鬥機,翼展增加。性能最好的「噴火」MK VIII戰鬥轟炸機作為一種熱帶地區型戰鬥機被嚴格限定於只在地中海的遠東地區使用。
  • 換裝英國發動機後成為活塞戰鬥機的巔峰之作
    二戰美軍戰機系列(9)P51P-51「野馬」戰鬥機是美國北美飛機公司研製的單引擎戰鬥機。P-51是根據英國的需求而研製的,所以最先裝備的是英國空軍,直到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全面爆發後,P-51才開始裝備美國空軍。
  • 一戰時期造航母,從戰列艦上起飛飛機,二戰前英國航母的探索之路
    二戰時期主要使用航母作戰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和日本,其中航母數量從多到少排序也是如此。三個重視航母的國家,在二戰前爆發前都準備了一些航母,準備在戰時用於戰爭。而在這其中,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卻經常被廣大軍迷所忽略。本文就來講一講英國有關航母進行的嘗試,以及在二戰前英國所擁有的航母數量。
  • 北美上空的雄牛,美國F2A「水牛」戰鬥機,曾予以蘇聯重擊
    說起美國在二戰中的艦載戰鬥機,很多人都會想起使用薩奇剪刀戰術的F4F「野貓」戰鬥機和在馬裡亞納獵火雞之戰中的F6F「地獄貓」戰鬥機,其實揚名於太平洋戰場的美國海軍航空兵在二戰前還裝備過一型知名度較低的艦載戰鬥機,儘管該機沒能在二戰中太出風頭,但也算是美國海軍航空兵的劃時代裝備。
  • 日本海軍航空兵最好的戰鬥機,紫電改戰鬥機,戰場表現到底如何?
    日本海軍這時正因為三菱的雷電與烈風開發延遲而感到不愉快,聽到川西的提案後就爽快的口頭允諾開發計劃。 按照他們的設想,這種戰鬥機的目標不是用於作為艦載機,而是用於防衛島嶼,以便於進行島嶼防空作戰,減少己方對陸基機場和航空母艦的需求。 所以川西飛機的這個方案,當即得到了通過。
  • 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噩夢,戰損比僅1:13的美軍F6F地獄貓戰鬥機
    二戰日本零式戰鬥機的噩夢在之前我們介紹過F4U海盜艦載戰鬥機的時候,講到這款戰機的前期在艦艇上降落的實力不足,因此在早期的時候並沒有被大量採用,而當時的美國海軍又非常需要一款靠譜的艦載機,在這個情況下,作為F4U海盜戰鬥機替代方案的F6F地獄貓戰鬥機就趁機逆勢而起,成為美軍艦載戰鬥機的主力機種,今天武器大講堂就和大家分析下這款戰鬥機
  • 摺疊翅膀是個技術活——二戰美國航空母艦多裝飛機的秘訣
    如果說德國裝甲兵是陸軍中的一隻驕傲的黑天鵝,那麼艦載航空兵也是海軍中後來居上的兵種,航空作戰才代表著海上作戰的正確發展方向。搞清楚這個之後,剩下的問題就是如何把艦載機搞得更大、更高、更強和更多了!
  • 帝國餘暉,英國皇家海軍防空傘,淺談戰後英國「郡」級防空驅逐艦
    「郡」級防空驅逐艦誕生的背景——有心無力的英國皇家海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無論英國皇家海軍承認與否,此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無疑是美國海軍。在這種情況下,英國皇家海軍是否還有必要像從前那樣,花費龐大的資金維持一支規模龐大的全球艦隊,就引起了極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