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實績、繪藍圖,廣州白雲區將構建以數字為經濟代表的現代產業體系
金羊網 2020-09-11
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總結今年以來工作,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符暢 通訊員 雲宣
9月11日,中國共產黨廣州市白雲區第十二屆委員會第十二次全體會議召開。全會由區委常委會主持,總結今年以來工作,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6-8月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
全會指出,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和複雜多變的國內外環境,全區上下在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各項工作取得新成效、邁上新臺階。
構築防控銅牆鐵壁,2.4萬名黨員衝鋒在前,首推農村、社區封閉式管理,做到率先在全國認可「湖北健康碼」、組織「暖心返崗專車」接湖北洪湖市籍人員返程等「七個率先」,以及在全市第一個承擔入境航班接機任務等「四個第一」,已連續209天無新增本地確診、疑似病例。
全力做好「六穩」「六保」工作,6-8月主要經濟指標全面回升,其中1-8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9%,增速居全市前列。「一園一城一示範區」等重大平臺建設按下「加速鍵」,民營科技園改革創新行動方案已上報省委深改委會議審議,今年以來新註冊項目394家,未來產業項目已開工11宗;白雲湖數字科技城已收儲土地近6700畝,中關村、北大科技園等優質企業和運營機構已落戶;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區已有24家優質農業企業入駐,標準化生豬養殖數字農業示範園等6個項目開工建設;白雲新城納入市級重點功能片區,廣州設計之都擴園和項目建設加速推進,全區新增施工報建面積近340萬平方米。成功引進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等優質龍頭企業,新招商項目協議總投資641億元。440個攻城拔寨重點項目完成投資651億元,增長20%。
廚餘垃圾日均分類率達24%,整治「散亂汙」場所超1.3萬家,完成20個老舊小區微改造,均排名全市第一。被評為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全國10個先進縣(區)之一,並被國務院予以督查激勵。對口幫扶的貴州荔波、平塘縣已脫貧摘帽,英德市35條相對貧困村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引進省實開辦白雲校區,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將白雲湖數字科技城打造成世界一流數字產業園
全會強調,要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上來,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全會部署要求,一以貫之抓好省委「1+1+9」工作部署和市委「1+1+4」工作舉措,全面落實「1358」發展思路,奮力將白雲建設成為廣州最好、最強、最有活力的區之一。
堅持創新引領,在高質量發展上當標兵、作示範。面向第三代半導體、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下一代通信技術、類腦智能、雷射等離子體五大領域未來產業,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產業研究院,設立未來產業發展基金,打造大灣區未來產業培育核心基地。發揮華為電動技術有限公司等平臺創新支撐能力,加速催化智能汽車及自動駕駛產業。依託廣東省雷射等離子體技術研究院,突破半導體設備等「卡脖子」問題。依託中科院腦智卓越中心、南方醫科大學等創新資源,培育壯大類腦智能產業。依託民科園,全力打造中國民營企業重大科技成果展示中心及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加快推進北大科技園、中關村信息穀創新中心、哈工大創新基地等項目建設。打造直播經濟總部基地和高端直播電商產業集聚區。率先建設化妝品行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全國化妝品行業首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二級節點,打造「千億級白雲美灣」。大力發展生物醫藥、軌道交通裝備、智能裝備及機器人等先進位造業,打造大灣區高端裝備製造重要基地和全球「定製之都」核心節點。大力發展創意設計、法律服務、高端供應鏈、現代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加快「一園一城一示範區」等重大平臺建設。
廣州民營科技園要牢牢把握「國家民營經濟改革創新試驗區」總體定位,加快推進「一核三園」建設,將園區整體納入國家和省級高新區,圍繞未來產業、美麗健康、軌道交通、智能家居等,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
白雲湖數字科技城要圍繞「五園兩區」總體布局,用5-10年時間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世界一流數字產業園。
白雲新城、廣州設計之都要圍繞建設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壯大總部經濟;設計之都要加快擴園提質,確保核心區明年投入使用,打造世界一流的設計、創意、時尚等高端要素聚集地。
廣州西岸要加快推進規劃建設,以華為公司為龍頭打造數字經濟(研發中心)產業集聚區,以廣州白雲站周邊為核心打造國際高端商貿集聚區。現代都市農業示範區要抓緊編制完善工作方案,推動三產融合發展,打造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保障集成區、近郊休閒農業首選區和農業新興業態發展區。
確保今年新建5G基站3000個以上
深化改革開放,在粵港澳大灣區和「一核一帶一區」核心引擎建設上當標兵、作示範。對標世界銀行和國家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推動營商環境全領域革命性流程再造。高標準建設「令行禁止、有呼必應」綜合指揮調度平臺3.0版,實現一屏觀白雲、一鍵連指揮、一門辦業務、一網統管理,提升全區統籌調度效率、為基層減負增效。深化落實加快重點招商項目落地開工建設機制,以流程再造、容缺後補等創新措施助力打造項目落地「白雲速度」。
深化農村綜合改革、公有企業和公有資產改革、投融資體制機制改革等重點領域改革。深化港澳臺僑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建設,吸引更多港澳青年到白雲創業就業。強化與佛山全方位對接合作,打造「白雲—南海」高質量發展融合平臺。攜手肇慶、清遠、雲浮、韶關等兄弟城市共建廣州都市圈。用好國家級臨空經濟示範區「金字招牌」和廣州中歐班列始發地品牌,依託廣州鐵路貨櫃中心站,探索「公鐵聯運」轉關出口形式,大力開拓東亞、東南亞、歐洲、非洲等多元化國際市場,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的關鍵節點。
擴大有效投資,在築牢高質量發展基礎上當標兵、作示範。加快建設54個總投資近2000億的數字新基建項目,確保今年新建5G基站3000個以上,實現5G信號全覆蓋。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型和民生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做強做優白雲新城、新市、同和京溪等優質時尚商圈,大力發展「假日經濟」「夜間經濟」「時尚經濟」,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打造全國垃圾分類示範區
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在全面提升城鄉發展質量上當標兵、作示範。堅持規劃引領、政府主導、系統推進,堅持土地收儲與更新改造有機結合,強化產業導入,保障產業用地,以城市更新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狠抓重點工作,推動存量土地成片連片改造,制定城市更新配套政策細則;推動年內完成「三園」整治提升超1000萬平方米;堅決打贏違法建設、「散亂汙」場所和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力爭10月底提前完成拆違1200萬平方米的任務,確保4個斷面穩定達標,打造全國垃圾分類示範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建設現代化生豬養殖基地和設施蔬菜、花卉農業產業園。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在營造平安和諧社會環境上當標兵、作示範。大力弘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打造「楓橋式鎮街」和「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全面推廣網格「五長」微治理、出租屋標準化信息化管理等有效做法,做強「白雲快遞小哥」「紅棉俠」「平安馬甲」,打造「一鎮街一群防共治品牌隊伍」。
持之以恆推進四個重點村綜合整治,將大源村打造成為「老城市新活力」基層治理創新示範村。加強民主法治建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全力推進「粵菜師傅」「廣東技工」「南粵家政」三大工程,強化民生保障。深化教育集團化辦學,加快省實、培英等重點教育項目建設。深化東、中、西三個片區醫聯體建設,按三甲標準高起點籌辦區人民醫院新院區,依託一軸兩翼多點中醫長廊打造中醫藥強區。精心籌備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推進三元裡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全域創建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促進文化旅遊與數字經濟融合,培育壯大文化產業。
編輯:木青