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吳哥古蹟的佛像雕塑、石刻浮雕,蔚為壯觀

2022-01-28 迷上雕塑
戳藍字「

——高棉即柬埔寨,因80%的居民為高棉人,故稱。

●吳哥古蹟

吳哥古蹟,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徵,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蹟之一。現存吳哥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1431年暹(xiān)羅軍隊入侵後,吳哥遭到了嚴重破壞,此後,吳哥被遺棄,逐漸淹沒在叢林莽野之中,直到19世紀60年代一個叫亨利·穆奧的法國博物學家發現了吳哥古蹟。吳哥古蹟現存600多處,分布在面積45平方公裡的森林裡。大吳哥和小吳哥是它的主要組成部分,其中有許多精美的佛塔以及眾多的石刻浮雕,蔚為壯觀。這些佛塔全部用巨大的石塊壘砌而成,有些石塊重達8噸以上。佛塔刻有各種形態的雕像,有的高達數米,生動逼真。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把整個吳哥古蹟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巨大的四面佛


●高棉的微笑


這些大石佛頭的表情被稱作 「高棉的微笑」,嘴角上揚,面帶微笑,祥和而神秘。


唇部相徵——


豐潤寬厚的嘴唇,上揚的嘴角,還有從面部凸出而形成的唇部體積線與唇內部陰刻線構成了唇部的整體相徵。


高棉的微笑並不是單指微笑的嘴巴,而是嘴巴微笑所牽動的面部肌肉的整體表情(包括五官)。這種表情相即是「高棉的微笑」。這種靜謐的微笑是吳哥窟雕刻藝術的象徵,也是柬埔寨文化的象徵。

●文物與藝術展品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吳哥文物與藝術展》是展示柬埔寨古代歷史與文明鼎盛時期創造的吳哥藝術,已在國內多地展出,展品來自柬埔寨國家博物館。


高棉人的特徵融入到佛塑之中,額高、下巴方短、嘴唇厚而長,每尊佛像擁有高棉民族化的面容、骨相。


部分佛像衣服只見輪廓不見褶皺起伏,衣薄近無,身軀似完全裸露。



衣褶是以排比式的直線﹑曲線構成,起伏較弱,完全裝飾化的服飾風格。


釋迦摩尼佛結跏趺坐在那迦盤坐上,在形式上代表蓮花座與背光。


那迦蛇神,有一個頭或多個頭。傳說那迦曾在釋迦摩尼悟道時,為他遮風擋雨,在吳哥博物館內至今還可以看到好幾尊精美的那迦護佛像。


●宗教信仰


上座部佛教(又稱南傳佛教)是高棉的國教,全國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信奉佛教,寶塔及寺院共有二千八百座,僧眾八萬多人。僧團約分為兩大系統,一為遠離塵俗,居於深山禪修的僧侶;一為青年僧侶,他們使佛教寺院成為宗教及世學的中心。男子一生至少要出家一次,縱使是國王或王公貴族,也不能例外。未曾出家的男子,則被國家社會視為未成熟、粗俗不雅的人。高棉是典型的佛教國家,國王和僧侶均以身作則,養成國民樸實、謙虛、禮讓和忍耐的美德。

正中間白色殿堂為吳哥窟,即白色代表佛教,紅色代表民族,藍色象徵王室,符合柬國的國家銘言「民族、宗教、國王」。

相關焦點

  • 吳哥藝術之鑽:柬埔寨女王宮雕塑巡禮
    吳哥藝術之鑽柬埔寨女王宮雕塑巡禮女王宮是吳哥古蹟中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的建築以小巧玲瓏、精緻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該寺是古代高棉雕塑的最精華作品之一,為紅色砂巖修建而成,寺院前的神道長約67米,建築主體區域面積大約為500平方米。寺院整體為紅色砂巖雕刻而成,內部四座寺院守衛雕塑被移至金邊國家博物館,現有雕塑為複製品。
  • 東方四大奇蹟之一──柬埔寨的吳哥古蹟
  • 柬埔寨吳哥古蹟如今的"花樣年華"(組圖)
    吳哥古蹟(Angkor)位於柬埔寨北部暹粒省境內,距首都金邊約240公裡。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最盛時人口達數十萬。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於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在幾百年的建造過程中,吳哥三易中心。
  • 印度教與佛教影響下的吳哥時代柬埔寨佛像造像
    但是,這些神像、佛像原本是從印度傳來的,其後根據柬埔寨的審美觀和美術形式,替換成柬埔寨版並存續下來。怎麼看雕像的參照物似乎都是柬埔寨人。2001年,上智大學吳哥遺蹟國際調查團(以下簡稱調查團)偶然地在斑蒂喀黛遺蹟境內發掘出二百七十四尊廢佛像。發掘負責人是上野邦一(奈良女子大學)、丸井雅子(上智大學)等三名日本考古負責人以及十名柬埔寨實習生。
  • 吳哥古蹟裡最精緻的廟宇,到處都是浮雕,需要彎腰進入
    柬埔寨的吳哥古蹟舉世聞名,作為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這裡有許多的廟宇,而且各有特色。但其中最精緻的廟宇卻不是王室廟宇,而是一位國師的家廟——女王宮。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貌似這座廟宇與某位女王有關,但其實最早的時候這裡叫做三界神廟。
  • 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一座金剛寶座塔式廟宇
    茶膠寺是柬埔寨吳哥古蹟中一座金剛寶座塔式廟宇,位於吳哥城東、塔布蘢寺西北。1000年闍耶跋摩五世興建,但半途而廢。作為一座未完成的建築,茶膠寺記錄了吳哥建築的建造工藝:先用石塊築起整座建築,再在牆壁表面雕刻佛像、浮雕。這座寺廟的獨特之處在於它還未完工,至於未完工的原因還未查明。如建完的話,茶膠寺無疑是吳哥窟建築群中最美好的一座寺廟。這座寺高達 22 米(72 英尺),氣勢驚人。茶膠寺是第一座全部由沙巖建成的寺廟,因而是柬埔寨建築歷史上的裡程碑。巨大的石頭被切割成正常的尺寸,加以疊加。
  • 帶你走進柬埔寨吳哥王朝
    帶你走進柬埔寨吳哥王朝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12世紀時,吳哥王朝國王蘇耶跋摩二世,希望在平地興建一座規模宏偉的石窟寺廟,作為吳哥王朝的國都和國寺。因此舉全國之力,花了大約35年建造。
  • 冬令營 | 柬埔寨吳哥古蹟之旅,探訪從沉睡中甦醒的世界瑰寶~
    PS:位於柬埔寨金邊西北約310公裡處的吳哥古蹟群,是柬埔寨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現存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小吳哥並非佛教寺院,而是為真臘國王建造陵墓。通王城南門(Angkor Thom):城門高達23米,上方為巨大的四面佛像,面露安詳的微笑,是吳哥古蹟的標誌之一。
  • 柬埔寨吳哥女王宮——高棉藝術瑰寶
    女王宮位於柬埔寨暹粒,直譯名是班蒂·斯雷(Banteay Srei),意思是女人的城堡或美麗的城堡。女王宮以小巧玲瓏、精雕細琢、富麗堂皇、粉紅柔美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高棉藝術瑰寶」、「吳哥藝術之鑽」等美譽。
  • 柬埔寨吳哥皇朝,為什麼寺廟石頭有兩個洞,佛像的微笑又代表什麼
    揭秘柬埔寨吳哥皇朝,為什麼寺廟石頭有兩個洞,佛像微笑代表什麼吳哥窟,這是一個讓世界震驚的名字。它和中國的萬裡長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並稱為世界七大奇觀。吳哥窟是吳哥古蹟中保存最完好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
  • 柬埔寨--吳哥王朝古蹟
    上海水手http://forum.xitek.com/thread-1487431-1-1-1.html吳哥是柬埔寨的古都和遊覽勝地,位於洞里薩湖北面,距暹粒市6公裡。公元9~15世紀為高棉王國都城。最早始建於8世紀,13世紀建成,佔地15平方公裡。
  • 印度教與佛教影響下的吳哥時代柬埔寨佛像造像
    但是,這些神像、佛像原本是從印度傳來的,其後根據柬埔寨的審美觀和美術形式,替換成柬埔寨版並存續下來。怎麼看雕像的參照物似乎都是柬埔寨人。2001年,上智大學吳哥遺蹟國際調查團(以下簡稱調查團)偶然地在斑蒂喀黛遺蹟境內發掘出二百七十四尊廢佛像。發掘負責人是上野邦一(奈良女子大學)、丸井雅子(上智大學)等三名日本考古負責人以及十名柬埔寨實習生。
  • 吳哥古蹟裡最精緻的廟宇,到處都是浮雕,需要彎腰進入
    柬埔寨的吳哥古蹟舉世聞名,作為吳哥王朝的都城遺址,這裡有許多的廟宇,而且各有特色。但其中最精緻的廟宇卻不是王室廟宇,而是一位國師的家廟——女王宮。從字面意思上來看,貌似這座廟宇與某位女王有關,但其實最早的時候這裡叫做三界神廟。
  • 高棉的微笑——柬埔寨
    ●吳哥古蹟吳哥古蹟,是柬埔寨民族的象徵,被譽為東方四大奇蹟之一。現存吳哥古蹟主要包括吳哥王城(大吳哥)和吳哥窟(小吳哥)。在公元9世紀至15世紀時,吳哥曾是柬埔寨的王都。吳哥始建於公元802年,完成1201年,前後歷時400年。
  • 柬埔寨,亞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為何讓世人如此著迷?
    吳哥窟,又稱吳哥寺,位於柬埔寨,被稱作柬埔寨國寶,是世界上最大的廟宇,同時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築。吳哥窟是吳哥古蹟最精華的部分,也是柬埔寨早期建築風格的代表。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此後吳哥窟作為吳哥古蹟的重中之重,成為了柬埔寨一張亮麗的旅遊名片。柬埔寨暹粒吳哥城裡面的巴戎寺中,有49座巨大的四面佛雕像,佛像為典型高棉人面容,個個面帶笑容,據說是建造巴戎寺的神王闍耶跋摩七世的面容。
  • 走進柬埔寨-吳哥古城探秘之女王宮
    女王宮位於柬埔寨暹粒省,是吳哥古蹟中最重要的建築群之一,它的建築以小巧玲瓏、精緻剔透、富麗堂皇而著名於世,有「吳哥古蹟明珠」和「吳哥藝術之鑽」的美譽。 女王宮距吳哥城約25公裡,是柬埔寨三大聖廟之一,被譽為「吳哥古蹟中的明珠」。供奉著婆羅門教三大天神之一的溼婆。
  • 柬埔寨吳哥巴戎寺——高棉的微笑
    巴戎寺位於柬埔寨暹粒大吳哥城的正中央,擁有著名的「高棉的微笑」,建於12世紀末或13世紀初,是大乘佛教國王賈巴爾曼七世(Jayavarman VII)的代表性寺廟,坐落於賈亞瓦曼首都吳哥的中心。巴戎寺共分三層,下兩層為正方形,廊壁上雕刻著古代社會百態和神話傳說的浮雕
  • 專訪王元林:中國為吳哥古蹟保護提供援助
    中國是吳哥古蹟保護的最早發起者和參與者《中國社會科學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是基於怎樣的原因,開始參與到柬埔寨吳哥古蹟的保護修復和考古工作的?王元林:1992年吳哥古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隨即又因保護問題被列入瀕危遺產名單,在柬埔寨王國政府的請求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倡導呼籲下,國際社會發起「拯救吳哥古蹟國際行動」。中國政府自1993年派團參加東京會議以來,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特設吳哥古蹟國際協調委員會框架下積極倡導支持柬埔寨吳哥古蹟保護行動,成為國際上吳哥古蹟保護的最早一批發起者和參與者之一。
  • 【新書推薦】柬埔寨吳哥古蹟茶膠寺考古報告
    基本信息:作者: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政府援助吳哥古蹟保護工作隊
  • 至抵價¥2599探尋《古墓麗影》千年吳哥
    寺廟裡的低語,神秘的千年微笑;浮雕石刻,英勇戰象;湖面上蕩漾的吊床,來來往往的船隻…這就是柬埔寨,一個靜謐的古老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