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漲價背後:一杯新茶飲的純利只有10%?

2020-12-15 36kr

漲價,是這兩天最敏感的話題。

喜茶部分產品漲價到30元後,微博熱搜上3.7億人都在關注一個話題:奶茶超過30元,你還會再喝嗎?100多萬網友表示:「不會,被漲價勸退。」

30元,是新茶飲的價格紅線嗎?

30元背後,一杯茶飲的利潤到底有多少?

喜茶漲到30元,CoCo推1元秒殺

事情要從海底撈說起。

4月6日,#海底撈復工後漲價6%#的消息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本準備報復性吃火鍋的消費者,「體面因漲價而坍塌」。緊接著,西貝莜麵村漲價的消息也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很快,海底撈和西貝發布道歉信、調回原價。但漲價的蝴蝶效應,在整個餐飲行業引起了一場「輿論颶風」。

#喜茶多款飲品漲價2元#的話題, 在微博上有2.3億的閱讀量。#奶茶進入30元時代#的話題也刷屏了。

「漲價」問題,大家都很關注

實際上,喜茶漲價發生在2月份,而且產品並未全線漲價。因為成本原因,喜茶上調了5款飲品的價格,分別是豆豆波波茶、多肉芒芒甘露、芋泥波波鮮奶、流心奶黃波波冰、奶茶波波冰,上調範圍在1~2元。

奈雪的茶也被網友質疑漲價。但其實也是個別單品上調了價位,例如產品「霸氣草莓」的價格,由2019年的28元漲至29元。

也有飲品品牌做出不同的選擇。

4月9日,蜜雪冰城在公眾號發布了「蜜雪冰城還是不漲價」的公告,得到了一眾粉絲的打call。

兩天後,CoCo都可也發布「珍珠奶茶1元起搶」,迅速引起了奶茶女孩們的關注。在活動頁面可以看到,限時秒殺區的珍珠奶茶都是1元/杯,超值搶購區的單品從5.9元~10元不等,最高降價7.1元。

CoCo推出1元秒殺活動

微博熱搜上,3.7億人參與#奶茶超過30元,你還會再喝嗎?#的話題討論,100多萬人表示:「不會,被漲價勸退」。海底撈恢復原價後,也有很多人@喜茶來「抄作業」。

30元一杯,真的無法接受嗎?我們先來看看一杯新茶飲的成本結構。

算筆帳:一杯新茶飲,純利僅10%?

消費者喊「貴」的同時,茶飲「暴利」這個鍋,又被拿出來討論了。綜合採訪多位老闆和研發人員,我們以一杯多肉葡萄為例,來看看新茶飲的原料成本。

「我們20平米的店裡,都要安排10個人以上,從洗水果、切水果、打奶蓋,到收銀、調茶、雪克、打包,每個環節都是人力成本,新茶飲的純利能做到10%就已經了不起了。」眷茶聯合創始人惠海豐告訴我。

SEVENBUS創始人甘天天也給我算了一筆帳:現在的茶飲,普遍原料成本40%,房租成本20%,人力成本15%,商場抽傭約15%,還有外賣的扣點。

「懂得降本增效、降低運營損耗,在商場和供應鏈有議價權的品牌,才能勉強把利潤做到10%。」

除了這些能夠看得見的成本,一個品牌要風格,可不單喊喊口號,都是真金白銀的人力和費用投入塑造出來的;一個品牌要做數位化,一套ERP系統,動輒百萬,一個IT團隊,個個高薪;產品焦慮的當下,幾十號人的研發團隊,不能靠夢想支撐。

品牌要風格,可不單喊喊口號

30元,還真稱不上「暴利」。酷、精緻、美好的新茶飲,依然是個「賺辛苦錢」的行當。利潤,都是一杯一杯累積起來的,花錢的時候,手一松基本就白幹了。

30元,或許還沒到茶飲的價格紅線

《咖門2020飲品行業數據報告》顯示:30元以下是奶茶的主流區間,但30元以上的市場,仍然有超40%的空間。

而數據之外,一些品牌的市場表現也證實,30元似乎並沒有到達茶飲客單價的紅線。

  • 客單價接近50元的煮葉,北京多家門店,都在區域大眾點評飲品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 深圳的gaga鮮語(已更名gaga)通過茶飲+輕食的全時段經營,將客單價做到了100元以上;
  • 臺灣品牌京盛宇,靠著紫砂手衝茶的儀式感,以及茶禮盒的銷售,客單價超過200元。

由此也讓我想起採訪中遇到的幾件小事。

第一件發生在深圳的寫字樓。一個新來的夥伴,熱情地請辦公室女生喝奶茶。幾分鐘後,一大袋瓶裝阿薩姆奶茶被搬進辦公室,女孩們期待的笑容頓時僵在空氣裡,誰也沒去拿。

一杯奶茶,有時就是一個圈層,有些是瓶裝奶茶擠不進去的。

另一件是我在上海探店時發現,喜茶是不少中學生請客的標配,動輒200塊的奶茶消費,輕鬆隨意。對從小生活優渥的00後消費者來說,價格已經不是考慮的重點。

年輕人喝奶茶,考慮的是什麼?滿足提神解渴的功能外,他們喝的是口感、審美,也是自我慰藉;是空間、風格,也是社交貨幣。甚至對於一些風格犀利的品牌,還是身份認同、意見表達。

事實上,當一個商品具備了精神力量,改變了消費者的「心理帳戶」,那就很難界定價格紅線。

日本的7-11曾經生產過一種黃金麵包,售價比常規產品貴50%,但它鬆軟香甜的獨特口味,讓便利店麵包從墊肚子變成了享受美味。黃金麵包上市後僅過兩周,總銷售數就突破了65萬個,營業額超出了預期的1.5倍。

消費者的心理帳戶一旦被改變,消費行為決策模型也會發生改變。比如小罐茶,就是把茶葉變成了禮品這個心理帳戶。

喜茶賣的是靈感,奈雪賣的是生活方式——30元是否觸碰價格紅線,取決於品牌是否讓消費者心理帳戶發生改變。

定價問題是一場博弈,博是供求關係。漲價或降價動作的成功與否,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看消費者最終會不會用錢包投票。

價格摸頂」背後,新茶飲到了全面優化成本的時刻

儘管頭部品牌部分產品漲價,讓「奶茶進入30元時代」,但茶飲的主戰場,依舊在10~20元。這個區間,匯聚著國內最多的連鎖門店和最廣泛的消費者。

CoCo都可的「珍珠奶茶1元起搶」,正是這一區間的需求:把性價比做到極致。

CoCo都可賣1元,喜茶賣30元,都是針對各自目標受眾的定價策略。

而喜茶此次漲價,對行業也有「價格摸頂」的意義。每個行業都需要做這樣的探索,以確定消費者對於一件商品的價格上限。這也是頭部品牌的價值和責任。

價格上漲的另一層啟發,是新茶飲到了全面優化成本結構的時候。

還是以一杯多肉葡萄舉例。在大部分新茶飲門店,為了滿足消費者不想吃到葡萄皮和籽的期望,又要保證產品不是罐頭果肉,杯裡所有的葡萄,都只能人工一顆顆剝皮去籽。

而新茶飲浪潮之前,從來沒有人這樣做一杯茶。這種頗具儀式感的過程,讓一杯茶有了更豐富的內涵:精益求精、完美主義、匠心、靈感。

看得見的「儀式感」,讓一杯茶有了更豐富的內涵

而這種曾讓新茶飲脫穎而出的儀式感,在進入規模化之後,也成了一把雙刃劍。

日本國民咖啡Doutor coffee把「好喝」數據化、標準化,做成了厚厚的SOP手冊,在動線設計上更為優異,吧檯小妹轉身40釐米,就能拿到做好的咖啡遞給客人。

價格上去之後,行業更應該考慮是,是如何通過吧檯動線調整、產品流程簡化、智能設備、科學排班、線上線下一體化等方式,讓成本更加可控。

相關焦點

  • CCFA攜手喜茶發起新茶飲委員會,新茶飲告別「非標」時代?
    今年9月,「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話題火遍全網,熱度和溫情背後,是整個新茶飲市場的爆發之勢。以前,每到下午茶時間,寫字樓中的都市白領們大多選擇咖啡西點,如今隨著新茶飲的走紅,喜茶等新茶飲已經成為了當下年輕人下午茶的偏愛之選。 隨著消費的升級,新茶飲順勢快速崛起。
  • 喜茶,新茶飲開創者
    通過不斷研發茶飲新產品,喜茶在廣東地區建立良好口碑並於2016年將企業總部遷至深圳,進而向全國拓展,把專屬喜茶的新茶飲靈感帶去更多城市,2018年走出國門開始布局海外市場。作為一家年輕化、科技化和國際化的中國新茶飲連鎖企業,喜茶集聚文化傳統和創意創新於一體,呈現來自世界各地的優質茶香,開啟了國內新式茶飲風潮。喜茶讓人們在享受多元化茶飲的同時,實現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
  • 一杯喜茶背後,你不知道「源」來如此
    很少有人細究,讓當下潮人們爭相打call的喜茶滋味背後,這些源自山野茶園的原生態茶葉經歷了怎樣的百轉千回。但讀懂個中的奧妙,卻或許能破解喜茶徵服年輕人味蕾的「獨門攻略」。喝得到的天然,源於不將就的「代價」一片茶葉並不起眼,卻是喜茶創立時「另闢蹊徑」的開始:早在8年前,整個行業還在使用茶末、植脂末和奶精的時候,喜茶就憑藉對原料的高標準,使用原葉茶與奶,而成為終結「粉末制茶」時代的新物種。
  • 喜茶漲價,揭秘茶飲市場的主流價格定位
    但漲價的蝴蝶效應,在整個餐飲行業引起了一場「輿論颶風」。海底撈、西貝發布道歉信1喜茶漲價喜茶是被這場風波帶飛的。微博上,#喜茶多款飲品漲價2元#的話題有2.3億的閱讀量,#奶茶進入30元時代#的話題也刷屏了。實際上,據公開資料證明:喜茶漲價發生在2月份,且為部分產品漲價,與海底撈整體 6%的上調性質不同。同樣被質疑的「奈雪的茶」,也與喜茶一樣,只是個別單品上調了價位。
  • 一杯芝士奶蓋果茶賺3塊,喜茶們是好生意麼
    一位新茶飲資深業內人士曾表示,2016年起,新茶飲品牌新鮮,年輕,有種勢能,但三年後,大家都有些疲憊。而行業疲態中透著不確定性。奈雪の茶創始人彭心曾說,這門生意沒大家想像得暴利。過去一年,「奶茶加盟騙局」,「秋天的第一杯奶茶」,行業梗頻繁登上微博熱搜。但由於至今仍未有一家新茶飲公司上市。賣奶茶到底有多賺錢?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確切答案。
  • 漲價的喜茶沒道歉 6萬份禮卡卻被搶空 喜茶是「討好」消費者還是為...
    昨天上午11點25分,喜茶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了一則推送:推出新品並同時出售60000份「阿喜有禮卡」——只要30元買下這張卡,就能消費兩杯價值62元或64元的新品,幾乎等於半價消費。消息一出,大量奶茶愛好者湧入小程序搶購,導致小程序崩了,6萬張卡也瞬間被搶空。隨後,喜茶不得不表示下午會多加6萬張莓桃卡出售。
  • 茶飲的未來,是喜茶還是蜜雪冰城?
    4月30日,營銷創意公司華與華老闆華衫在網上點名喜茶,稱其「所謂逼格,就是把自己逼進一個小格子裡,即使做到400多家店,也只有頭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即使都排隊,也做不了多大生意。自己把自己架上創意獎臺下不來,成本越高越高,也把一大堆效仿的品牌帶溝裡了」。
  • 喜茶等茶飲頭部品牌漲價,餐飲行業價格策略現兩極分化?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1939字,閱讀大約需要5分鐘隨著餐飲業逐漸回暖,一波「漲價潮」的話題頻登熱搜榜。繼海底撈菜品出現漲價後,喜茶也被曝出多款產品漲價2元。4月9日,喜茶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次調價屬於基於成本的正常調整。與此同時,另一茶飲品牌奈雪的茶也存在價格調整。然而,北京商報記者發現,也有不少餐飲企業並非選擇漲價而是加大了優惠力度。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復工後的漲價風波,屬於市場行為,其運營成本提升是關鍵原因,而也有不少企業選擇通過優惠力度擴大市場佔有率,這取決去企業自身運作能力和策略。
  • 海底撈之後,喜茶也漲價了!多款產品漲價2元,你還喝得起嗎?
    據報導,最近喜茶的「芝芝莓莓」「多肉葡萄」等多款產品價格在原來價格基礎上上調了2元。市界發現,目前多肉葡萄售價為30元,芝芝莓莓售價為32元。除這兩款飲品外,喜茶多款飲品價格超過30元。 針對漲價一事,喜茶表示,漲價是因為原材料價格上漲,跟疫情沒有關係。
  • 全新產品清新上市,探尋一杯喜茶背後的「源」來如此
    深圳2020年6月23日 /美通社/ -- 日前,喜茶推出了全新產品芝芝莓莓桃,成為又一「爆款」。但讀懂個中的奧妙,卻或許能破解喜茶徵服年輕人味蕾的「獨門攻略」。 喝得到的天然,源於不將就的「代價」 一片茶葉並不起眼,卻是喜茶創立時「另闢蹊徑」的開始:早在8年前,整個行業還在使用茶末、植脂末和奶精的時候,喜茶就憑藉對原料的高標準,使用原葉茶與奶,而成為終結「粉末制茶」時代的新物種。
  • 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喜茶改變了茶飲市場格局
    喜茶的出現,讓消費者迎來了新茶飲時代,而促使喜茶走上這一步的,便是品牌創始人聶雲宸。作為一名90後,聶雲宸通過一家奶茶小店攝取了靈感,並最終創建了喜茶。那麼,喜茶具體對我國的奶茶市場做出了怎樣的改變和推動呢?聶雲宸表示,在7年前,奶茶店的產品製作都是非常粗糙的。
  • 茶飲的未來,是喜茶還是蜜雪冰城?-虎嗅網
    「五一」前,一場關於新茶飲的隔空爭論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 4月30日,營銷創意公司華與華老闆華衫在網上點名喜茶,稱其「所謂逼格,就是把自己逼進一個小格子裡,即使做到400多家店,也只有頭部品牌的二十分之一。
  • 星巴克茶飲店終成敗局,「喜茶們」卻形勢大好,茶飲市場即將催生新...
    背後原因是茶飲店客流量不斷下滑,星巴克進軍茶飲的計劃終告失敗。同一時間,新茶飲店的發展卻如火如荼,我們可以再來看這樣一組數據:2017年年初,奈雪的茶獲天圖資本過億投資;因味茶獲得了京東創始人劉強東等5億元投資;一點點獲美亞1億美元投資;喜茶獲IDG投資。一些傳統品牌也不甘落後,紛紛加入了新茶飲的陣營。老牌涼茶品牌王老吉開設第一家線下現泡茶概念店「1828王老吉」。
  • 奶茶漲價了!復工後的第一杯喜茶貴了2塊錢,「報復性漲價」真的來了?
    1頭部品牌飲品邁入「30元時代」近期,有不少網友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高呼「喜茶漲價了」。有媒體走訪部分喜茶門店以及通過喜茶點單小程序發現,確實有不少單品在2019年價位的基礎上漲了2元。不僅喜茶,瑞幸咖啡也漲價了,在瑞幸咖啡App上,各款產品已悄然調整了價格。有媒體發現,1月27日,小鹿茶系列的「桃桃芝士紅寶石茶」時,單價為27元,現在漲到了28元;去年12月,購買的摩卡單價為27元,現在同樣也漲到了28元,瑞納冰系列也從27元漲到了28元。
  • 我們集體復工,喜茶、瑞幸、CoCo們卻集體漲價了!問題來了……
    每天來一杯奶茶 然而最近不少奶茶控發現 「喜茶」的好幾款產品都漲價了 「1月23日,豆豆波波茶還是
  • 新茶飲究竟「新」在哪兒?喜茶說我有標準
    尤其是本就良莠不齊的新茶飲市場,堪稱慘烈。 這局怎麼破?一直是行業領頭羊的喜茶提出了更易操作更易落地的方法。成功品牌走過的路,值得你聽聽。 1 喜茶or別的奶茶   如果有一個21世紀最具影響力餐飲品牌的評比,喜茶絕對值得上榜。因為它厲害的不止一杯茶,還有年輕人認同的新茶飲文化,以及由此引起的茶飲經濟效應。
  • 喜茶賣薯條了!茶飲店進軍零食圈背後的野心究竟有多大?
    喜茶又上架了預包裝新品——「喜茶牌」薯條杯。 打開喜茶頁面點單,你會發現,在線出售的零食還有喜茶牌的爆米花、豬肉脯等食品,均在喜茶APP和門店上架。 可見,零食悄悄打進了飲品的陣地。更令人意外的是,不止喜茶接連推新,奈雪的茶也早已入局。
  • 繼海底撈後,西貝也承認漲價「不對」,下一個道歉的會是喜茶嗎?
    回顧這段日子的漲價風波,先是有網友爆料吃不起海底撈了(昨天海底撈道歉了並宣布恢復菜品原價 | 報導回顧請戳:海底撈道歉了)接著,喜茶漲價也衝上微博熱搜。然而,這還不算完。在網友們分享的覓食經歷中,走在漲價隊伍裡的遠遠不止這幾家店。目前物價情況究竟如何?昨天,志玲也跑了杭州多家餐飲店和茶飲店打探了一番。
  • 奈雪的茶怒懟喜茶抄襲!新茶飲品牌在焦慮什麼?
    一邊是奈雪的茶,一邊是喜茶,作為新式茶飲行業的兩大品牌,一舉一動備受關注。上周,奈雪的茶(以下簡稱「奈雪」)創始人彭心發了一條朋友圈,直指喜茶抄襲奈雪產品,包括芝士草莓、霸氣蜜桃、霸氣黑提等,公開叫板喜茶創始人聶雲辰。
  • 喜茶提出「新茶飲」兩大標準 新茶飲告別非標時代
    作為新興行業,高速的市場增長背後,自然也伴隨著野蠻生長與規範混亂,產品質量參差不齊、行業品質標準欠缺、「山寨品牌」扎堆的種種情況並不罕見。每個行業的良性發展,都少不了行業規範的制衡,新茶飲若想進一步做大市場蛋糕,亟需建立行業共識和行業自律,補上規範化的一課,這也是新茶飲委員會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