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遊雖呈增長態勢,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提高旅遊產品供給質量尤為重要。中國旅遊業由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旅遊業正在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與此同時,旅遊者的消費需求也在不斷提升,特別是對於一些旅遊資源稟賦相對豐富的區域來說,更應發揮其旅遊紀念品組合化的競爭優勢,將自然與人文的資源進行創新性的整合開發,突出旅遊紀念品的特色。
我熱衷國內外自駕遊,在國內遊覽時發現許多地方的旅遊紀念品千篇一律,有特色的紀念品並不多見。相反,我在美國迪士尼樂園見到過一個卡通啟瓶器,做工考究,畫面想像力豐富。在法國,凡爾賽宮出品的歷史人物塑像,造型精美,表情栩栩如生,讓遊客愛不釋手。
綜觀目前受歡迎的旅遊紀念品,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資源依託型,它們依靠自己獨特的自然資源和區位特點,生產的紀念品不僅時尚,還獨特。所以,旅遊紀念品的生命力在於「特色」二字。
開發特色旅遊紀念品,首先要發掘景區特有的元素符號,如山、水、景、人等文化內涵以及景區標識或吉祥物等。比如,博物館最為突出的就是那些館藏的文物。我去年到敦煌莫高窟,這裡因飛天壁畫而舉世聞名,其中石窟、藏經等內容均屬於其特色元素。這些元素如何組合創新,大有研究空間。
其次,找準了景區的獨特元素後,還要選擇價廉物美的載體。敦煌莫高窟用立像或印在T恤和撲克牌等不同介質,製作成敦煌系列旅遊紀念品,受到遊客的喜愛。這些載體體現真實的畫面,具有3D彩色效果,其中,手機殼也不失為一個良好的載體。類似的紀念品載體還有陶瓷杯、手套、雨傘、筆、提包、背包等。
此外,還要考慮遊客的年齡和性別。比如,小朋友喜歡塗鴉、畫畫、文具盒;年輕的女孩喜歡小飾品、精緻的金屬鑰匙扣掛件、小飾品等;年長者喜歡懷舊的東西。一些紅色旅遊景區把以前紅軍用過的老舊馬燈、竹殼熱水瓶做成紀念品。
旅遊紀念品是地域文化的載體,是地域旅遊形象的典型代表。地方政府、景區、設計公司、製造商應共同合作,集思廣益,定能開發出讓遊客更加喜歡的旅遊紀念品。(趙樹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