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琢磨一個理論體系的問題。我更多偏重於方法和理論,對於板塊的價值,大家可以搜地段來研究,我就不多講了。今天先簡單講一個投資價值的判斷方法,板塊價值判斷。(因為我的理論叫尋找潛力板塊的龍頭小區)
一、板塊屬性的分類
在我看來,一個板塊的屬性,其實離不開我們所說的那幾樣:交通、商業、醫療、教育、環境。但是我們細細看來,這些屬性的重點和邏輯其實是不一樣的。
我把這些屬性分成了兩大類。一類是剛需型屬性,一類是改善型屬性。
剛需型屬性:
在購買剛需型住房時更加側重的點。一般包括交通、還有低端的配套,所謂低端的配套,包括商圈和醫院。
(剛需買房的時候肯定還是重視交通的,畢竟通勤成本是一定要考慮的。而商圈也相對低級,畢竟沒有誰會天天去梅泰恆買東西的,只要牛肉麵指數達標就可以。而醫療這個指標呢,其實在購房的過程中,不會特別刻意去關注,只有老人養老的時候,會適當關注一下。)
改善型屬性:
在購買改善型住房時更加側重的點。一般包括高收入人群和高端配套。其中高端配套包括環境和教育。
(改善型買房的時候,首先關注的應該還是鄰裡素質,鄰裡素質非常重要,所以周邊存在高收入的產業圈,是對於鄰裡素質的很好保證。而環境則更為關鍵,不可能有誰買改善會跑到江橋或者御橋去的,畢竟那邊有垃圾焚燒廠。而教育指標呢,純粹解決住的需求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後期為了小孩的讀書,所以我也放在了改善屬性裡)
而在我看來,這些屬性對於房屋本身的增值力度有差異的。
交通屬性:增值能力中等,確定性極強。(交通的優勢還是帶來客流和通勤便利,這種增值誰都會買帳的,所以確定性非常強)
低端配套屬性:增值能力弱,確定性強。(周邊開立商場主要是優化居住體驗,但是增值屬性沒有交通那麼強,不過確定性還是高的)
高收入人群:增值能力極強,確定性弱。(關鍵還是要有高收入人群來買,但是確定性不高,畢竟上海到現在高端產業集聚的地方也就漕河涇張江這麼幾個)
高端配套:增值能力強,確定性弱。(無可替代的環境帶來的增值是非常厲害的,比如新江灣城這種,但是必須要官方認證。不然也是白搭)
所以我們在對於一個板塊進行分析的時候,就看看這個板塊的這幾個屬性如何,就大概可以知道這個板塊的定位了。當高端配套和高收入人群屬性弱到極致的時候,就產生了動遷大居。當高端配套和高收入人群強到極致,尤其是高端配套,比如景觀強到極致的時候,就產生了豪宅片區。
所以其實我們發現,投資一個板塊的時候,就是要看這幾個屬性是否具有改善的可能和空間。
二、上海目前幾個板塊的分析
1、前灘:絕對的三好學生
前灘是一個絕對的三好學生,上海的中環線能賣出核心地段的價格,也是有其原因在的,我們把這幾個指標分析看看。
交通配套:無敵,三軌交+中環線
低端配套:商業配套很多,醫療不太熟悉。
高收入人群:總部中心導入,高收入人群不少。
高端配套:教育實力很強,景觀和城市環境界面很好。
這種就屬於無敵的三好學生,不漲就有鬼了,全範圍的客群。實力相當強。他的小弟浦江和三林吃著前灘的外溢都混好了。
2、真如:陰差陽錯的重點
真如其實我覺得是一個把重點搞錯的板塊,或者說我們關注的點都不是真如真正的痛點,我們也來看看他的幾個指標。
交通配套:不錯,但是屬於假的五軌交匯,真如本身只有兩軌,西站是三軌,還需要把嵐皋路拉進來才是五軌道,所以勉強看來真如+西站=東方體育中心,目前交通拿前灘比還有距離。
低端配套:商業配套真的不算很好,就等著高尚和環宇薈開下來。醫療也很一般。
高收入人群:這才是真如真正的痛點,真如的產業優勢實在是相當的薄弱,相比長風尤不及。
高端配套:景觀拿不出手,教育沒有競爭力。
真如其實大家關注的是軌交,但實際上重點在產業導入,產業沒有導入的話,真如就很廢,目前的價格已經是透支了一些軌交在內。畢竟內環的匯德裡三軌交就十萬多,真如還不是五軌交就已經九萬五了。產業目前看來還是跟不上,所以我是覺得,真如的重點要分析對。產業的導入才是真正的核心。
3、徐涇:透支和再次出發
徐涇之前是瘋狂透支了大虹橋的概念,但是問題是,大虹橋的概念重點在於其產業的落位和導入,在於人群的進駐。所以徐涇的重點也是在產業方面。
交通配套:還不錯,17號線還可以,但是我非常討厭目前吹牛逼說13西沿線,25號線這些亂七八糟的,影子還沒有就拿出來說算啥呢?交通配套只能說勉強,得分其實不高。
低端配套:也就這樣吧,商圈啥的都還沒咋起得來啊。
高收入人群:被嚴重透支的部分,大餅畫的很厲害,大虹橋的產業導入時需要畫問號的。
高端配套:環境還可以,教育也沒有競爭力。(華漕那個12年華師大我覺得是要打問號的)
徐涇其實是有炒作的,各方面都沒有跟進,產業人群的引入和發展其實目前看來沒有強到前灘那份上,我不否認之後會發展起來,但目前還是有點透支了,等到產業落位之後,再出發才有可能。
4、大寧:最像剛需的改善
大寧也是很火的,但是大寧相比於徐涇,其火的有動力,而且火的也有道理。簡單來看看大寧的情況。
交通配套:不算好,一號線和南北高架簡直是噩夢。
低端配套:很全面的商圈,醫療也還可以。
高收入人群:靜安本身和市北高新的人都可以外溢的,畢竟大寧是幾個國際社區裡面,離老牌市中心比較近的。
高端配套:城市界面還不錯,教育也還是挺強的。
大寧的後勁還是足夠的,畢竟對於大寧的認可已經形成了,再加上市北高新、蘇河灣的規劃,和靜安的統籌規劃,大寧的天花板還是看不見了。主要目前開的兩個盤都不是正大寧,所以其實環境不咋地,因此叫最像剛需的改善。
5、唐鎮:官方認證有多遠
唐鎮這次土拍可以說是石破天驚,價格一下子就竄上去了。也確實值得關注一下,看看能不能是下一個碧雲。簡單看一下。
交通配套:一般般,2號線也很可怕。
低端配套:商圈啥的也就這樣,不是很得分。
高收入人群:非常厲害,畢竟浦東的一江兩橋產業區太厲害,高收入人群很多。
高端配套:城市配套不錯,環境很好。
唐鎮目前比較吃虧的就是官方還沒有認證定位,開發商的感覺是認證了,唐鎮國際社區的華僑城已經衝向了9萬,所以唐鎮未來的關鍵,還在於產業人群的導入。
結論:
在分析一個地段的價值時,我們首先要明白自己要什麼。
如果是剛需,就沒有必要完全為了城市界面去買單,如果是改善,就不要太關注是不是幾軌道交會。投資方面,要看到官方的文件和落地的實際行動。只要規劃不落地,套著就是相當的難受。
畢竟一座房,可能就是一個家庭20年的奮鬥。希望這個小文章,可以幫助大家思考地塊價值的時候,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